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是散文作品永恒的主题,读她亲情的文章,外公、父亲、舅舅、妈妈,抑或女儿等等,《水洗皮肤文洗心》作者查贵琴将这些家长里短、人情事理、生活琐事都融入自己的笔下,写成一篇篇蕴含情思哲理的散文。文字朴素、缜密、清丽,极富真情实感,能深入到你内心深处,让人产生共鸣。文章虽然在叙事,但没停留在叙述的表层,而是就事论理,深入挖掘事例背后更加深刻的东西,体现了文学艺术的感染力和情感的启迪功效。所以我觉得她是一个理性而重情感的人。
她的文章有女性的温柔多情、细腻唯美,捕捉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与善;虽然其间夹杂着稚嫩的文字、消极的情绪或不成熟的理念,但也有着对世界理性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能启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对未来的期盼。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温暖,获得力量,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珍惜情谊。有此文心,在今天这个社会更显得弥足珍贵,期盼她有更多的佳作问世。
《水洗皮肤文洗心》为作者查贵琴近几年创作的散文随笔精品汇编,如《水洗皮肤文洗心》《童年的食物最美味》《春游天柱山》《指上琴声》等。全书分为4辑,分别为“心海扬帆”“心湖掠影”“心曲琴音”“心弦鸣情”。作者用几近写实的手法,再现了乡村朴素的生活场景,而文字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不仅仅是乡村生活,有作者对当下社会及生活的思考,有生活之外的闲情雅事,有对乡土乡韵的回味留恋,还有读书思考的哲理情思。全书文字优美,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人和哲学家 张晓风说:“人人都曾有过诗人‘表现生命’的热忱,人人也都有过哲学家‘探索生命’的虔诚。”
“听说哲学家和诗人都是生活中的另类呢,妈妈你两样都沾上了怎么办哦。”当听说我这段时间晚上都在听哲学有关的公开课,女儿夸张地笑说道。“放心,你老妈离哲学家远着呢,肯定是受《苏菲的世界》那本书和老庄梦蝶故事的影响,暂时有兴趣听听哲学课罢了,哲学那么难,她学不了的,别担心。她如果真的不正常了,还有老爸哈。”一个夸张地说,一个居然还夸张地安慰着。眼看着他们父女俩一唱一和的,就要把我打入另类了。“学点哲学知识怎么啦,哲学可是最高的智慧学科,你们可知道!写诗更是平常而正常的行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呢……”我声情并茂、据理力争还及时自夸一下。“老妈,不是说这个不好哦,都说这两类人,最容易走火入魔呢。”听着女儿一本正经、嗫嗫而语的言论,不禁哑然失笑。自知缺少诗人的才气、灵气,更没有哲学家那种抽象思维的智慧大脑,但是觉得有必要,试着捋捋对诗人和哲学家的认识,给自己和家人普及一下有关诗人和哲学家的知识,让我们相对以一种比较直观且客观的方式,摒弃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
哲学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英语词汇Philosophy意思是爱智慧。周国平说:“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却无法转让。然而,对智慧的爱却是能够被相同的爱激发起来的。”哲学需要的是智慧不是知识,单纯地求知,让人有沦为机器人的可能。追究人生的根底,这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形而上学的冲动,当这种冲动在某一个人身上异常强烈时,他便是一个有哲学家气质的人了。哲学就是认真地追问与回答。哲学家说,哲学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还要去问砂锅在哪里。哲学家之所以可敬,并非由于某个哲学家创造了某种能使人生尽善尽美的学说,而是哲学家自己真诚严肃地思考人生剖析人性,并试图通过哲学启迪更多的人来这样做,从而达到改善人生的目的。西方有句谚语:“哲学不能烘面包,但是哲学能使面包增加甜味。哲学就好比蜂蜜,可以调味人生。”我们许多人就是读了哲学,才开始认真思考人生、认识人性并希望改良的,这就是哲学家的功德。如庄子《逍遥游》启示我们体认到生命自由的重要,要超然物外、淡泊宁静,从而达到一种无往而不适的无限自由的人生境界。庄子认为人生苦恼和不自由的原因在于人们有意识地去区分和计较生死、美丑、荣辱、得失,从而引起人生的苦恼。人的修养进程是一个由内而外、层层深入、层层递进的过程。庄子倡导内游于心、外游于世的哲学论,警示我们在获取物质财富的同时,要保持心灵上的宁静,最终使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互协调。庄子的人生哲学有感情更有理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阅读学习。
