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傅佩荣讲老子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傅佩荣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周文疲敝:文化失去活力

老子是哲学家,是道家的创始者。据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是楚国人,在周朝负责管理国家档案,他退休后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遇到关尹(守关的官员),关尹听说老子很有学问,想请他留下一些智慧资产,所以老子在短期内写了五千多字。这是传说,要在短期内写出《老子》五千言,可能性不大,估计是由一群隐居的人长期生活留下的心得。据说后来关尹随老聃一起隐居去了。《庄子·天下》有一段说:关尹、老聃都向往“道”。过去谈“道”,通常会配合“天之道”或“人之道”。但是,作为道家的老子,他谈的是“道”的本身,并演变成一套完整的系统。

老子出关之后不知所终,重要的是他留下了《老子》。这本书又称《道德经》,共八十一章,一到三十七章称为《道经》,因为第一章开头是“道可道,非常道”;三十八到八十一章称为《德经》,因为第三十八章开头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道与德合在一起,称为《道德经》,所说的和仁爱、慈悲、忠孝毫无关系。道,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究竟真实”。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儒家是“真诚”,道家则是“真实”。真诚只对人有效,而真实对万物都有效,因为宇宙万物都有其真实的一面。而虚伪的出现,是因为人的认知与行动,常常带来复杂的情况。“道”要回应的是:宇宙万物充满变化,背后有没有不变的本体呢?“德”是指获得的“得”,“德”与“得”在古代音意相通,与伦理道德无关,万物获得道所赋予的部分称作德。道与万物之间就靠“德”在联系及运作,而“德”又不能离开万物,所以说“德”是道在万物里的代表。譬如,一朵花,因获得道的支持,才能存在。万物获得道的部分,称作它们的本性与禀赋。唯一有问题的是人,人同样获得道的加持,不过人制造很多复杂的情况,是道所无法规定的,这就牵涉到比较深刻的问题了。

哲学家面对时代危机,要思考如何让人继续活下去。要活下去,有两个基本要求,仁爱与正义。仁爱就是发展经济,让人丰衣足食,可以养家糊口、传宗接代,一代代发展下去。但要维持正义比较困难。人有自由,有人行善,有人作恶,所以需要赏善罚恶,如果没有正义,任人胡作非为、巧取豪夺,社会就会混乱。儒家强调仁爱与正义,要具体落实在人的生活中。而道家则认为仁爱和正义必须推到最根源,从根本上化解这个问题。因此两家各有取舍。

回到周文疲敝。文化为什么会慢慢疲累毁坏呢?现在很多人谈国学,也有人疑惑为什么要谈这些老东西?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器物、制度、理念。器物最为具体,表现为经济繁荣发展,每个人都有方便丰富的器物以节省时间和力气;制度层次有法律与规范,能让社会秩序维持稳定;理念层次则无形无象,我们讲国学的目的,谈的就是理念。如果有人学了老子之后,希望仿效其中的器物与制度层次,就只能说是“小国寡民”。老子在第八十章提到“小国寡民”,人们老死不相往来,彼此不会比较,也没有纷争,因为比较是痛苦的来源之一。柏拉图也提出理想国的概念,他的国家只有五千零四十人,他认为只有这种小型国家,才能稳定和谐。

《庄子·天地》有个故事,子贡看到一个老人家辛苦地抱着瓮去装水,于是好心建议他用桔槔(汲水的器具)。没想到老人家生气了,他说:“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意思是,人使用机械之后,就会思考怎么样最便利,发展到最后,世界会变得非常复杂,所以老子主张回到原始状态,但今天可能没什么人想再回到原始的生活。

我们要学习老子的理念:什么样的人生是合理的,什么样的观念是正确的。我年轻时读到“强行者有志”(《老子》第三十三章),亦即勉强自己往前走就是有志向,有志向才会要求自己。这使我对人生有了不同的看法。后来念到“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第四十四章),意思是过分爱惜必定造成极大的耗费;储存丰富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因为谁也无法预料天灾人祸。举例来说,一个人很喜欢搜集酒杯,家里有个酒柜,摆满了酒杯,后来地震时酒柜倒下来,酒杯全部碎光了,他从此再也不看酒杯了。

P3-6

目录

主题一:面对天下大乱

 第一讲:虚无主义的危机

周文疲敝:文化失去活力

虚无主义:价值上与存在上

换个角度思考人生意义

 第二讲:与儒家的三点差异

不以“人”为中心的思考模式

以“道”代替“天”

以德报怨:包容一切

 第三讲:从认知提升到智慧

以知为区分

以知为避难

以知为启明

主题二:道的深刻意义

 第一讲:道是什么?

万物的来源与归宿

整体与永恒的观点

悟道方法:虚与静

 第二讲:道与德的配合

德是万物“得”之于道者

德:本性与禀赋,人的问题?

