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书毁了我(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强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巴格达之行

从小受进化论教育,用不着夸大地说也算得上是人类进步观的坚定笃信者。

讲归讲,心底私下却还是藏起了一个不大乐观的怀疑,怀疑世上有些顽症,纵使科学技术发达到怎样的地步恐怕还是终将难以救治的。对书的耽恋,如果可以被称之为什么病症的话,那它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实际上,人们早已用“书淫”“书癖”“书虫”“书痴”“书呆”等一类不无轻蔑以至嘲弄的口吻,把某类人归列于这一特殊的痼疾“患者”群了。

历史上有名的例子可以从钱锺书先生《管锥编》上搬过来。据传:哥德军(the Goths)破雅典,入城焚掠,聚公私藏书,欲付一炬。一谋士止勿摧烧,曰:“留之俾希腊人有书可读。耽书不释卷,则尚武图强无日矣。”政治权术大师马基雅维利亦云:“武功既致太平,人遂得闲而尚学文,于是壮心勇力为书卷所消磨。”如此,读书无用可知。我们的先祖之言《法言·吾子》篇径谓:“女有色,书亦有色。”好一个耽书正如耽色:小足以伤身,大至于误国!

惜乎哉!想当年漂洋过海的洋鬼子们若早听古人如此良策,一船船运些白纸黑字进来即可,何以招惹鸦片那玩意儿的麻烦,直弄到后来动枪动炮,身挺疆场,划得来划不来?!

不幸得很,不知哪年哪月哪日起,我竟也糊里糊涂被收编加入这等“癖”“虫”“呆”“痴”“淫”的行列。暗地里掂量,受害的程度已无望挤进“轻伤不必下火线”的健实的猛士们中间了。

其实,我何尝没想到过自疗与自救?这出于万般无奈,不是据说上帝只救那些想自救的人吗?比如:眼不见心不烦,三过书店之门偏就不入,那壮烈劲儿俨然治水的大禹;或者眼一瞪心一横,把本来会扔给书页的钞票干脆喂那龇牙咧嘴的龙虾和溢沫吐泡的啤酒。尝试也不完全是没有成功的时候。马克·吐温谈起戒烟曾逗过这样一个趣儿:戒烟?那也难吗?鄙人已戒过它好几回了!

一针见血。我的不治恰也就在这“好几回”上。君不见,我已有过好几回自书店空手而归了!

当然,不是这回。巧在让您给撞见了。而立之年的人兴不得撒谎,那就把它拿出来让您瞧瞧吧——

查尔斯·布鲁克斯(Charles S. Brooks)的散文集。耶鲁大学出版社1915年11月的首版精装本。此书共印1000册。集中所收为布氏早年发表于《耶鲁评论》(Yale Review)和《新共和》(New Republic)上的文字十篇,薄薄的统共140页。吹去灰尘,仔细端详:暗白色带水印的毛边纸配上艾伦·刘易斯(Allen Lewis)近三十幅趣味、质朴的木刻插图。要价20美元竟不忍心抱怨它贵,尽管当时在我一介穷书生不可不谓是过于奢侈了。书瘾涌到心口,怎么办?来点人道主义总是不错的吧!身体是一切的本钱。古人的经验以酒解酲,稍一调换转用在这节骨眼儿上,就正是以购书来消解恋书的恶瘾。瘾息则心静,心静则体安。古今虽异,书酒马牛,而瘾则一也。别怪我撒野马,这就趁势收缰。

书题《巴格达之行》(Journeys to Bagdad)取自集中开篇文章的标题,多有诗趣!可别净想穷兵黩武入侵科威特的萨达姆·侯赛因,他属于巴格达,可巴格达却不单单属于他。还记得水手辛巴达和那名气也不小的阿里巴巴吗?您该也想到他们的巴格达才对!待翻到第6页地半球上扬帆的那幅三桅船图,李姆斯基-科萨科夫(Rimsky-Korsakov)的交响音诗组曲《天方夜谭》(Scheherazade)竟如海水一般不可阻挡地朝我涌来。我就像受到了友情之邀,踏上辛巴达的航船,随他向一片陌生、遥远、神异的前方驶去。我知道,我精神的航船就要去拥抱那水天相接处的海的辽阔……

“每一年春天,谁都该去去巴格达的。当然不是特指非巴格达不可,而是随便什么一个城市。只要它离得远而又远,翻开书查找它的时候,你还吃不大准它是在47页上的亚细亚,还是在53页上的波斯。”总之,不管那是哪儿,你得像嗅到咸味的水手一样去急切地回答海的召唤。你得感觉到一种强烈而崭新的躁动,“放下手中无论什么样的乏味活计,扔下书本或者账目或者量尺——假如它们标识着你的职业——去奔向世界!”

