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艾森豪威尔全传(1890-1969)(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史清源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在堪萨斯州,土地是每个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雅科布用积蓄买了一座占地160英亩的农场,建了几幢房子,购置了一些生活用具。为了使农场获得好收成,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这一年戴维正好15岁,他厌恶这种又脏又累、收入微薄的农活,唯一让他感兴趣的是修理机器。于是,他决定当一名正式的工程师以脱离农场。他向父亲提出想要上大学。雅科布最初表示反对,说种田是上帝的活儿,硬要把戴维留在农场里。但在戴维的反复请求下,最后他屈服了,让戴维进入堪萨斯州兰康普顿的一所学校,这所学校是江河教友会开办的,在当地被称为兰恩大学。1883年秋季,戴维进入兰恩大学,时年20岁。

入校第二年,戴维邂逅了22岁的艾达·斯托弗,很快两人就坠入爱河。艾达的出身与戴维相似,也是从欧洲迁到美洲的新教徒,同时也是江河教友会的会员。她家于1730年由德国莱茵迁至北美,定居在宾夕法尼亚的边区。艾达幼年父母双亡,跟叔叔毕利·林克一起生活。她从小就非常懂事,而且天资聪敏,信仰虔诚,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读书和背诵经文上。艾达21岁时,叔叔毕利·林克把她父亲遗留下来的一小笔财产交给她。她用其中的一些钱买了火车票来到堪萨斯,剩下的钱用来支付兰恩大学的学费。与当时保守的女子不同,艾达凭借聪明的头脑和坚毅的性格成为兰恩大学最早的女学生之一。在兰恩大学,她认识了戴维,并深深爱上了他。这对年轻人的感情十分真挚,很快就谈婚论嫁,并于1885年在兰恩大学的教堂里结了婚。

他们婚后的生活非常甜蜜,艾达性格开朗,跟戴维的父母和朋友也相处得非常融洽。艾达最大的精神寄托是音乐和宗教,她用遗产中剩下的最后一笔钱购置了一台乌木钢琴,戴维非常喜欢听她弹奏。为了祝贺这对年轻的夫妇,雅科布·艾森豪威尔送给他们160英亩土地和2000美元现金,这在当时算是相当丰厚的结婚礼物。为了让妻子过上更好的生活,戴维变卖了父亲赠送的土地,加上2000美元,与别人合伙做起了生意。不幸的是,两年后的一天早晨,戴维一觉醒来,发现他的同伙携带大部分存货和余款逃跑了,留下了一大堆债务,就这样,戴维破产了。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在铁路部门谋了一个工资微薄的差使。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出生时,可谓家徒四壁,穷苦至极。戴维微不足道的工资已经很难维持全家人的生计,因为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前面已经有了两个哥哥,一个是1886年11月11日出生的阿瑟,一个是1889年1月18日出生的埃德加。事实上,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降生,并没有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多少快乐。这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原因,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已经有了两个儿子的戴维夫妇想要一个女儿,因而对这次“又生了儿子而大失所望”。

迁居阿比林  生活似乎处处充满了不如意,所幸不久有个朋友给戴维介绍了一份薪水较高的工作,工作地点在阿比林。迫于生活的压力,戴维立即辞去在铁路部门的工作,于1891年偕家人迁到了阿比林。

如今的阿比林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大都市,街道上商店林立、车水马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并处处透露着总统故里的特征。艾森豪威尔故居、艾森豪威尔雕像,甚至艾森豪威尔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阿比林的居民无不为这位声名显赫的“老乡”而感到自豪。然而,当戴维一家迁到这里的时候,却是另一番景象,到处都是垃圾、臭水沟,房子也非常简陋,与落后的农村没有什么区别。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阿比林也在逐步走向现代化,铺设了街道,建起了发电厂,居民还用上了自来水,电话也渐渐流行起来,有人甚至添置了汽车。

P2-3

后记

本书在出版的过程中,得到了李华伟、林中华、李华军、范高峰、林学华、张慧丹、林春姣、丁艳丽、刘艳、李小美、林华亮、陈聪、曹阳、李伟、曹驰、庞欢、刘艳、张丽荣、李本国、林晓桂、李泽民、龚四国、周新发、林红姣、林望姣、李少雄、陈志、向丽、杨城、曹茜、杨卫国、孔志明、叶超华、康艳、罗斌、赵志远、汪建明、翟晓斐、林承谟、曹雪、林运兰、曹建强、陈娟、许伟、曹琨、曹霞、丁艳丽、金泽灿、林葳、梁晓丹、赵生香、丁彦彬、李雄杰、张培玉、邵鑫、朱成兰、王晓玉、常志强、李友仙、蒋永红、张宏洲、李华军、张红平、李丽芬、林丽娟、李伏安、丁一、刘屹松、林喆远、张恒、周宣、辛大念、孟凡君、陈艳、兰豪、陈胜、吴露、陈艳威、任勤超、张杨玲、陈怡祥、赵艳霞、王甫东、王智利、沈剑锋等不少同仁的支持和帮助,在此特表示深切的谢意!

