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精选的《中国寓言故事精选(经典故事口碑版本)》,既包含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精华和现代寓言故事的经典,也收录了当代寓言故事中颇具代表性的篇目,力求把中国古往今来的寓言故事中的精髓在此集中展示。
我国古代寓言对后世文学创作和语言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本书精选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古代寓言故事,早已凝练成人们熟知的成语,丰富了汉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约定俗成的文化现象,读来犹如走入传统文化的长廊。精选的现代寓言故事,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寓言故事的优秀传统,一方面接受了外国寓言故事的影响,富有哲理,又饱含诗意,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而部分当代作家创作的寓言故事,则充满了崭新的生活气息,无论在艺术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上,都获得了一定的成就。
此次收入“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特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制作,书前配有“导读”,书后有“知识链接”,以给青少年朋友以必要阅读指引和知识积累。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精选的《中国寓言故事精选(经典故事口碑版本)》由《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与《中国现代寓言故事》合编而成,其中《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故事内容重新编排;《中国现代寓言故事》增加了一些更加经典的篇目,更具可读性。
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梁惠王问孟子:“我对于国家,总算是尽心了吧!河内年成不好,我就把河内的灾民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调到河内来。河东荒年的时候,我也同样设法救灾……看看邻国的君主,还没有像我这样关心百姓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减少,我的百姓也并不增多,这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来做比方吧。战鼓咚咚敲起,双方刚刚交锋,上阵的人就丢盔卸甲拖着刀枪逃跑。有的人逃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停下。这时如果逃了五十步的嘲笑逃了一百步的胆小怕死,应不应该呢?”
梁惠王说:“当然不可以。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同样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既然懂得了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你的百姓比邻国的多了。”
揠苗助长
《孟子》
宋国有个人,嫌他的庄稼长得太慢,便一棵棵地把它们拔高,然后非常疲乏地回到家里,对家里人说:“今天可把我给累坏了!我帮田里的庄稼苗长高了一大截!”他儿子觉得很奇怪,跑到田边一看,田里的苗儿都已经枯死了。
何待来年
《孟子》
有一个人,天天偷邻居家的鸡,别人劝他:“这样做,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说:“那我就从少偷几次开始,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完全停手。”
已经知道这样做不对,就应该马上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东施效颦
《庄子》
从前,越国有个出名的美女,名字叫西施。西施因为心口痛,经常用双手捂着胸口,紧锁眉尖。附近的一个丑女见了,觉得这样子很美,回去以后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捧着心口,皱着眉头。结果,只要东施一出家门,乡人就赶紧把大门关紧,或者拉着自己的妻儿远远地躲开。
这个丑女以为西施皱眉的样子美,所以她皱眉也好看,却不知道为什么西施皱眉的样子美。
鲁侯养鸟
《庄子》
从前有只海鸟落到鲁国的郊外。鲁侯亲自迎接它到祖庙中饮酒,命宫廷乐师演奏最隆重的《九韶》乐曲请它欣赏;又派人摆上最上等的供品请它享用。海鸟被这种盛大的场面吓得头晕眼花,惊恐悲伤,不敢吃一块肉,也不敢喝一杯酒,过了三天便在极度惊吓和忧郁中死去了。
鲁国国君这是用供养自己的一套做法来养鸟,而不是用养鸟的办法去养鸟,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涸辙之鲋
《庄子》
庄周家境贫寒,因此到监河侯那里去借粮。监河侯说:“好。我快要收得年终老百姓纳的税金了,那时就借给您三百金,行吗?”
庄周气得脸色都变了,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听到路上有呼救声。我环顾四周,看见干涸的车辙里有条鲋鱼在那儿。我问它:‘鲋鱼啊,你是做什么的呀?’鲋鱼回答说:‘我是东海龙王爷的当差。您难道没有一升半斗的水来救活我吗?’我说:‘好吧。我要去南方游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水接你,可以吗?’鲋鱼气得脸上变了色,说:‘我失去平素相依的水,就没有存身的地方了。我只要得着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命。您不立刻救我的命,却说这样的空话,还不如早点到干鱼铺子去找我呢!’”
