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草木恩典(精)/阅美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丹崖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门楣是老街的眉毛

门楣是老街的眉毛吗?

如今的年轻女子这么注重自己的妆扮,眉毛会被修剪,甚至会刮掉,绣眉、文眉,老实说,真的好吓人。还是老街好,数十年、近百年如一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街道还是那条街道,门楣还是那道门楣,在岁月风霜的浸染下,越发显露它的质感。

我的故乡毫州,有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名日“北关”,浓缩着明清时期商帮和漕运文化的缩影,一街一品.五行八作都在这条街上度生活、做经营,走进去,这边是山陕会馆,那边是福建会馆,前面是徽州会馆,后面是金陵糖业公所……这些宅院或建筑上,都有一块很好看的门楣,沧桑幽深,记录着几代人的传奇。

门楣这种传承了千年的建筑部件,承载着一个家族的命脉。所以,每每提及“门楣”二字,前面都会被加上“光耀”,光耀门楣,是一个男人的使命。古代的男子大多数通过在科举制度中脱颖而出来实现,当然,也有另一种形式,那就是经商。当然,也有女性光大门楣的,陈鸿在《长恨歌传》里这样记载:“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女子,只有嫁给王公贵族,才能使得门楣添光彩,进阶之途如此之窄,窄到不足尺余,初看惊奇,再思量,不免感慨万千。

其实,按照古代的建制,没有官阶的人是不能修门楣的,否则就有僭越的嫌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又想效仿,怎么办呢,在门上横一根木材,就算是门楣了。

门楣的尊贵与否,以门档来评判。在古时,有两个门档的一般是五品以下官员,四个门档则是四品以上官员,有十二个门档的,就是皇族或者是皇亲。到了清代后期,商业繁荣之后,很多“红顶商人”也可以有门楣了,再后来,稍稍有些家资的乡绅大户也可以修建门楣了,只不过不那么夸张明显,隐隐地嵌于门上,上书“勤俭居”“耕读第”“树德门”等。

在亳州老街,有很多老宅上可以依稀看到如许字样,比如“厚德里”“上善里”等,这些门楣多半是标榜主人的德行与向往,斯人远去,在斑驳的石材、木板背后,仍可以触摸一个家族的精神诉求。

门楣,作为进入一户人家首先映人眼帘的建筑部件,一户家庭若是一篇文章,它就是第一个段落,起首漂亮,才能对“整篇文章”增光添彩。难怪旧时的许多人家,不惜巨资把门楣修得宽之又宽,雕花纹饰多之又多。

安徽毫州地处黄淮腰膂,一条涡河横亘其问,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来往于此的多为全国各地的药材商人,他们经陆路、水路到达这里,通过经营中药材使家道殷实,也算是光耀门楣了。他们在修建宅院或会所的时候,尽可能在门楣上雕饰梅兰竹菊等吉祥纹饰,商贾大户则喜欢雕饰蝙蝠、金钱草之类的图腾,寓意财源广进,还有标榜忠义的。

比如,在我们当地,有一个镇子,名叫“义门镇”,据传这里原是一座城,城中最大的府第,是一户忠义之家,门楣之上书有“义门”二字,战乱之后,整座城市毁于一旦,只留下那户人家烧焦的门楣。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义门”,一直延续至今。这就是一块门楣的力量。

还有,在老街之中曾有一条街巷以“里仁”命名,旧时,街上有栅栏门,门上镌刻“里仁”二字。据传,最初,门楣黑色洒金,四周还有吊穗,整整108个,煞为好看。“里仁”这两个字出自《论语》,寓意“里仁为美”,如今,栅栏门被拆除,门楣也早已烟消云散,“里仁街”的名字却被永久镌刻在老百姓的记忆深处。

在老街上行走,一座座院落,一间问商铺鳞次栉比,如今,所见旧时门楣已经不多,保留完善的更是少之又少,仅存的建筑,即便被主人翻盖再翻盖,门楣也是永远不会动的,它是一种隐喻,一种吉兆,一种愿景,悬在老街人的头顶上,好似可以披荆斩棘的尚方宝剑。

