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生活在两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乔娟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一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秘密

1 敢闯才有路

赵匡胤是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赵弘殷的儿子。由于工作失误,赵弘殷失宠后家境一落千丈。21岁的赵匡胤将一个父亲的无能为力看在眼里,他知道自己的前途靠拼爹是不可能了——爹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威风八面风光无限的爹。与其被动啃老不如自己创业找饭碗,他相信直觉,只要不服输能吃苦,想干的事儿肯定能干成。于是结婚三载的赵匡胤毅然听从内心召唤,向爹提出闯世界。

那时除了皇宫,没有点来头,基本上找工作的概率相当于中彩票。对未来,赵匡胤不敢想那么多,想太多容易被拴住。趁梦想还有温度,他匆匆告别爹娘和妻子。没有“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的潇洒,一匹瘦马半壶白水,赵匡胤踏上了江湖。尽管兜里揣着爹的亲笔信,可有什么用呢?不能带给别人利益,谁肯给你温暖?昔日的老友都被时光打磨成了冰人,千姿百态的门里,千人一面的脸:两道寒光,一副生冷,剩下的一半儿是狐疑。赵匡胤天性乐观,虽然遭遇的全是横眉冷对,但总不至于所有人全不待见吧。当敲门声惊到湖北复州防御使王彦超的耳朵,赵匡胤做好了被呵斥的准备。王彦超摆着架子,强忍着听了他的求职意愿后面无表情。为免纠缠,他极不情愿地拿出10贯钱塞到赵匡胤手里,说了些养家艰难为官不易之类的咸淡话后将他拒之门外。赵匡胤一点也不计较,还礼貌地道了谢。不管怎么样,这位总算给了钱。

赵匡胤一溜烟儿跑到小馆儿,狼吞虎咽地吃了求职路上的第一顿饱饭。

好不容易有了银子,不能坐吃山空。布衣刘备从摆地摊卖草鞋一直做到穿龙袍当皇帝,我为什么不能?他用剩下的钱买了副象棋在大街上摆开了龙门阵:输者付钱,赢者倒给钱。世间哪有坐地生财的好事儿?正幻想着钱钵满满时,一伙凶神恶煞的人挥舞着长枪短棍,硬说他强占地盘,好一顿“松骨踩背”,然后抢光钱扬长而去。

赵匡胤欲哭无泪。怀里只剩最后一封信了。思来想去,就到爹的老同僚随州刺史董宗本麾下碰碰运气吧。此行不虚,董宗本总算肯收留。只是他那儿子董遵诲见赵匡胤仪表堂堂、谈吐不凡,马术又很高超,羡慕妒忌恨之后对凭空而降的赵匡胤百般刁难。这一路领略了多少世情冷暖?再坚强也抵不住伤心,可又有什么办法?每个人都有难处,把自己的事业基点建立在别人的困难之上是不道德的。既然小董容不下我,又何必死皮赖脸地在这里死挺?

赵匡胤安慰自己一番后,经随州、襄阳来到河北邺都,于公元950年投奔后汉枢密使郭威,从此正式参军。

2 得到柴荣赏识

郭威是后汉一员颇有野心的大将,很欣赏勇武有谋的赵匡胤,提拔他当了军中一个小头目。有了用武之地,赵匡胤心情舒畅。就在他当兵第二年,郭威发动兵变推翻后汉,成功建立后周,当上了周太祖。4年后,郭威患病去世,皇位由他的养子,时年33岁的柴荣继承,是为周世宗。

柴荣最了解赵匡胤,他们曾枪林箭雨并肩战斗。赵匡胤侠肝义胆、重情重义、勤俭为人和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都为柴荣所喜欢。如果有赵匡胤辅佐,一定会如虎添翼,柴荣很果断地把赵匡胤调到中央掌管禁军,他的事业拉开了崭新一幕。路途虽然充满波折,但他从来不知愁为何物,不灰心、不抱怨,不管什么样的绝境都能乐观面对,这就是赵匡胤的长处。所以每到关键时刻,贵人、恩人总是轮番出现。这当然和他的真诚宽厚、乐观豁达大有关系。一个具有英雄气质的好汉气场是强大的。这样的人最容易获得口碑和人脉,从而推动事业发展。

