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朝花夕拾/大家天天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鲁迅
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内容推荐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和小说集,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和小说中的经典作品。由专家老师对作品中的字、词、句、段篇进行详尽的解读,并设置适量思考题,达到无障碍阅读的目的。

目录

朝花夕拾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呐喊

自序

一件小事

狂人日记

鸭的喜剧

端午节

故乡

孔乙己

阿Q正传

兔和猫

社戏

风波

头发的故事

明天

白光

《朝花夕拾》读后感

试读章节

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但这也许是限于天分之故罢,假使它的身材比现在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种态度。然而,这些口实,仿佛又是现在提起笔来的时候添出来的,,虽然也像是当时涌上心来的理由。要说得可靠一点,或者倒不如说不过因为它们配合时候的嗥叫,手续竞有这么繁重,闹得别人心烦,尤其是夜间要看书,睡觉的时候。当这些时候,我便要用长竹竿去攻击它们。狗们在大道上配合时,常有闲汉拿了木棍痛打;我曾见大勃吕该尔[(1525—1 569),通译勃鲁盖尔,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兰德斯画派的讽刺画家。](P.Bruegel d.A)的一张铜版画Allegorie der Wollust上,也画着这回事,可见这样的举动,是中外古今一致的。自从那执拗的奥国学者弗罗特[(1856—1939),通译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说的创立者。他认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一切精神现象,都是人们因受压抑而潜藏在下意识里的某种“生命力”(Lbido),特别是性欲的潜力所产生的。](s.Freud)提倡了精神分析说——Psychoanalysis,听说章士钊先生是译作“心解”的,虽然简古,可是实在难解得很——以来,我们的名人名教授也颇有隐隐约约,捡来应用的了,这些事便不免又要归宿到性欲上去。打狗的事我不管,至于我的打猫,却只因为它们嚷嚷,此外并无恶意,我自信我的嫉妒心还没有这么博大,当现下“动辄获咎”之秋,这是不可不预先声明的。[以戏谑的口吻说出自己打猫的原因,暗讽了“名人名教授”的虚伪嘴脸。]例如人们当配合之前,也很有些手续,新的是写情书,少则一束,多则一捆;旧的是什么“问名”“纳采”,磕头作揖。去年海昌蒋氏在北京举行婚礼,拜来拜去,就十足拜了三天,还印有一本红面子的《婚礼节文》,《序论》里大发议论道: “平心论之,既名为礼,当必繁重。专图简易,何用礼为?……然则世之有志于礼者,可以兴矣!不可退居于礼所不下之庶人矣!”然而我毫不生气,这是因为无须我到场;因此也可见我的仇猫,理由实在简简单单,只为了它们在我的耳朵边尽嚷的缘故。人们的各种礼式,局外人可以不见不闻,我就满不管,但如果当我正要看书或睡觉的时候,有人来勒令朗诵情书,奉陪作揖,那是为自卫起见,还要用长竹竿来抵御的。还有,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帖子,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含有“阴险的暗示”[陈西滢在否认自己污蔑女学生时说过的话,此处用来反讽他。]的句子,使我不花钱便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兴。

但是,这都是近时的话。再一回忆,我的仇猫却远在能够说出这些理由之前,也许是还在十岁上下的时候了。至今还分明记得,那原因是极其简单的:只因为它吃老鼠,——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又叫鼷鼠,是鼠类中最小的一种。]。

听说西洋是不很喜欢黑猫的,不知道可确;但Edgar Allan Poe[爱伦·坡(1 809一l 849),美国诗人、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黑猫》描写一个囚犯自述的故事:因为他杀死一只猫而被神秘的黑猫逼成了谋杀犯。]的小说里的黑猫,却实在有点骇人。日本的猫善于成精,传说中的“猫婆’,那食人的惨酷确是更可怕。中国古时候虽然曾有“猫鬼”,近来却很少听到猫的兴妖作怪,似乎古法已经失传,老实起来了。只是我在童年,总觉得它有点妖气,没有什么好感。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谜,讲故事。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使我吃惊,也将祖母讲着的话打断,另讲猫的故事了——

“你知道么?猫是老虎的先生。”她说。“小孩子怎么会知道呢,猫是老虎的师父。老虎本来是什么也不会的,就投到猫的门下来。猫就教给它扑的方法,捉的方法,吃的方法,像自己的捉老鼠一样。这些教完了;老虎想,本领都学到了,谁也比不过它了,只有老师的猫还比自己强,要是杀掉猫,自己便是最强的角色了。它打定主意,就上前去扑猫。猫是早知道它的来意的,一跳,便上了树,老虎却只能眼睁睁地在树下蹲着。它还没有将一切本领传授完,还没有教给它上树。”

