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通观境界变化。灾害性雾霾不仅是空气重污染,更是循环系
统失能的严重症状
京津冀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和气象条件的年际变化都不大,为什么
突然从2013年开始雾霾成灾?雾霾的复杂因果,很多方面超出我
们的现有认知
北京重污染天数:2012年4天,2013年55天
污染物排放总量多年来都是逐年下降的总体趋势
焦点与困惑:境界的突然转变和雾霾的逆势骤增
本研究立题基点:区分和探索常态大气污染与灾害性雾霾这
两种不同的境界
重霾轻雾,难识雾霾。从见雾与霜,到见天气与地气,再到见水
气循环系统,然后见境界、见根本、见规律、见法则,我们的认
知由是而深化而提升
《尔雅》:天气下,地不应,曰霧;地气发,天不应,日雾
“天气”概念的表面化和“地气”观念的历史文化失忆。回
归本来,以地气与天气作为认识原点,我们的思维境界和认
知结果,当可步入新天地
从雾与霜看天气与地气之应与不应,再看天地气水循环的四
种气象境态:雨、露、晴、雾
认知道路与思维深行:由雾霾而知天地气运及其规律,因不
通而见循环系统及其法则
《黄帝内经》与《尔雅》合参通观,天气与地气相因互果的
循环系统和不同境态便开始完整而清晰
常态大气污染与灾害性雾霾为两种不同境界。观念决定行为,认
知锁定境界
境界差别观是认识雾霾的基本观念意识。境界不同,存在与
规律等都不同
两种境界之间的过渡状态,其发展演化趋势值得注意
“如果可以选择,你是想要北京的蓝天,还是想要河北人不
挨冻?”——人们以为这是治理雾霾的两难困境,实际上恰
恰是观念陷阱和思维锁定
“蓝天计划”曾使北京空气质量连续14年逐年好转,为何一夜之
间近乎于前功尽弃?关键在于整体境界及其转变
北京的“蓝天计划”期间即为常态大气污染及其治理结果
第二章 水气循环系统蕴藏雾霾生灭化变之奥秘,关要皆在自循环、微循环、自净化
第三章 大面积地下水深埋应试水气循环系统失能的主因:境界突变的转折点:2012年冬至
第四章 深入认识水气循环系统和自循环之规律,自觉面对现实,主动选择明天
第五章 正本清源还净土,东风不信唤不回——三大规律指导自然整体调治,利益复新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