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再也不世界/儿童文学淘乐酷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王璐琪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穿越异世界的设定、丰富的冒险元素和紧张刺激的气氛渲染,迎合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喜好。

王璐琪著的《再也不世界》中影射出的现实问题:优越的物质生活导致被抛弃物品越来越多,被抛弃的甚至还有亲人甚至梦想,“再也不”世界被人类社会的负能量浸染和供养,阴暗恐怖。孩子的早熟和叛逆,孩子和家长之间缺乏沟通等致使有些孩子骄纵、任性、抗压力弱、没有担当,作者将小葵的任性言论的后果无限放大,让她意识到错误,尽力去弥补,身心皆得到了成长。也许有读者会在小葵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及时“警醒”。

内容推荐

王璐琪著的《再也不世界》讲述了12岁的小葵因为一点小事和妈妈发生争执,赌气说了句“再也不想见到你了”,没想到——妈妈从此消失了。正当小葵手足无措时,她发现有一些奇怪的物品在凌晨时赶往地铁站,运来,它们都要去一个叫“再也不”世界的地方,只要使用了“再也不XXX”的句式,后缀物品一律会被遣送到这个世界去。小葵后悔不已,她决定去“再也不”世界找到妈妈,向她道歉,带她回家……

目录

第一章 未知的漫漫旅途

第二章 冒险!冒险!

第三章 时间迷宫

第四章 无法苏醒的白日梦

第五章 流泪的鸢尾

尾声 最后的告别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未知的漫漫旅途

“你不要管我了!”

说完这句话,我就后悔了。

因为在妈妈的脸上,我看到了惊诧、难过以及一丝失望,这些负面情绪一口口吞掉了她原本明媚的神情,她的目光黯淡了。

本想为我刚刚的话道歉,可该死的自尊心把我的身体拖上了楼,拉进了卧室,并且摔上了门。

我躺在床上,看着低矮倾斜的天花板。清淡的月光洒进屋内,投射到粘贴在天花板上的一张照片上,里面有我、爸爸、妈妈和名叫歪歪的狗。

爸爸搂着妈妈的肩膀,我搂着歪歪。

这是三年前的照片,那时候,爸爸还未升职,工作清闲,歪歪还没有病逝,日子过得平静和美。

我搬来一张椅子,放在床上,。踩上去一把撕下了照片。

把照片丢进垃圾桶后,我心烦意乱地写了会儿作业。

寂寞的时候,时间过得格外慢。照片像是有磁力,吸引着我时不时地往垃圾桶里看一眼。我最终还是不舍得扔掉,没出息地把照片捡了回来,折了—下,放进了口袋。

2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了。

“小葵,开一下门,妈妈给你热了牛奶。”妈妈贴着门说话,声音闷闷的。

“走开!”我翻了个身,背对着门。

咚咚咚……敲门声还在继续。

我既想开门,又想躲开。

妈妈就是这样的性格,非要强迫别人接受她的意愿,她对我的期许、对我的要求、对我的关心、对我的照顾,以及对我的抱歉。

所有的爱一码一码加重,压得我透不过气来。

我是一个“差不多”的十二岁女孩,即将升七年级。

成绩差不多,身高差不多,性格差不多,人际关系差不多,口头禅也是“差不多”。

可妈妈最痛恨“差不多”,她要求的是“最”。

可我不想做最好的,我想做那个唯一的。

咚咚咚……有节奏的叩击声刺激着我的耳膜,冲击着大脑,我用枕头捂住了脑袋,说了一句后悔终生的话——

“我再也不想看到你了!”

话音刚落,一道明蓝色的冷光闪过,敲门声消失了。

不仅如此,煮牛奶的咕嘟声、妈妈的长裙沙沙作响的声音、洗衣机轰隆隆的旋转声、厨房的水声、钨丝灯泡因为电压不稳的嵫嵫声,能够标识妈妈存在的声音一同消失了。

我拿开枕头,坐起身来,竖起耳朵确认了一下,真的消失了。如同摁了删除按钮,唰一下,整个世界都清净了。

3

我几乎是跌下床的,来不及穿鞋,连滚带爬打开卧室的门,门前空荡荡的,没有妈妈的身影。

地上放着一杯牛奶,我蹲下摸了摸,杯子还是温热的。

“妈妈!”

