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都有从股市赚钱的愿望,但能否实现取决于是否有赚钱的方法:或者有独到的商业眼光,或者拥有信息优势,或者能够遵守交易纪律从而克服人性的弱点等。如果只有愿望却没有方法,那么只依赖运气,就很难获得持续的投资收益。希望获得或者改进投资方法的人,可以读一读这本《择时与选股(华章经典金融投资)》。本书简直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投资工具箱,并且这些投资工具与市场上流行的价值投资和技术分析工具都有显著的不同。拉里·威廉斯提出的投资方法可以归纳为三部分:选股、择时和资金管理,似乎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方法都可以归为这三类。
拉里·威廉斯运用自己娴熟的交易智慧,回顾了200年的美国市场投资交易历史,发现整个市场中的择时与选股的要点,并以简单的语言将左右资本市场未来的因素呈现给读者。
《择时与选股(华章经典金融投资)》能帮助你:快速发现优质股票;识别资本市场的长周期与中周期;了解季节与股价的关系;认识让市场情绪波动的因素,并利用这些因素带来的机会赚钱;债券市场指标如何影响股票市场;识别谣言和过度炒作的概念股;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资金管理方法;根据经济状况选择投资行业。
到现在,你应该已经认识到买卖股票的时机及买卖什么样的股票很重要。目前你所了解到的是真实的市场,一些很重要的事情。这些事情主要是指你买人和卖出股票的盈利,也包括基金或公司内部人的买卖活动。
如第10章所述,奥肖内西使用计算机研究诸如市盈率、市净率、股价与现金流比率、股息率、相对强弱等指标。看过他著作的人知道他最重视小市值公司的市销率和动能指标。
当思考这位绅士所做的研究时,我与他在两个指标上意见不一致,第一个指标是市值。奥肖内西用市值来衡量股票的收益,他把公司的市值分成以下若干区间:小于2500万美元、2500万~1亿美元,1亿~2.5亿美元、2.5亿~5亿美元、5亿~10亿美元、大于10亿美元。
奥肖内西认为,市值介于25 000美元到1亿美元的股票,和市值介于10万美元到2.5亿美元之间的股票,其表现胜过绝对市值过大的股票,但考虑风险时,就不如那些大盘股了。
我认为,这表明了这两组市值的股票可能没有明显的优势。但大多数预测专家有不同看法,他们更注重小盘股。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原因如下。
选择市值小于2500万美元的股票似乎有明显的优势,这点毫无疑问。这类股票的表现远远超过其他市值的股票。奥肖内西的研究表明,在1951年,投资1万美元在这类股票中,到1966年将会涨到80万美元。许多咨询服务机构和基金公司抓住来自于奥肖内西的这点信息,大力宣扬要人资小市值公司。
然而,这种说法有一个明显的问题。据我所知,在所有这类针对小市值公司的研究中,都有一个明显的偏差。这个偏差就是这么多年来很多小公司没能存活下来。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破产或者失败了。因此,数据库中这些失败者的资料不存在,其中所有数据都是关于胜利者的!我相信,这一点简单的事实让所有关于小盘股具备投资价值的结论严重扭曲。因此,下次当你听到小盘股的投资宣传时,不妨想想这个偏差。
此外,奥肖内西指出,投资这种股票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交易额太小。图11-1表明了1991~2001年小盘股基金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对比结果。如图所示,1998~2001年,小盘股与标准普尔指数涨跌同步,小盘股的表现远远低于大盘。实际的市场表现表明小盘股几乎没什么优势。1991~1998年,小盘股的表现确实超过大盘。但接下来,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表现胜过了小盘股。
因此,当许多分析家指出小盘股基金应当并且会超过大盘指数时,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更重要的是,我认为是这些人的研究当中没有考虑由于小公司中途退出所导致的内在偏差。
我还有一点不同看法,这与奥肖内西关系不大,但与遵循他研究的人有关。他们喜欢他研究中的数据,这些数据显示了最强势的股票后来有最好的表现。就像老话说的,强者恒强。但事实上可能不会持续很久。奥肖内西最好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是买进相对强势的股票。然而,问题是这些股票的风险远远大于按照基本面标准选择的股票。基于这个原因,我更重视那些能影响股价的基本面情况,而不是注重价格本身。
就像大学里的逻辑学课程,你知道不能用一个因素预测同一种因素。而这确实是技术分析师和量化分析师多年来热衷的,他们仅仅依据当前的价格趋势就来预测未来价格趋势,这样的做法注定让你在某个高点买进股票。就像俄罗斯轮盘一样,有一颗子弹瞄准了你。
作为一个投资者,我的目标是获得持续超过大盘指数的投资收益率,实现这个目标我就满足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控制风险。
