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交往媒介互联--新改革时代的新闻与传播(安徽省第八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内容推荐

蒋含平主编的《交往媒介互联--新改革时代的新闻与传播(安徽省第八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收录了安徽省第八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入围论文46篇,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这些论文围绕新改革时代的媒介话语表达、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与受众研究、新媒介生态与公共治理、移动互联时代的社会交往、社交网络与媒介形象、媒介变迁与新闻传播史研究、虚拟社会与舆情治理、公共关系与危机传播等分议题展开谈论,理性剖析交往、媒介与互联之间复杂而又深刻的关系,展示了当下新闻传播学界的现实关怀。

目录

区域与文化传播

 从唤醒到认同:作为纪念空间存在的金寨红军广场

 论孟京辉先锋戏剧在传播中的符号建构与呈现

 弹幕亚文化的后现代特征研究

 从工具性功能到仪式性功能:文化遗产的记忆变迁与历史重构

——以寿县古城墙为例

 少数族群的新媒体接触与族群交往研究

——基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田野调查

 传统文化的媒介嬗变

——以微信红包的符号流变为考察

 断裂与延续:合肥城隍庙空间功能和文化记忆的变迁

 “在他乡”:民国时期乡绅阶层的舆论动员研究

——以江西婺源地区“回皖运动”为例

 新视野下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媒介镜像研究

——以“VICE中国”的视频节目为例

 人间的狂欢:公共空间与神性空间的塑造

——基于对池州地区传统傩戏的研究

网络舆情传播

 媒介化社会视域下公众风险感知

——基于“魏则西事件”的考察

 想象的角色:社会互动视角下的边缘人形象的建构

——基于“杨改兰事件”个案分析

 什么在影响新闻价值: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价值与社会情绪

——“医生蹲地喝葡萄糖刷爆朋友圈”事件背后的新闻价值再思考

 “何以引爆?”:媒介建构与社会情绪共振中的中国游客形象

——以2015年新浪网媒介报道为例

 来去匆匆:社交媒体时代热点事件的后续性关注探析

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生产

 新改革时代社交媒体用户被建构的文化形象分析

——基于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对微博的实证比较研究

 呈现与遮蔽:媒体纪念中“九一八”事变的记忆建构

——基于对东北三省日报的文本分析(2008--2016)

 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的新闻报道技巧研究

——对100篇“10万+”报道的内容分析

 媒介技术与新闻传播知识体系革新之反思

 “大数据”时代下电视新闻报道模式新探

——以央视《数说命运共同体》系列报道为例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本地资讯微博媒介定位分析

——以合肥地区资讯微博为例

 外媒报道与中国社交媒体:《纽约时报》在日常报道中如何引用微博、微信(2009--2015)

 病毒式传播要素比较研究:基于公众自制与专业生产的对比

 “消散方知道是虚”:健康谣言的特殊成因与净化

——基于“2015十大微信健康谣言”的内容分析

 构建全球新闻传播:联合国新闻部的可能与可为

 公民新闻对专业新闻的再创造

——基于暴走大事件的个案研究

 网络社区用户的知识生产沟研究

——以微博用户关于转基因食品话题的讨论为例

 官方新媒体中的“心灵鸡汤”:正能量话语构建的一种可能

——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夜读”栏目为例

新媒体与社会

 亲密还是疏离:家庭微信群中的代际交往研究

 媒介化生存下的技术异化

——基于“全景监狱”理论对英剧《黑镜子》的现实思考

 基于印象管理的微信朋友圈社交行为研究

 停驻与流动:传播学视角下移动音乐应用的社交化探析

——基于网易云音乐的考察

 微信朋友圈中互动频率与亲密感的关系研究

 积极与主动:个人众筹募捐行为的信任关系构建

——以“轻松筹”平台为例

 场景、仪式、关系

——对微博“锦鲤崇拜”现象的宗教社会学解读

 符号共鸣的狂欢与表演:网络社交中的表情包使用

 “再现”和“延伸”

——媒介进化论视角下的虚拟现实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目的地旅游推介方式的转变

 空间规划与个体交往状态对于创新园区的意义

——以“创智天地”为例

 亲密与生疏:人际传播中的移动社交软件应用

——以合肥市90后大学生与父母交流情况为例

后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9: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