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 |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德)赫尔曼·黑塞 |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商品特色
内容推荐 埃米尔·辛克莱自觉生活在温暖而美好的光明世界,原来却只是谎言。他渴望解脱,却无法向任何人开口。而德米安的出现,帮助他直面这些人生的困境。孤独、胆怯、彷徨、叛逆,每天纷至沓来,他却已经有勇气面对这一切……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出生于德国南部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1899年,自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未获得公众承认;1904年,以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轰动德国。后来,他辞去工作,专事写作,先后完成《在轮下》(1906年)《盖特露德》(1910年)《罗斯哈尔特》(1914年)等早期重要作品。 1912年,黑塞移居瑞士并在1923年加入瑞士国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黑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主要长篇小说有《德米安》(1919)、《悉达多》(1922)、《荒原狼》(1927)、《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和《玻璃球游戏》(1943)等。其中《荒原狼》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第一章 两个世界 第二章 该隐 第三章 小偷 第四章 贝雅特丽齐 第五章 鸟挣脱出壳 第六章 雅各与天使摔跤 第七章 艾娃夫人 第八章 终点与起点 序言 我所渴望的,不过是过 关于我的故事,得从很 有些作家写小说时倾向 如今,很少有人明白人 我不会自诩洞彻世事。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 导语 全球青年争相阅读,黑塞是被阅读很多的德语作家。全球40多种语言,超过1.4亿人口耳相传。 荣格、托马斯·曼、詹姆斯·弗兰克、蒋勋挚爱之作。 告别彷徨,坚定地做你自己,一个青年的蜕变自阅读《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起,青年德米安将引领你度过自身蜕变的斗争。 在无奈的现实中,找到另一种人生意义,整整一代青年,均满怀感激而且如痴如醉地被他吸引。 精彩页 故事将从我十岁那年讲起,那时,我正在小镇上的拉丁语学校念书。 无数往日旧景和气味再度朝我扑面而来,痛楚和喜悦的震颤奔涌而出,叩击着心扉——或明或暗的街道、巷弄,林立的房屋和塔楼,敲响的钟声,人们的面孔,温暖舒适的房间,以及藏满秘密和恐惧的房间。那里飘散着温馨亲密的气味,兔子和女仆的气味,药物和干果的气味。在那儿,两个世界混合交融,白昼和黑夜在两极交替更迭。 其中的一个世界是我父亲的家,准确而言,它比这个世界还要狭窄,几乎只包含了我的父母。我对这个世界相当熟悉:它的名字是父亲和母亲,它意味着爱和严厉、教育和模范。属于这个世界的是轻柔闪耀的光辉,干净与整洁,安静友好的交谈;清洁的手,干净的衣服,良好的品行。清晨,这里会唱起赞美诗,圣诞节时会欢聚庆祝。在这个世界,通往未来的道路笔直而平坦,充满了责任和义务、愧疚和忏悔、宽恕和善意、爱和尊重、《圣经》和箴言。人们必须遵守这个世界的规则,由此生命才会变得清晰而纯洁,美丽又和谐。 与此同时,另一个世界有一部分覆盖着我们的家,却截然不同:它有着不一样的气味和说话方式,承诺和需要也完全不同。在第二个世界中,有女仆和工匠,有鬼故事和流言谣传,不断涌来形形色色诱人、可怕又神秘的东西,譬如屠宰场和监狱、酒鬼和泼妇、产仔的牛和断腿的马,以及关于盗窃、谋杀和自杀的故事。这些既美丽又恐怖、既野性又残忍的事情无处不在。在隔壁的街道上,警察和乞丐正四处游荡,在毗邻的屋子里,酒鬼正殴打妻子,女孩们纺织的线团从夜间的工厂中滚出来,老妇人可以施咒使人染病,成群的劫匪居住在森林中,纵火犯被乡村警察逮捕——这个强大的第二世界从四面八方涌现,它的气味无处不在,除了我的父亲和母亲所在的房间。我们的家平和、安宁又有序,富有责任和良知,充满仁慈和爱,这很美好,而另外的一切也存在着,那些喧闹又刺耳的、黑暗又暴力的存在,也十分美好。只需一步之遥你就能逃回母亲的怀抱。 最奇妙的是,这两个世界是如此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举个例子,我们的女仆莉娜,当她在我们的客厅祷告,洗净的双手置于腿间摊开的围裙上,明亮的嗓音融入我们的歌唱之中时,她是完全属于父亲和母亲,属于我们所在的这个光明和追求真理的世界的。下一刻,当莉娜在厨房或者马厩里给我讲述无头侏儒的故事,或者在肉铺与邻居女人争吵时,她就变成了另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人,浑身藏满了秘密。这种情况发生在所有人身上,尤其是我。诚然,我属于光明和追求真理的世界——我是我父母的孩子——但不管什么时候,我都能听见和看见另一个世界,尽管它使我感到陌生,常常唤起我内心的恐惧和愧疚,但我也生活在这个世界。有时,我甚至更喜欢这个隐蔽的世界,每当我回到光明的一方一这也是不可抗拒的——我常常感到那里更为无聊、冷清和沉闷。有时,我明白我的人生目标是成为像我父母那样的人:光明而纯洁,优秀而规矩。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要学完各种各样的课程,参加并通过所有的测验和考试,而另一条道路,也就是那个黑暗世界,则一直在旁,我必须穿越它,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停驻在那儿、深陷其中。我曾痴迷于阅读一些迷失少年的故事,他们就是这样误入了歧途。在这些故事中,回到光明世界总是一种救赎,这使我相信这是唯一正确、有益且值得追求的事情。然而,故事中那些关于迷失和邪恶的部分对我来说仍旧更加迷人,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浪子的回头和忏悔甚至让人心生遗憾。但那是人们不敢想更不会说出口的事。它只作为一种有过的暗示和可能,埋在意识的深处。在我的想象中,魔鬼可能会出现在楼下的街道,掩人耳目或者堂而皇之,或者出现在集市上、酒吧里,但永远不会出现在我的家中。 P2-4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