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和、宋炳辉主编的《现代文学100篇(上)》精选了20世纪年以来的优秀文学作品,包含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长篇小说选取其最能体现作家艺术成就的精彩片断,其余中短篇小说均收录全篇。每一篇均附有作家简介,作品正文,作家的话,评论家的分析。本书精选了了沈从文、巴金、老舍、傅雷、贾平凹、路遥、莫言等名家的作品等名家的作品,可谓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古文观止”。
| 书名 | 现代文学100篇(上)/20世纪中国文学精品 |
| 分类 | |
| 作者 | 陈思和,宋炳辉主编 |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陈思和、宋炳辉主编的《现代文学100篇(上)》精选了20世纪年以来的优秀文学作品,包含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长篇小说选取其最能体现作家艺术成就的精彩片断,其余中短篇小说均收录全篇。每一篇均附有作家简介,作品正文,作家的话,评论家的分析。本书精选了了沈从文、巴金、老舍、傅雷、贾平凹、路遥、莫言等名家的作品等名家的作品,可谓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古文观止”。 内容推荐 陈思和、宋炳辉主编的《现代文学100篇(上)》既为广大中文专业的本科和专科学生提供一部篇幅不大、内容精要、适合阅读学习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也为一般文学爱好者提供一部艺术性强,并且凝聚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美好精神境界的美文选,值得读者欣赏和珍藏。 目录 吴汝纶 《天演论》序(1898) 林琴南 苍霞精舍后轩记(1898)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1900) 章炳麟 谢本师(1901) 刘 鹗 大明湖边美人绝调(《老残游记》节选)(1907) 林觉民 与妻书(1911) 李叔同 送别(1914) 苏曼殊 碎簪记(1916) 鲁迅 狂人日记(1918) 陈独秀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1919) 郭沬若 凤凰涅槃(1920.1.20) 许地山 命命鸟(1921.1) 郁达夫 沉沦(1921.5) 鲁迅 阿Q正传(1921.12) 李金发 弃妇(1922) 闻一多 忆菊(1922) 冰心 寄小读者.通讯七(1923) 朱自清 绿(1924.2) 徐志摩 沙扬娜拉(1924.6) 周作人 苍蝇(1924.7) 鲁迅 秋夜(1924.9) 徐志摩 毒药.白旗,婴儿(1924.9)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1924.11) 凌淑华 绣枕(1925.3) 鲁迅 灯下漫笔(1925.4) 朱自清 背影(1925.10) 鲁迅 孤独者(1925.10.17) 鲁迅 伤逝(1925.10.21) 闻一多 死水(1925) 废名 菱荡(1927.10) 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1927) 石评梅 墓畔哀歌(1927) 周作人 闭户读书论(1928) 徐志摩 再别康桥(1928) 戴望舒 雨巷(1928) 梁遇春 谈“流浪汉”(1929.4) 周作人 水里的东西(1930) 施蛰存 石秀(1931) 何其芳 预言(1931) 试读章节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日老大帝国,再则日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任公曰: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问遗事,谱霓裳羽衣曲。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海,珠履杂遝之盛事。拿破仑之流于厄蔑,阿刺飞之幽于锡兰,与三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呜呼,面皴齿尽,白头盈把,颓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外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于寻常碌碌者耶?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于此人也,而欲望以孥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呜呼!凭君莫话当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 任公曰: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如其老大也,则是中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澌灭,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中国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 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虽种类不一,要之,其于国家之体质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婴儿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体之一二官支,先行长成,此外则全体虽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故唐虞以前为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乳哺时代,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其长成所以若是之迟者,则历代之民贼有窒其生机者也。譬犹童年多病,转类老态,或且疑其死期之将至焉,而不知皆由未完全、未成立也,非过去之谓,而未来之谓也。 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时代也。幽、厉、桓、赧,则其老年时代也。高、文、景、武,汉朝之少年时代也。元、平、桓、灵,则其老年时代也。自余历朝,莫不有之。凡此者,谓为一朝廷之老也则可,谓为一国之老也则不可。一朝廷之老且死,犹一人之老且死也,于吾所谓中国者何与焉?然则吾中国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尔。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美哉,我少年中国乎!P9-11 序言 一、本书编选宗旨:站在新世纪回眸百年中国文学,以其艺术精品展示后人,为未来中国保留一份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古文观止”。 二、本书编选性质:既为广大中文专业的本科和专科学生提供一部篇幅不大、内容精要、适合阅读学习的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也为一般文学爱好者提供一部艺术性强,并且凝聚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美好精神境界的美文选,值得读者欣赏和珍藏。 三、本书编选范围:20世纪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以现代汉语创作为主,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长篇小说和篇幅过长的中篇小说选取其最能体现作家艺术成就的精彩片断;但一般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均收录全篇。篇幅过长的诗歌和多幕戏剧也采取选其精彩片断的方法。散文包括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杂文和其他相关文体,但不包括篇幅较大的报告文学和理论批评文章。一般不选人旧体诗词。本书不设存目,希望读者能在一卷中尽得20世纪文学精华。 四、本书编选体例:其顺序为[1]篇名;[2]作家简介;[3]作品正文;[4]作家的话;[5]评论家的话。其中[4]选取作家本人有关的创作谈。如一时找不到的,则空缺。[5]选取较权威的评论家已发表的对所选作品的批评或就作家整体风格的批评意见。通常选一到两则。如一时找不到的,由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有关人员撰写,但不标“评论家的话”,而标“推荐者的话”,以示区别。 五、本书编选原则:本书强调感人的语言艺术和知识分子人格力量体现相融合的审美标准,强调真正的艺术创造是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而永存于世的文学观念,一般不考虑文学史的需要,不考虑思潮流派的代表性,也不考虑作家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六、本书编选方式:本书所选作品,要求选其最好的版本。若有作家多次修改的作品,应在比较各种版本的基础上,以其艺术表现最成熟的版本为准。 七、本书编排顺序:以作品写作时间的前后排列,若无从考其写作年月,则以其初刊年月为准。相同作家的作品,也按其写作或发表时间的前后排列。 八、本书初版由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等单位共同编辑,陈思和与李平担任主编,邓逸群与宋炳辉担任副主编,共同负责全书的策划、协调、审读、定稿等工作。参加工作的具体人员是:王东明、苏兴良、李平、钱旭初、韩鲁华、陈利群(主要负责小说编选);李振声、张新颖、宋炳辉、梁永安(主要负责诗歌与散文作品的编选);杨竞人、邓逸群(负责戏剧作品的编选)。另外,张业松也参加过部分工作。本书初版由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出版。 本次修订,主要由宋炳辉负责,参与者有:郜元宝、张新颖、王光东、宋明炜、段怀清、金理等。陈思和最后审定。在百年百篇的总体框架下,对当代部分做了一些调整,新增了韩松、王小波、迟子建、阎连科等作家的相关篇目。 九、本书称精品选,既是力图反映20世纪文学创作和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实际业绩,也表达了编选者对这项工作意义和独创性的主观追求,但我们必须声明的是,这并不是十全十美的选本,更不是唯一的经典的选本,它只是一个能够比较自由地表达编者的文学审美观念的选本,并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人格的影响和美的熏陶。对于有些地区的作品(如香港、台湾地区等),因为资料的缺乏和信息的不敏,我们并无十分的把握,难免有遗珠之憾。“作家的话”和“评论家的话”两部分,因为不能翻阅所有的资料,肯定有许多选得不甚到位。我们希望读者能给以认真的批评和建议,以便以后再版时能有所修订增补,使其尽可能地接近于完美。 主编:陈思和宋炳辉 修订于2017年12月15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