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张学良如何让看待西安事变?“花花公子”究竟有多少女人?东北易帜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张作霖与日本的关系如何?唐德刚撰写的《张学良口述历史(附光盘)(精)》以张学良的自述为主要内容,再现了张学良精彩绝伦的一生。作者忠实于张学良的自述,其历史记述全部以张学良将军本人的自述为中心,是张学良人格魅力的反映。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传主的尊重,为读者提供一个真实的历史。
| 书名 | 张学良口述历史(附光盘)(精)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美)唐德刚 |
| 出版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晚年张学良如何让看待西安事变?“花花公子”究竟有多少女人?东北易帜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张作霖与日本的关系如何?唐德刚撰写的《张学良口述历史(附光盘)(精)》以张学良的自述为主要内容,再现了张学良精彩绝伦的一生。作者忠实于张学良的自述,其历史记述全部以张学良将军本人的自述为中心,是张学良人格魅力的反映。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传主的尊重,为读者提供一个真实的历史。 内容推荐 张学良将军辞世后,唐德刚先生在助手的帮助下,历经数年,精心整理录音资料而成《张学良口述历史(附光盘)(精)》。强调内容的时间跨度从1900-2001年,全景式地展现了张学良的百年风云际会。唐德刚撰写的《张学良口述历史(附光盘)(精)》以张学良的自述为主要内容,再现了张学良精彩绝伦的一生。作者忠实于张学良的自述,其历史记述全部以张学良将军本人的自述为中心,是张学良人格魅力的反映。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传主的尊重,为读者提供一个真实的历史。 目录 代序 张学良自述的是是非非 第一章 身世:大帅起自草莽 1.张家发迹前 2.“那国家的玩意儿,能随便给你么 3.大帅本是草莽英雄 4.父亲有雄才 第二章 年少时:将门父子情 1.少年聪慧 2.本想学救人,却变成杀人 第三章 女人们:平生无缺憾,唯一好女人 1.贤妻良母于凤至 2.我和赵四 3.非常喜欢梁九小姐 4.很多女朋友 5.叶公超、顾维钧逸事 第四章 内战和将领们 1.我的带兵之道 2.吴佩孚:西蜀无大将,廖化为先锋 3.郭松龄:宁折也不弯 4.南口军纪案 5.张宗昌之死 6.厌倦了内战 7.我就想自个儿逃了 第五章 不做东北皇帝 1.东北易帜 2.阎锡山干不过我 3.美丽的东北 4.市长风波 5.和汪精卫的交往 6.热河失守:东北军是我的包袱 7.墨索里尼小姐 8.胡汉民 第六章 “九一八”与西安事变 1.要还,就把东三省还国家 2.我的事情就是到36岁 第七章 余生:英雄坐老 1.“忏悔录”风波 2.我和溥杰 3.我的孩子们 4.喜京戏好字画 外编 唐德刚论张学良 从北京政变到皇姑屯期间的奉张父子 花花公子·政治家·军事家 张学良将军的赤子之心 敬悼张学良将军“旧”诗一束 附录一 先大元帅的早年生活和事功 附录二 本书所述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我们家的祖籍是河北大城,我们家本来是姓李的,是张家的女孩子嫁到李家去,生了个儿子,可是张家没有后人,就把李家的孩子抱一个回来,过继了一个,就姓张了。 这个族谱后来叫我给找到了。我年轻的时候淘气,我们那里的规矩,(男丁)过继到另一家,还可以再娶一个太太。现在(到我这一辈时)原来的李家又没有后人了,我回来就跟我父亲商量,我父亲说好,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我说你把我过继过去,我还可以(多)娶个太太呢。 我父亲这个人,小的时候很聪明。我怎么知道呢?我们家那儿有一个姓姜的,我们管他叫姜爷爷,他给我讲的,那时候我还是小孩呢,他就告诉我,他说你爸爸呀…… 我父亲还在启蒙的时候,这个姓姜的跟我父亲的老师认识,常到他书房去。你在私塾里待过吧?…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念书。他说有一天呐,他们两个人在面对面地说话,我父亲站在地上念字,念到“祸福由之”这句话,那个“祸”字他不认识,老师就告诉他念“祸”。然后他就问第二个字(怎么念)了,那姓姜的就在旁边说话了:“祸”的反面,“祸”的反面。他就念下去:“福”。姓姜的就感到奇怪,他对我说,你爸爸这个小子,反应这么快!那时你爸爸也就不过九、十岁的时候! 这是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还是那个姓姜的告诉我的。 我们那儿的乡下,怕有贼来,为了防备,老百姓家都弄一个棒子,上面安一个扎枪头,铁头,也不大,我们叫小扎枪。就摆在房间里,万一晚上有贼来呀。 有一天,父亲上学,老师在学堂里的一个门后面发现了这个玩意。老师就问了,那个扎枪头,谁的呀?我父亲说我的。那你拿这个玩意干什么?他说我昨天看见你拿板子打那个某某人的屁股,假如你今天打我,我就给你两下子。老师就告诉我奶奶说,这个学生我可不教了,他要是给我那么一下子,我就完了。 这都是那个姓姜的告诉我的。 我们家里在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很苦很穷的。