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轶事集成(8)(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白化文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轶事集成》一切从史料出发,从近现代出版的各类书刊、报纸中辑录、编排而成,既是一部学术资料,又是一部大众读物,既适用于专家学者做研究时参考、利用,也适合普通文史爱好者的休闲阅读。相信各阶层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阅读的乐趣,从这些历史名人轶事中,发现、揭秘人性的善美和丑恶,体会社会的风云变幻,感悟人间的世事沧桑。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轶事集成(8)(精)》为第8辑内容。

内容推荐

白化文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轶事集成》所收录的近现代名人范围较广,既有晚清的维新人士、革命志士、文人学士、杰出妇女,还有官僚政客、军阀流氓、商人巨贾,甚至还有宫廷太监,等等,可谓集大成者。由于内容多不见于正史,故可以从一些侧面补正史的许多不足。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轶事集成(8)(精)》为第8辑内容。

目录

序言

凡例

尹昌衡卷(1884-1953)

龙云卷(1884-1962)

黄侃卷(1886-1935)

李济深卷(1885-1959)

夏丐尊卷(1886-1946)

蒋梦麟卷(1886-1964)

熊成基卷(1887-1910)

丁文江卷(1887-1936)

叶楚伧卷(1887-1946)

柳亚子卷(1887-1958)

张君劢卷(1877-1969)

蒋介石卷(1887-1975)

钱基博卷(1887-1957)

刘湘卷(1888-1938)

顾维钧卷(1888-1985)

吴铁城卷(1888-1953)

张季鸾卷(1888-1941)

杜月笙卷(1888-1951)

张群卷(1889-1990)

王柏龄卷(1889-1942)

欧阳予倩卷(1889-1962)

袁寒云卷(1889-1931)

孙殿英卷(1889-1947)

梅贻琦卷{1889-1962)

邵元冲卷(1890-1936)

韩复榘卷(1890-1938)

陈布雷卷{1890-1948)

陈济棠卷(1890-1954)

唐生智卷(1890-1970)

何应钦卷(1890-1987)

宋霭龄卷(1889-1973)

张治中卷(1890-1969)

陈寅恪卷(1890-1969)

余叔岩卷(1890-1943)

刘半农卷(1891-1934)

戴季陶卷(1891-1949)

孙科卷(1891-1973)

试读章节

四幅扇屏

我在重庆特园康庄住着,一天,有一个军长韩练成来见我。韩练成在北伐的时候,曾同我在一起共过患难的,他是国民军的干部学生,又是陆军大学毕业的,最后他又调到复兴关,特别来受高级训练,他住在白崇禧将军的公馆里。这次见我之后就哭起来,愈哭愈厉害。他说:“随便杀人,真是暗无天日。”我对韩练成说:“什么事,你对我说一说。”韩说:“我有个同学,是陕西人,黄埔毕业。又在陆大毕业,当师长,驻在潼关附近,被特务密告了,说他贪污,把这位刘师长和刘的参谋长并一位保长都从陕西押解到重庆来了。组织了军事裁判委员会,秦德纯是审判长,勉强着定了罪,刘师长六年监禁;参谋长五年监禁;保长i年监禁。公事一到蒋介石手里,蒋马上划了一道黑线,批的是一律枪决。这样一个好好的军官,就随随便便给枪决了,国家还有法律没有?”说着,韩练成大哭起来,他哭得非常地沉痛。我对韩练成说:“我听明白了,让我找蒋介石去说,他要杀刘师长们三人,请先把我姓冯的杀掉,不然他就不能这样办。”韩一听我的话就不哭了,他说他去对白崇禧说,看白有什么办法,过了两个钟头,韩回来说:他已经向白崇禧说过,白说冯先生不要去,白先去碰一碰,不成,冯先生再去。我说很好。在这时候,我拿起笔来写了四扇屏,是汉隶端楷,第一扇写的是汉文帝出城过一个大桥,桥底出来一个人,把汉文帝的马惊着了,卫士们把那个人抓住,送给最高法官张释之,汉文帝要张释之杀那由桥底出来的人,张对汉文帝说:“若皇帝要杀那个人,你就在他从桥下一出来的时候,叫卫士把他杀掉,那还可以,若是交在法官手里,就不能不按着国法去办。一个国家不能一喜欢就叫他活,一恼怒就叫他死,若那样还成什么国家呢?”汉文帝说:“很好,我听你的话。”第二扇我写的是有人偷了汉高帝庙门上的铜环子,被人拿住了;汉文帝叫张释之去灭他三族,张释之说:“不可,国家的法律,对于这一类的罪只是斩决,不能灭族。”汉文帝大怒说:“我为子孙的,连父母的庙都不能保存,今天把人拿住了,交给你来治罪,你反倒这样办起来,那我还能作皇帝吗?”张释之说:“若偷了一个铜环就该灭族,若在长陵上挖一杯土,该当如何呢?”汉文帝半天无话说,等了一个会说:“你等我见了白太后再定。”见了太后,说明此意,白太后说:“张释之是也。”汉文帝对释之说:“你依法去办理。”第三扇写的是唐朝李世民办选举,后来知道有些人是贿选的,李世民大怒,就交给最高法官戴胄,并且叫戴胄把贿选的人一律斩决,戴胄说:“只可处徒刑,不能处斩刑。”李世民一听戴胄驳回他的话就恼了,他说:“我亲笔下的手谕都不作数,我真的没有脸面做皇帝,做好人都是你们做法官的事,做恶人的都是我做皇帝的事,你想想我还有什么脸再见人?”戴胄说:“这样办法不但有脸面,并且是更光荣。”李世民问:“什么理由?”戴胄说:“刚一听见说选举是贿选的,不由得就恼怒了,拿起笔来就画一律斩决;回来一看,知道手谕和法律不一致。马上取消手谕,尊重法律。这样国王不但不丢脸,反而更觉得光荣。”李世民站起来握住戴胄的手说:“我有你这样的法官,我一生也不会做错事了。”第四扇是明朝的一段故事。意思与上边==个扇相仿,都是历史上皇帝接受大臣静谏的故事,讽刺他比皇帝都还不如。把这四扇屏送给蒋介石。上面写着:“五月端阳的礼物。”第二天开国民党的常务会议,有一位姓陈的对我说:“你写了四条屏给蒋介石是不?”我说:“你怎么知道?”陈说:“蒋读了那四条屏之后说:除了冯先生给我写这之外,再没有人给我说。”当天晚上蒋介石找我去谈话,说到刘师长被枪决的事情。我说:“你一喜欢就叫人活,一不高兴就杀人,这样,我们不能在这里,让你胡来吧!”蒋说:“这件事,实在是我不对,我一定要改办法。”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P159-160

