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中华传统故事”积极响应中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以展现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长卷中精彩的片段。
戎国强、朱敏、管傲编写的《中国历史故事(下卷)》包括了荆轲刺秦王、鸿门宴、文成公主进藏、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等经典历史故事。
| 书名 | 中国历史故事(下卷)/彩绘中华传统故事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彩绘中华传统故事”积极响应中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以展现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长卷中精彩的片段。 戎国强、朱敏、管傲编写的《中国历史故事(下卷)》包括了荆轲刺秦王、鸿门宴、文成公主进藏、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等经典历史故事。 内容推荐 中国历史故事展现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长卷中精彩的片段,用时间的笔触还原了历史原貌,记录了一批卓尔不群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撼动山河的壮举,蕴含着浓郁的文学色彩。 戎国强、朱敏、管傲编写的《中国历史故事》上下卷收录了人们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三十八篇历史故事,从中可以窥探到中国历史中一些重要的人物、事件。 中国历史故事浓缩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优美、动人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 目录 荆轲刺秦王 陈胜吴广起义 韩信拜将 鸿门宴 田横和五百壮士 萧规曹随 朱买臣发迹 “强项令”董宣 管宁割席 华佗之死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文成公主进藏 王叔文除“宫市” 刘禹锡题诗获罪 名将岳飞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试读章节 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字涉,阳城(今河南商水县)人。吴广,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给人做雇工,帮人耕田。 一次,他停下手里的农活,站在田埂上,感慨怅恨了好久,忽然对众人说:“如果将来谁富贵了,不要忘记一起受苦的弟兄啊。”旁边的人笑话他:“你不过是一个受雇替人耕作的农夫,怎么会富贵昵?”陈胜叹道:“唉!燕雀这样的小鸟,怎么会知道鸿雁的远大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朝廷征召陈胜、吴广在内的一群民夫,去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区)戍守。当时秦始皇已死,但继位的秦二世更加奢侈残暴,百姓们怨声载道。当这九百名民夫行进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东南)时,下起了大雨,道路阻断,没法往前走了,只好在大泽乡驻扎下来。 当时陈胜、吴广在这支戍边队伍中担任小头目。他们估计已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到达渔阳了,而逾期不能到达,是要被杀头的。他们商议道:“现在逃亡被捉住是死,举行起义也是死。既然同样是死,不如做大事而死吧!”陈胜说:“天下百姓受秦朝暴政之苦已经够久了。我听说二世只是始皇的小儿子,不应该继承皇位,应该由始皇的大儿子扶苏继位。扶苏因为多次劝谏始皇,被始皇派往外地领兵驻守。我还听说,他并没什么过错,可二世把他杀了。百姓大多听说扶苏很贤能,却还不知道他已经被杀了。楚国的大将项燕,也很受楚国人的拥护。楚国灭亡以后,有的人以为项燕已经死了,有的人则以为他只是躲藏了起来。假如现在我们以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人起来反抗秦朝,肯定会得到天下人的响应。” 陈胜、吴广便去占卜,想知道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占卜的人看出了他们的意图,对他们说:“二位肯定能成就大事。