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做孩子最好的老师(教育读书会第1季)
分类
作者 胡宇东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1912年到1949年,中国的大学生其实数量很少,大学教师也不多。有学者统计,1934年这个时间点看,中国共有高校108所,学生只有41768人,教员只有7205人,其中教授有2801人。而在2007年,中国有2371所高校,在校生有2700万,专任教师有116.83万,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年,或许大学生真的增长很多,教书的人增长也很多。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是否真的还能秉承原来的教育理念,秉承一种精神气节就不得而知了。原来每六个大学生就有一个教员,而今天可能是要平均两三百个学生才有一个教书的工作者。在当年的北大,这样的教授群体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他们通过教学、发表文章、参与社会事务,成为领导全国青年治学、爱国、改造社会的受人敬仰的先生。

十位教育家当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蔡元培。这个人名可能绝大部分朋友都听过,作为北京大学最著名的校长之一,他青史留名,在我们今天的历史课本上也有反复的提及。他的主张和理念就是北大现在著名的精神象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有这样一句话,只要培养大批学者,国家就有希望。

他一辈子都在倡导用教育来救国,用学术来救国,用科学来救国,推动了整个中国思想的启蒙和文化的复兴运动,后人有这样的评价。蔡元培是新文化运动之父,它通过改变一所大学而改变了一个民族。这里面其实有很多有意思的历史的细节,可能之前是不为人所知的。关于蔡元培和北大,有两件事情,可能是我们之前很少了解到的,但非常有趣。第一件事,是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的期间,曾经七次辞职不干了,就是辞去北大校长之职跑掉。这七次其实都成了蔡元培人生的周期性行为,隔一段时间就辞职,隔一段时间就辞职,而每一次辞职的背后都伴随着大历史的跌宕起伏。在这本书和纪录片当中,大家可以看到这七次辞职都有哪些历史事件。

第二个非常有意思可能也不广为人知的事。北京大学大家都知道,今天应该说是整个中国大学当中的翘楚,数一数二的名校,人们梦寐以求的名校。但是蔡元培就职之时的北大可是人人嗤之以鼻的腐朽的学校象征,作为戊戌变法维新的第一步,1898年的7月3号,光绪皇帝下令成立的京师大学堂,也就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那个时候,它还准备替代国子监,成为国家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个省的学堂。不过没多久,如大家所知,慈禧发动政变,光绪被关了起来,康有为梁启超也跑到了国外,但有幸的是京师大学堂却侥幸存留下来,但是之后的京师大学堂可不是我们今天心目当中的北大。1912年,京师大学堂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进入到了一种堕落喧哗的状态,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所招收的学生全是京官,被人们称为老爷,而监督和教员被称为中堂或者是大人,典型的一个腐朽没落的官场的衍生品。所以那个时候在社会公众的眼中,北京大学是个官僚机构,一度被叫作官僚养成所。也没人去谈论知识,没人去研究真理,没人去研究学问。大家都是在官官相护,在混官场的一个状态。所以当年有一个说法,形容北大叫八大胡同。八大胡同是北京封建社会著名的红灯区,八大胡同的主要嫖客,是两院一堂的人。两院指的是当时的上议院和下议院,而堂指的就是京师大学堂。所以大家可以想象,没有蔡元培就没有新北大;没有蔡元培,就不会有今天中国乃至世界的著名学府之一北京大学。那反过来想,凭一己之力去改变北大的蔡元培,也一定是一个极其了不起的人物,那蔡元培给北京大学带来的最主要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前面提到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一种精神,是一种治学的信仰。这个既有革新精神,又有民主作风的蔡元培,从踏进北大的第一天开始,就跟之前截然不同,举一个小的细节。他到校的第一天,校工们排队在校门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来迎接顶头上司。而这个时候,蔡元培也郑重地脱下帽子,给校工鞠躬回礼。这一下子把所有的师生和校区的工作人员吓了一大跳,说这样的官老爷这样的校长可从来没有见过。所以从那以后,每天他出入校门,人们向他敬礼,他都会还礼。就这种小事,在当年封建习气严重的北大都算是一股强劲的新风。所以蔡元培在学校中就提出来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升官发财为阶梯,要抱定宗旨,把为求学而来放在首要的位置。蔡元培对北大的改革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个是聘请积极和热心的教员,从而引起学生研究学问的兴趣。另外一个,在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整个学校的管理体制上,将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注入到了北大。