不过,赵匡胤的人生气象壮大了,身后的国家却弱不禁风。这时的后周就像孱弱的婴儿:皇帝驾崩,新帝继位,四周强人虎视眈眈。北汉瞅准这个时机与辽联手,妄图将后周一口吃掉。公元954年,赵匡胤随柴荣在山西高平和北汉军队陷入激战。北汉采取打鸡血政策:开战前向士兵许愿,若打赢这场战争必记头功,奖现银五千两。士兵们被巨大诱惑裹挟着,犹如猛虎下山以一当十。后周大将纷纷怯场,指挥樊爱能率先逃跑。军心涣散之际,赵匡胤明白,越是动荡越要沉稳,越是人心涣散的时刻越要团结。眼下只有冲锋,放手一搏才是扭转战局的唯一灵丹妙药。他挥舞长矛扯着嗓子狂喊:“主危臣亡,为国尽忠的时候到了,兄弟们,冲啊!”北周士兵一听这激昂有力的口号,瞬间雄起。一直处于上风的北汉冷不丁遭遇重创,一下乱了方寸,丢盔卸甲,夺路而逃。

本来这一仗对北周并不有利,但赵匡胤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适时给士兵精神充电并且率先冲锋陷阵,使战局瞬间扭转。他的勇猛沉着及非凡号召力,柴荣都看在眼里。战争一结束,即提拔赵匡胤为以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赵匡胤是凭真功夫,从一个小小的士兵跨进高级将领行列。(P2-4)

后记

宋朝是个让人爱恨交加的朝代,重文抑武,富官穷民。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这么富有的朝代竟然两度倾覆,“靖康耻犹未雪”又添“崖山之恨”。

北宋时,宋太祖收回军权,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却诞生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导致北宋财政空虚。从此这种矛盾就再也未曾消失,致使北宋宁肯把精力都放在经济上,而无视军事防备。北宋除太祖、太宗,历任皇帝都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新生代在和平环境中长大,头脑里没有危机意识,他们被经济、文化繁荣表象迷惑,把国防、军队建设当摆设。从领世界之先的火药发明并没有大规模用于武器制造以自卫,却仅仅被当成制作鞭炮的材料使用这事来看,高层的心思只有享受。为了享受,把重文抑武无限发挥,打压武将厚待文人到了非常地步。热血报国视而不见,投降求和却奉为上宾。宋代的言官、科考士子甚至伶人戏子都敢直面责骂皇帝,要在明清,恐怕还没张口脑袋就没了。

宋朝宰相的官方收入至少是明朝的五倍以上。那些深得皇帝宠爱的文臣们挥金如土。皇族、外戚、功臣后代在“恩萌法”庇佑下,生下来就有级别和俸禄。奢靡背景下,文官们泯灭追求,成片堕落,抛弃了不害人、不犯法、不内疚、不惶恐这些基本底线,转而在欺凌弱小中寻找最大收益。

两宋外交都奉行花钱买和平。在人主一片衰弱之时,王朝出现过许多独当一面的名将。每当战局的关键时刻,皇帝一声令下,再厉害的大将也只能偃旗息鼓,执行投降、绥靖政策。皇帝和文官相互倚重,不费吹灰之力地把花团锦簇的北宋王朝带向衰落!

不是所有繁华都代表进步,离开了正确的方向,脱轨只是早晚的事,而埋单的只能是百姓!北宋有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这些人决定了国家的政治氛围,也决定着国家的寿命。“靖康之变”掳走的不仅仅是皇族,还有当时全国最顶尖的精英,他们被掳相当于斩断了宋朝的文脉。文脉重建难于上青天,正因为如此,南宋才诞生了秦桧、贾似道、史弥远……他们陷害忠良,惑君误国。单单一个贾似道搞的“打算法”,就让南宋到了死亡边缘。如果不是“打算法”,四川猛将刘整不会降元,也不会有后来献计于忽必烈,成功策反襄阳大将吕文焕的桥段。这两个人不降元,南宋绝对可以再苟延残喘纪念。其实南宋的军事实力并不弱,实是朝廷高层脑子太弱。

两宋给人的印象总是富足占上风。可再富足的王朝,如果穷尽百姓之力只为打造少数人的幸福指数,那它存在的瞬间就会大大缩减。这是代价,是规律,是天地之道!

