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基泰人
不知道从何时起,一条亚洲的河流借道里海北部干旱的草原川流不息地涌人了欧洲。但我们知道,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希腊人已经在黑海的北岸建立了贸易站点,通过贸易,各族蛮夷纷至沓来,使这里在四世纪便成了一个繁荣兴旺的侨居地,这些部族来自何方无从考证,希腊人也只是随意地给他们取了个通用的名字——斯基泰人。
带着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的《荷马史诗》和他们的审美观念,仿照他们家乡的城市艺术,希腊殖民者在克里米亚海角及其附近区域建造了他们自己的城市——切索尼斯,即现在的塞瓦斯托波尔。他们率先同斯基泰人发起了战争,后来又与他们联合,让斯基泰人充当他们与当地部族贸易的中间人。渐渐地,一个希腊一斯基泰人的城邦博斯普鲁斯应运而生。
希罗多德(古希腊历史学家)在公元前五世纪曾写过许多关于斯基泰人的文章,他按照区域将斯基泰人分为主要聚集在黑土带区域的农耕斯基泰人和主要活动于贫瘠草原的游牧斯基泰人。他的许多关于这些蛮族的夸张或幻构的稀奇图片被后来的求知者长期研究、学习,却一直没有得出什么意想不到的思源;而希腊的天才们却为我们拯救了俄罗斯最早为人所知的人类范畴。
斯拉夫民族的历史沿革
现在,在圣彼得堡的博物馆里,陈列着两件无价之宝。它们是近年来在俄罗斯南部的墓穴中出土的。两只用金银混铸的花瓶上镶嵌着图片,相较于希罗多德的素材,它们来得更加准确、更具说服力。这些关于斯基泰人的图像最早可能被绘制于公元前四世纪,却俨然一副当今俄罗斯农民的形象。同样的络腮胡子,同样浓郁的面部特征,鸭舌帽下长长的头发,长筒靴中塞进的裤角,类似的体型尺寸,处处彰显出独特的雅利安人及斯拉夫民族的气质。不仅如此,他们驱车及拴马的动作,与当今在同一平原居住的俄罗斯农民几乎完全一致。至此,我们心中关于斯基泰人的疑问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答,我们知道他们其中的一部分至少属于斯拉夫民族。
然而希腊文明的光芒并没有透入到这个区域以外的地方,那里仍是一个嘈杂、炽热、充满羁绊的世界,亚洲的部落与民族,雅利安人、鞑靼人和土耳其人,或多或少都未完全开化,混杂在一起,彼此征讨,争夺霸权。
最主要的斗争还是要决定他们到底是雅利安人还是非雅利安人——斯拉夫人及芬兰人;又或者到底是斯拉夫民族哪个分支;于是同亚洲夷族(蒙古人)的生死相抗以及同鞑靼人、土耳其人的斗争一直存在,并困扰多年。
本书将为您拨开云团,向您讲述一仑武力最弱的斯拉夫民族分支如何一步步获得了对俄罗斯的掌控与领导,而又如何最终成为地球上的一个重要大国。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