世界?一个没有目的地的目的地,一个巴格达中的巴格达,一种欲望中的欲望,一片梦境中渐渐清晰的梦境。这就是“巴格达”所给予我们联想的全部魅力吗?

P3-6

书评(媒体评论)

我确实追求过王强,朝思暮想,穷追不舍,因为他读书多,见识广;我表面上是王强的“长者”,实际上只是他的“粉丝”,他谈论书的文字,我篇篇精研。

——沈昌文

王强是一位爱书成癖的人,他喜欢读“关于书的书”,乐于写“关于书的书”,他说:“那是爱书人关于书的情书,是阅读者关于爱书的告白。”

——俞晓群

目录

序一 追求王强/沈昌文

序二 谜一样的王强/俞晓群

引子 力量是文字的意义

这些书那些书

 巴格达之行

 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

 幽默的博物志

 误失与人的历史

 关于“左撇子”

 历史上的宠物

 此心安处是吾乡

 爱因斯坦之梦

 厨烟里的大仲马

 早逝的布鲁姆

 感冒谈趣

 书之爱

有绝世舞者

 一千零一夜不连贯的思索

 卡夫卡与中国文化

 博尔赫斯的夜空

 叼着烟斗的普里斯特利

 卡尔维诺,一个没有讲完的故事

 莎士比亚与他的博物学

 文学绞架下的雄鸡:扎米亚京

灵光的瞬间

 藏书票

 关于索引

 犹太人与书

 猎书者说

 阿Q不朽!

 伊甸园的黑暗

风景收束于此

 书房就是我的王国

 曼哈顿书店一景

 在那书的丛林里

 我的书店

 购书记(选)

附录 数字化时代的阅读

序言

谜一样的王强

俞晓群

公元二〇一八年元旦,我从杂乱的书架上,取下王强《书之爱》,小三十二开本,二百余页,出版于千禧年一月。时隔十八年,我还能信手把它翻拣出来,捧在手中,知道为什么?

因为在十八年间,它始终与一些书聚集在一起,供我日常工作和写作时翻读。它们都是“关于书的书”,其中包括书话、笔记、随笔,古今中外都有。在我的观念中,此为“知书”的一个重要门径,历来被爱书与藏书者看重。查尔斯·兰姆步入暮年时说:“现在我从书中得到的乐趣已经少了许多,但依然喜欢读谈书的书。”

王强是一位爱书成癖的人,他赞美兰姆的喜好,还推崇收藏家罗森巴赫的观点:“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游戏是爱的艺术,此后最令人愉悦的事情是书的收藏。”所以王强喜欢读“关于书的书”,乐于写“关于书的书”,他说:“那是爱书人关于书的情书,是阅读者关于爱书的告白。”

此时,我取下这本小书,还有另一个原因,即彼此在爱书观念上的相通。王强在《购书记》(1998年4月22日)文中称,时下书话流行,但缺少“书情、书魂,有知无识,有识无趣者居多”。在王强心目中,“入流之‘书话’需平心静气,细斟慢品而后可得。故虽落为文字,终当如饱学之士茶余饭后之闲聊,情动于中,发为声则如行云如流水”。文章及此,王强仅赞赏施康强的著作:《都市的茶客》和《第二壶茶》,前者正是“脉望”策划,即沈昌文、吴彬、赵丽雅和陆灏所编“书趣文丛”中著作。

对应过来,记得初见王强《书之爱》时,沈昌文赞不绝口,由此引发出许多创意。诸如读到《文学绞架下的雄鸡》,让我们知道扎米亚京《我们》,引出“反乌托邦三部曲”的出版;读到《书之爱》,引出理查德?德?柏利《书之爱》的翻译出版;读到《厨烟里的大仲马》(二〇〇三年王强为《万象》写的文章,后来收入此书),勾起我们寻找大仲马《烹饪大辞典》版本的热情。还有二〇〇八年,我写文章《别吵了,索引时代已经降临》,落笔前我把王强《书之爱》找出来,认真阅读其中的文章《关于索引》。

有朋友说:将来,王强的这本小书一定会成为经典,经久流传。哪还用将来呢?在过去的十八年间,它一直为出版者和读者爱恋。不仅有繁体字版推出,还以《读书毁了我》为名增订出版,一版再版,在市场上始终保持着销售热度。

二〇一七年岁末,王强在微信上给我留言,他谈到《读书毁了我》又要有新版推出,回忆小书初版故事,回忆书友交流的流年碎影,回忆积年藏书的乐趣与感慨,最终他说,晓群,为那一点念旧的情绪,你能否为新版写点什么?

