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就这样放心旅行到老(精)/猫步旅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帆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猫步旅人”诞生那年算来第十年。

最初,随性写了本书,用以纪念青春,却很快需要纪念另一些事。接着好像又发生了什么再值得纪念的……如此,成全这支笔到今天。

十年在岁月里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人世间的回答是,无止境的战争也灰飞烟灭,海枯石烂的爱也像没发生过。这样的回答让我看到的是时间对人的嘲弄与残忍,并不与我的疑惑相关,直到最近在一本科普书上读到这个最最平实的说明:一只猫,即便称得上长寿,十年也已是它的中年。

诚然一个所谓“猫步”的旅人不必为自然界的真猫科学伤神,但好像因为当时借用了猫的灵性表达自己,如今不得不被牵连进去一样,免不了要感慨与神伤一番,更多的想法又回到了“猫步旅人”身上。

好像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多的路开始平淡相似,不再有初见时的心悸。好像不可避免地,回归一个家,心里守着家比装着天,来得甜蜜。好像不可避免地,再看当年书,情绪和喜好都有了些距离:那时把Burberry格子列入时尚黑名单,十年后,转入出行必备;苏格兰的高地当时给的没顶崇拜的感觉,若是先到过喀纳斯,还会不会一样;挂耳机听Beatles跑去利物浦,对今天而言,仅会留在微苦微甜的岁月里,不会再有,十年后,窝在家里听黑胶才是这个年龄相宜的举动。当然,十年,没有夸张到嘲笑年轻时的一切,比如,高地上的那只羊,一直在我心里;比如,对地铁里的味道,依然招架不来……毕竟,猫入中年,首先也还是一只猫来着。

是否人人都有十年“沧桑”?想起从前的朋友,去老地方登录,不知何时开始往日清新的页面已变做辣妈们和萌宝宝们的相片巡展:东方的,西方的,混血的,妈妈们和宝宝们,争相斗艳,甜腻到连爸爸们都要边儿里去的程度,更不要说某年某月的朋友愣愣地抛出个和奶粉无关的话题。

悄然退出。

朋友。在,只是,最好的时光,不在了。

猫步旅人的事,顺其自然,也好。

这期间,我从伦敦到了剑桥。绝非厌倦伦敦,不过是到了这个年龄,突然觉得,享受的方式,有时是推开一点才舒服。这样说吧,剑桥到伦敦的火车行程有近一个钟头,用这段时间在两个地方往来,犹如听上一段烘托主题的间奏。往伦敦去,火车最后进入国王十字车站之前,刚好将去看哪家展览、去淘哪间书店、去吃哪个餐厅、去重游几处故地,都美美地过上一遍,方又带着新鲜盘算走下站台。往剑桥去,刚斩获来的书看上几个篇章,一日的感慨涂鸦几行,间或凝视窗外迅速倒退的风景,过几个手机丢失信号的隧道……人还不倦怠,精力还没浪费之前,已是熟悉的草地与家门。说来英国的火车对我也好像照顾,灵感时不时地就能在火车上拾到。而且,这趟车程连猫步旅人的老习惯也照顾到:天明出发,天黑前返回温暖的领地。

当然,选择剑桥,不只因为这段车程。欣赏剑桥的窄巷,要是落着小雨,可替代戴望舒的江南雨巷。也爱沿着康河慢跑一段,抬头看天。哪一片都像是徐志摩没有带走的那片云彩。有时,看草地上滚落的苹果,像是来自宇宙的提醒,偶尔去苹果树下做个梦,看看会发生什么。更有几只老在那儿低头吃草的牛,路过的时候会觉得。剑桥人把牛扔在那儿,如果只是为了让路人记起一个剑桥故人,岂不幽默得有点坏?

直觉对我说,若伦敦是小说,剑桥便不是。

剑桥大大小小书店里最丰富的要算是儿童图书,二手的即便书页显旧,也不廉价。乍暖还清寒的三月,我在Guildhall举办的PBFA的书展上,用不算便宜的价格买下一本1951年第一百零一纪念版的《Wind in the Willow》,当然也是本插图童话。若说生命力,多少成人的故事现实的故事早已埋没,孩子的故事梦里的故事却这样不声不响地延续,跨越时代。

P1-5

目录

自序:就这样放心旅行到老

当这里还是剑桥(一)

当这里还是剑桥(二)

书镇女人

初心的地方

与一种语言和解

就是那一条长凳

一个旅人的优雅

食之乡愁

结束语

序言

万千人,万千索求。奔途,行路,离境,归巢。

有人做减法,到过一处,消掉一个的名字,通过物理移动,收集着国家和城市,每个地方,都像是要干掉的目标,终极目标是在人生结束前玩穿这场“穿越”游戏。

有人寻找最美,渴求珍稀。造物者的手笔太多,那个最美不停刷新,转移,定义。最后拿在手里的照片与明信片,顺便就是离梦境最近的海滩,群山,雨季,渡口。

有人偏爱数字,旅费多少,旅期如何,一天掠过多少的路,才是旅行的价值所在,他/她要做一本厚厚的攻略日志,让里面充满现实的舍与得的辩证……

这里面似乎都没有我。

十年前,第一本书,想用的书名原是《旅行的意义》,严肃略带探索,又似乎有点急于要别人看到自己的态度。一个人,用青春来旅行,刻骨铭心,无法不认真,似乎很需要一个听上去十分有主张的名字,希望它能成为别人的“地图”。

