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旧租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肖克凡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1

深秋时节,大半夜里我被大人说话惊醒,听见那人对外祖母说:“姥姥,天太晚了我在您家寻一宿,天亮我就走人……”

屋里亮着灯,灯光亮得不容我睁眼,只得眯缝着。我能够分辩男女,懵懵懂懂瞄见个成年男子,口口声声叫外祖母“姥姥”。

“您老行行好,这大半夜的让我宿您家吧,天亮我保证走人……”他操着地道的天津口音。

我家住在陜西路,旧时属于天津日租界,陜西路日文叫“须磨街”。我家这条胡同叫团圆巷,向东通往山西路,山西路日文叫“明石街”。

我读书的鞍山道小学坐落在旧日租界宫岛街,早先是日本第二小学。日本第一小学在东边橘街上,窄窄的橘街没有橘子,它与段祺瑞公馆隔街相望。

社会主义新中国了,松岛街、加茂街、橘街、浪速街……这些日本街名早已消逝,变更为哈密道、青海路、蒙古路、四平道……

实行公产房制度,去除日式民居的榻榻米和推拉门,一律改造为普通市民住宅。我的同班女生方晓樱的妈妈是日本遗孤,后来嫁给方晓樱的爸爸。前几年方晓樱妈妈返回日本了,带去几十支天津生产的圆珠笔。

方晓樱妈妈给女儿取了日本名字叫花子。我们班上几个差生就说她是要饭的“叫花子”。方晓樱哭得很伤心,说妈妈返回日本却给她留下个中国外号。

我家的房子只保留了日式壁橱。我的睡床紧挨着壁橱。有时钻到壁橱里玩儿,想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小人儿书,我就把壁橱想象为“芝麻开门”的藏宝山洞。

深秋大半夜,灯光里这成年男子的身影投映墙壁上,令我想起外祖母家乡的皮影戏。这时外祖母叹了口气说:“这大半夜的,你去睡里间屋吧。”

这个成年男子喜出望外,大步走进里间屋,快速关严隔门。

一旦关严这扇隔门,里间屋与外间屋便被隔成两间房子。我家顿时变小了,我从被窝里伸长脖子小声问外祖母。

“姥姥,这是谁来了,他怎么也叫您姥姥呢?”

“求人的时候,就自降辈份呗。”外祖母略显无奈,“他是你爸爸的朋友,姓张叫张族祥……”

“张族祥……?”我还没有见过父亲,却见到了父亲的朋友——这个大半夜登门借宿的男人。

其实,我三岁时见过父亲,只是小孩子不记得罢了。不记得就等于没见过。父亲响应国家号召报名支援大西北,去了名叫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的地方。我在同学家地图上查找过,那地方是个小黑点。爸爸就住在小黑点上,他周围都是戈壁滩。

外祖母关灯躺下,黑暗里说了声睡觉吧。我却睡不着,瞪大眼睛望着屋顶,心里把它当做电影院幕布,想象着一部部电影开演:红孩子,牧童投军,钢铁战士,英雄列车……

“电影”当然不会开演,却从里间屋传出呻吟声。我摸黑从床上爬起:“姥姥,这么快张族祥就生病啦?”

这是小孩子逻辑:一个人生病才会呻吟,因为疼痛。我不知道,人不光因为生病才呻吟的。

外祖母急促地说:“你快睡吧,他死不了……”

黑暗里我有了知识——人的呻吟能够穿透黑夜,尽管在两间屋子里。

一阵阵呻吟声从里间屋里溢出,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尖锐一会儿低沉。咦,呻吟好像不光一个人……我想起去年半夜有贼进过我家后院,就吓得缩进被窝儿里。

一阵嘎嘎声从里间屋传出,好像有人挪动床铺。坏啦!我在里间屋床垫下压着十几张香烟盒:恒大牌,小提琴牌,烟斗牌,哈德门牌,大婴孩牌,大连珠牌……大人们叫它烟标。我担心张族祥动了我的宝贝收藏,呼地从被窝里坐起。

“姥姥,我要去里间屋看看……”

外祖母好像非常后悔,摸黑起身掀开我的被子说:“我真没想到张族祥会这样!你给我挪到壁橱里睡去。”

我要去保护珍藏在里间屋床垫下的烟标,外祖母却催促我睡进壁橱里,这真是奇怪。

日式民居的壁橱非常宽敞,完全能够睡下两个我。我被装进这只大盒子里。空间紧凑,壁橱隔音。尽管惦记着烟标,我还是睡着了。(P3-5)