就这样,我又取下它,再次翻读,见到阿尔伯特?哈伯德的金句:何谓经典?就是永远占据着书架却永远不被翻读的书。王强说,我们可以稍加改正:经典是永远占据着你的书架又永远翻读不完的书。于是,我想到那些“关于书的书”,想到几十年来我从事出版工作,不断找寻那些经典旧著,把他们一本本整理出来,重新印刷、献给读者的故事。心中笃定:王强的这本小书,历经岁月,必然会再现那一幕“拿出来重印”的情景。

读下去,没想到十八年来的情绪,再一次笼罩我的身心:王强真是谜一样的人物!初读时我这样想,再读时我的感受依然如故。短短十几万字,到处都是关于书的伏笔与疑问。即使这些年当面交流,解开一些谜点,但还会有更多的问号涌现出来:

其一,读王强文字,时时给人激情四射的感觉,且与寻常阅读比较,似乎有些异样。比如他在《巴格达之行》中写道:“世界?一个没有目的地的目的地,一个巴格达中的巴格达,一种欲望中的欲望,一片梦境中渐渐清晰的梦境。这就是‘巴格达’所给予我们联想的全部魅力吗?”阅读这样的文字,你是否有一种跳跃的感觉?还有某种韵律在掌控着你的呼吸?最初我有些困惑,但最近有两件事情,让我有所感悟。一是王强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曾任北大学生艺术团第一任团长。后来的“新东方三驾马车”,最初正是在这里结交:徐小平是北大团委文化部部长,艺术团的组建者;俞敏洪是王强的同班同学、好朋友,艺术团的重要观众,王强调侃他为了看演出,时常来“帮艺术团拉大幕”。谈到艺术造诣,王强的声音和朗读最具天赋,后来他在新东方授课时,倾倒无数学子。再一是前些天,王强建议我编一本《伊索寓言》朗读版,中英文对照,分别由他来朗读。对于中文,他说要自己来重译,使之符合朗读的文字特点。哦,我明白了,上面那一段文字,你如果读出声音,就会感受到王强文字的风格所在。

其二,品王强文章,有说他西书读得太多,译著读得太多,思维与文风都受影响,时而文字有些“涩”,还有些“掉书袋”。于是问题来了,豆瓣网上竟然有数百条读者留言,网友们问题连连,其中不乏一些极好的追问和解读。我整理几段如下:

这是励志的书吗?不是,很少见到成功人士写这样的书。王强翻译过书吗?《购书记》(1997年4月14日):“今日始译惠京嘉之名著《中世纪的秋天》。用芝加哥新版。”能说王强“掉书袋”吗?一位书友写道:“王强在一篇文章里,掉书袋掉了那么多次,像钱锺书一样。虽然几乎要烦了,可是也不得不承认他读书多。”为什么许多书都没见过、没听说过?因为王强谈书多为外文原版书,多为藏家青睐的书,多为有趣且不落俗套的书,比如《穷理查的历书》《左撇子》《犹太书籍年鉴》《莎士比亚笔下的动物》和《误失类编》,让我们感到生疏。有书友写道:“这些书不被人提及,并不是因为不重要,而是因为这个时代,不读书毁了太多人。”

其三,看王强选书,他把找书喻为“狩猎”。第一狩猎场是图书馆与学者文集,第二狩猎场是书店。漫步图书馆,他主张只记不借,记下书名、著者、出版商及时间。他称学者文集为“猎书地图”,他不喜欢有些学者“隐藏猎物的踪迹”,那是取巧和不自信的表现;他更喜欢像钱锺书、周作人那样坦诚的大学者,即使有人讥讽他们掉书袋、文抄公,但他们敢于把自己思想的轨迹昭示出来,他们的“引文”或“注脚”,正是猎书者的指南或向导。比如王强购买霭理士《性的心理学研究》七卷,还有理查德·伯顿英译《香园》和《天方夜谭》,都是读《周作人文集》记下的书目。