比方说,我们都如雷贯耳的陈独秀,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那个时候,蔡元培一上任就开始在全国去寻访这些有学识有想法的优秀教员。当时陈独秀已经在办《新青年》杂志,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而蔡元培看中了陈独秀。当时陈独秀是在上海办报纸,但是有时候会到北京来,每次陈独秀一到北京,蔡元培打听到他的住处,就登门拜访。有时候到得早了,陈独秀床都没起,他就吩咐茶房别打扰他,自己搬个凳子在门口等。这颇有当初刘玄德三顾茅庐的感觉。陈独秀本来看不上北大这个声名狼藉的破学校,但最终架不住蔡元培诚意邀请,终于被打动,担任了北大文科的学长。

再比如说《先生》中十个了不起的教育家之一的梁漱溟,他被蔡元培聘请为哲学系的讲师,讲授印度哲学。就是因为蔡元培在《东方》杂志上读到了梁漱溟的一篇文章,看了之后觉得写得特别棒,当即就决定聘用他。这个梁漱溟其实只是中学毕业,当初考北大都没考上,按现在说法其实属于北大的落榜生,怎么都想不到有一天能到北大来任教。结果蔡元培请他的时候他都不敢去,但是最终还是由于蔡元培的诚意把他打动了,最终年轻的梁漱溟走上了北大的讲台。而且蔡元培在请老师的时候,还不光是请一些改革派,也包括一些保守派。所以当时的北大应该说保守派、维新派、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经常一个课堂上有两个老师同时在讲课,学生可以听不同的观点,然后去批判、去讨论,有时候有意见甚至会互相对立和谩骂。但是没有关系,因为他们探讨的是学术问题,并不会迁怒于这个个人。所以短短的几年间,北京大学就成了全国的精神阵地,或者说改革创新的阵地。

P8-11

书评(媒体评论)

宇东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即使创业历程波折不断,读书与思考从未停歇。作为教育行业的创业者,在寻道中悟道,在遇惑中解惑,并将之写下来与同行者分享,既是坚定初心的行动,亦是成长与发展的印迹!创业维艰,书香为伴,是温暖,是星光!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经管学院副教授 王雪莉

宇东的《做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书,把书中读到的见识和知识,用于对于现实问题的分析,并探索对于问题的解决之道。有些人读书只是为了读书,但宇东通过对于读书的深度思考,让书活了起来,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和创业,这样的读书方式,值得推广。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俞敏洪

向书求道,的确是一个好选择,我们认知世界、认知自己,都可以通过与书对话来完成这个过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陈春花

在浮躁的教育行业,胡宇东能够坚守自己的底线,不忘初心,踏踏实实为教育本质服务,给行业带来一股清凉的空气。这本书是作者多年沉淀的成果,有很多值得一读的地方!

互联网研究院院长 吕森林

这是一本具有可读性和指导性的书。说它具有可读性是说它把许多教育专著和教育理念通过作者的理解和体会,比较好地介绍给读者,不仅使读者容易接受,而且对于拓宽读者的视野和提升认知高度确实有帮助:说它具有指导性是说它能结合我国教育实际,用案例和方法来破解教育教学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对读者分析和处理这些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书特别值得民办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及广大学生家长读一读,对于从事基础教育的校长和教师也是不错的参考。我是一位从事多年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老教育工作者,读后,确实受益匪浅,对作者的教育情杯和执著尤为赞赏。

北京大学教授、北大附中原校长 赵钰琳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要读出书中的智慧。好好读书,一生读书,宇东会是你的好伙伴。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NBS商学院院长 何志毅

宇东作为我人大的师弟,同时也是教育培训行业的新秀,能够在繁忙的创业与公司运营的过程中,挤出时间读书、分享并向校长们传道,其学习精神与分享意识让我敬佩。

当今的碎片化学习愈来愈多,能够真正走进校长视野的多是招生的战术或者教学的策略,而宇东的这本书却是系统地从道的层面来解读如何办学,如何运营,让人耳目一新,细细读来,收获颇丰。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中国教育培训联盟理事会主席 牛新哲博士