不知二位有没有去向鬼神问问凶吉?”陈胜、吴广明白,占卜的人是提醒他们要假托鬼神的旨意来让众人相信起义符合天意。 第二天,管炊事的戍卒买来鱼准备做饭,剖鱼时发现了鱼肚子里有一块帛布,上面有“陈胜王”三个红字,大家十分惊奇。夜里,陈胜又让吴广躲藏在营地附近的祠堂里,点燃烛火,模仿狐狸的声音呼喊:“大楚兴,陈胜王。”戍卒们听见这声音,都惊恐起来。第二天早上,戍卒们议论着昨晚发生的事情,指指点点,注意着陈胜的一举一动。 陈胜、吴广一向爱护戍卒,所以很有威信,大家都愿意为他们效力。这天,朝廷派来押送他们的尉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当着他的面说自己想逃亡,以激怒这名尉官。尉官果然拿起鞭子抽打吴广,还拔出剑来威胁他,吴广一把夺过剑,杀死了这名尉官。陈胜帮助他把另外两名尉官也杀了。 两人把戍卒们都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我们遇到大雨,耽误了行期,按照法律我们都将被处死。即使不被处死,十个人里面也有六七个会因戍边而死。壮士不死便罢,要死就要死得轰轰烈烈。王侯将相难道是生来就注定的吗?”戍卒们喊道:“我们愿听您的命令!”于是,陈胜、吴广假借扶苏、项燕的名义举行起义。起义者都以袒露右臂为标志,打出“大楚”的旗号。他们筑台盟誓,并用尉官的首级祭告天地。陈胜自封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起义军首先攻占了大泽乡,又打下了蕲(qi)县(今安徽宿州市)。攻下蕲县后,陈胜派葛婴率兵攻打蕲县以东地区,打下了一大片土地。起义军一路攻打,一路招兵买马,打到陈县(今河南淮阳县)时,已拥有兵车六七百辆,骑兵千余人,步卒几万人。打下陈县后,陈胜、吴广把当地有名望、有能力的人召集起来。他们都说:“将军起兵讨伐无道,诛灭暴秦,恢复楚国,论功应该称王。”于是陈胜又自立为王,立国号为“张楚”。 陈胜、吴广起义后,各郡县被欺压的百姓纷纷起来,惩杀官吏,响应起义。仅在楚地,几千人规模的起义军就不计其数。陈胜命令吴广等各位将领分兵出击,分别攻打荥(xing)阳(今河南荥阳市)、九江等地。 陈胜称王后,把陈县作为自己的都城。有个以前跟他一起当雇工的弟兄听说陈胜称王了,就跑到陈县来找他。宫门卫兵不让他进去,他大喊:“我要见陈胜!”宫门卫队长将他绑了起来,要治他的罪。他拼命辩解,卫队长才放了他,但还是不让他进宫,也不向陈胜通报。那人没办法,就在外面等着。终于等到陈胜有事外出,他拦在车队前,大叫陈胜的名字。陈胜下车一看,是以前的弟兄,就让他坐上车,带他进了宫。 那人在王宫里转了一圈,见到里面的殿堂屋宇、帷幄帐帘,对陈胜惊叹道:“你当了王就能住这么大的房子呀!”那人在宫里住下后,进进出出十分随便,还经常对陈胜的侍从讲陈胜的旧事。有个侍从向陈胜报告说:“您的客人说话没有分寸,有损大王您的名望。”陈胜就叫人把那人杀了。 当时,来投奔陈胜的故交旧人有很多。陈胜杀了那人以后,这些人都不敢在陈胜的王宫里久留,纷纷离去了,渐渐地,陈胜身边一个亲近的人也没有了。 再说吴广率兵攻打荥阳,久攻不下。陈胜就任命周文为将军,命令他率兵向西攻打秦地。周文打下戏亭(今陕西西安市潼临区附近)后,驻扎下来。秦二世命令大将章邯率军迎击,周文率领的张楚大军节节败退。无奈之下周文只得自杀,部队溃散。 吴广久攻荥阳未果。手下的将军田臧与人密谋:“周文的军队已被秦朝军队打败,我们即使包围了荥阳,等秦朝军队一到,也必然会被打得大败。不如留下少量军队仍然包围荥阳,其余精锐部队去迎击秦军。可吴广骄傲自大,不懂用兵的计谋,没法与他商议,还不如杀了他,否则我们的策略就无从实施。”于是他们假传陈胜的命令,把吴广杀了,又将吴广的首级献给陈胜。陈胜无奈,便派使者到荥阳,任命田臧为上将军。田臧率领精锐部队向西迎击秦朝军队。结果田臧战死,军队溃散。 章邯趁势连续进击,陈胜的势力大为削弱。这一年腊月,陈胜到汝阴(今安徽阜阳市)督战,回陈县途中,路过下城父(今安徽涡阳县)时,被他的车夫庄贾杀害。陈胜被葬在砀(dang)县(今河南芒山镇)。 庄贾杀害陈胜后,向秦军投降。陈胜的旧部吕臣等人,组成了一支青巾包头的“苍头军”,除掉了庄贾。他们仍以陈县为都城,企图恢复张楚国。可惜兵力己不敌秦军,经过几番征战,起义军最后仍被秦军所灭。 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当初响应他们起义抗秦的各路军队终于推翻了秦朝。最终建立汉朝的汉高祖刘邦,后来在砀县安置了三十户人家,专门为陈胜守墓。直到后来,仍有很多人前去祭奠他。 绘画·史俊 P17-27 序言 我是听着故事长大的。 人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 记得我小时候在广州,晚上躺在床上,大妈一面给我打扇,一面给我讲故事,直到我睡着。那都是九十年前的事了。我这位大妈是一个文盲,乡下长大的,没入过学,可是很会讲故事,讲的故事天天不同。讲得最多的是“熊人”,“熊人”在广州话里就是熊。我那时候也不知道“熊人”是什么,只知道是坏家伙,啃人骨头还说是啃花生米。