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教育--陶妙如教育随笔》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做大国教育,培养大国公民”为主题,收录了70余篇有关大国国民素养养成的随笔,是作者陶妙如多年来教育实践的思考和感悟。通篇从学生、家长、老师教育与被教育的角度,从家庭、学校、社会对孩子的影响,从大国国民应有的大国情怀、应有引领时代的使命与担当等方面,以大师论、种树论、孵鸡论、三读论、三具论、三视论、自强论、留白论等八论对我们的孩子、家长和老师的行为、思想进行了深度且独特的哲思解读,给大国教育提出了很好的教育思路。既有理论深度,又通俗易懂,“深者听来不觉浅,浅者听来不觉深”,真正达到了教育哲理化,教育生活化,教育艺术化。会用眼睛看美好,把中国的优秀分享给世界——这是大国教育育人的方法和格局。
《大国教育--陶妙如教育随笔》为教育随笔集,收录了70余篇有关大国国民素养养成的随笔,是作者陶妙如多年来在教育实践中的思考和感悟。本书从教育与被教育的角度,从家庭、学校、社会对孩子的影响,从大国国民应有的情怀、使命与担当等方面来阐述大国教育。全书共分为大师论、种树论、孵鸡论、三读论、三具论、三视论、自强论、留白论共八论,对我们的孩子、家长和老师的行为、思想进行了深度且独特的哲思解读,给大国教育提出了很好的教育思路。既有理论深度,又通俗易懂,“深者听来不觉浅,浅者听来不觉深”,真正达到了教育哲理化,教育生活化,教育艺术化。
会用眼睛看美好,能为家族国家和世界作出贡献。
大师论
大师起先也是初学者
标准,在一开始就要立起
重新开始,不奢望
做一个文化人
孔子热之后会是什么热
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才能感受什么是诗意
我们的方向
“我的后半生将献给园丁公益”
要记得有恩于你的人和事
平凡中的伟大怎样得以传承
种树论
要什么果,就种什么果
学会用技术、用经典来验证生活
我爱你,我的国
自由,不难
也谈富强
中国为什么“源远”又能“流长”
我看到的耶鲁大学
设计便会提高,经历就有传承
参与才有感觉,体验才动真情
强调是中国人,是希望将中国的优秀分享给世界
孵鸡论
由内往外实现生命的超越
孩子,请始终“会用眼睛看美好”,规范自己,宽恕别人
满则损,路不总是直的
如果你的眼睛微笑着,见你的人心里就会暖和起来
你的舞台,就是你用心丈量过的土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现代修养境界观
输得起,才是真玩家
渗透一种思维,便是开启一扇深沉
老师,他们说的全是对的吗
时间管理是一种技能
学生早恋怎么办,准谈
匆匆那年月,花儿应季开
三读论
读书,读人,读自己
孩子,你来了,我们能带给你什么
“孝”是教的开始
900元,第一桶金
学习其实如商战,这些都可以借用
真的“太优秀会给身边人压力”吗
他们拜的是你的位置,不是你
我与Brett的交流随记
犍为,那方山水,那方人
三具论
玩具、工具、量具
当孩子醒悟后,我们应取的态度
承担了才会逐渐成长
一孩一母一师
深者听来不觉浅,浅者听来不觉深
方向确定之后
轻佻、肤浅、庸俗的人会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用心丈量教育深度
听分享之后
近似否定的严苛,其实是一种雕琢的手段
足球的故乡是中国
怎样构建教育企业文化
三视论
若心界不打开,即使走遍世界也只是当回邮差
怎样规避“骑马没看到亲家,骑牛又看到了”的现象
大事是理性作出的决定,细节是心像的自然流露
孩子,贵族是什么样的
孩子,你问“老师为什么只说他们的好”
学习有什么用
为什么要看西雅图
那一汪静水开始流声
送培,是接受最高端的培训
简约又静美的告别会
分享有智慧,众筹真幸福
让我们的捐助变得更有意义
我捐赠了149+118幅个人收藏的名家书法作品
自强论
做强了自己,不说都有力量
师德的境界
我们将要做什么
怎样修炼领导力
拐杖该丢的时候,就要丢
每个细节都会是学生用知识的机会
如何让世界认识你
你追我赶的氛围是这样形成的
选择是一种修行
我为什么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讲课
留白论
教育需要留白
远远地欣赏
看见彼此,看见世界
速度在脚下
大国教育,大国人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