街巷愈古,建筑的质感就越强,深秋,在街巷中穿行,似乎总能听到这样一句话从幽深的宅院里传来:“好好读书,不然指望什么光耀门楣……”当然,也有大白话:“娃嘞,不好好念书,以后,你连咱家门框都对不起……”

P13-15

目录

第一辑 旧物集

 抱鼓石:不进家门就看得见的身份

 墀头:一座建筑的领结

 斗笠:头顶上盛开的花朵

 锔活儿:伤疤都是一朵花

 狼山黑陶

 门楣是老街的眉毛

 木锨:乡间男人最帅气的道具

 牛梭子

 汽灯:炙热却无法触碰的记忆

 抢菜刀,磨剪子

 热鏊子,香烙饼

 石臼:乡村的酒窝

 拴马环:旧时最早的停车位

 陶碗:餐具中的隐士

 条笆:板车上的长城

 亭亭如盖油布伞

 瓦当与滴水:建筑的帽徽和刘海

 屋脊上的姜子牙

 锡包壶

 錾磨

第二辑 芳菲集

 晚饭花

 春日溪头婆婆丁

 春天里来荠菜香

 苋菜的前世是多情人

 碗中弄莲子

 采菱

 桑葚之美

 桂花开时不切葱

 鬼圪针

 野枸杞:经霜的美丽都甜蜜

 龙葵:乡愁最后的守望者

 燕子不来香

 看麦娘:草木中的阿庆嫂

 牛筋草与烈豆

 商陆:中国女孩最早的指甲油

 葎草:怨气最重的一种草

 猫儿眼:叶上栖五凤

 草木恩典

 金铃子:它很丑可是很温柔

 秋海棠的娇媚

第三辑 岁时记

 安静的时候,听听灵魂生长

 毕业留言

 沉睡不知光阴之须臾

 初冬的味道

 大雪与食欲

 冬天,读一本和植物有关的书

 寒露之后,走向田野

 明媚秋分

 且问秋安

 秋天里的那点儿闲

 秋天里的食粮

 秋意缭绕亦撩人

 束之高阁的蝈蝈

 豌豆相伴消永夏

 霞栖檐上来读书

 一窗秋景半部书

 一日凉

 有书当裘冬不寒

 有一种桃源叫“乡居”

 在旧志中散步

第四辑 最滋味

 白露汤

 陈皮兔肉

 伏天里的懒人食

 荷香茯苓粥

 菊花宴

 立冬食羹

 马蹄锅贴

 秋风栗子香

 秋糕,栗爽

 十月芋香

 石斛饮

 时光深处的精致小食

 食酱记

 霜降,且饮一杯黄

 铜关粉皮

 铜火锅

 撩丸子

 喜气盈盈吃肉圆

 仙人有掌打秋燥

 小家碧玉酸菜鱼

 义门熏牛肉

 鱼腥草的滋味

 重阳小食

内容推荐

其实,每一棵草木,对于我们的记忆来说,都是恩典。那些生长在故乡里的草木,那些在故乡出生、成长、老去的人,那些随风飘散的故事,那些默默瞩目的老屋,那些明澈如昨的河流,每一寸肌理里都负载着故乡的灵魂。《草木恩典(精)》作家李丹崖结合自身成长,用唯美的笔触,为我们讲述那片渐渐远去的故乡和渐渐立体的乡愁。

编辑推荐

李丹崖著的《草木恩典(精)》精选了80余篇散文,深情回忆了故乡的器物、食物、风情,或给人营造了一幅静谧幽美的田园图,或在您眼前铺开了一片老城古街的悠闲光阴,作者用文字的锦线为我们织就了关于故乡的“清明上河图”和“桃花源记”。

散文具有浓郁的超现实主义色彩。这里存在着许多神奇,当一切谜底揭开,欣喜与悲伤依旧如星辰般流转、轮回。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4: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