诗人用笔能书写出爱的力量;用手能敲破千年破旧的城墙;用心可以容纳山川与江河。诗人是会站在夕阳下的田野,认真欣赏一片白云,站在风中、站在雨里会拥抱风和雨的人。诗人飘逸、优雅、空灵、博爱,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用超精细的放大镜放大生活里的美与爱。只不过同时放大的还有微弱纤尘的苦痛和迷惑的、多疑的、不忍抛弃的爱之苦、恨之怨。诗人说:“总得有人在黑夜里听巴赫和马勒/总得有人迎接黎明迎接晨光。”诗人,可以用一首诗来唤醒或者安慰一代人,用文字直指我们内心,将我们的孤寂和彷徨点燃,在陀螺般旋转的生活里为我们采撷越来越罕见的“彩色贝壳”。如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了我们太多的美丽遐思,让我们寻觅到一处供疲惫的心灵暂时休憩的静谧港湾。或许诗人多数是多愁善感的,海子也概莫能外,当意识到人们为追求幸福而最终导致人与人的关系趋于冷漠时,诗人的心就崩溃了。我们苦苦于尘嚣奔波中的世人,能有几人会感悟到诗人的用心良苦。
只要有人活着,就有诗歌的存在,只要有精神需求就有哲学的灵魂。能够同时体现出艺术穿透力和人生悲剧感的,无疑是诗人和哲学家的本领。“千姿百态芸芸众生”,我们总能遭遇到诗人的悲观,就如骆驼,即使“苦难”不堪重负,但外界都是“你应该”的束缚,如果不甘心成为“庸俗的一员”。这时,哲学让我们能够冲破这些束缚,勇敢地追寻发自内心的“我要”,我们就由骆驼变成了狮子,获得了自由。诗和哲学都是和我们心灵息息相关的东西,充盈在我们生活中看不见的地方。
月光贪恋我背影,我却贪恋故乡情。无法宣泄的苦痛,又不甘将这种苦痛降低为平庸的烦恼,使人成为诗人。对生命的质疑,加上对生命意义的关切,让人哲学式地思考。诗人让我们看见伤,哲学家让我们看见美。从感性趋向理性是生命追寻的过程,诗的美离不开哲思哲理,哲学的深邃也需要诗来填充。人生也许就是从烦恼走过,去寻找智慧。
2017年8月1日
清水文心(代序三)
——读查贵琴文集《水洗皮肤文洗心》
安徽怀宁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余汪明
文学与新闻虽属两门独立的学科,却也密不可分,互有相通的地方。这首先表现在,文学和新闻的本源都是生活,离开了社会生活,作家就不可能写出好的作品,记者也不可能写出扎实而有价值的新闻。其次,一位优秀作家,对新闻事件往往具有相当敏锐的洞察能力,并由此真正地吃透生活,写出高出生活、超出事件表象的好作品来;而一位好的记者,在新闻写作中,也常常借助文学的笔墨,使其作品更具文采,具有更强更深的感染力。
查贵琴是我们单位一名普通员工,平时因为工作需要,她常常涉笔新闻写作,一个个鲜活的新闻素材,她总是信手拈来,下笔成章。同时,查贵琴又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在文学天地里遨游,写出一篇篇文学作品,或散文,或诗歌,或小说。可以说,文学与新闻是她在文字中飞翔的两翼。文学作品与新闻作品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文体,但她并没有把两者割裂开来,而是充分将她文学上的天分与才华,倾注于新闻作品中;反之,她又在新闻素材中感受着文学,并将这种感受以一篇篇文学作品表达出来。毫无疑问,新闻与文学都能驾驭是需要灵敏度和观察力的。而更为可贵的是,查贵琴大胆地尝试着将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的特性糅合在一起,当好两者的媒介,打通两者的距离,使其实现完美结合。由此,她写出的作品往往产生出一种“模糊”的效果,或者说呈现出一种斑斓的色彩。她的新闻稿常常以文学的格式来包装,让文学的阴柔和活泼给冷峻、真实的新闻带去轻松和欢快;并且让新闻的信息与实用,使文学变得深沉与实在。因为工作原因,我平时读得更多的是她的新闻稿件。
这次,查贵琴将她这些年来精心创作的文学作品结集出版,让我对她的文学作品有机会集中阅读。我虽非评家,但也是一名文字爱好者,只是受俗务琐事的困扰,很久没有安下心来读书写文了。现在,凭对读这本《水洗皮肤文洗心》文集的几分激赏,写下一点感悟。《水洗皮肤文洗心》全书共94篇又辛,由“心海扬帆”“心湖掠影”“心弦鸣情’’三个篇章组成。从生老病死到聚散别离;从居家生活到旅行所见;从自然风光到人情世故;普通事物里那些看似平常的人和事,经作者的笔墨斧凿之后,每一桩、每一件都显得有情、有感、有悟。从这些作品中,能充分感受到查贵琴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到位,这无疑与她平时对新闻事件的敏锐感受有关;当然,更得益于她清水一般的文心和丰满而细腻的文笔。
在我看来,该文集最大特点是亲切、真实、感性。书中无论是情感的抒发还是对生活的感悟,作者有什么写什么,有什么说什么,都是真话、实话、心里话;内容也多半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个人感受,一件件日常小事就地取材,反映的事件真实可信,如童年的食物、旅途的风波、侄儿的烫伤、远嫁的二姨等等。作者将这些家长里短、凡事俗务、生活琐事都融入自己的笔下.写成一篇篇情感丰富的散文,也让阅读到的人仿佛感同身受。本书的另一特点是文风朴实,对家乡及亲人情谊醇厚。书里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次叙述、每一个字句都浸透着她对家乡山水和父母亲友的依恋之情,字里行间彰显着她写作时饱满的笔墨、投入的感情、良苦的用心。短小精悍则是本书的又一个特点。该书中的文章大多在几百字、千字左右,但小短文写出了“大世界”。文章虽短,却如一丝清泉,滴水藏海,寓意深刻,韵味悠长,读后发人深省,很适合当今快节奏生活中的读者阅读。
最后,祝贺《水洗皮肤文洗心》的问世!