目录

第一章 贫寒的少年时代

 德国人的后裔

 迁居阿比林

 勇敢的拳击手

 与死神擦肩而过

第二章 不得志的军旅生涯

 踏入西点军校

 与玛米·杜德结缘

 从未参战的军官

 康纳将军的提携

 潘兴将军的赞誉

 麦克阿瑟将军的参谋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参战之前的宁静

 从上校荣升为准将

 珍珠港事件

 幸遇伯乐马歇尔

 设法增援菲律宾

 拟定“围捕”计划

第四章 盟军的最高统帅

 一夜成名的将军

 迁就蒙哥马利

 执行“火炬”计划

 登陆北非作战

 遭遇“沙漠之狐”

 将军的婚外情

 向意大利进军

 墨索里尼的垮台

第五章 导演“霸王”行动

 筹备“霸王”行动

 诺曼底登陆战役

 德军的层层阻击

 飞越纳粹防线

 与蒙哥马利之争

第六章 德国无条件投降

 德军的大规模反攻

 虎将巴顿的兵锋

 避开柏林攻坚战

 德军全线崩溃

 法西斯的灭亡

第七章 迈上总统之路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

 连选连任美国总统

 冷战的两极格局

 一代将星的陨落

后记

序言

从军人到总统

在美军历史上,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一生中获得过很多个第一:晋升五星上将“第一快”,美军统率最大战役“第一人”,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最高统帅“第一人”,退役美军高级将领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第一人”,五星上将担任总统“第一人”。所有这些,充分表明了他卓越的军事、政治和外交才能。而家庭出身可谓“第一穷”的艾森豪威尔,又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巅峰的呢?

1890年10月4日,艾森豪威尔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丹尼森的一个普通劳动者家庭。21岁那年,他踏入西点军校,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然而,从军多年,他一直没有得到发挥自身才华的机会。其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许多同学都被派去法国参战,而他却被留在国内从事训练工作,无缘战事。此后,他组建过美国陆军第一所战车训练营,到利文沃思堡指挥与参谋学院、麦克奈尔堡陆军大学深造过,担任过陆军部助理部长,后来又随麦克阿瑟到菲律宾工作,但始终升迁无望,以至于到49岁仍默默无闻。不过,他从未放弃为军人的使命与国家的荣誉而奋斗。他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师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建功立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艾森豪威尔从菲律宾回国后,在陆军第3师任中校参谋长,1941年夏天,他在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中表现出色,指挥有方,得到了时任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关注。演习后,艾森豪威尔调任第3军参谋长,并晋升为准将。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因战事需要,艾森豪威尔被调到陆军部工作,先任战争计划处副处长,负责向太平洋战场增调防御力量。不久计划处升格为作战厅,他被任命为作战厅厅长,几个星期后便升为少将,从此开始了他与马歇尔长期而融洽的合作关系。

当时,美国军政界在开辟战场时是“先欧后亚”还是“先亚后欧”,抑或“欧亚并举”等问题上摇摆不定。受马歇尔委派,艾森豪威尔前往伦敦进行了实地考察,最后提出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主张集中兵力于英国,尽快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沿最近路线攻入德国本土。

马歇尔很欣赏艾森豪威尔的能力,认为让他当一名参谋实在是屈才,并决定让他出任赴欧作战的美军总指挥。这是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就连艾森豪威尔自己都不敢相信,但马歇尔在给罗斯福的提名报告中写道:“艾森豪威尔不仅具有军事方面的学识和组织方面的才能,还善于让别人接受他的观点,善于调解不同意见,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并真心地信赖他。而这些品德和长处,又恰恰是我们驻欧洲部队统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很显然,马歇尔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任用艾森豪威尔的。他深信艾森豪威尔是一位非常内行的高级将领,性格冷静、沉稳,是一位能够让人产生好感的将军,是解决英国和美国将军之间复杂问题的合适人选。

1942年6月24日,52岁的艾森豪威尔飞赴伦敦,担任欧洲战区美军司令,成为美国历史上继潘兴上将之后第二位远征欧洲的统帅。

联盟作战并不仅仅是军事行动,还涉及政治、外交等许多层面,因此,作为盟军统帅不仅要有战术指挥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协调各国矛盾的外交能力,在这两方面,艾森豪威尔都堪当大任。

当时,盟军由各国军队组成,有各自的指挥机构,又受民族、语言、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分歧甚至误解。艾森豪威尔认为,英美两国的友谊是取得最终胜利的必要条件,因此,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力求改善美军与英国军民的关系:安排美军到英国受德国空袭最严重的地区去考察,以此激发美军对纳粹德国的仇恨及对英国人民的同情;严明军纪,对美军进行教育工作,甚至不惜采取坚决措施,将那些有伤英国人民感情的美国军官送回美国;通过报界宣传盟国团结的思想……他的努力改变了英国人对美军的态度,为美军博得了好印象。

