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回顾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那段峥嵘岁月,追寻党的创始人走过的历史足迹,作者龙眠、文华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选择了为党的创建作出历史贡献的17位人物,撰写了《建党群星》。他们当中有党的主要创始人;有苏俄、共产国际的代表;有在党的一大召开之前成立的8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等重要人物。
| 书名 | 建党群星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龙眠//文华 |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了回顾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那段峥嵘岁月,追寻党的创始人走过的历史足迹,作者龙眠、文华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选择了为党的创建作出历史贡献的17位人物,撰写了《建党群星》。他们当中有党的主要创始人;有苏俄、共产国际的代表;有在党的一大召开之前成立的8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等重要人物。 内容推荐 1956年春节,曾为中共一大代表的董必武来到阔别30多年的一大会址,睹物思旧,不禁百感交集。他借用《庄子》中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并当场挥毫题词,写了“作始也简,将毕也钜”八个雄健有力的大字。 “作始也简,将毕也钷”形象而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地下党员。如今90多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已发展成为拥有近9000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 龙眠、文华著的《建党群星》中的人物都曾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贡献,他们的命运、浮沉各不相同,无论如何,历史的天空留下了他们的轨迹…… 目录 引子·不忘初心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年轻人·老少年 共产国际代表·国民党人·无政府主义者 陈独秀 从五四运动“总司令”到中共最主要的创始人 上篇: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从关于纪念五四运动雕塑的争论说起 创办《新青年》 发动新文化运动 改革北大文科开辟自由园地 散发《北京市民宣言》 被捕与营救 下篇: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 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飞跃进步 微服离京 向工人宣传马列,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 陈独秀与中共一大 李大钊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李大钊早期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式 李大钊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李大钊为什么没有参加党的一大 维经斯基 苏俄、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建党的第一人 在北京 在上海 帮助建党的活动 雏经斯基中国之行的意义 功过参半的共产国际代表 李汉俊 中共上海发起组代理书记 “李人杰才华出众” 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老师 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代理书记 党的一大的主要发起人和组织者 终生的遗憾:主动脱离中共 董必武 从老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 渔阳里寻新路 举办新型学校 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出席中共一大 一大情缘 张申府 旅法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始人 结识陈独秀、李大钊,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 追随陈独秀、李大钊,参与创建北京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介绍周恩来人党,建立旅法共产党早期组织 介绍朱德入党,建立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 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推荐周恩来到军校任职 毛泽东 一个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辗转历程 第一次到北京:迈出从湖南到全中国的第一步 在长沙,毛泽东投身五四运动大潮,开始崭露头角 第二次北京之行:开始在全国产生影响 1920年到上海: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关键时刻 在长沙:抛弃湖南自治的幻想,创建长沙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第四次到上海:出席党的一大 何叔衡 中共一大代表中的年长者 “何胡子是头牛” “叔翁办事,可当大局” 出席中共一大 湖南建党的“老母鸡” 王尽美 最早去世的中共一大代表 崭露头角:在五四运动大潮中 新的飞跃:创建济南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光辉的里程碑:出席党的一大 积极领导开展工人运动 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历史不会忘记 张国焘 一个中共叛徒的青年时代 出身显赫 三兄弟归宿迥异 在新文化运动中得到启蒙 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 北京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最早的3名成员之一 党的一大主持人 陈公博 被国共两党开除党籍的“乱世能臣” 出身显赫 年轻的同盟会老会员 一大代表的光环不适当地落到了陈公博的头上 密探们仔仔细细搜查李公馆,陈公博在一旁不停地抽烟 经过这一连串的惊吓,陈公博再也无心参加会议 “他像是广州政府的一位漂亮的政客” 追随汪精卫 沦为汉奸 周佛海 曾任中共中央局代理书记的大汉奸 寻找出路 留学日本 1920年夏天逗留上海 代理党的中央局书记 包惠僧 