我大声喊着,光脚在地上奔跑着,先后查看了卫生间、厨房、书房、茶室、花园、储物间等所有地方,都没有她的身影。

这些房间有的开着灯,有的漆黑一片。

卫生间的水龙头还没来得及关,哗哗地冲刷着脏衣服,厨房的灶台上盛着鲜牛奶的锅还散发着热气,书房的台灯亮着一盏,灯下倒扣着一本书,灯光和煦平稳。

一切迹象都显示妈妈刚刚还在,可不知什么原因,她不见了。

过度的紧张使我想要呕吐,全身的毛孔也因恐惧都张开了——

妈妈失踪了!

我尚存一丝理智,告诉自己:不可能的,她可能是生我的气,出门了,或者去了同事家。我坐下来,开始一一拨打电话。

第一个电话打给我最信任的外婆。

“喂,外婆吗?”

“哦,小葵啊,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呀?”

我一听到外婆和蔼的声音,就忍不住流泪,呜咽声吓坏了她。

“怎么啦?快告诉外婆。”

“妈妈不见了……刚刚我跟她吵完架,她就消失了。”我抽噎看说。

意外的是,电话那头很是平静。

“小葵,你在说什么啊,”外婆轻轻地说,“你早就没有妈妈了呀……”(P1-6)

后记

这是我的第一部幻想长篇,如同主角小葵的经历一样,是一次冒险的尝试。但我一定要写,以完成心中的执念——现实世界中的遗憾,原来真的可以靠想象力,在幻想世界中弥补大半。

十八岁那年,我背井离乡,来到北京,面对车水马龙,身边只有一只行李箱。这只行李箱里面装着我的所有,一只手就能拎起。

新生活触手可及,但我心中并无太多兴奋,更多的是畏惧和恐慌,心中隐隐有一丝不甚明朗的希冀。

到北京不久,我收养了一只流浪猫。它身上全是癣,窝在河边,被一群小男孩欺负。我把它带回家,治好了它的病,从此有了个伴儿,每天下班后,它就蹲在桌子上,看我吃简易的晚餐,喉咙里呼噜着。

它是我唯一的朋友,也是唯一觉得我是谁、来自哪里、为什么来这里通通无所谓的朋友。

那段日子我格外想家,我外公外婆的家。

我特别喜欢晚上去护城河边坐坐,这里的风有一股槐花的青涩香气,像我小时候闻过的。

外公用木板车拉着我赶路,路两边是玉米地,脚边躺着我黑白花的小猫,车后面颠颠儿地跑着身材健壮的大黑狗。我们要去地里摘最新鲜的菜,拿回去给外婆做午饭。小巧的收音机里播放着一首旋律抒情的英文歌曲。因为怕我热,外公把他的手编草帽扣在我的头上。

忽然,风一扬,轻盈的草帽飞到了天上。我丢失了这顶草帽,此后的很久一段日子,都没能捡回来。

相对于苦和累,不理解与孤独是更令人难以忍受的。因为一段时间的郁郁不得志,我很少给家里打电话,格外想家的时候,就发个短信,往往写下一行字,又删除。

不管怎样,我一个人的冒险开始了。

我经常与母亲吵架,从小到大,我们的意见从来没有统一过。她是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人,那个特殊的年代造就了他们那代人小心翼翼的生活方式,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她是怎么都看不上的。在她看来,我不读书就去工作的行为简直不可理喻。

她哭过,也暴怒过,刚开始我与她争执,后来看着她花白的头发,心里很难过,就把很多话咽了回去。

因为我发现,我错了。从小选择学艺术时,我就错了,艺术生的花销不是我的家庭能负担得起的,也不是轻如蝉翼的“梦想”二字能背负得动的。

我知道,他们倾尽全力也要供我读完书,但我却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他们的付出,然后拿回一张无法保证未来出路的学位证书。

“与其当一个末流画手,不如不做画家。”与母亲争吵的时候,我说。

她不能理解,在她所处的年代想读大学很难,在她看来,我就像是一个拥有珍宝却置若罔闻的盲人。

然后,我和母亲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冷战。  很多次她试探着给我打电话,我知道那是试探性质的,因为语气很不好,于是我也堵回去,“战争”周而复始,然而在我的心底深处,我是佩服她的,因为她是生活的强者,很多事情做得很好。