因此,我认为让别人来承担风险是明智的。我不在乎别人是否在股市中大赚一笔,或在任何时间胜过我。我这样说是因为我确实知道,对于长期投资,他们不会打败我一贯的投资计划。绝对不会!他们可能会有几年碰上大涨,但也会有几年遇到可怕的下跌,下跌的时候会将以前的所有泡沫一扫而空。
如果我希望通过投机找到赚大钱的股票,我所有需要的就是利用这种方法,买进与收益增长相比有“折价”的股票。使用这种技巧,会有大量机会发现一定能强势上涨的绩优股,同时也能保证投资质量。
P178-181
投资者都有从股市赚钱的愿望,但能否实现取决于是否有赚钱的方法:或者有独到的商业眼光,或者拥有信息优势,或者能够遵守交易纪律从而克服人性的弱点等。如果只有愿望却没有方法,那么只依赖运气,就很难获得持续的投资收益。希望获得或者改进投资方法的人,可以读一读本书。
本书简直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投资工具箱,并且这些投资工具与市场上流行的价值投资和技术分析工具都有显著的不同。拉里提出的投资方法可以归纳为三部分:选股、择时和资金管理,似乎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方法都可以归为这三类。
拉里的择时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历史年份和月份中寻找规律。关于择时的方法,他介绍了时间维度上的"十年形态""四年现象"和"10月效应",这些听上去似乎很主观年份尾数和股市上涨之间竟然存在规律,但这几个规律是他从美国股市200年历史中研究得到的。在介绍这些规律的时候,他不厌其烦地介绍这些规律在历史上是如何一次一次地重演。虽然背后的原因并不太清楚,也许隐含了经济周期,也许是货币政策,抑或是政治周期,但投资者只需要知道统计的规律如此即可,并且这些规律在发现之后,不断得到市场的检验,这样就成为可以利用的投资策略。
另一类择时方法是通过一些指标判断进入股市的时机,包括股息率、通过债券预测的利率、股市融资余额、零股卖空比率、投资顾问看多比率等。这些指标背后的原理不尽相同,有的衡量股票的价值,有的测量投资者情绪,有的监测场外资金是否充裕,但这些指标背后都有统计检验的支持,以证实这些指标的有效性。
拉里的择股方法也是独树一帜的。他偏好赚取股价波动的钱,而不是公司业绩成长的钱,所以他寻找的是短期股价的波动。长期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如行业趋势、竞争格局、产业政策等,但短期影响股价的因素主要是投资者情绪和看法。所以拉里非常重视个股的择时,他会选择在市场过度看空某只股票时进场,在市场过于乐观时卖出。拉里选择的投资标的是那些盈利稳定增长、低负债、内部人持股的股票,而避开暴涨股、热门股和新兴经济股票。因为有价值规律可循的公司才能更好地判断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拉里的择股方法比较多样,他会采用企业基本面研究的指标选股,如市盈率(PE)、市净率、净资产回报率的指标,同时他也会采用18周移动平均线、带来灾难的技术形态、季节因素等技术分析的方法。总之,他会选用实用的、有助于判断短期股价走势的方法。
此外,拉里在本书中分享了他的资金管理方法,并展示了实盘投资是如何操作的。由于他的投资策略是基于数据统计带来的胜率,从概率上来说,每一次投资也存在亏损的概率。投资中最大的风险在于短期投资失败带来的业绩回撤和本金损失。通过合理的资金管理方法,控制最大的业绩回撤,就控制了投资的风险。
拉里的投资方法是非常可信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因在于拉里的投资策略主要来自数据统计,并通过数据来检验其有效性。一般来讲,找到一个成功的投资策略的过程需要三个步骤。首先,在过去的样本数据中发现存在某个信号,如果出现这个信号之后,买入或卖出相关证券或衍生品,发现大概率可以获得投资收益,这就产生了一个投资策略。其次,需要在样本之外的数据中检验这个策略的有效性,如果仍然能够取得不错的收益,那么这个策略从理论上可能是一个成功的策略。之所以使用"样本外测试",是为了防止这个策略是在特定样本中"数据挖掘"得到的。最后,这个策略还需要通过实盘进行检验和优化,并且结合相应的资金管理方法来应用。虽然拉里会利用技术分析和基本面研究的方法,但多数情况下只是用于发现投资信号和投资策略。拉里的研究方法与科学研究中"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思路是不谋而合的。
这些经过检验的投资策略,让拉里在每一次交易时拥有获胜的优势。投资就成为"自己拥有胜率的赌场游戏"。拉里主张,"选择持续一贯运用的、经过考验的、已知的能够赚钱的投资技巧和策略"。他的投资方法就是基于有统计胜率的投资策略,持续一贯地按照策略进行交易。每次的交易可能有赚有赔,但只要拥有1%的细微的获胜优势,经过多次交易之后就可以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
