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编著的《本土常识的意味》是继《乡土生活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之后我的又一本学术文集。本书分上、下两编共16篇论文,上编8篇论文,大都是以“在生活文化中重新发现常识”为理念,力图从民众生活文化的日常中,透过那些经常被人们熟视无睹但却富有深意的民俗事象,进而探寻其内涵的意味。下编8篇也构成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本土常识的传承与再生产”。
周星编著的《本土常识的意味(人类学视野中的民俗研究)》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出发对中国本土社会及母语文化的诸多事实和现象进行学术性探索的成果。作者尤其注重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象进行细致描述和深入分析,致力于“发现”本土常识的深层意味,同时也对本土常识的传承及其在现当代中国社会里的再生产过程给予了揭示。作者基于较为丰富的田野工作经验和实地调查资料而从容展开专题性论述,不断地追问着那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社会事实与民俗现象,进而对很多被人们熟视无睹的“地方性知识”给出了独有新意的解读。本书堪称是一位生活在本土常识的“田野”之中并尝试走向“文化自觉”的本土人类学者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