陈独秀个人指派的中共一大代表 疾恶如仇:两次被逼离家出走 走投无路:愈挫愈奋的报人生涯 人生的大转变:参与创建中共武汉早期组织 半客半主:出席中共一大 人生的拐点:消极脱党 邵力子 参与中共创建的国民党人 “书生意气”的青春时代 高举《觉悟》大旗为社会主义呼号 参与建立上海中国共产党小组 为一大召开操劳 身跨两党,主张国共一家 决定邵力子退出中共 国民党阵营中的一位“特殊官员” 俞秀松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 少年壮志的“三W主义者” 鼓吹“新潮” 不做“学问家”而做“革命家” “承担了上海小组的全部工作” “培养挑选预备党员” 马林 促成开天辟地大事件的共产国际代表 来华之前的活动 提议“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宣告党的成立” 作为共产国际代表参加中共一大 王会悟 中共历史上第一个会务工作者 “小王先生”是“新女性” 精心选定一大会址和代表食宿地 机敏的“警卫” 南湖“护航” 默默无闻的“真正的人” 试读章节 上篇: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对于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和领导者,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李大钊,有的认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有的认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有的认为这场运动完全是自发的。 对此,毛泽东明确指出,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对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以至整个五四运动时期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与以往的群众运动相比,五四运动最鲜明的特点是人民群众的直接行动和牺牲精神。这两者陈独秀兼而有之。他既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亦是一个普通的战士。大学教授上街游行,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这在近现代史上并不稀奇。但亲自起草运动的宣言,又亲自上街散发,除了陈独秀这一次,我们实不知有第二次。 从关于纪念五四运动雕塑的争论说起 2001年,有关部门在五四运动的发祥地——原北京大学红楼的东面,即皇城根遗址公园建立了一座名为“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纪念五四运动的雕塑。2006年9月14日,《北京日报》发表陈铁健《请还陈独秀“总司令”一个应有的位置》的文章,认为这个雕塑把那时作为“学生”的毛泽东头像及毛泽东1925年所写《沁园春·长沙》词稿突出居中,却没有被毛泽东誉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的陈独秀的头像,这是歪曲历史事实的做法。2007年5月22日,《北京日报》发表雕塑设计者写的《质疑<请还陈“总司令”一个应有的位置>》的文章,说雕塑上面是有陈独秀的像的,即使这件雕塑上真的没有陈独秀的图像,就那么严重吗?并盼望陈铁健“能知错就改,因为还原历史真相乃是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之后,很多人又对这篇“质疑”文章提出了质疑,有的认为设计者所说的左下方的图像根本看不清楚,有的认为那个图像根本不是陈独秀。我认为设计者的质问是没有道理的。即使如设计者所说左下角那个图像是陈独秀,但把他放到那么一个不突出的位置,就是不妥当的。如果真的没有陈独秀,当然就更“严重”了,因为作为一个纪念五四运动的雕塑,却没有被毛泽东誉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的头像,难道还不“严重”吗? 毛泽东在1942、1945年,曾先后两次明确指出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和“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1942年3月30日,他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的讲话中说:“在五四运动里面,起领导作用的是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大学教授虽然不上街,但是他们在其中奔走呼号,做了许多事情。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现在还不是我们宣传陈独秀历史的时候,将来我们修中国历史,要讲一讲他的功劳。”1945年4月21日,他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的报告中又说,陈独秀这个人“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我们那个时候学习作白话文,听他说什么文章要加标点符号,这是一大发明,又听他说世界上有马克思主义。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来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我说陈独秀在某几点上,好像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做了启蒙运动的工作,创造了党……有功劳。……关于陈独秀,将来修党史的时候,还是要讲到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1953年5月毛泽东视察安庆时还称赞过陈独秀,说他早期对传播马列主义是有贡献的,后期犯了错误,类似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由此可见,毛泽东对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充分肯定的。 毛泽东的上述两次讲话,所说的时限是不同的。第一次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具体指的是五四运动。第二次讲话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则不仅是指五四运动本身,还把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都包括进去了,即陈独秀不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还是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那个时期的总司令,时限比第一次讲话更宽,评价也比第一次讲话更高。 P25-27 序言 引子·不忘初心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 1956年春节,曾为党的一大代表的董必武来到阔别30多年的一大会址,睹物思旧,不禁百感交集。