这是侥幸的,我想,幸而老虎很性急,否则从桂树上就会爬下一匹老虎来。然而究竟很怕人,我要进屋子里睡觉去了。夜色更加黯然;桂叶瑟瑟地作响,微风也吹动了,想来草席定已微凉,躺着也不至于烦得翻来复去了。P9-11

序言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作的回忆散文集,共十篇。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目是《旧事重提》,1927年编辑成集时改为《朝花夕拾》。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写于“五四”运动前后,鲁迅说他“呐喊”几声,目的在于慰藉那些斗争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勇敢直前。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由此开掘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类颢材。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回忆散文集。它由十篇散文组成,较完整地记叙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的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这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散文集,它清新的风格、真挚的感情以及语言的简洁、精炼,体现了鲁迅“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艺术追求,在鲁迅作品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1923年9月出版。他把在1918年至1922年间写成的十四篇小说结集成书,命名为《呐喊》。书中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的“吃人”本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抨击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小说,讲述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剧遭遇。《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塑造了以“精神胜利法”为主要特征的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

《朝花夕拾》的艺术特点:

首先,作者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其次,作者擅长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如在《父亲》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问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第三,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

《呐喊》的艺术特点:

鲁迅作品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真实。鲁迅主张文学创作用“白描”手法一“如实描写”。作品中展现的生活场景、水乡风情、民俗风貌、城镇景致、人物的言行姿态,就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犹如身临其境。

鲁迅擅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描写人物形象,运用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如《阿Q正传》用阿Q被打后说是“儿子打老子”,鲜明地表现出这个人物自欺欺人、自轻自贱的性格特征。《药》用夏瑜被狱卒打了嘴巴反而说打人者“可怜”的细节,突出了革命者大义凛然的品格。“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令人难以忘怀。

鲁迅是现代文学语言大师,他善于根据作品内容,调整语言色调,营造艺术氛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有的作品用冷峻的笔调,如《狂人日记》《药》等,使作品表达的思想更有冲击性;有的作品用诙谐风趣的笔调,如《孔乙己》《阿Q正传》,用喜剧的色彩表达悲剧内容,使作品具有耐人寻味的特质。

孔乙已是清末一个下层知识分子。他热衷科举,一心向上爬,在“四书”“五经”中耗掉了年华,落到求乞的境地。他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在人们面前显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读书人,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

阿Q

阿Q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典型,同世界文学史上许多有名的典型可以并列而无愧。首先,阿Q是个受压迫者,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他具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其次,他在经济上一无所有,政治上深受压迫,思想上麻木不仁,特别是在失败、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不敢承认自己失败,而是用虚假的胜利在精神上自我安慰,自我麻醉。这种“精神胜利法”是整个国民的劣根性的集大成。

后记

周作人说:鲁迅的一卷《朝花夕拾》,真是古今少有的书,翻开来看时觉得惊喜,因为得未曾有,及至看完了,又不禁怅然,可惜这太少了。

的确如此,鲁迅先生以炽烈的感情和浓重的笔墨,揭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父亲的病》写医学的落后,人民迷信,庸医遍地,荒唐可笑,不学无术,误人性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讲述了鲁迅先生从儿童时期接受启蒙教育、到南京求学、到日本留学这三个阶段的学习生活,对旧中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批判。《狗·猫·鼠》介绍了旧的婚俗,要问名、纳采、磕头作揖,繁琐至极。《无常》描写了江南的迎神赛会和演旧戏的情形,描写出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也描写出了社会风俗,生活气息浓烈。《范爱农》则通过描写辛亥革命以后的情形,把辛亥革命不彻底、没有发动群众的本质揭示出来。

这些散文虽然都独立成篇,各自记录了鲁迅的若干生活片断,但联系起来看,却将作者从充满童心的孩提时代,到深受封建教育的损害而离家去国追求新路,到最终成为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生活道路、思想变迁、性格兴趣,记录得十分清楚。

《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这些小说中,鲁迅先生对民族及国民普遍的劣根性给予强烈的关注。他一方面深刻剖析了国民劣根性的思想本质并对其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另一方面又不停地向愚昧的民众发出呐喊,希望他们能认识并改造这些“国民的劣根性”。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5: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