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原著的《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优秀的章回体神话小说。它以神奇的笔墨,讲述了孙悟空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曲折经历,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的故事。师徒们行程十万八千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除魔,最后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作者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反映现实主义的思想感情,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结合,开启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运用奇特大胆的想象,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曲折纷呈、妙趣横生的神话故事,并在奇幻世界中折射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在奇幻中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吴承恩原著的《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去往西方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将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形象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以动物幻化有情的精怪生动地表现了无情的山川的险阻。以降妖伏魔,歌赞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鼓舞人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
猴王出世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地分为四大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和北俱芦洲。在东胜神洲有一个傲来国,傲来国边有个大海,海上有一座山叫花果山。这座花果山可是一座好山,秀美而又神秘。在花果山的山顶上,有一块仙石,高三丈六尺五寸,周长二丈四尺。这块仙石自天地开辟以来,吸取天地日月的精华,渐渐有了灵气。有一天,石头突然进裂,从里面蹦出一个圆球样的石卵。石卵被大风吹拂,竞有了形状,化成了一只石猴!
石猴有鼻子有眼睛,还有四肢,没两下就学会了爬和走。也是灵气使然,他成形后,自己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拜了几拜。石猴的两只眼睛不同寻常,能射出两道金光,直照到天上。金光惊动了天庭里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命令千里眼和顺风耳两位仙臣打开南天门观听情况。千里眼和顺风耳到了南天门,千里眼看得清清楚楚,顺风耳听得明明白白,回去禀告玉皇大帝说:“臣奉旨观听金光发出的地方,发现是东胜神洲的傲来国边,从花果山里蹦出了一个石头变的猴子。他受了天地的灵气,两只眼睛发出金光,正在山林里找食物吃。吃了凡间的东西,他眼里的金光很快就会消失。”玉皇大帝感叹道:“这石猴是被天地精华孕育所生,倒也没什么奇怪的。”
石猴白天在花果山里跑跑跳跳,吃野果,喝泉水,与狼虫一同嬉戏,与虎豹一起结队,与猕猴相亲,晚上就睡在石崖下面,日子过得非常快活。
一天,天气炎热,猴子们为了避暑,一起在树荫下嬉闹。玩了一会儿,大家跳到山涧中洗澡。山涧水流很急,不知是从哪里流来的。猴子们叽叽喳喳,说要去找找源头,去那边玩耍。说着,大家呼朋引伴,沿着这水往山上爬。走到源头,发现是一股瀑布。瀑布飞流直下,水花四溅,像一道帘子悬挂在那里。猴子们拍手大叫道:“好水!好水!”瀑布水从山上直流到山脚下的大海里。这时,也不知是谁叫道:“谁有本事钻到瀑布里看看里面是怎么回事,又不伤到自己的,我们就拜他为王!”吵吵嚷嚷地,猴子们接连呼喊了三遍。忽然,从草丛里跳出一只石猴,高声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石猴把眼睛一闭,身子一躬,轻轻跳进了瀑布中。他睁开眼睛,看到里面是一座铁板桥,桥下的水奔流不止,桥对面是个山洞,有石床石凳、石盆石碗、竹子梅花,好像是一座人家住处。石猴往桥中间走去,发现前面正中央有一座石碣,上面写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高兴地闭着眼,躬着身又跳出了瀑布。
猴子们都围上来问他:“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笑着说:“没水没水!”然后把里面的情况详细描述给了猴子们,并说,“里面又宽又好,我们可以都进去住下,也省得刮风淋雨受老天的气!”猴子们听了,个个都很高兴,纷纷叫道:“你走在前面,带我们进去,带我们进去!”胆大的猴子跟着石猴先跳进了水帘洞,胆小的猴子抓耳挠腮,挤挤闹闹,也壮着胆子一一跟了进去。
大家进了水帘洞,开心地抢盆夺碗,又闹又耍,直到把自己都折腾累了。石猴看着大家,说道:“各位,你们刚才说谁有本事进来就拜谁为大王,我现在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为你们找到这样一个好地方,你们是不是该拜我为大王?”猴子们听到这话,马上按照次序站好,恭恭敬敬地拜称石猴为“大王千岁”。从此,石猴成了猴群中的美猴王,统领众猴。
P1-4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代的长篇神魔小说。故事讲述了唐僧师徒一行四人与白龙马一路向西,到西天取得真经的艰难历程。而唐代僧人玄奘到印度取经是历史事实,《大唐西域记》就是记录玄奘在取经路上一路见闻的历史书籍。《大唐西域记》里没有神魔,但是玄奘取经的故事因此在民间流传开来,使故事变得越来越丰富神奇。我们现在看到的神魔齐现的《西游记》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工而成的。
在《西游记》里,唐僧是有着菩萨心肠的一心向佛的师父,天不怕地不怕的妖猴行者孙悟空、聪明贪吃的天蓬元帅猪八戒、朴实敦厚的卷帘大将沙悟净和由东海三太子化身的白龙马一同保护师父西天取经。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各种困难。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后,师徒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这一路上,妖魔鬼怪、神仙佛道纷纷出现,好不精彩。
现在一般认为《西游记》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吴承恩是今江苏省淮安人,自幼聪明过人,喜好读书,但家境清贫。他科考不利,到中年才补上“岁贡生”,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他辞官回乡,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他将唐僧取经的故事加工整理写成充满奇趣、引人入胜的经典故事。在《西游记》里有佛教的如来、观音菩萨等神,也有道款的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仙,而从石头里蹦出的猴子孙悟空不怕天庭规矩,敢去地府造次,真可谓冲破神权的代表。于是,很多学者说《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作者对于劳动人民与封建统治阶级作斗争的精神的肯定。
在中国,乃至亚洲其他地区,《西游记》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人们还把它改编进戏曲和影视剧中。美国大百科全书评判《西游记》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
(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孟瑞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