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高句丽之战
高句丽之战的第一战是在辽河边上打响的。为了全军顺利渡过辽河.将作大匠宇文恺——隋朝最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在西岸造了三座浮桥,然后引到东岸,但是当部队冲上浮桥时却发现桥不够长,离对岸还差几丈远。就在稍一犹豫的工夫,高句丽军队冲到了隋军的登陆地点,拉弓射箭。这么多人拥在三座浮桥上那基本就是靶子了。关键时刻隋军大将麦铁杖以撑杆跳的方式跳上了对岸,抢滩登陆和高句丽军队交了手。这位胆大如斗的麦铁杖是要多交代两句的,这位仁兄是广东人,以前是个大盗,后来被政府军俘获就做了政府军的仪仗兵,主要工作是给皇帝撑伞。这家伙不但力大无穷,而且跑得很快,据说一天可以跑五百里,放在今天,马拉松的世界冠军那是拿得妥妥的。麦铁杖虽然成了政府军但是贼性不改,每天晚上下班就跑一百多里到别的地方行窃,然后在早上天亮之前赶回来上班。这样干了十几票终于有一天给失主认出来了,你想他天天给皇帝打伞那多招眼。问题是他的领导同事都不相信,谁能一来一回一个晚上跑两百里作案?但是人家失主又说得言之凿凿,后来朝廷给他下了一个套,招募能去他作案地点送诏书的人,并且要求第二天早上必须返回,酬劳是一百金。麦铁杖高兴地抢到了这个任务.第二天早上果然回来了,这样大家才相信这小子不是一般人。除了跑得快,这家伙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后来隋朝统一,麦铁杖跟着杨素一起在南方作战,他主动请求去敌后侦察,第一次很顺利,第二次被人家活捉了。押送他的时候,麦铁杖居然趁着敌人放松警惕的时候夺刀反击,杀光了所有押送的敌兵,然后割下他们的鼻子,大模大样地回营复命去了。你知道麦铁杖带着多少鼻子回去的吗?告诉你,三十个,现在你该明白他有多猛了吧。在麦铁杖的带头示范下,隋军中胆子大的兄弟们也纷纷仿效麦铁杖的自杀式攻击方式跳上了对岸。可惜人数实在太少,被高句丽军队全部歼灭。剩下的隋兵连人带桥撤回了西岸。
初战不利,没能给杨广必要的警醒。他没能从高句丽人的殊死相搏中看到自己的战略失误而及时调整策略。他依然固执地相信高句丽人投降的概率远远大于死战。
其实在出兵之初兵部尚书段文振曾给杨广一个很中肯的建议,就是百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闪电战方式直捣平壤,不要管其他城市,只要拿下平壤,高句丽自然会全面崩溃,可席卷而定。整个辽东和朝鲜北部地区冬长夏短,秋多淫雨,地多沼泽,一旦军事行动在秋天到来之前不能完成,那么百万大军的保障补给就会有大麻烦,所以高句丽之战只能是闪电战。杨广对于高句丽王会投降可能是过于自信了,他没有采纳段文振的建议,执意以耀武扬威的方式开始自己的战争。百万大军绵延九百六十里的行军里程和四十天的开拔时间给了高句丽人充分的备战时间。现在如同一个准备充分的轻量级职业拳击手和一个掉以轻心、自以为是的超重量级拳击手的比赛开始了。第一回合,轻量级选手小胜。
巨无霸杨广对于首战失利没有太在意。毕竟自己身大力不亏还有一身疙瘩肉,挨几拳小意思。接下来杨广在隋军中大力宣传了麦铁杖的英雄事迹.用以鼓舞士气。然后用了两天的时间加长了浮桥。第二回合开始了,这一回合隋军没有给高句丽人机会。大军一窝蜂地冲过了辽河,凭借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将高句丽军队杀得大败。高句丽人扔下近万具尸体退回了辽东城坚守不出。请注意是坚守不出而不是准备投降。(P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