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道德铜律与仁的可能性(精)/文治堂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黄勇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中国哲学登场的时代,是中国哲学实现创造性转化的时代;黄勇著的《道德铜律与仁的可能性(精)》是比较哲学的典范作品;作者采用了古今中西比较的方法对中国哲学的“仁爱”观进行了厘清与辩护,并将其推入全球哲学舞台。

在古今中西激荡的全球化社会中,人应该如何相处。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为全世界的文明提供了这样的伦理资源——我们不仅要关心自我外在的利益,而且也关心自我的内在美德,即“为己之学”,此外,儒家伦理也关心他人的福乐康宁,使他人具有仁义礼智,即“为人之学”,即为己和为人的合二为一。在冲突日益加剧的全球化时代中,这是以“主体性”为核心伦理准则的西方伦理学所欠缺的,而中国的儒家伦理学恰恰能够提供这样的资源,全球化时代正是中国哲学登场的时代。

内容推荐

在古今中西激荡的全球—地域化时代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应该如何相处?黄勇著的《道德铜律与仁的可能性(精)》就此提出“道德铜律”的伦理原则。传统儒家伦理为全世界的文明提供了这样的伦理资源——我们不仅要关心自我外在的利益,而且也关心自我的内在美德,即“为己之学”,此外,儒家伦理也关心他人的福乐康宁,使他人具有仁义礼智,即“为人之学”,即为己和为人的合二为一。

目录

自序

导言

第一章 道德铜律作为全球伦理原则:以儒家和道家为资源

 第一节 道德金律的问题

 第二节 道德铜律:资源和长处

 第三节 对批评的回应

第二章 解释学的两种类型: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

 第一节 解释学的两种类型: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

 第二节 作为为人之学的解释学之必要性

 第三节 作为为人之学的解释学之可能性

第三章 理解他者———戴维森的“第一人称的权威”

 第一节 宗教研究中的还原论与反还原论之争

 第二节 宗教理解与戴维森的第一人称的权威

 第三节 宗教理解的可能性

第四章 儒家伦理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国哲学百科全书》若干文章评论

 第一节 美德伦理

 第二节 道德知识

 第三节 道德底形而上学

 第四节 金律

第五章 罗蒂的进步与儒家的真理

 第一节 罗蒂的儒家真理之一:扩展自我的范围

 第二节 罗蒂的儒家真理之二:情感的进步

 第三节 孔子与罗蒂的争论之一:差异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

 第四节 孔子与罗蒂的争论之二:道德的形而上学

第六章 儒家的道德知识论:王阳明的良知说

 第一节 良知不同于知识

 第二节 庸圣之别的起源

 第三节 王阳明良知说辩难

第七章 王阳明在休谟主义与反休谟主义之间:良知(体知)=(信念+欲望)≠怪物

 第一节 体知:体之以心之知

 第二节 体知:体之于身之知

 第三节 体知:信念+欲望≠怪物

第八章 美德伦理的自我中心问题:朱熹的回答

 第一节 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

 第二节 自我中心批评之第一层面

 第三节 自我中心批评之第二层面: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问题

 第四节 自我中心批评之第二层面:朱熹的儒家回答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后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9: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