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被尊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也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全书营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精妙绝伦的艺术天地。它以贾宝玉、林黛玉二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尤以贾府为中心,真实地再现了封建贵族的没落生活,展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风俗和民众面貌。
曹雪芹著,夏天改写的《红楼梦故事(插图注音释义)》在原著的基础上“摘其精要”,甄选了那些思想内容积极健康、人物故事生动有趣的情节,用白话加以改编、串联。书前增加了主要人物关系图;书中对古代文化常识、疑难字词等作了注音或注释,以减少青少年学生的阅读障碍,增强阅读趣味,同时更利于把握故事脉络和重点。
《红楼梦》以贾、史、薛、王四大家族兴衰为背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400来位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以及众人物在婚姻、道德、文化、教育、财产等方面错综复杂的人事和纠葛,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广阔画面。曹雪芹著,夏天改写的《红楼梦故事(插图注音释义)》选取清代曹雪芹《红楼梦》中精彩的故事片段,或主要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摘其精要,组成39个小故事,并尽量以贴近青少年阅读习惯的语言和表现形式,同时为每则小故事配以清代改琦等人的版画,以丰富行文内容。
女娲补天剩下的那块石头被带到哪儿去了呢?原来那僧道二仙将其带到京城,让他降生在一个姓贾的大家族里。对于贾家的势力,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讲的是京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以贾家为首贵,用白玉砌成厅堂,用黄金铸成马;像阿房宫那样方圆三百里,还住不下姓史的一家人;东海龙王缺少白玉床,也要请求王家来帮忙;薛家则是把珍珠看成土,把黄金当做铁。如今荣国府里最年长的贾母,是从史家嫁过来的,因此贾母也称史太君;贾母有个儿子叫贾政,娶的是王家的女儿,人称王夫人;这王夫人有个妹妹,嫁给了薛家,人叫薛姨妈;王夫人还有个内侄女,叫王熙凤,嫁给了贾政的哥哥贾赦(shè)之子贾琏(liǎn)做媳妇,掌管了荣国府一家的财政大权。这四大家族用婚姻结成联盟,互相照应,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生活奢靡,声势显赫。
在京城的一条街上,住着贾家两兄弟。街东宁国府,街西荣国府,两府宅院相连,竞把大半条街给占了。宁、荣二府的主人都是世袭的显贵,东府的宁国公死后,儿子贾代化继承了官爵,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幼年夭亡,二儿子贾敬承袭了官爵,只是他无意为官,终日与道士们烧汞炼丹,以求长生不老之术。他的儿子贾珍像一匹野马,不读书也不做事,每日花天酒地,寻欢作乐,把宁国府闹得天翻地覆也无人敢管。
西府的荣国公死后,长子贾代善承袭了官爵,但不久就谢世了,由长子贾赦承袭。次子贾政从小酷爱读书,最得祖父疼爱,原想通过科举考试谋取官职,不料祖父死后,皇上额外赐给他一个官职,如今已升为员外郎了。贾政的妻子就是王夫人,头胎生的公子叫贾珠,十四岁入学,不到二十岁娶妻生子,不料一病身亡。第二胎是位小姐,大年初一出生,所以叫元春。第三胎生的又是一位公子,说来稀奇,这位公子一生下来嘴里竞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美玉,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于是就取名叫宝玉。
宝玉既有这样的奇事,大家都认为他来历不凡,将来必有大出息,尤其是他的祖母,更是对他爱如珍宝。周岁那年,父亲贾政要测试他将来的志向,将文房四宝和其他东西放在一起,任他抓取。这是一种传统的习俗,叫“抓周”。谁知他别的一概都不抓,一伸手就把脂粉钗环抓过来玩,贾政看了恨恨地说:“将来不过是个酒色之徒!”从此就不太喜欢这个儿子。唯独贾母仍把他当做命根子一样。
说来也怪,贾宝玉长到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聪明过人,一百个孩子也不及他一个。说出来的话也怪,什么“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于是,有说他将来是色鬼的,也有说他天性非凡的。在府内,宝玉竟成了个有争议的人物。
荣、宁二府中,与宝玉同辈的几个姐妹,大小姐元春因德才兼备被选进宫作女史去了;二小姐迎春、三小姐探春、四小姐惜春都跟贾母住在一起。宝玉与她们一块儿学习,一块儿玩耍。后来又来了很多表姐妹,府内就更热闹了,因此也有人戏言宝玉是女儿国里的混世魔王。
P5-7
古典名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活跃着我国各时代、各阶层各式各样的人物,展现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思想和生活。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思想道德和绚烂的社会文化,从而开阔眼界,发散思维,汲取养分,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被尊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也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红楼梦》由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溪、芹圃,清代文学家)“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创作,但直到他“泪尽而逝”时,也未能完成全篇,仅仅以不完整的八十回传世。今流行本共一百二十回,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约1738约1815,字兰墅,号研香,别署红楼外史,清代文学家)续写的。高鹗续写完成了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但是让宝玉中举、贾府复兴,则是违背了曹雪芹的创作初衷。
《红楼梦》全书营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精妙绝伦的艺术天地。它以贾宝玉、林黛玉二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尤以贾府为中心,真实地再现了封建贵族的没落生活,展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风俗和民众面貌。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性格,全书为我们呈现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尤三姐、晴雯、鸳鸯,等等。《红楼梦》诞生两百多年来,几乎家喻户晓,对小说和作者的研究已成为一门学问——“红学”。
青少年学生的课余时间毕竟有限,其中大部分读者还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文字阅读障碍,“入门”引导显得十分有意义。《红楼梦故事》在原著的基础上“摘其精要”,甄选了那些思想内容积极健康、人物故事生动有趣的情节,用白话加以改编、串联。书前增加了主要人物关系图;书中对古代文化常识、疑难字词等作了注音或注释,以减少青少年学生的阅读障碍,增强阅读趣味,同时更利于把握故事脉络和重点。
改编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限于改编者水平,误漏之处难免,还望方家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