序言

历史人物轶事,作为中国史学遗产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汉代起,在各类书志中就有载录,特别是魏晋时期,品评、臧否人物之风盛行民间及士大夫阶层,此类著述更是蓬勃发展。到了明清,特别是近代,数量更是剧增,品种也颇繁杂,渐渐成为中国史学发展史上一个突出现象,又因为其特殊的趣味性而有了更多的读者。

所谓“轶事”,是指“正史”之外各类野史笔记、稗乘杂史、家史家书和名人书信中有关历史人物的事迹。而历朝历代,都有一些文人对其加以搜集整理,有的学者更有浓厚兴趣对其进行研究、撰述,给这类轶事构建了进一步传播的路径,也为“正史”研究者拓展了视野。有的轶事,甚至被民间的大鼓、评书艺人改编,被写进“演义”“话本”中,得到了更多的传播。

做研究的人往往深有体会,当想利用“正史”写文章时,所谓“正史”里却提供不出具体且有价值的东西;当不用它时,觉得又很有价值。所以,历代常有许多学问家,很看重野史和家史的价值,特别是各类名人“轶事”,从中去粗取精,可以加深对有关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拓展认知的广度与深度。所以明代大学问家王世贞才有关于正史、野史和家史的一段辩证的观点,他认为:“国史,人恣而善蔽真,其叙章典,述文献,不可废也;野史,人臆而善失真,其征是非,削讳忌,不可废也;家史,人谀而善溢真,其赞宗阀,表官绩,不可废也。”王世贞的观点很切实际,一方面,他认为对正史、野史、家史的得失应做综合评价,不要孤立地看问题;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对野史本身应辩证地对待,以免陷于偏颇。他的观点,事实上也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轶事集成》正是得益于这些野史和家史(当然也有其他著述),所收录的近现代名人范围较广,既有晚清的维新人士、革命志士、文人学士、杰出妇女,还有官僚政客、军阀流氓、商人巨贾,甚至还有宫廷太监,等等,可谓集大成者。由于内容多不见于正史,故可以从一些侧面补正史的许多不足。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轶事集成》一切从史料出发,从近现代出版的各类书刊、报纸中辑录、编排而成,既是一部学术资料,又是一部大众读物,既适用于专家学者做研究时参考、利用,也适合普通文史爱好者的休闲阅读。相信各阶层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阅读的乐趣,从这些历史名人轶事中,发现、揭秘人性的善美和丑恶,体会社会的风云变幻,感悟人间的世事沧桑。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轶事集成》编委会

2015年3月12日于北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4: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