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证明之痒(叶兆言散文精选)(精)》收录了叶兆言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它的文笔简洁,风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在平实的语言后面,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让读者细细去体会、咀嚼。它恰像两三知已灯下夜谈,或直抒胸臆,或旁征博引,或幽默谐趣。在淡淡的氛围中,自有一种韵味,在不知不觉中给人以美的熏陶。
| 书名 | 婚姻证明之痒(叶兆言散文精选)(精)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叶兆言 |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婚姻证明之痒(叶兆言散文精选)(精)》收录了叶兆言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它的文笔简洁,风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在平实的语言后面,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让读者细细去体会、咀嚼。它恰像两三知已灯下夜谈,或直抒胸臆,或旁征博引,或幽默谐趣。在淡淡的氛围中,自有一种韵味,在不知不觉中给人以美的熏陶。 内容推荐 叶兆言先生的这套散文集大致从“自传”“亲友”“见闻”“阅读”“杂感”五个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其中,《婚姻证明之痒》侧重于“杂谈”,收录叶兆言先生关于生活见闻,周遭琐事的个人见解,有回忆,有感触,有答疑,文学与生活贴近,雅俗共赏。 《婚姻证明之痒(叶兆言散文精选)(精)》由叶兆言著。 目录 面对流行 香港脚和追星 电视不好看 名字的滑头 人的包装 潇洒幽默的主持 名人售书 米涨价了 公家的米和出厂价的电脑 冬天的吃 尴尬的吃 吃的退化 晒太阳 一双旅游鞋究竟能穿多久 银杏叶的妙用 儿子打老子 寻找小学同学 美化家居 物尽所用 关于伴侣 故乡的明月 电话话题之一 录音电话 买西裝 算命 女孩是水做的骨肉 音乐感冒的福音 有偿阅读 成为话题的周刊 文化大省 做学问 关于年谱 关于公仆 城市发展的理念 城市的包装和推销 发展中的保守主义观点 种草和种树 停电以后 大白天断电 渴望下雪 胡乱吆喝 花钱买放心 蚊子问题 享受阳光的权力 摘花的女人 尊重别人 自己动手 回忆的童年 天天游泳 文盲消失的年代 标语口号不是顺口溜 大骗子和小骗子 报道中的恶霸 女生宿舍的罪恶 人贩子问题 面对利息征税 不疑盗嫂 感谢警察 怎样遵守交通规则 河南的警察 绝对没事 最近比较烦 鸟的学问 扔名片 遇上形迹可疑的人 钢琴的现实 红绿灯的识别 厕所的文明 领导干部穿鳄鱼 不要制造垃圾 谁来对坏事负责 女人也好色 新时代时尚男人的原则 雷锋是谁 一次发奖仪式上的发言 关于五四 关于未来一百年的瞎想 世纪的留言 无话可说 新年的礼物 凭兴趣读书 关于阅读 五百字文章 没有小事 请别吻我 诚信为本 万家灯火 反对草地的理由 生活质量 如何零距离 游泳池的时间 野蔷薇说开去 吐痰与高薪养廉 过去一年的盘点 从高楼上往下看 最终解释权 作品中的伤口 感受豪宅 锦衣位的诗歌表演 征婚的广告 英雄不看出身 社会诚信建设 老王的车位 考完了,放什么松 试读章节 人的包装 包装这个商业性意味极浓的术语,渐渐地正由对物的包装,发展到对人的包装。中国古代有个著名的成语,叫买椟还珠。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进精美的盒子,结果郑国人买下了包装用的盒子,却把珍珠退还给了楚国人。 成语本义是讽刺纯朴的郑国人有眼无珠,不识货,但是从消费者角度看,也许真正有眼无珠的,不是买了精美包装盒子的郑国人,而是过于讲究包装,忘了自己究竟想卖什么的楚国人。 爱美之心,人人有之,俗语说人靠衣着马靠鞍,又所谓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穿好看一些的衣服不足为怪。怪的是过了分,太想用衣服包装,反而会把自己包装得没有了。我就见过这样的人,从外到内一身名牌,甚至贴身的三角裤都不例外,除了人还是中国人,浑身上下,所有包装全是进口的。我不反对穿名牌,也不提倡抵制洋货,只是觉得这样的阔绰,已快有点忘记了自己是谁。 对于人的包装,当然不仅仅局限于衣着,受港台文化的影响,现在新流行的所谓包装,已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强制性的和无孔不入的。比如那几位大名鼎鼎的歌星,突然心血来潮昏了头,以往在舞台上一套套换行头,已经不过瘾了,突然像听命于什么人的木偶似的,一招一式,包括说话的腔调,都成了商业包装的一部分。于是活生生把自己断送了,个性被淹没,自我完全消失。 扼杀掉自我,是从事艺术事业的人最痛苦的一件事。许多歌星往往一点也不明白这最简单的道理。美其名曰要用全新包装,想给观众留下一个全新形象,可结果呢,观众气得一个劲地直摇头。也许我们的歌星本来就没有自我,也许这些歌星最初的成功,本来也就是一次包装成功,大名鼎鼎本来就是浪得虚名。 讲究包装弄不好就是华而不实,包装说到底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和充实的内容相比较,毕竟是处于次要位置的东西。主次颠倒,永远不会有好结果,关于这一点,那些喜欢或者说是相信包装的人,一定要牢牢记住。我们都知道,物品过分讲究包装已不足取,更何况是人呢。 潇洒幽默的主持 这些年来,两个时髦的词让人嫌烦,让人哭笑不得。首先是潇‘洒,是人是鬼,没明白过来潇洒是怎么一回事,先做出一副潇洒的模样来。另一个是幽默,有理无理,一定要说几句自以为是的俏皮话,好像不把别人逗笑,自己就没水平。 别人不笑,相声演员自己哈哈大笑,这是相声的大忌。面对潇洒和幽默,也是如此,本来很内在的东西,并不是自我感觉潇洒了,感觉幽默了,就当真能潇洒幽默起来。记得有一张漫画,一家人在听相声,听得大家都跟受罪似的苦着脸,而沙发上躺着的一只猫,却在呼呼大睡。 主持是一个挺好的差事,很让人羡慕,好的主持人极受观众或听众爱戴。可惜现在主持人太多了,换句话说,觉得自己是个好主持人的太多。逮住一个机会,对着话筒就喋喋不休,唠叨个没完,早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横竖一个劲潇洒幽默,一条路走到黑,根本不考虑观众和听众。 过分地卖嘴皮子,这臭毛病早在许多名牌大腕那里就有了。大牌主持人的毛病,到了小主持人们这里,不仅一学就会,而且发扬光大蔓延成灾。好东西很轻易地被糟蹋掉,坏玩意一学就会。譬如听广播,想静下心来听听音乐,主持人偏偏在那没完没了嘻嘻哈哈,说自以为俏皮的话,总算开始播音乐,乐曲主题刚响起来,没过完话瘾的主持人又忙着插话,很潇洒地把好端端的音乐活生生给掐断,气得听众不得不把收音机关了。 现在流行听众点播的热线电话,听众不仅要受主持人的气,还要受热心听众的气。耍嘴皮仿佛也会传染,只要是个能侃的机会,只要拿到一个话筒。最可怕的是,主持人和热心听众动不动就搭起档来,再说一些准调情的话,反正大家都潇洒,都幽默,脸皮都厚,说什么也没关系。 主持人们如果真还有那么点幽默的话,那就是千万记住,别老想着表现你的潇洒和幽默,潇洒和幽默弄不好就是个大陷阱,人真掉在里面,并不是什么好玩的事。 P9-12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