回想起来,这些“熊人”故事跟我后来读到的狼外婆故事,甚至法国贝洛尔的《小红帽》故事差不多。大妈既然不识字,没有读过书,这些故事自然都是她听来,记在心里的。 乡下故事真多。后来我每年暑假回乡下,晚上总爱坐在祠堂前面池边的石围栏上纳凉,听大人讲故事,都是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你说奇怪不奇怪,我还听到过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还听到姑姑婶婶们爱唱“早来三日梁山伯,迟来三日马文才”。梁祝故事本应是浙江民间故事,怎么千里迢迢传到广东当时的穷乡僻壤来了呢?如今我算想通了。我曾在上海图书馆看过我家乡广东鹤山的县志,上面清清楚楚写着,鹤山县的任姓,其祖先是南宋期间从浙江金华逃难到广东的。这就是说,我的大太公是浙江金华人,我的祖籍是浙江金华。浙江人,包括我的任姓大太公,从浙江来到广东,把家乡的故事也带来,也就不奇怪了。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想。 到了今天小朋友嘻嘻哈哈进幼儿园这个年龄,我却是像小老头儿那样一本正经进了私塾。恐怕我是读私塾的最后一代了。我开蒙时真向孔老夫子叩过响头的。我们从三本红皮书读起。三本红皮书就是《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接下来读《论语》《孟子》,读到《孟子》的《离娄篇》,我就进新学制小学读一年级了。读私塾真是乏味,每天上课第一件事就是站在塾师书桌旁边背头一天学的几句课文,然后塾师教几句新的。别忘了,桌子上有戒尺,背不出会打手心。还好,手心我没给打过。接下来一整天就是大声读那新教的几句,还有就是写字,对对子。书里说些什么,实在不太懂,读书的目的就是识字。不过读不懂的书里偶尔也有故事。《三字经》里就有“融四岁,能让梨”,“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里还有《揠苗助长》这样有名的故事。我没有如今小朋友在幼儿园听老师讲许多好听故事的福气,可是在最枯燥乏味的私塾里,偶然读到几个故事,也就够我开心的。不过读私塾也有个好处,就是识了许多字。识了字就读闲书,找故事读。在读小学二三年级那会儿,《西游记》我也读过了。不过说老实话,我还没有那么大的学问能读整本《西游记》,我只是在看故事,书中那些佛偈,“有诗为证”的诗我是一概跳过的。不过我想,除了研究文学名著的专家,又有多少读者是一字不落,把整本书从头读到尾的呢?我那时候不但爱读故事,还爱讲故事。我把读来的故事讲给家里的姑姑婶婶听,她们赏我吃番薯糖水。 回想当时我们那些小学生,听故事是最大的乐事。碰到下雨天,体育课不能到操场上去上,我们就求体育老师:“给我们讲个故事好吗?”我们上课,老师也会说:“你们表现得好,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我们听了简直欢声雷动!故事有多大的吸引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对小朋友来说,和故事同样有吸引力的是图画,故事加上图画,那就更好了。怪不得连线装的古典小说前面还加上“绣像”,叫“绣像小说”。我有幸在不识字的时候就读到用图画画出来的故事,那就是连环画。我崇拜周身是胆的赵子龙,就是从看连环画开始的。后来还有了会活动的图画故事,那就是动画片。我很感谢动画大师迪士尼给我们创造了米老鼠,米老鼠的岁数大概跟我差不多。我尤其念念不忘的是他的动画片《龟兔赛跑》和《三只小猪》。而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还看到了国产动画片:万籁鸣、万古蟾等四兄弟创作的《骆驼献舞》。总之一句话,故事伴随着我们成长,给了我们快乐,也让我们明白了不少事理。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我们有那么多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我们悠久的历史中有那么多人人熟悉的历史故事,古书中又有那么多隽永的神话故事、成语故事。所有这些故事,都是我们祖国宝贵的文化财富。我衷心希望这些故事一代一代传下来,给一代一代小朋友快乐和智慧,伴随着他们成长。 我和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已有差不多三十年的交情了。我的很多重要的书稿都交与这家出版社出版。我们合作得一直很愉快。作为中国目前最出色的少儿出版社,他们的图书注重品位、特色和整体结构,强调文化传承与积累。这是我十分欣赏和看重的。2008年,浙少社精心编辑出版了“绘本中国故事”,时隔九年,又对原有书系进行了全面的改版升级,使得图书面貌焕然一新,相信新版的“彩绘中华传统故事”会给广大读者带来更高品质的阅读享受。 时年九十四,于上海家中 任溶溶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