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毒战(中国禁毒英雄实录)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郭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郭毅著的《毒战(中国禁毒英雄实录)》中的一些明星、形象大使、律师,他们有着耀眼的头衔,有着不菲的收入,当知悉到毒品的危害后,他们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宣传毒品危害的道路,并乐此不疲。他们只想利用自己公众人物的身份,振臂高呼,呼吁人们拒绝毒品、珍爱生命,从自身做起。

这是一部饱含大爱、充满正能量的纪实文学。

内容推荐

他们是影视歌明星,为了禁毒事业,毅然投入到禁毒宣传中,充当禁毒形象大使,他们进戒毒所、入乡村、到社区,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撒播爱与温暖;他们是缉毒警,他们或卧底,或直面毒贩,在与毒贩的斗争中,舍生忘死,惩恶扬善,铁肩担道义;他们是禁毒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他们鞭挞邪恶,感化迷途浪子,医者仁心,用爱坚守……他们的身上究竟有怎样的传奇故事?他们为了无毒中国梦进行着怎样的抗争?一切尽在郭毅著的《毒战(中国禁毒英雄实录)》,它将为您展现这些感人的事迹!

目录

一、星闻

 明星与戒毒学员“零距离”

 苦女不哭,残疾的双腿舞出生命的强音

 用爱去温暖一颗颗枯萎的灵魂

 “我很享受做公益的这个过程”

 “这是一项良心工程,是送给后人的一份礼物”

 “走进他们心灵的过程我很享受”

 从缉毒警到毒辩律师

二、警魂

 怒放雪莲艳群芳

 一个缉毒警察的“豪言壮语”

 老马和他的十六名有效战力

 刘翠云,背水一战永不言弃

 缉毒警的办案之殇

 与绑匪生死鏖战三百一十分钟

 一名缉毒警一天中的十八个小时

 “那朵朵绽放的礼花如同我放飞的心花”

 “你的儿子一定会为有你这样一位母亲而骄傲”

 那段日子,她只想再多长一双脚

 “在缉毒战线上有我的用武之地”

 “无论在哪,我始终是名战士”

 “只要人民需要,我会第一个出现在抓捕现场”

 李丽娅,那些重灾区的缉毒警更辛苦

 她和毒贩进行着“死亡游戏”

 巾帼豪风荡“毒寇”

 聂丽,缉毒经历像传奇

 陈丰林,妙笔化刀枪

 对他,不思量,永难忘

 I临死前,缉毒警用身子死死压住毒贩

 “危险天天有,怕了就做不了缉毒警”

 一个缉毒大队长的一天

 探望儿子像“地下党”接头

 李全栋,打造齐鲁禁毒“天眼” ·

 钱娜,誓做禁毒“全能战神”

 黄晓燕,快乐的百变女警

 好大一个家,我和千名“艾滋”兄弟

 一个派出所副所长的禁毒“三字经”

 马国涛,缉毒战线屡创纪录的弄潮儿

 这次远行,他没带相机

 王学鹏:毒贩的疯狂那像美式大片

 “禁毒书记”的“八步棋”

 “钢铁战士”曾世奇

 行走在刀尖上的无畏勇士

 “压力来自责任感和人民的呼声”

三、凡事

 小舞台演绎出的精彩大戏

 “千里马”终有更广阔的疆场

 一位社区主任十八年的坚守

 罗红娟,我女儿有九个妈妈

 潘红娣,下岗女工也有春天

 永远不会让人失望的女社工

 戒毒康复人员的“知心大姐”

 “从事社区戒毒工作无异于在废墟中救人”

 二十六载的无悔承诺

 何勇涛,勇立潮头“摆渡人”

 大爱驱散心灵“毒霾”

 喊声妈妈,母爱地厚天高

后记坚守的意义

试读章节

明星与戒毒学员“零距离”

——著名影星成龙看望慰问戒毒学员散记

对于小丽(化名)来说,幸福来得有些突然。

小丽,北京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学员,当她握着成龙的手时,才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真切地感受到眼前的这个笑容可掬的人就是影视歌三栖明星成龙。

兴奋的不仅是小丽。在戒毒所,成龙每到一处,都会引起一阵惊呼和尖叫,因为这个只能通过电影、电视作品才能见到的人,今天就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他们面前。

成龙的戒毒所之行是在被国家禁毒委员会授予中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的聘任仪式后拉开序幕的。当成龙从时任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杨凤瑞手中接过聘书时,他发表了就任禁毒宣传形象大使后首次朴实而真诚的就职演说:“非常高兴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大事,在香港、在国外,吸毒已经非常泛滥,做禁毒宣传形象大使,我不知道怎么做,没有经验,请你们教我做!”