赴欧之前,艾森豪威尔从来没有单独指挥过作战,但他就任北非远征军总司令后的第一次重大行动却取得了圆满成功——英美联军顺利在北非登陆。随后,他出任地中海战区盟军总司令,先后组织指挥盟军实施突尼斯战役、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意大利南部战役,在作战过程中,他精于计划、善于协同、指挥果断、处事有方,表现出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而担任盟国欧洲远征军最高司令,组织实施诺曼底登陆战役,更是使他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当然,艾森豪威尔也遇到过一些失败和挫折,并因此受到了英国将领布鲁克、蒙哥马利等人的尖刻批评。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他不断对失败进行总结,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极力促成英美合作。当时联盟作战有一个敏感的问题,即指挥权交付。艾森豪威尔根据战事需要,在选用指挥官上做到了客观公正,令盟军将士心悦诚服。在1943年初的北非突尼斯战役中,艾森豪威尔决定把参战美军交给英国将领、北非盟军副司令亚历山大统一指挥。美军将领对此颇有微辞,认为艾森豪威尔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但事实证明,艾森豪威尔的决定是明智的,他在北非战场上让了英国人一步,为后来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赢得了英国人的配合。

艾森豪威尔善于权衡利弊,懂得妥协的艺术,但面对原则问题,他也毫不让步。

在筹备“霸王”行动时,为了取得诺曼底地区的制空权,艾森豪威尔要求英国空军应处于他的控制之下,但英国战略空军司令哈里斯却表示反对。对此,一向处事谨慎、为人随和的艾森豪威尔十分恼火,表示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满意的解决,他将辞职。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只得同意把战略空军交给艾森豪威尔指挥。

1944年6月,美英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向法国纵深进攻时,丘吉尔态度强硬地要求将准备在法国南部登陆的盟军调往地中海去解放法国,并以辞去首相职务相要挟。艾森豪威尔审时度势,认为从欧洲大陆抽调兵力不仅会打乱盟军的作战计划,而且有可能使诺曼底登陆行动前功尽弃。为此,他与丘吉尔反复斡旋,摆事实讲道理,苦口婆心地做工作,最终使丘吉尔放弃了原来的主张。

作为一名卓越的军事统帅,艾森豪威尔软硬结合,艺术般地处理了盟军之间的各种矛盾,为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蒙哥马利评价艾森豪威尔说:“他不仅是_位了不起的最高统帅,而且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在我看来,没有人能用他这样的方式,把盟军组合成这样一支能征善战的威武之师,并且在许多冲突和干扰成分之间保持足够的平衡。这些成分一直威胁着我们这艘航船。”

战争结束后,艾森豪威尔先后担任美国驻德国占领军总司令、美国陆军参谋长。1948年年初,他退出军坛,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两年后他再次服现役,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力量最高司令,并很快成为政坛上的一颗新星。他一生以军人自居,从不过问政治,但在花甲之年却成功当选为美国总统并获得连任。在他担任总统的8年时间里,美国一直安享和平与繁荣,这也使他被誉为20世纪四位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之一。

本书全面介绍了艾森豪威尔不平凡的一生,带您去探究一位伟大的将军总统的内心世界。他沉着冷静的个性,他成熟老练的处世风格,他在危急时刻所表现出的敏锐的应变能力,以及对当今世界所造成的无可替代的影响,等等,无不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内容推荐

艾森豪威尔出生于美国一个普通劳动者家庭,21岁时他进入西点军校,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军旅生涯。早年他虽然默默无闻,但从来没有放弃为军人的使命与国家的荣誉而奋斗。“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因为马歇尔的赏识,53岁的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欧洲战区美军司令,成为美国历史上继潘兴之后第二位远征欧洲的军事统帅。他不仅拥有战术指挥能力,而且具备高超的协调各国矛盾的外交能力,艺术般地处理了盟军之间的各种分歧,将盟军凝结成一支能征善战的威武之师,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自己赢得了无数赞誉。

战后,艾森豪威尔担任过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力量最高司令,并在1953年成功当选美国总统而且获得连任。担任总统期间,他以处变不惊的外交手腕、饱满旺盛的工作热情、卓绝不凡的预见能力,使美国人民安享和平与繁荣,而他也因此被誉为20世纪四位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之一。

史清源著的《艾森豪威尔全传(1890-1969)(精)》全面介绍了艾森豪威尔不平凡的一生,带领读者去领略一个将军总统的内心世界。他的沉着性格,他的处事风格,他在危急时刻表现出的敏锐的应变能力,以及对当今世界造成的无可替代的影响等,无不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编辑推荐

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曾获得很多个第一。美军共授予10名五星上将,他是晋升得“第一快”;他出身“第一穷”;他是美军统率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他是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高统帅的第一人;他是美军退役高级将领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第一人;他是美国的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他以坚定、镇静而又平等待人的态度赢得了将士的信赖和支持。像蒙哥马利、巴顿、布莱德雷、范佛里特等一大批名将,都能为他所用。自1980年代至今,他经常被评选为美国好总统前十名。

史清源著的《艾森豪威尔全传(1890-1969)(精)》为读者全面介绍艾森豪威尔不平凡的一生,带您去领会一个将军总统的内心世界。他的沉着性格,他的处事风格,他在危急时刻所表现出的敏锐的应变能力,以及对当今世界所造成的无可替代的影响,等等,这些无不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希望本书能够为有志之士和广大的读者带来借鉴与启迪。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6: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