既然穷过苦过,为什么人家说我的父亲是土匪? 这也就是过年时候的事。 在我们那个地方有一个小土豪,姓王,有几个钱,小土豪,不是顶有钱。那个人也不大正直,常去跑一个小赌场。 有个年轻的孩子家里有钱,但岁数不大,不懂得事,跟这个姓王的两人赌钱。年轻人把钱都输了,输光了,不光输,还负那个姓王的,姓王的就逼他要现钱。年轻人说我输光了,没有现钱了。他说那不行,没有钱,我上你家要。那个年轻人被他逼哭了。这时,我爷爷在旁边就说话了:“算了吧,你都赢了那么些了,就算了吧。”这下,那个姓王的不愿意了,“碍着你什么事情了,你管什么?”这一下把我爷爷说火了,我爷爷也是很凶的一个人,那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我说什么?假如我要是说出来,你就在这站不住,你就待不了,你就瘪了!” 这句话就翻了姓王的底儿了,他在那闹鬼儿、做手脚,那么,这个人就不吱声了。 到下午了,大家都回家了,我爷爷和姓王的也回家,走在路上,姓王的就跟我爷爷说:“你要给我道歉,你管这个闲事干嘛?”“你那个事情(指姓王的做手脚)我都看见了,你还瞒得过我?”说着两人就吵起来了,那个说你得给我道歉,这个不但不道歉还骂他。于是,两人就打起来了。我爷爷五十多岁的老头打不过姓王的,人家是三十几岁的年轻人,我爷爷就被打伤了。被打伤了我爷爷也还骂他,姓王的说,你好话好说我就饶了你,要不我就揍你。 后来,我爷爷就因为这个伤死了。 P3-5 序言 翻开中国的近现代史,张学良是近百年来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之一。 过去一百年,中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风云人物涌现,但真正能改变中国发展轨迹,改写中国历史的人物屈指可数,而张学良先后两度在历史关键时刻,在国家统一和抗日救亡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凭借其爱国心、民族情,作出正确和果断的决定,挽狂澜于即倒。 张学良有着传奇的一生。他的活动多次改变了历史的方向:“皇姑屯事变”后不久,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统一于国民政府;“西安事变”促使蒋介石抗日,掀起光辉灿烂的一页,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更为自己的人生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其心系统一的爱国情操彪炳史册。他戎马生涯几十载,是一个爱国的人,曾经说过为了中国,什么都可以放弃。所以他宁愿选择放弃自己的自由,而换取民族的统一。这位世纪的老人最后在赵夫人的陪同下,度过了他最后的时光。 张学良将军于2001年10月14日在美国夏威夷与世长辞,享年10l岁。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去唁电,高度评价张学良的历史功绩,誉其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这正道出了全国各族人民和全球华侨华人对张学良的怀念与颂扬。 《张学良口述历史》系缘于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史学家唐德刚博士,于1990年1月至5月间,在台北北投张学良寓所和亚都饭店先后录下的11盘录音带。录音带标注录音时间分别为:1990年1月25日、3月16日(2盘)、4月12日(2盘)、4月20日(2盘)、4月27日(凯悦饭店,2盘)、5月3日(亚都饭店,2盘)。 张学良是在看了唐德刚撰写的《李宗仁回忆录》后,派人找到唐德刚先生,说张学良想请他吃饭。就在那次宴会上,张学良表示想请唐为他写回忆录。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成全部的预定工作,唐德刚至今仍觉得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他认为,像张学良、李宗仁、胡适、陈立夫和宋子文这些人物,“都是民国史上,极重要的历史制造者。历史家应乘此千载难逢的机会,找出这类人物在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成长的经过,把他们与整个民国史做平行的研究。” 唐德刚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个海外的华裔史学工作者,眼底手头所见,是一些琳琅满目的中华无价之宝,眼睁睁地看着逐渐流失,内心所发生的沉重的使命感和遗恨、惋惜之情交织,而又无能为力,心理上的孤独之感,真非亲历者所能体会于万一也。如果这些有价值的活资料,在我们这代人手中不能完好地保存下来,那么很可能就会丢失,那就是我们这一代史学家的失职。” 张学良将军辞世后,唐德刚先生在助手的帮助下,历经数年,精心整理录音资料而成本书。强调内容的时间跨度从1900-2001年,全景式地展现了张学良的百年风云际会。全书以张学良的自述为主要内容,再现了张学良精彩绝伦的一生。作者忠实于张学良的自述,其历史记述全部以张学良将军本人的自述为中心,是张学良人格魅力的反映。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传主的尊重,为读者提供一个真实的历史。 该书的出版对大众读者以及历史研究者,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