他借用《庄子》中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并当场挥毫题词,写了“作始也简,将毕也钜”八个雄健有力的大字。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形象而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地下党员。如今90多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已发展成为拥有近9000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 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恩格斯在晚年曾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很好地诠释了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中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与此同时,苏俄、共产国际派人到中国,寻找革命的同盟军,帮助中国建党。在两方面的合力之下,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这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虽然人数不多,但年龄、身份、经历却是大不相同。其中,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陈独秀、李大钊,前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后者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两人一南一北,相约建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围绕在陈独秀、李大钊周围,有一批留学生、大学生、中专生。他们在“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环境中,大多数人为工作苦苦奔波,过着类似今天蚁族的生活,却是越挫越勇,拼命地学习、了解各种新思想、新学说,辨别、分析,并最终在陈独秀、李大钊的指点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还有几位“老少年”,大多已年过40,参加过辛亥革命,虽然经历过很多失败、挫折,但始终没有放弃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在身边朋友、学生的影响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年轻的团体。甚至还有个别的国民党人,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秘密党员。 为了回顾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那段峥嵘岁月,追寻党的创始人走过的历史足迹,我们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选择了为党的创建做出历史贡献的17位人物,编撰了这本《建党群星》。他们当中,有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有苏俄、共产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马林;有在党的一大召开之前成立的8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李汉俊、张国焘、张申府、毛泽东、董必武、陈公博、周佛海、王尽美;有陈独秀个人指定的党的一大代表——包惠僧;有中国青年团第一任书记俞秀松;有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参加上海发起组的国民党人邵力子。还有一位虽不是中共党员、却为一大顺利召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杰出女性王会悟。 …… 沈玄庐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农民运动——1921年下半年的浙江衙前农民运动就是他在家乡发动的。但因个人英雄主义较强,不大接受领导(在国民党时,也不大接受孙中山的领导),也因为思想分歧和一些私人间的纠纷,1922年即退出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也变成了一个反共积极分子。 邵力子看起来和沈玄庐情形差不多,先参加后又退出了中国共产党。但实际上两人大不一样。沈玄庐是主动退出中国共产党的,而邵力子是1926年中国共产党从国共两党合作的大局出发礼送出党的。对于邵力子来说,他是服从组织决定,也是苦于无分身之术。他对中国共产党一直持友好态度,后来曾参与国共北平和谈,是闻名遐迩的“和平老人”。 还需要提到的是,1920年底1921年初,经李大钊和陈独秀介绍,林伯渠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为最早身跨国共两党的少数几个人之一。此前,林伯渠曾先后加入同盟会、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参加过黄花岗起义、护法战争,时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 最后,有必要提到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筹建过程中,无政府主义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对这个问题,因为资料缺乏,有很多推测的成分,史学界在很多方面没有达成共识。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早期的中共党员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无政府主义思想,只是在社会现实中不断碰壁以后,逐渐放弃。而且,在各地中共早期组织活动中,最初有不少无政府主义者参与。无政府主义者刘大白、沈仲九参与了上海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创建活动,和上海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员在宣传新思潮时曾共同活动;北京中共早期组织成立不久,李大钊做黄凌霜等6名无政府主义者的工作,吸收他们加入;广州中共早期组织,一开始是由两个俄国人和7个无政府主义者组成的。但到1921年初,无政府主义者都被开除或者退出了中共早期组织。上海发起组没有接纳刘大白、沈仲九加入;北京中共早期组织开除了黄凌霜等6名无政府主义者;1921年陈独秀到广东任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后,另起炉灶,重新建立了广东中共早期组织,无政府主义者统统没有吸纳。 编者 2018年5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