就在一个夜晚,坐在窗前最后一次整理思路,一边抬头看伦敦的夜空,大大小小的星星挂满了那块幕布,尽管手中一杯黑巧克力,我喜欢的味道和气氛都在宣布一本书即将圆满,却注定让我心意改变。

每颗星都有自己的宇宙,它们何尝需要同样的轨迹。每个人又何尝需要去展开别人的地图呢?这本书,只能是属于自己,试着替别人揭示生命命题,太过宏伟,哪怕只是书名,都该尽量避免误导吧。

霎时的领悟换来这个名字“猫步旅人”。它听上去刚好,就是自己跳出自己,看那时的旅途和自己,喊出的那个词。

只能是很personal的一本书,一个态度。

《猫步旅人》。

一种态度,若你我相似。

多年过去,再说旅行,同一个我又已走穿一些岁月。此前几番旅行的新鲜已不见,唯有心底的情感还温暖私密。

地图,就从来没那么重要过,现在,更是次要再次要的东西了。

我想,直到老,都还值得用这样的方式继续旅行。

更无需执着。任时光去而无返,旅行中的事和生活中的人大概都无非是来与我今生结缘的陪

一处所在,不在乎城市或乡村山野——有面容,有心地,有知觉。

会有一种呼吸给我迎面嗅到,是淡,是浓,是急,是缓。

也会得到一种体温洗染,靠近它,我或觉得安心,或觉得压抑,或意想飘出今世,或直白,没有余地。

有时它是它,我是我,相见不能相近。

有时它是我,我是它,相看不厌,似命中约定。  有时,我不能懂它,它不会留我,一拍两散,无需再提。

有时,有时,从一个地方离开,连半点记忆都留不住,就像遇过的一些人,永远到不了印象的前景,没入背景,就此滑落……

每个地方都像是与我有什么关系似的,就像路人、朋友、恋人万般角色中的某一个。会喜欢一个人,会不喜欢一个人,会喜欢一个地方,会不喜欢一个地方,最后,也都要身上那同一地方给出答案。

这样走着,如猫拿捏九命一般辽阔地感受;这样走着,于生活与旅行之间,参透被塞到手里却没收了说明的人生。

所有追求本真的人,或许都得承认生命并不在同一轨迹上发生,那是两条轨迹的哲学。一条随身体行进,一条随心行进。前者默认,自然发生,后者却在徘徊,等待关照。

很多事,越日常越无心。日子。以冷酷的起床闹铃为号角,一边厕所,一边厨房,洗漱和吃饭都是不需多想的生活;穿起的是素服或华服,站在社会的边缘或中心,以身体来承担或以大脑来承受,失去的是自在;夜里睡去的一刻,心在哪里,仿佛无力记得。这样子长大变老。身体勉强跟随,却免不了惶恐——一定也有更珍贵的东西跟丢在什么地方了吧。直到有一天,在久违了旅行的疲惫中,开始面对那些来自心底的发问:生活中更丰富更深层的意义,是否寻找得到?世上更有趣更多智慧的人们,为什么不去认识他们,哪怕一天一个小时一个碰面?世上更青的山更澈的流,早不在家门,那亲近自然的天性还要压抑多久?世上多少听不懂的语言却听得懂的音乐,只要还能跟着颤抖,难道就不该随声寻找?世上多少种生活多少种悲伤多少种欢乐多少种表达多少种沉默多少种故事多少种道理,有没有哪一种留待为人生救赎,为超越那最后的恐惧?!

承认吧,谁也不甘心生命只似同一场呼吸而已啊……

早从一个人的日子就懂得的事。那猫步,原本便是对自己慈悲。事到如今,既然有了Mr.Right,另一半懂得也顺理成章来到……那么,就这样放心旅行到老,为什么不呢?

无旅行的日子,唯读书;书尽的日子,唯旅行。

就算周遭庸碌得再不像样,也都要如此平衡下来,只要心还可以闲适,就都还可以原谅人生许多,就都还可以去爱这人生许多。

生活,比大体生命来得精致深情;旅行,比大体生活来得像小庆典。

若不尽如人意,那也是对生活本意一场如此的证明——不完美。

内容推荐

《就这样放心旅行到老(精)/猫步旅人》是旅欧女作家张帆的散文随笔集。她理解旅人在路上的感觉,在旅行中领悟到别样的生活哲理。她认为,旅行是通过物理移动收集着国家和城市,每个地方,都像是要干掉的目标, 终极目标是在人生结束前玩穿这场“穿越”游戏。

编辑推荐

生活不乏乐趣,但对不少读者而言,那乐趣里,不能没有这样的书,这样的带来旅行与文字双重舒服感的作者。岁月,在张帆的笔下,仿似轻巧,仿似深刻……

《就这样放心旅行到老(精)/猫步旅人》由张帆著,张帆是个喜欢旅行的人,在路上,渴望回家;在家里,渴望上路,停不了的复杂……而她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消失了,又或是某天欢快出现,带着热烈的思念,把家蹭了个遍,谁也不能再打发她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