基于拉里的投资思想,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他关于投资的一些看法。比如他不赞成长期持有股票,这与价值投资主张的长期持有股票的思想完全不同。他认为"因为长期很难琢磨,股票的基本面会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使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因为长期持股需要承受的影响股价的因素太多,长期持股策略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因此投资者"需要选择投资范围和时间,在不超过6个月的范围中投资,并且要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入场"。
同样,他也不赞成技术分析的趋势投资,因为趋势投资方法很难得到统计研究的支持。经过数据统计,他发现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持续发现热门股,并且投资热门股的基金业绩很差。总之,他不会采用自己无法判断胜率,或者不存在胜率的方法进行交易。
这让我联想到巴菲特所说的,"如果你不是专家,你必须认清自己的局限性并遵循一套可行的方法","至关重要的是,认清了自身的能力圈边界,并乖乖地待在里面"。虽然拉里和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完全不同,但他们都坚守着自己的能力圈。
本书介绍的投资策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是本书突出的优点。价值投资将投资视为做生意,需要独特的商业眼光;技术分析基于历史规律和人性,但经常和直觉混淆在一起。拉里是定量分析中的实战派,他的投资策略在理论上可能并不完善,选取的指标也并不完美,方法也显得杂乱,但这不妨碍这些策略的使用。毕竟,能够赚钱的投资方法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方法。
但是本书的投资策略并不能直接拿来使用,为什么呢?
因为本书中的投资策略都是基于美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因此结论需要在中国的市场中重新检验。有些策略仍然适用,有些可能就不太合适。例如,中国股市中也存在显著的"10月效应"。海通证券的研究表明,在A股中"10月初买入,次年5月初卖出"的策略,1997~2015年累计战胜上证综指的超额收益为220%。其原因可能是每年5~9月是政策出台的淡季,对投资情绪影响较小。与美国"圣诞节效应"类似,A股也存在明显的节日效应。信达证券的研究发现,春节前后、国庆节前后上涨概率大,例如2015年之前22个春节前后,上涨18次,涨幅均值3.72%。
但是本书提出的低市盈率股票的收益率会显著战胜高市盈率股票这条规律,在最近几年的A股就不成立。根据海通证券的统计,2010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的5年间,所有2023只A股涨幅的中位数是69%,市盈率低于20倍的165只股票涨幅的中位数是63%,而高于200倍PE及亏损股共462只,涨幅的中位数是99%。其原因在于A股发审制度,造成壳资源稀缺,垃圾股大多有资产注入或借壳的发生,以至于野鸡都变成了凤凰。
与此类似的是,我们能读到的投资经典书籍大部分来自美国,其中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中国证券市场在投资文化、监管制度、游戏规则等各个方面都与美国有巨大差异,所以不能照搬国外经验,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运用。
但是拉里发现这些策略的思路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读者可以根据中国的数据改进这些方法,或者寻找更好的投资策略。我相信,拉里在本书中提到的相当一部分定量指标在中国股市上都能找到类似的替代品。
拉里对投资经验的分享是难能可贵的。国内外对冲基金常常对投资策略进行非常严格的保密,因为成功交易策略一旦公开就会失效。道理很简单,使用同一策略的人多了,策略就会失效,套利空间就会消失。所以请大家借鉴本书的方法和思路,而非结论。成功的投资策略还需要自己去寻找,没有捷径可循。
作为多年的证券从业者,在翻译的过程我也受益良多。所以推荐大家阅读本书,并希望能对大家的投资有所帮助。
朱振坤
2016年6月1日
这是一本介绍宏观市场择时、选股方法、资金管理设置,以及跨市场分析的好书。更重要的是,写这本书的人真正身体力行地从事过这些工作。
——林赛·格拉斯,彭博社有限合伙人全球市场择时专家
本书对悲观的投资者来说无异于一记漂亮的直拳,用实事的勾拳给了看熊者重重一击。
——雷·默塞尔,前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
股票市场是主流的收入来源,而威廉斯则清晰地向我们指明了如何在正确的时间买进正确的股票。
——罗伯特·艾伦,《纽约时报》畅销财经书作者百万富翁的缔造者
在我眼中没有比这本书更好的书了。拉里的这本书帮助读者站在了投资巨人的肩上。
——耶尔·赫希,赫希投资公司主席《股票交易年鉴》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