成龙的戒毒所之行记者得以全程陪同采访,“零距离”地感受了一次成龙的关爱之旅。

当成龙听到杨凤瑞局长介绍到“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志愿者队伍有10多万人,希望禁毒工作能得到全社会的关心支持时”,成龙频频点头。

这是一个让成龙长久驻足的地方:在戒毒所活动室的墙壁上,贴满了学员们自己总结的人生格言,在这里,每一天他们都会把昨天不堪回首的往事的忏悔,对辅导员的精心教诲的感恩,把对同伴热忱帮助的感动,对明天幸福生活的向往等,以格言的形式书写出来,贴在墙上,以此来激励自己。成龙不仅看得认真,一些极富哲理的格言还引起了他的沉思,他还在格言前摆出造型让记者拍照,为了把这些格言永久地保留下来,成龙还让随行的工作人员拿出相机,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格言进行拍摄,他说,他要把这些图片放在自己的网站上,以此来激励和教育更多的人……记者理解,当成龙披上中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的红授绶带、接过中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的聘书的那一瞬间,他就在思考自己如何用明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来宣传毒品的危害,告诫人们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在健身房、习艺室,成龙与戒毒学员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在向日葵治疗社区,成龙不仅向戒毒学员赠送了录有自己音乐作品的光盘,还向他们赠送了T恤衫。

在向日葵治疗社区小活动室,成龙与正在这里进行心理辅导的戒毒学员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座谈交流。

成龙告诉大家,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功,与他父亲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我的经历很特殊,在香港,我出生的四五十年代那个时候是非常混乱的时期,稍不加注意,不是加入黑社会,就会染上毒瘾。父亲对我的教育可以说非常严格,明确地对我‘约法三章’,一是要我不能加人黑社会;二是不能吸毒;三是不能赌博。我爸爸还跟我说,一定要亲口答应他,最后我点了点头。”

对戒毒所的工作学习环境,成龙赞不绝口:“我看了你们学习、锻炼身体的地方,觉得你们太幸福了。我曾到过柬埔寨、越南等不同的国家,那里的戒毒人员的生活、学习条件太差了,而你们无论是住的地方还是学习的地方都非常好,说明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你们,你们一定要改过自新,重新做人,除了政府的帮助,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靠你们自己的毅力去坚持、去坚守,能否彻底戒断毒瘾,关键得靠你们自己。”

在谈到毒品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成龙显得很痛心:“你们都很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在越南,我看见一家人都被关进了戒毒所,爸爸贩毒,儿子吸毒,妈妈在苦口婆心规劝儿子戒毒无效后,最终也吸上了毒,说是染上毒瘾后戒断给儿子看,可一旦吸上后,就一发不可收,全家人都被关了进来。你们吸毒不仅是糟蹋自己,最重要的是糟蹋亲人、朋友……”

戒毒学员小芳等3人最终成为了幸运儿:她们不仅得到了成龙赠送的音乐作品光盘,而且还获得了与成龙共进午餐的机会,他们边吃边谈,谈他们是如何染上毒瘾的,是如何在戒毒所进行心理、生理脱毒的……

成龙的北京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之行很快就结束了,但他从事中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对禁毒公益事业的爱仍将继续……P2-4

序言

这些年来,一直写书,也一直找人写序。但有一天,竟然有人叫我老师,并请我写序,这让我一下子诚惶诚恐起来。因为我总觉得自己不够分量,压不住阵脚,从而误了著者的一片用心。

但不知为什么,郭毅请我为他这本书写序时,我竟然一口答应。

我与郭毅第一次谋面,是因为美女作家张西的热情引荐。警察、杂志社主编、社会学者等身份,让她在禁毒领域涉猎很深,颇有成就。后来她去了美国做访问学者,从此失去了联系。再后来,因为一些禁毒的话题和活动,我与郭毅的联系也就越来越紧密了。

这样,我们一起有了一些合作,如他对我的《灵魂交锋》的专访、我们对新型城镇“城中村”禁毒工作、“网格化”禁毒工作以及对禁毒社会治理、文化意识和制度创新的探讨、为他的新书《毒雾·毒幕》在北京电视台《书香北京》上做节目、与他一起参加四川省资阳禁毒部门举办全国第二届“蓝莲花”杯征文比赛的评委工作等,让我对他有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和了解。

他自称是一个“码字匠”,其实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因为这些年来,他作为一家国家级禁毒专业媒体编辑部门的负责人,同时又是一名资深新闻人,他不仅为社会主流媒体贡献了2000多篇、400多万字的新闻稿件,而且还出版、发行了《毒殇:生命不可承受之痛》《毒雾·毒幕:中国吸贩毒真相》《刀锋之刀锋》等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并由此产生了不俗的社会反响。