自然:自己如此的状态

 第三讲:从道来看万物

一往平等的精神

平衡和谐的状态

得失可以泯除

主题三:圣人无心而为

 第一讲:圣人的定位

双重角色:悟道的统治者

与儒家大异其趣

独立自足

 第二讲:圣人的表现

悟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无为:无心而为,没有刻意的目的

正言若反:辩证思维的特色

 第三讲:圣人的榜样

为道日损:去欲,不争

知病不病:平静,自得

智慧所彰显的美

主题四:三宝足以安身

 第一讲:慈,慈爱对待人与物

以道为母,母之爱惜子女(万物)

慈故能勇:真爱必有勇气

一念之仁慈,与大道相通

 第二讲:俭,节俭珍惜万物

自然生态的资源有限

俭故能广:损有余而补不足

少私寡欲,更能悟道

 第三讲:不敢为天下先

不争,居后,退让

可以成为真正的领袖

既以与人己愈多:精神丰足

序言

值得做的事很多,但我一生做不了几件;值得念的书很多,但我一生念不了几本。因此,面对自己短暂的一生,人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给一个说法”:我做这几件事,我念这几本书,以及我选择如何如何,都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无异于探讨一个大问题:人生有什么意义?因为“意义”不是别的,而是“理解之可能性”。我过这样的生活,以这种方式与人来往,这一切作为是“可以理解的”吗?如果说不出所以然,也就是没有一个说法,那么,我的人生就谈不上什么意义,只是人云亦云,随俗浮沉,十六个字就讲完了:“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恩怨情仇,悲欢离合。”其他的大道理都只是风声吹过而已。

面对如此处境,似乎只有一条出路,就是“爱好及追求智慧”,而这句话恰好是古希腊时代对“哲学”一词的原始定义。不过,我在此不是要介绍西方哲学,我要推荐的是与我们一样使用中文的、中国古人的哲学。虽说是古人,但一点也不老旧;他们使用古文,却依然照亮了今日世界。苏格拉底有一个年轻朋友,这个朋友借酒装疯,说出他对苏格拉底又爱又恨的心情:“他使我觉悟生命不该因循苟且,忽略自己灵魂的种种需要,迷失在政治往还的生涯中。我起初无法接受,掩耳疾走,背他而去。他是唯一使我觉得自己可耻的人。我曾多次暗咒他早早死了才好,但我又知果真如此,则我的哀伤将远远盖过我的欣喜。”

“掩耳疾走,背他而去。”我好像也曾有过这样的念头,但针对的“他”是谁呢?不是别人,就是我在这儿要向大家介绍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他们并称为“中国四哲”,但我年轻时,只觉得他们难以亲近,也不易理解。孔子说话精简扼要,如念格言金句;孟子倡言仁政理想,结果落个好辩之名;老子看似很有见地,内容却是恍惚难解;庄子寓言常有巧思,让人感叹浮生若梦。我曾想过,如果没有这四哲,我们求学时会不会轻松一点,传统的包袱会不会减少一点?

现在我明白了。如果没有他们,我的哀伤将远远胜过欣喜,甚至这一生只剩下十个字:重复而乏味,茫然过日子。读懂他们的文字,领悟他们的思想,实践他们的教导,品味他们的智慧,然后这才发现自己身为中国人,并且能够从小使用中文,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他们身处危机时代,虚无主义的威胁有如张牙舞爪的恶魔。孔子与孟子代表儒家,主张“由真诚引发内心行善的力量”,使价值的基础安立于人性中,如此可化解价值上的虚无主义。老子与庄子代表道家,主张“凡存在之物皆有其来源与归宿”,那即是作为究竟真实的道,如此可消除存在上的虚无主义。前者重视“真诚”,后者肯定“真实”,殊途同归,但皆使人的生命展现明确意义,有如丽日当空、光明普照,而人生的喜悦与快乐也有如空气般自然遍存。  我归纳儒家思想为四字诀:对自己要约,对别人要恕,对物质要俭,对神明要敬。至于道家,也有另一套四字诀:与自己要安,与别人要化,与自然要乐,与大道要游。这简单的八字心得,可以在这四本书中找到详细的说明。

“孔孟老庄”四哲,每一位都是千年难遇的良师与益友。我研究中西哲学四十余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并了解这四哲的思想。我出版有关他们思想的书籍与有声书很多,现在这一套书原是一系列四十八讲的课程,整理成文字稿再经修订而成,所以内容浅显易懂,文字轻松可读,结构完整周延,论述一气呵成。不限时空,随手翻阅,压力不大,心得甚深。谈到“哲普”作品,目的不正是如此吗?

本书之整理,要感谢叶莲芬小姐,她在中学担任繁忙的辅导工作之余,在短时间之内全力完成任务。出版社的编辑们也付出很大的心力,非常感谢。每次出新书,我都喜忧参半。喜的是心得可以与人共享,忧的是我还可以做得更好啊!

内容推荐

备受年轻人欢迎的国学导师,傅佩荣教授全新力作!中国四哲经典系列新书,系列重磅作品之《傅佩荣讲老子》。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者,建构了完整的道家体系。他以“道”代替“天”,超越以“人”为中心的思考模式,具有革命性。“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是“究竟真实”,主张从道来看万物,亦即将人生依托在永恒不变的基础上,再由此观照人间,安排适当的言行方式。

《傅佩荣讲老子》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探究老子的政治愿望与人生价值。学习道家,让我们成为自己生命的统治者,人生就能得到很大的转机。

编辑推荐

华人世界哲学巨擘傅佩荣教授最新作品,融合当代人的生活,讲述传承两千余年的中国智慧。解你所需,授你所用。

《傅佩荣讲老子》分为四大主题,每个主题下又包含更为具体的小标题,简洁明了,轻松好读。适合现代人阅读习惯。快速精准进入内容。

轻松阅读,快速读懂古人智慧。打破哲人和著作的对立,打破考据和俗讲的分界。以全新的方式讲人性、讲人格、讲何为道、讲何为圣。快速索引,直达内容。

这是一部智慧之书,道家出世,淡泊无为但又有所行动,看本书有所得,有所用,学老子虚静开悟,得智慧人生。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4: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