目录

第一章 北宋诞生

 一、赵匡胤:黄袍加身的秘密

1.敢闯才有路

2.得到柴荣赏识

3.默默做准备

4.柴荣的考验

5.抓住机会

6.把身边权力关进笼子

7.剔除外围威胁

8.仁者无敌

9.留下一抹暖

 二、赵普:策划大师

1.走进赵氏家族

2.成为太祖的主心骨

3.策划“杯酒释兵权”

4.制定统一战略

5.得意忘形

第二章 北宋那些妙人妙事

 1.北宋竟然用错了年号

 2.吃货宰相张齐贤

第三章 爱国就是抗辽

 一、杨业:一死表心迹

1.降宋

2.救主于危难

3.被逼进死胡同

4.英雄遭忌

 二、寇准:挟天子以励诸侯

1.从基层干起

2.摔跟头

3.强硬主战

4.促成皇帝亲征

5.降低议和损失

6.王钦若的报复

7.借封禅回京

8.又遇两个对手

9.从道州到雷州

10.不吃亏真亏

第四章 青春是月来奋斗的

 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1.我拿青春换明天

2.修建护城大堤

3.反对为刘太后祝寿

4.为郭皇后叫屈

5.卷入斗争

6.带兵打仗

7.投身改革

8.遭到陷害

9.搞慈善

10.病逝徐州

11.为朋友说了谎话

12.仁义一生

 二、狄青:关于心灵强点

1.主动请缨上前线

2.激励士兵

3.升官遭朝臣阻拦

4.四面围攻

5.死后荣光

第五章 宋朝官员不善理财

 1.军队是杂牌军

 2.官员一箩筐

 3.官员工资明细

 4.官员的特权

 5.烧钱的外交政策

 6.经济缩水

第六章 王安石:为改革而生

 1.历练

 2.积重难返

 3.皇帝的心思

 4.君臣一心

 5.个人特点

 6.组建团队

 7.变法实施

 8.成效与危机

 9.遭遇抵制

 10.暗杀

 11.四面楚歌

 12.朝中乱象

 13.王雾的悲剧

 14.归隐

 15.陨落

第七章 生命的最高境界是真诚

 一、司马光:转身也精彩

1.与王安石初次交锋

2.得到庞籍赏识

3.道不同不相为谋

4.决意写书

5.与清贫寂寞为伍

6.完成巨著

7.令人崇敬的君子

 二、苏轼: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1.父亲的担忧

2.不左不右的理性派

3.坚持己见

4.《谢表》惹祸

5.一梦解安危

6.黄州点滴

7.苦中作乐

8.主动要求外调

9.在杭州

10.谢幕

11.真话达人

第八章 宋朝不夜城

 1.香喷喷的大街

 2.五花八门的行当

 3.海外贸易发达

第九章 宋微宗的错位人生

 一、艺术家宋徽宗

1.人生导师和玩伴

2.崇佛、建画苑

3.绘画、簪花

4.搜奇石建别墅

5.高调招贼

6.甘做金人子孙

7.人性缺失的艺术家

 二、皇帝宋徽宗

1.“海上之盟”出台

2.疲软的军队

3.派童贯率兵攻辽

4.无赖作风中的危机

5.偶然中的必然

第十章 拒贿讲艺术

 1.吕蒙正:脸再大也用不着宝镜

 2.包拯扔名砚

 3.王安石拒美女

第十一章 邀宠与示宠

 一、高俅:踢出来的鸿运

1.成为苏轼的书童

2.临门一脚的鸿运

3.随主高升

4.利用军队捞钱

 二、蔡京:与皇帝切磋艺术

1.被贬杭州

2.重回京城展拳脚

3.蔡京的目的

4.用“高尚理念”打动皇帝

5.专心研究皇帝

6.实现“理想”

7.皇帝的保护

8.致命一击

9.死在钱堆里

 三、童贯:二流军事家

1.为皇帝淘宝

2.投资蔡京

3.获得军权

4.统兵打仗

5.与蔡京闹翻

6.燕云之战

7.征讨方腊

8.两打燕云

9.花钱搬救兵

10.替朝廷背黑锅

第十二章 张择端:让《清明上河图》开口说话

 1.进入翰林图画院

 2.皇帝命题作画

 3.定下画作基调

 4.用情节展开画面

 5.明清版《清明上河图》

 6.张择端用心良苦

第十三章 宋高宗:软弱是唯一的“战斗力”

