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平著方卫平主编的《呦呦鹿鸣(下)/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讲述的是自然保护小组的同学在老师和老猎人的带领下营救梅花鹿的故事。书中展示了梅花鹿世界的种种趣事、野兽之间的残酷斗争以及探险中遭遇的无数惊险,描写细致,情节生动,引人入胜。 本书是故事的下半部分。一路寻找梅花鹿母子踪迹的孩子们发现了一个更需要他们关注的对象——公鹿“大花角”。种种迹象表明,正在长鹿茸的“大花角”已经被一支打鹿队盯上。一旦被打鹿队抓到,大花角必将性命不保!小小少年们一边要适应险恶的自然环境,一边要和打鹿队斗智斗勇。不管前路多艰险,只要有这群勇敢的少年在,谁都不能伤害美丽的梅花鹿。
刘先平著方卫平主编的《呦呦鹿鸣(下)/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讲述了:一路寻找梅花鹿母子踪迹的自然保护小组的孩子们发现了一个更需要他们关注的对象——公鹿“大花角”。他们发现正在长鹿茸的大花角已经被一支打鹿队盯上了,一旦被打鹿队抓到,大花角必将性命不保!孩子们一边要适应险恶的自然环境,一边要和打鹿队斗智斗勇。他们能赶在打鹿队之前找到大花角吗?他们又要如何说服打鹿队放弃猎杀梅花鹿呢?只要有这群勇敢的少年在,谁都不能伤害美丽的梅花鹿……
尽管陈炳岐非常小心,他的脚步还是会发出声响。金刚刺、黄荆条,时时拉住他的衣服,绊住他的腿。可是,那些长着尖刺、钩刺的刺条子,像是对雷大爷有感情似的,又看他赤脚穿草鞋,都主动退避三舍。雷大爷身上的各个部位也都像长了眼,就连肩上扛的枪,都没碰到树上的枝叶。陈炳岐羡慕起老人轻捷、灵敏的动作来。
在森林中行走的陈炳岐,愈走愈感到有个问题向他亮开了一道缝——三十九岗的梅花鹿,为什么不栖息在森林里,而喜爱在草山上驰骋、踯躅?
陈炳岐听到几声山鹊钨的惊叫,连忙停住脚,向后面的方玲发出停止前进的信号,又见前头雷大爷的草帽向左边歪了几下。
他循着方向看去,那边的绿色世界波动起了小小的浪花,浪花愈来愈大,渐渐现出了梅花鹿的身影。
这头鹿,还真不小哩!像小牛一样。
只见它缓慢而庄重地迈着步子。鹿头深深地向后仰着,健壮的脖子绷得像紧弦的弯弓,原来朝天的茸角,现在却倒过来,朝着脊背。
梅花鹿的后腿要比前腿长,这就使它在采用这种姿势走路时更加费力。它高挺胸膛向前走,用胸膛开路,撞开这些绿色的“墙”。
它是那么自豪,但又那么小心翼翼。是怕损伤脚下的生命?或是受惊以后采取的一种特殊行动?那两只又长又尖的耳朵,不停地转来动去……
陈炳岐本想通知后面的方玲和孩子们,也来观察一下梅花鹿这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可是,雷大爷一直不发信号。
又在林中跟了段路,雷大爷才通知方玲他们可以继续前进。没一会儿,雷大爷停住了脚,并示意陈炳岐到前面去。雷大爷低声对他说:“你在这儿看着,前面有条小溪。我去把他们领到对面隐伏下来,注意信号。”
说完,便悄无声息地走了。
孩子们一听说梅花鹿就在前面,一个个眉开眼笑。一看到舅公威严的眼神,翠杉不禁伸了伸舌头,做了个鬼脸。方玲把他拉到身边,要他紧贴着自己走。
雷大爷领着这支队伍,绕了个大圈子,从下游涉过溪水,再迂回到他估计的花鹿可能出现的地方。
小溪对面,传来了陈炳岐回答雷大爷询问的信号——也是单调的山鹊钨叫,只不过,区别在叫的声数多少。
雷大爷亲自选择好了隐伏观察点,又将孩子们一个个地安置好,并交代他们注意溪边。
翠杉待在方玲的身边,眼光在溪岸上扫来扫去,什么也看不到。小溪不算太窄,流水缓慢,近处水底的白色沙石,都看得清清楚楚。两岸挤满了石兰、菖蒲。溪流的上空,密密地架着树的枝条,形成一条蜿蜒的绿色穹隆……
成群结队的红蜻蜓,在小溪上空飞翔,不时作编队飞行,或向水面俯冲。溪里的游鱼,一见蜻蜓俯冲,立即奋力向水面出击,有扑空的,也有侥幸得到收获的,点出的一朵朵水花迅速开放……这幅空中、水面、水底争斗的画面是那样绚丽多姿而富有生气。
雷大爷发出了“注意”的信号。
方玲低头对翠杉说:“别太紧张,就像坐在课堂上看实验一样。”
陈炳岐已理解雷大爷的用意,晓得老人所做的安排。他已观察到梅花鹿的胃部鼓起——想必是吃饱了——由此,推测出它要到溪边去。
不出所料,梅花鹿走出森林。当它前半身一钻出来,就立即将头向前探去,恢复了正常的姿态。
花鹿左右扭了扭脖子,又耸了耸肩,似乎是为了舒展酸溜溜的筋骨。它轻轻走两步,下到溪水里,极其愉快、自在地在水里蹬着……
当翠杉刚刚看到林子里有动静时,紧张得鼻尖冒出了汗珠。偏巧现在花鹿是迎着他的目光走来,他大气都不敢出。
等到花鹿伸直了脖子,着啊,这是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一只漂亮的花鹿!鲜棕色的毛皮,把身上白色的斑点衬托得如一朵朵白色的蔷薇。头上的两只茸角,像裹着层天鹅绒的外衣似的,在早晨的太阳光下,亮晶晶,水灵灵,简直像是美人蕉挺出的两朵鲜花。
