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奕韵著的《上海的红色记忆/爱我中华红色探险之旅》以青少年学生为对象,以生动活泼的故事、插画书为载体,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展示改革开放四十年建设成果,用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激励青少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心中生根,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 书名 | 上海的红色记忆/爱我中华红色探险之旅 |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低幼读物 |
| 作者 | 周奕韵 |
| 出版社 | 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周奕韵著的《上海的红色记忆/爱我中华红色探险之旅》以青少年学生为对象,以生动活泼的故事、插画书为载体,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展示改革开放四十年建设成果,用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激励青少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心中生根,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内容推荐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周奕韵著的《上海的红色记忆/爱我中华红色探险之旅》通过对上海近代史上的文化名人和党的领导人在上海活动的故事,让青少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历史有具体的认识。力求做到“用文物说话、用故事串联、用情节打动”,把晦涩的历史生动地讲给小读者听。 目录 引子 1 石库门里的朗朗读书声 2 新思想新文化《新青年》 3 静悄悄的弄堂里上演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4 共和国的“红色掌柜”是阿拉上海人 5 南京路上的五月枪声 6 大咖作家齐聚的盛会 7 英雄在这里长眠 8 大作家义薄云天接纳避难友人 9 明灯照亮风雨迷雾的上海滩 10 永不消逝的电波 11 和孩子们一起过节 12 第一面红旗在这里升起 尾声 试读章节 石库门里的朗朗读书声 地图导引: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 地图地址:霞飞路渔阳里(今淮海中路567弄) 发生时间:1920年8月一1921年3月 咦,这里不是淮海路吗?申申看见地图上有一处标记,就在淮海中路光明顿饭店对面。这里发生过什么事情?我去看看。申申轻轻念出了三个字:“渔阳里。” 时光倒转,申申发现自己所在的这条路,有很多外国人的店铺,还有不少外国人在路上散步,或是在面包店里挑选食物。有轨电车在路上“当当”地开,两边林立着法国梧桐树,旁边的路牌上写着“霞飞路”。原来,淮海路以前叫霞飞路啊! 申申惊奇地左看右瞧,一不小心,踩到了什么。申申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份《民国日报》,突然报纸上的一则外国语学社的招生广告吸引了申申的目光,广告上写着学校成立了英语、俄语和日语三个班级,想要学习外语的同学可以去报名。报名地点就在法租界霞飞路渔阳里6号。 “渔阳里”,这三个字怎么这么熟悉?申申忽然想起了地图上的那个地址。 申申边走边找,终于看到路边一个石库门的门楣上赫然写着“渔阳里”三个大字。 申申给自己壮了壮胆,抬步往里走。6号是一幢两层楼的石库门房子,大门外就挂着“外国语学社”的牌子。 申申轻轻地敲了敲门,一位阿姨打开门,她上下打量了一下申申,问道:“学外语吗?有人介绍来的吗?” “呃……这个……是沈老师介绍我来学外语的。”申申灵机一动,随便编了一个人名。 “啊,好的好的。欢迎欢迎!”阿姨马上变得热情起来,笑盈盈地带着申申往里走。 原来这是一家开在民居里的学社,先来到的是客堂,一张紫红色的大圆桌放在中央。“这里是吃饭的地方。”阿姨介绍。 旁边的房间就是教室了。一块大黑板挂在雪白的墙壁上,一位蓝眼睛大鼻子的外国女老师正在黑板上写下一长串外文,看上去像是俄语,然后教大家念。几张木头课桌排成三排,几十个年轻人端端正正地坐在长凳上,聚精会神地听讲跟读。 其中有个小哥哥,个头不大,看上去瘦弱又文静,可眼睛炯炯有神,念起外语来声音特别响亮,得到了外国老师的表扬。教室并不大,设备也很简陋,可大家那求知若渴的眼神和认真学习的氛围给申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楼上是学生宿舍。”阿姨带着申申上了楼。为了不打扰其他学生学习,他们都放轻了脚步。 宿舍里,没什么家具,只有几张棕绷床和板床,更多的是地铺。“这里有全国各地的学生,要住宿的话,我们这里可有点儿挤。附近还有廉租房,如果钱不够,也可以在这儿打地铺。” 申申听了,吐了吐舌头,这儿的条件可真艰苦。 一边走,阿姨一边热情地给他介绍:“我们这儿有俄语班、日语班和英语班,刚刚那个外国女老师,就是教俄语的。”申申一边听一边点头,可又觉得这里的学习班和一般的学习班有些不一样,到底哪里不一样,一时也说不上来。 “学费贵吗?”申申问。 “我们每个月学费2元,讲义费8角,生活费包括衣食住的费用共5元6角。”阿姨对答如流。申申心里迅速算了一下,林林总总加起来超过了8元。申申记得刚刚瞥到报纸上的一条招收医院实习医生的广告,实习医生的月薪也不过是8元钱。 这时,下课了。同学们有的三三两两地在教室里讨论,有的找老师请教。申申看到,刚刚那个上课很认真的小哥哥在看书,隐隐地可以看到封面上“共产党宣言”几个字。 “我们上半天课,还有半天自修。不上课的时候,大家可以参加社会调查和劳动。”阿姨介绍道。 “社会调查是什么?”申申有点儿不明白。 “就是同学们到工厂里去,了解工人的工作情况。如果你们愿意参加革命活动,还能帮助大家一起印传单、运传单、发传单。”说到这儿,阿姨压低了声音。 “对了,你是团员吗?”阿姨问。 申申有点儿不好意思:“我还不是团员。” “哦,没事儿,你还小,只要你有理想,愿意为此奋斗,青年团肯定欢迎你!”阿姨笑着说,“我们这儿呀,会从学员中挑选优秀的同学到俄国去留学,如果你是团员,会有点儿优势噢!你看,那个正在看《共产党宣言》的刘同学,他马上就要去莫斯科的大学读书了。” “还有出国留学的机会呢!真吸引人啊!”申申听了挺动心,特别羡慕又敬佩这些大哥哥大姐姐。羡慕的是这里有学习外语和出国深造的机会,敬佩的是虽然学习条件艰苦,但是他们精神振奋,刻苦耐劳,除了学习还要参加社会劳动,关心工人的情况。然而,是什么激励着他们呢?申申不知道。申申想:也许,等我加入了青年团,就知道他们的想法了。 在外国语学社参观了半天后,申申告别了热情的阿姨。申申暗暗下定决心,要向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好好学习,早日成为青年团的一员。P3-9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