 1.无知者无畏

 2.宁可跪着生,绝不站着死

 3.扭曲的灵魂

 4.上演闹剧

第十四章 女人为何敢做“河东狮”

 1.女演员身价不菲

 2.会手艺挣大钱

 3.富姐们的多彩生活

第十五章 李清照:幸福就是有对手

 1.斗词

 2.夫妻炫技

第十六章 裹脚:上层妇女的“终身职业”

 1.特权阶层的变态爱好

 2.从惨烈自虐到浴火重生

 3.裹脚起源及文人的推崇

 4.缠脚是需要

第十七章 战争中的夫妻档

 一、韩世忠:退一步海阔天空

1.参军

2.调整心态

3.遇到心中的她

4.伴虎更要防虎

5.荒村野老也自在

 二、梁红玉:国家兴亡,匹“妇”有责

1.流落风尘

2.邂逅真命天子

3.千里传书平战乱

4.战争中的指挥官

5.古来征战几人回

第十八章 千古之冤悼岳飞

 1.性格塑成

 2.作风任性

 3.屡次驳皇帝面子

 4.十二道金牌的杀伤力

 5.秦桧离间

 6.成为和议棋子

 7.终是个性惹祸

第十九章 南宋的福利

 1.发达的海外贸易

 2.社会保障齐全

 3.先进文化

 4.贺卡的出现

第二十章 英雄与“愤青

 一、宗泽:爱国是一种信仰

1.优秀县令

2.重获自由

3.一心抗金

4.孤军奋战

5.为抗金积极准备

6.与王善并肩作战

7.抗金路上悲愤而死

 二、辛弃疾:把苟且活成热血

1.一夜成名

2.组建“飞虎军”

3.闲居十年

4.短暂起用再度闲居

5.奉令出任空遗恨

第二十一章 出来混,早晚要还的

 1.挡不住的幸运

 2.与忽必烈私下交易

 3.盲目为国家敛财

 4.将度宗玩弄于股掌

 5.命断郑虎臣之手

第二十二章 打击假币那些事儿

 1.人人都恨钱

 2.防伪甚于防敌

 3.假币大案

第二十三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

 一、陆游:零落成泥香如故

1.第一名暗藏风险

2.失意成串

3.躲在家乡疗伤

4.希望与失望交替出现

 二、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

1.初入官场的遭遇

2.旁观者

3.沉浸诗酒乡

4.赣州父母官

5.起兵勤王

6.脱逃成功再起兵

7.宋人劝降团

8.利用亲情威胁

9.以身殉国

结语

序言

宋朝是伟大的杰作,是历代王朝所有成就的高潮部分。无论经济发展、人性意识、文化艺术和科技创新在当时都是世界第一。与这些相随的却是外侮频频,内乱层出不穷。这是一个好坏兼容、黑白并存、强弱共生的时代。之所以后世的许多文化学者,包括英国史学家汤因比都言之凿凿宣称宋朝是一个无比精致的“小资时代”,那是因为宋朝很富裕。宋朝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60%。按照一部分人的认为,这个处于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繁华时代,在光怪陆离的大背景下,尽管被北方几个游牧民族王朝的政权啃噬得千疮百孔,却并不妨碍各色人等在万丈红尘中拼搏奋斗、升官发财。那些光耀后世的人物究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眼见得起高楼、宴宾客,转瞬又楼塌人散?还是如曹雪芹所说: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内容推荐

乔娟著的《生活在两宋》讲述了宋朝是一个无比精致的“小资时代”,约占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60%。这个处于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繁华时代,在光怪陆离的大背景下,尽管被啃噬得千疮百孔,却并不妨碍各色人等在万丈红尘中拼搏奋斗!

那些光耀后世的人物究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眼见得起高楼,宴宾客,转瞬又楼塌人散?还是如曹雪芹所说: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编辑推荐

乔娟著的《生活在两宋》讲述了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一位激情作家笔下的激情宋人和宋史,揭开宋代中国的美丽童话面纱,让宋朝的阳与阴的高峰对峙于眼前——忠臣义士vs奸臣宠宦,文化艺术vs虚弱懦弱,繁华富饶vs四面虎狼!

这是一个好坏兼容黑白并存强弱共生的时代。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