在10多年的禁毒记者生涯中,他先后跑遍了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采访了上百家戒毒所、上千名公安民警及数百名吸毒人员。2009年,他在两个月之内,马不停蹄地采访18个地市,推出了16个地市的禁毒专刊,其采写稿件达到40多万字。有时候,为了一个新闻线索,他可以花很多时间、跑很多地方、找很多人去求证、去追寻、去探讨、去策划、去挖掘它的新闻价值、幕后故事。从他匆忙而艰辛的足迹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一个军人到禁毒新闻人,十年间,他成功地实现了身份和职业理想的双重跨越。他从来都是以急行军的速度到达指定的目的地,以占领制高点来实现它的战略意义。

如果作为一个勤奋的人,也许很多人都能做得到,甚至做得更好。但关键的是,郭毅这位从湖北省大悟县一个偏远农村走出,带着黄土地的质朴与勤奋,却不甘只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勤于耕耘的人,而力求去做一个对土地有思考的人,对未来有蓝图的人,对人生有梦想的人!

他花了1O多年的时间,写下了这本书的50多个人物,现在汇集起来,就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不管碰到多少坎坷和阻挡,它都是向前,再向前。也许有时会有迂回,但从不改变自己的方向,不改初心。他说,从那些被毒魔附体的灵魂身上,看到了坚守的意义。为此,坚守注定成为他人生的一张线路图。

无论从他匆忙而艰辛的脚步中,还是从他于黎明泛白的思考中,抑或从他背负拯救生命、教化灵魂的使命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那个过于繁忙、但充满正能量的背影,也许正是他从《无毒社区专刊》到《禁毒周刊》再到《中国禁毒报》,最终抵达现在的《人民禁毒》杂志这一路艰辛跋涉的缩影。

他很喜欢《共和国之恋》的歌词:“纵然是凄风苦雨,我也不会离你而去,当世界向你微笑,我就在你的泪光里。”昨天,他以此激励自己;今天,他还是以此激励自己;明天,他仍然以此激励自己。

他写此书,也许就是出于“职业的荣耀”和“使命的崇高”!

后记

坚守的意义

记得刚从事禁毒宣传工作,参加一个在山西省召开的全国戒毒所所长会议,在乘车外出考察时,大家自然而然地聊到吸毒成瘾患者的戒断难题,有位戒毒所所长余恨难消地说“吸毒成瘾人员就该送到与世隔绝的地方,让他们永世不见天日。”当时,他这句让我惊愕万分的话,却引起了一些人的附和,毒难戒让这些吸毒成瘾人员,成为了一些人眼中如同病毒的“瘟疫”。

从事禁毒宣传工作已经十几年了,在这十几年中,我先后到过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下上百家戒毒所,采访过上千名公安民警,数百名吸毒人员,从事禁毒宣传的激情却始终伴随着我,因为在这些年里,禁毒宣传工作是一个能够把“救人”和新闻职业理想如此完美地结合起来的不错选择。正因为如此,尽管从事禁毒宣传工作待遇相对较低,甚至还有一定的危险,但我始终执着前行,从未停歇。

许多记忆已经消亡,但十几年前的那份惊愕却一直伴着我求证的脚步,挥之不去。现在回想起来,那位戒毒所所长的话虽偏激却透着无奈:戒毒难,难于上青天。相较于吸毒人员的“顽固不化”,与贩毒人员的博弈却充满着更大的凶险,正是这些无奈与凶险,给了本书50多位主人公坚守的理由。

那份坚守,诠释了天职。十几年采访下来,笔者对这些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者”的缉毒民警,心中充满敬意与感动:职业的使命让他们走上了一条注定充满凶险之路,卧底、蹲守、跟踪、抓捕,他们用血肉之躯,诠释崇高,用无畏,书写正义。

那份坚守,彰显了良知。本书中的一些明星、形象大使、律师,他们有着耀眼的头衔,有着不菲的收入,当知悉到毒品的危害后,他们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宣传毒品危害的道路,并乐此不疲。他们只想利用自己公众人物的身份,振臂高呼,呼吁人们拒绝毒品、珍爱生命,从自身做起。

那份坚守,弘扬了大爱。一些民间禁毒志愿者、社工、居委会工作人员,这些生活、工作在社会最基层的人员,因为工作性质或者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接触到了这些涉毒者,在了解他们的际遇后发现,是毒品,不仅让他们成为受害者,还把他们从人变成鬼。于是,他们心生大爱,伸出援手,救人于水火之间,正是他们不弃不离的教化,让他们迷途知返,成功上岸。

大爱无言,真爱无声。把我从事禁毒宣传以来报道的部分人物结集出版,既是对多年来一直占据我心灵高地的禁毒人的鞠躬,更多的是想借此向一直以来奋战在禁吸戒毒战线上无数的平凡英雄致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4: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