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镛等奉敕纂的《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方略(共4册)(精)》是清道光朝平定大小和卓后裔张格尔在南疆发动叛乱的官方史籍。因张格尔系乾隆年间叛乱的大和卓波罗尼都之孙,所以书名冠以“逆裔”之称。
该书记载内容,按年月日顺序,起自嘉庆二十五年(1820)九月,张格尔趁嘉庆帝去世之机,入卡作乱,道光帝命伊犁将军庆祥驰赴喀什噶尔擒捕逆裔,查处起衅根由,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斌静等人获罪,庆祥接替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止于道光九年(1829)四月问,钦差大臣那彦成奏报奉命办理南疆八城善后事宜。其中记载六年(1826、)的有28卷,七年(1827)有20卷,八年(1828)有19卷,主要有道光六年(1826)六月,张格尔在浩罕支持下,人卡煽惑大规模叛乱。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庆祥率部坚守两月有余,弹尽援绝,城破巷战,八月二十五日自缢殉难,前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玉努斯亦同日阵亡,南疆西四城叶尔羌(今莎车)、英吉沙尔、和阗(今和田)、喀什噶尔先后失陷。道光帝特命伊犁将军长龄为扬威将军,武隆阿、杨芳、杨遇春为参赞大臣,清军会师于阿克苏,七年(1827)春季,一举收复西四城。但因未获张格尔,长龄受到革职留任处分。张格尔穷窜边外,年底趁除夕潜入卡伦,“被黑帽回子(维吾尔群众)四百余人持械拦阻”,长龄命杨芳星夜驰赴堵击,张格尔逃往喀尔铁盖山上,“该逆情急,将欲自刎。胡超、段永福,锡伯马甲讷松阿、舒兴阿,兵丁杨发、田大武等夺刀生擒”。八年(1828)五月槛送京师,押解至午门前,向道光帝献俘,以其“恶贯满盈”“罪大恶极”被处死。而叛乱起始时边臣的处置失当,叛乱能够得逞的诸种因素,平叛中南疆维吾尔民众的支持,南疆八城善后之得失,等等,其经验教训,值得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