其四,听王强评书,评作者,评书店,评出版社,妙语极多,此处且择几例:陈原《书和人和我》三联版,外封雅,插图亦精;《生活与博物丛书》上古版,极厌恶此书题,不识货者只当是市面流行之常识一类;“柯灵散文四卷”远东版,柯文淡,余所素喜者;俞樾《茶香室丛抄》中华版,喜其名;杨周翰《十七世纪英国文学》北大版,其文简而内蕴丰富,谈英诗不可不读王佐良,谈英国文学史不可不读杨周翰;钟叔河《书前书后》海南版,文多短简,然具韵味,显然受知堂影响;梁实秋《槐圆梦忆》,梁文简朴之至,悲情力透纸背;张谷若译《弃儿汤姆?琼斯史》译文版,张氏译文典雅,妙趣横生,译笔之传神胜于萧乾译本;赵萝蕤译《荒原》中国工人版,谓赵师每有名译脱手,时必神情恍惚;素喜黄裳之文,尤喜其书话;金岳霖文字大有英人宴谈(table-talk)之风格;张紫葛《心香泪酒祭吴宓》大手笔,笔淡而境出……

总之王强说书妙语不断,本想打住,然有数则关于董桥记载,煞是有趣:一九九九年二月,购得陈子善编《董桥文录》四川文艺版,他写道:“董桥正可佐酒。其文精、奇,虽略显脂粉,归之散文上品可也。”二〇〇一年十二月去香港,他先在Page One书店买到陈子善编《董桥文集》三册,发现此编共十二卷十八册,又跑到天地图书购六册,到星光大厦购七册,最终在乐文书店全部购齐。一时累得双腿打颤,难以挪步,“然吾以为读香港董桥,港版才属正味”。

我知道王强与董桥相见很晚。二〇一六年王强出版《书蠹牛津消夏记》;二〇一七年七月香港书展,王强应邀赴港签售、演讲。其间林道群安排,王强与董桥首次见面。王强小董桥二十几岁,以晚辈相称。他们谈写作出书,只是相知的一个方面;在收藏西方典籍上,二位也有一比。董桥藏书积年,有见识,有财力,有华人收藏西书“第一人”之称号;王强藏书在美国,很少有人见过实物,因此成谜。席间王强拿起手机,请董桥看他藏书的数千张书影。董桥寻常为人彬彬有礼,很少开玩笑。那天他看着看着,突然抬起头来,笑着对王强说:“不看了。否则我会杀了你。”

内容推荐

王强是新东方的联合创始人,也是一位天使投资人。但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嗜书瘾君子。他凭借阅读,从边城考进北大,又从北大到美国深造,供职于美国一流实验室,而后又联合创始新东方、真格基金,成为知名的投资人。阅读拓展了他生命的疆界,而他也是真心喜欢书、喜欢阅读,这种喜爱持续至今。

作为著名的爱书之人,《读书毁了我》记录了知名“书痴”王强寻书、看书、买书、藏书过程中的故事和点滴感受,其对图书的喜爱入痴的状态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你不妨把书看成是王强的“红颜祸水”。因为很多时候,他已经把书当成了他的情人……从历史上的宠物,到厨烟里的大仲马,到莎士比亚的博物学,到伊甸园的黑暗,到曼哈顿的书店……书房是王强的王国,现在王国的主人便陪你展开书世界的瑰丽奇航。

编辑推荐

《读书毁了我》是一本阅读札记,几经再版,它已经成了书话作品中的经典之作。王强为书痴狂,寻书、看书、买书、藏书中的点滴,在他笔下均化为充满爱意的妙趣故事;他以懂书为乐,尤其在西文旧书的世界里见多识广;他眼光苛刻,只读一流书是他的人生信条。

这也是一份印证,昭示着一个生命由阅读而走向更开阔的舞台。王强作为商界精英被人知晓,但是北大英语专业出身的他,在私人世界的精神领域,有着资深西文书蠹这样一重多彩而有趣的身份。作为报答,书重塑了他的生命,与书中的伟大灵魂相遇,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他的精神世界,让人性的弱点毁灭,而他获得了更好的自己和更精彩的人生。

精致装帧,呈现阅读之美。80g胶版纸内页,精装壳面烫亚金,护封四色烫红金,尽显纸书之美。封面以刻纸镂空的创意,巧妙地呈现内容的旨趣。特制的激光雕刻镂空书签,在光影之间,享受阅读之爱。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2: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