记得博客刚刚兴起时,我在网络里也建有一个博客,专门用来安放自己的片言只语。正是得益于博客,才不至于丢失那些信手涂鸦的文字,也才有这本散文集的诞生。
在我看来,文学的一大特色是让人可以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去感知、发现、向往、温习美好,使刹那变成永恒,就像龙应台的《目送》、杨绛的《我们仨》、朱自清的《背影》,书中永远是他们亲人的故事,那些真挚的情感定格在那里,永远鲜活。每每读到这些喜欢的散.文,我总会幻想着置身于那文中的意境里,为那透露的浪漫情怀而激动,虽然也曾对作者的本意一知半解,但总能够对照自己身临其境而有所感悟,沉湎在那文字的情趣里。好的文字能给痛苦的人以安慰,能给空虚的人以充实,能抑制人性之恶,激发人性之善。当身处逆境时,我可能会在张海迪那里找到力量;当迷失自我时,我或许能在三毛那里找回本真;当追问生命本源时,我会去周国平那里找到共鸣。书中自有真情在;书中自有梦想在;书中自有智慧在。文字,让我深爱那些互不相同但同样可爱的生命。我坚信阅读与写作的历程教会我怀着一颗对万物敏感之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在平淡的生活中捡拾诗意。文字有着激发自己向上、向善的力量,我祈望自己倾心打造的文字也能散发温暖的光芒,影响自己影响身边人。因为爱好文学,让我有幸加入中国金融作家协会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进而结识到以阎雪君主席、龚文宣常务副主席为领军的金融界文学大咖们。有这些金融界文学前辈和各级文联、作协良师益友的帮助和鼓励,才有我文学路上的小小突破。
人生漫漫旅程,我的心灵或许因为时光的匆匆脚步而沾满了尘埃,日积月累的污垢而不自觉。幸好在读书写作中思考反省,才看清自己的污点,才有勇气濯洗心灵的污垢。虽然平凡如我,并不能彻底清除心底的污垢,但常拭常新,总能呈现人性的一点光泽吧。没有开阔的眼界、缺少丰富的阅历,写作对我而言,说到底只是一个爱好,一种精神支撑,在欢愉、烦忧以及落寞的时候捧起书本阅读,拿起笔来记录。书中所写关于死亡、疾病、悲伤、旅途,关于生命本身,它们凌乱跌撞,以一种混沌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收录的文字跨度十余年之久,所以文体不一,信手随写,字句不知斟酌,逻辑也不讲究,甚至有琐碎凡俗、行文不顺、缺乏修饰之感,甚是惭愧!本打算再过三五载,待自己写作水平、思想艺术等有所提高再考虑出版文集,但人间历来就少完美之事,有了星星之火,不怕没有燎原之势。这些光阴的记录,生命的留痕、迷茫的追问,字里行间虽然没有大作家的感情浓厚和语言优美,也算是断断续续坚持下来的成果。敬请读者诸君批评指正,您的批评,我的进步,感激不尽!
感谢为《水洗皮肤文洗心》面世给予关注的每一位师友,感谢单位领导和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有这些支持和鼓励,才有这本小书。
感谢一直喜欢我文字的朋友们,感谢永远支持我的父母和亲人。有了这些温暖的支撑,我才能坚持在深夜里孤身寂寞地写作。
感谢钱续坤、何诚斌、程默等良师益友多年来给我的鼓励和帮助。因为你们,我才会在文学路上一直走下来。
更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为本书作序的《安徽日报.农村版》陆向平主编和安徽怀宁农商银行余汪明董事长。
查贵琴
2018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