后记

写作者应当是个有往事的人。一个没有往事的人,可能不容易成为一个激情的诗人、丰富的散文家、既智慧过人又傻得可爱的小说家。一个不珍惜往事的人,可能是个心灵生活平淡且缺乏深情的人。写作,很可能是你与“往事”打交道。

有人可能会说,我人生经历极其简单,幼时学走路没有跌过跤,自小读书都考头名,大学与读研都是保送,毕业回到家族公司任高管……个人经历简单就像拂面春风不曾留痕,往事简单的几乎等同于本人户口册页……

就这样,你竟然成了从事写作的人,那么只存在这种可能:你盗窃了户口册里全体家庭成员的往事,又盗窃了户口册外的他人故事,并且不知不觉发酵为自己的往事。

这时候你真假难辨了,竟然将他人履历认作自己年谱,而且坚决认为是这样。你的写作资源自此丰厚起来。

然而,一个写作者拥有了所谓此类往事,既标志着世故的清醒,也意味着童真的迷失。

事实上,写作行为本身印证着成熟与清醒,同时也意味着单纯与童真的流失。记得小时候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幼年·童年·少年》时,便有朦胧的感觉,感觉人生是条不息的河流,正在朝着下游而去。

是的,我们长大了,我们甚至老了,拥有自鸣得意的知识,拥有自以为是的理性,还拥有再造虚拟世界的本领,随时可以在这个虚拟领域打败所有竞争对手。同时我也略有感伤地意识到,我只能顺河流而下了,根本没有重返上游时光的可能了。

于是选择了写作。写作的原始冲动可能源自对河流终点的恐惧。从这个意义讲,我通过对所谓往事的回溯,以时光隧道方式力求实现逆袭。知道这种逆袭不可能完成,便将从别人那里窃取而来的故事,幻化为自己的“往事”,要么至暗的痛心疾首,要么明亮的手舞足蹈,要么积极地再度“初恋”,以示青春纯真,要么消极得“哀鸣”以叹人生无常,便以为能够停泊在自己港湾了。

有时生活真假难辨,有时爱恨交织无解,有时真理甚至受到广泛置疑:比如元宵节出现黑色汤圆,比如中秋节夜空显现月牙儿,比如端午节竟然与诗人无关,只是糯米销量大增而已……

如此这般,不一而足。于是,写作便成为微弱的人生表达,有时声响,有时低语。不才如我者,只希望自己的写作能够不时流露童年时代残存的“孩子气”,这种“童口无忌”真实而属于自我,权作心情而已。

不论他人即地狱还是他人如兄弟,我将他人的往事转化为自己的往事,并且在这个几经扩容的往事世界里构建自我世界。

写出“自己”过于美满或很不美满的童年,尽管其中包含着某些难以启齿的丑闻。写出“自己”至今尚未实施的某些野心,尽管这个野心小得宛如少年初吻,却真实得超过我亲自去吻,而且犹如电影《雨人》里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男主角所说的“嗯,感觉有点湿的……”

这可能就是我不愿放弃写作、或者说曾经放弃写作而最终重返写作的基本理由之一。可能没有之二,或者说肯定没有之二。

肖克凡

2018年4月

目录

第一章 你是谁的儿子

第二章 小巷里的布尔乔亚

第三章 全上来,都下去

第四章 团圆巷画了个大圆圈

后记

内容推荐

《旧租界》是作家肖克凡的最新长篇小说。记述了天津旧租界在解放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些不同的历史时期里,租界内各色人物的命运和心态。既有那个时代天津的风土人情,又有新社会的时代气息。作者善于塑造人物,语言也富有天津人的独特韵味。小说写的非常节制、真实、生动,既有理性的反思,又有深刻的思考,尤其作者写出了逆境中人性的温暖和普通百姓的善良与坚韧,以及对未来的向往。

小说写的非常自然、节制、冷静、朴实、真实而富于思考。作者的文笔老到,尤其对人物的观察与把握非常到位,是一部有特色有风格又好读的作品。文中加入了一些旧天津租界的老照片,还请了国内著名的8位作家,何立伟、郑彦英、王祥夫、关仁山、葛水平、冯秋子、荆歌等,为该书专门画了8幅插图,使书图文并茂,妙趣横生。这也是该书的一个亮点。

该书被列入“中国文学创作出版精品工程”,是作家出版社重点推出的作品。

编辑推荐

有时生活真假难辨,有时爱恨交织无解,有时真理甚至受到广泛置疑:比如元宵节出现黑色汤圆,比如中秋节夜空显现月牙儿,比如端午节竟然与诗人无关,只是糯米销量大增而已……

《旧租界》是作家肖克凡一生想写的小说,有他童年的回忆,有那一代人经历的历史的变迁。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6: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