P1-7
寓言是一种用比喻故事来说明道理的文学作品,大都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与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
寓言最基本的特征是主题有寄寓性。它总是以此喻彼,以浅喻深,以近喻远,以小喻大,以古喻今。总之,寓深刻复杂的道理于浅显简单的故事之中。例如人们所熟知的《守株待兔》,重点绝不在于说明用什么方法可以逮住野兔,而是通过这样一个简单浅显的故事,讲出一个普遍而又抽象的道理:如果把事物发展的偶然性当成必然性,一心一意地期待这种偶然性的再次出现,结果必然是毫无所得。有些讽刺性的寓言,表面似乎只是一个笑话,如《迂儒救火》中迂儒“成阳肭”,事情到了危急关头还一味讲究客套、排场,读来令人莞尔一笑。但是只要稍加思索就会发觉,该寓言除了讽刺某些人的书呆子作风外,还有着更普遍更深刻的含义。
由于这一特征,寓言虽然也有人物或动物、植物拟人化的形象,但又不要求过细的人物性格刻画;虽然有故事性,但又不要求情节过分的曲折复杂;虽然也有夸张与想象,但又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走向荒诞离奇。这些特征把寓言同其他文学作品,诸如神话、童话、笑话、志怪小说等区别开来。
人们写作寓言的目的是为了说明道理,它用不着过多的抒情和细节描写,所以笔法总是很简练,常常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出一个轮廓,这一点与现代漫画的笔法非常相似。这种寓言故事的典型写法,在本书中的古代寓言故事部分比比皆是。
寓言从神话中产生,从民间故事中来。寓言是智慧的艺术,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尤其如此。因为它不仅教人分辨是非善恶,而且是用令人心悦诚服的方式来接受道理的,没有智慧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有时它的方式也很含蓄,尤其是当它被作为一种进言的思想武器使用的时候,因此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是一种含蓄的艺术。春秋战国时期,寓言被运用得很广泛,政客和政治家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去说服执政者接纳自己的主张,他们通常都喜欢在自己的演说中增加一些极有说服力的寓言故事,让执政者兴趣盎然地听完后,了然于心、心悦诚服地改变自己原本的想法。这就是寓言智慧和含蓄的魅力所在。
本书精选的我国古代寓言部分,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
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述深刻的哲理,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智慧。我国自先秦开始就出现了许多哲理性很强的寓言,形成了中国古代寓言的一大特色。其中有很多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或辩证法的思想光辉。比如选人本书中的《画鬼最易》说明从客观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最难的,非得下苦功不可;而远离实际凭空捏造,反而是容易的。
还有更多的寓言从反面辛辣地讽刺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种种表现,惟妙惟肖地刻画了死抱住形而上学不放的种种丑态。《揠苗助长》告诉人们,违反客观规律而做出的愚蠢行为,是多么荒唐可笑;《穿井得一人》说明不进行调查研究,只凭道听途说和主观推想,就难免出差错;至于《郑人买鞋》里的郑人,更是教条主义的典范。
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其中很多篇章都给人以积极的启示。如《何待来年》劝人有错就改,不要借故推托、明知故犯;《恃胜失备》教育人们不要骄傲自满,盲目轻敌。
第三类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具有讽刺性的。如《争雁》批评了那种崇尚空谈,总喜欢进行毫无意义的争辩的风气;《黠猱媚虎》指明了喜欢奉承、厌恶批评都会自食恶果等。
此外还有专讲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斗争艺术的篇章,特别是关于伯乐相马的故事,今天读来更觉得有新的意义。
我国古代寓言对后世文学创作和语言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许多著名的寓言早已凝练成人们熟知的成语,丰富了汉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约定俗成的文化现象。
而我国的现代寓言故事,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寓言故事的优秀传统,一方面接受了外国寓言故事的影响。从“五四”以来就产生了不少新的寓言作品。
著名作家冯雪峰,是我国创作新寓言较早、数量较多、成就较大的作家。他在创作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勇敢的创造。他的寓言富有哲理,又饱含诗意。本书精选了几篇,读者可以细细感受他创作的寓言故事的特点。
鲁迅先生也创作了一些寓言,如《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立论》等,寓意深刻,引人思索。
著名作家张天翼也创作了许多发人深省、尖锐犀利的寓言。这几位作家的寓言故事本书皆有收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涌现出了一批新的寓言作者,运用现实的题材,创作了崭新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寓言,无论在艺术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上,都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显示了我国寓言创作的新气象。
著名作家严文井对寓言有这样一段描述:“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是一座奇妙的桥梁,走过它,你的行囊里就装满了很多好东西,你也长大了,变得美丽了。”
寓言是处世的哲学,是辩理的明灯,是智慧的闪光,是含蓄的艺术。本书精选了中国古今多篇寓言以飨读者,希望能使读者们得到启迪,有所获益。
经典名篇是人类思想智慧和审美感受的结晶,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中外经典的整理、泽介和出版上有着卓越贡献和值得信赖的品质,“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同样如此。
——著名作家 王蒙
我这些年是提倡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的。人民文学出版社这套书品种齐全、版本可靠、质量上乘,非常适合学生阅读。
——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总主编 温儒敏
作为专业的文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套书选目完整而全面,在古典名著、外国作品的整理和译介上,也都采用了独家的大师底本,值得推荐!
——著名作家、北京人学教授 曹文轩
统编语文教科书陆续使用后,文学阅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空前提高,这套书紧扣统编教材内容,充分照顾到了学生拓展阅读的需要,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是一套理想的语文读本。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朱永新
这套书紧密对接晤文教学的最新动态,对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及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均大有裨益。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顾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