P2-4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奖(以下均简称国际安徒生奖)是国际上公认的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的最高荣誉奖项,其宗旨是表彰获奖者为青少年儿童文学事业做出的永久贡献,每两年评选一次。评选过程中,提名作家和插画家的所有作品都要经过筛选。随着儿童文学的不断发展,国际安徒生奖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自1992年起,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成为这一奖项的最高监护人;从2009年起,韩国的南怡岛株式会社成为该奖项的赞助机构。
颁奖典礼在隔年举行的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以下均简称IBBY)世界大会上举行,获奖者会被授予一枚刻有安徒生头像的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国际安徒生奖于1 956年首次设立儿童文学作家奖,并于1966年增设了插画家奖。此后,许多优秀作家和插画家因获得这一奖项而永载史册。
推举候选人的任务由IBBY各国家分会承担。国际安徒生奖的评委会委员由各国家分会推荐,再由IBBY执行委员会选举产生。评委们来自世界各地,均为儿童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
我有幸在2008年和201 0年当选为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委员,并在2012年当选为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我认为这是一项充满意义的工作,因为评委会必须通过两年严谨细密的调研,从来自世界各地申请评奖的作品中,选出美学与文学兼备、原创与创新并存的作品。在评选工作中,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评委会都会根据文学和艺术的评选标准,独立自主地作出裁决。
因此,当我获悉中国的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将要出版这套“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时,惊喜之余备受鼓舞:有了这套书系的出版,千百万中国少年儿童就获得了一把金钥匙,去开启由世界顶级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共同建造的艺术圣殿。
最近,我曾两次受邀前往中国,考察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情况。途中,我参观了多所小学,切身体会到阅读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众所周知,阅读是~项高水平、高要求的脑力活动,它能拓宽思维,激发创造力,培养独立意识,等等。益处不胜枚举,而儿童阅读能否成功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是否具体落实,故学校教育可决定儿童的未来。
另一方面,出版社,特别是主要读者群为儿童及青少年的出版社,肩负的社会责任十分巨大,因为他们需要配备一支文学和美学素质兼备的专业编辑团队,以严谨的态度,在浩瀚的童书市场中,挑选出不随波逐流的精品图书。他们还应具备准确判断年轻读者需求的独到眼光,以培养读者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为出发点,对作家和插画家提交的作品进行最精妙的编辑。通过高屋建瓴的编辑工作,优秀的原创文本和插图甚至能够锦上添花,而且更加切合读者的品位。此时,阅读的过程,也正是因为编辑的努力,不知不觉间升华为一种美妙的享受。 综上而论,优秀的文本可帮助人拓展思维,增长知识,解放思想;出色的插画可帮助人提高审美能力,走近艺术,认识世界。因此,阅读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的成长意义十分深远。
最后,我想借这篇短短的序言,衷心感谢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为这项庞杂的出版工程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我确信它将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令人永远铭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