劳苦、委屈、不满、汗水等一切她都能生咽下去,笑脸迎人,同时她也是压抑的,常年照顾生病的父亲,令她疲惫不堪,且在很多感性的问题上坚硬得犹如磐石。

生活把她变成这个样子,我心疼她,可是她却不知道。因为对心疼的定义不一样,她觉得我应该读完大学,我不读完,就是不心疼她。

那五年我频频做梦,梦到老家,以及小时候的一段记忆。

在我几岁的时候,母亲为了讨生活,跟着朋友去遥远的南方打工,于是我被送到外婆家。

外婆家很好,舅舅和外公对我也很好,可我还是思念母亲,闹着要回家,外婆被我闹得没辙,用木板车拉着我回家,可是一到家,看到母亲不在家,我又哭闹着要回去。

我至今仍记得那个画面,外婆拉着车,我们走了近十里路,借着暮色来到家门前,外婆给我整理下头发和衣服,那时候我有撕咬嘴上干皮的毛病,她嘱咐我说:“见了人不要撕嘴皮,都撕流血了。”说完郑重其事地给我抹抹嘴。

然而敲开门,母亲不在家,父亲在看电视,屋内漆黑,灶台冰冷。

“你妈妈没回来呢。”外婆说。

幼年的我不明白“没回来”是什么意思,总觉得今天不回来,那明天一定会回来,于是第二天再次吵着要回家找妈妈。周而复始,外婆很有耐心,我也一次次回去再回来,确认母亲真的不在家。

睡觉前,我问外婆,妈妈什么时候回来?

外婆睡眼蒙咙地说她明天就能回来了。

然而明日复明日,明日待几何,她始终没回来。

慢慢地,我已经习惯了母亲不在身边的日子,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诉在田地里捉蚂蚱的我说,母亲回来了。我从草丛里站起来,真的在前方看到了母亲,我们中间隔了好大一片麦田。

我哭着跑过去,跑掉了一只鞋,也没心思去捡,赤着脚就跑过去,摔了好几次,脏兮兮地捉住她,像只邋遢猴子一样挂在她的身上不放,好像她是一个风筝,松了手就不见了。

后来母亲说她不过出去了几个月而已,可是在我的记忆中却很长。

小时候很短的距离都觉得长,时间过得也很慢,她有丰富多彩的生活,而我只能在家等,所以时间格外漫长。

我长大后,重演了这一幕。不过这次出走的是我。

有一次我们视频,我发现母亲的头发颜色呈现一种奇异的胡萝卜颜色,就问怎么了,她说是因为头发几乎全白了,以前染栗棕色的头发,因为还有黑色,所以看上去很和谐,现在洗几次就会颜色变浅。

“很明显吗?”她很紧张的样子,借用摄像头当镜子,贴得十分近左右照着,“很明显?那我下次换个颜色。”

从那一刻起,我觉得心中某个地方正在缓缓塌陷。

我采访过一位老编辑,她与母亲表达感情的方式十分夸张——两个人每次问好都要给对方一个拥抱,然后老编辑就开始大声赞美她的母亲:“你是世界上最美的妈妈!”

老编辑见我面带不解,特意解释了一下,她母亲有老年痴呆症,什么都记不住,连自己的女儿也不认得,但记得住“你是世界上最美的妈妈”这句话。因为在编辑很小的时候,母亲常常这么问她:“妈妈美不美?”还是小女孩的编辑就会格外夸张地说:“你是世界上最美的妈妈!”

“现在我每次这么一说,她就知道我是她闺女了。”老编辑说。

时间回溯,在我们还是一颗人体细胞的时候,蜷缩在母亲的子宫里,母亲用血液把我们养大,待我们出生后,成为一个新的个体,却逐渐遗忘了母体。

这就是残忍的自然规律。

采访结束后,我乘坐着几乎空无一人的地铁返家,移动电视上正在播放一首英文歌曲,旋律响起,如同闪电一样击中了我——这是小时候曾在外公收音机里听过的,电影《人证》的主题曲《草帽歌》。

一曲终结,我已忘却自己身在何处。

一对母女准备下车,女孩遗忘了她的小草帽,我正要提醒她,她们却已下车了。

我走过去,捡起那顶草帽,草帽小小的,上面缀着一朵不会凋谢的绢花,那是一朵紫色的鸢尾花。

“哦,妈妈/只有那草帽是我珍爱的无价之宝/就像是,你给我的生命……”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3: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