目录

教育理念篇

 1 仰望先生背影,坚守教育初心——《先生》

 2 成为教育专家,从专业基础开始——《教育心理学》

 3 做时间的主人,把握最宝贵的财富334——《时间力》

 4 了解生活的奥秘,掌握习惯的力量——《习惯的力量》

教育专业篇

 5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课堂有效性标准》

 6 家长如何成为孩子的“好老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7 怎样让孩子走出焦虑——《让孩子远离焦虑》

 8 未来的学习是什么样——《混合式学习》

机构经营篇

 9 口碑的神奇力量——《引爆点》

 10 定义自己的价值——《向定价要利润》

 11 给客户最好的体验——《细节营销》

 12 学校的影响力扩张——《疯传》

组织管理篇组织管理篇

 13 拥抱未来的学校组织——《新学校十讲》

 14 打造团结一心的铁军——《联盟》

 15 让工作变得轻松高效——《无压工作艺术》

 16 不断提升组织的效能——《组织能力突破》

结语:开启教育黄金时代——教育趋势漫谈

序言

蔡元培先生有言,教育乃兴邦之本。对于今日之中国,诚哉斯言!

作为一个农村孩子,亲身经历了“学习改变命运”的我,深知良好的教育对于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方百姓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鹦鹉螺创业之初,我希望通过互联网,改造教育和学习,真正让广大中国千千万万的家庭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

通过互联网,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家长信赖的一站式学习管理中心”,孩子在这里可以和“云教室”里才华横溢的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优秀老师同堂论道,可以得到本地耐心负责的学习管家的关怀和督导,可以共享北京乃至全球最棒的教育资源,也可以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家长可以通过手机了解孩子的成长轨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可以规划和展望孩子的未来发展;可以更好地加深对孩子的了解和优化亲子关系。每个家庭都需要一个专业贴心的学习管家,好比“教育领域的大白机器人”。

作为创业者,我们任重道远。不知不觉,我和团队已经在教育行业打拼七年。十年磨一剑,革命尚未成功,不但未感轻松,反而越来越如履薄冰。因为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教育是一门极高深的专业,也是一种极伟大的责任。作为教育者,不辍的学习和自省,是我们必备的意识和能力。

知易行难,要想真正做好教育,光有情怀不够,空有梦想不足,务必与伙伴们一起努力奋斗。管理要精细完善,服务要无微不至,用心要至诚至真,而最有效的学习,莫过于读书。

于是,便有了教育读书会的线上分享。本书的十六个主题,本来是我在微信课堂上、在教育行业大会上的授课实录。每周我都会在微信群里做读书分享,不知不觉汇集了数千位教育同仁。内容总是信手拈来,把我自己读过的好书和大家娓娓道来,并没有特别严谨的准备和考据。无心插柳,没想到自己随心的坚持竟然能够结集出版。

本书每篇探讨一个教育机构常见问题,分享一本好书精华,提出一个实操的解决方案。回头看时,竟然融汇了星星点点我对教育的思考,竟然有很多值得推而广之的实践。

杨绛先生说,书籍好比你的好友,家门洞开,无尽财富任你取拿,且来去自由。抛砖引玉,我所提及的往往是这些佳作的百分之一,其更多精华和更独特的见地,还要大家亲自去阅读,去发现,我们一起努力,向书求道、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胡宇东

2018年1月

内容推荐

《做孩子最好的老师(教育读书会第1季)》是江海云霄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胡宇东撰写的关于民办教育如何办的著作。其中包括理念篇、专业篇、经营篇和管理篇四部分,对基础教育工作者多有启迪与借鉴意义。

编辑推荐

江海云霄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胡宇东与您分享读书之美,教育之真谛!

俞敏洪,陈春花,王雪莉,赵鈺琳,何志毅等联袂推荐!

《做孩子最好的老师(教育读书会第1季)》是一部教育管理的普及读物。鹦鹉螺云教室是一家专门为三四线城市提供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创业公司,本书作者胡宇东为该公司创始人。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作者为作者为各地培训学校校长做职业和业务培训时的讲稿整理的。重点是一般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规律,如何管理一所学校,以及对网络时代教育的思考。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3: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