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愿力的奇迹》中,作者马明博以地藏菩萨的愿力为切入点,以四大佛教名山中的九华山(地藏道场)为载体,以通俗优美的散文体语言,结合一个个发人深省、启人心智的禅宗故事,系统介绍“佛教的智慧与慈悲”,“给人信心,给人勇气,给人欢喜,给人力量”,为读者解决现实生活中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 书名 | 愿力的奇迹(修订版)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马明博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愿力的奇迹》中,作者马明博以地藏菩萨的愿力为切入点,以四大佛教名山中的九华山(地藏道场)为载体,以通俗优美的散文体语言,结合一个个发人深省、启人心智的禅宗故事,系统介绍“佛教的智慧与慈悲”,“给人信心,给人勇气,给人欢喜,给人力量”,为读者解决现实生活中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内容推荐 《愿力的奇迹》为四大佛教名山中的九华山(地藏道场)之参访记,共有九章:“在大觉寺醒来”“灵山九华”“明月前身”“欢喜地”“愿力的奇迹”“陪云漫步”“地藏本愿”“寂静的流水”“林下相逢,山中作伴”。作者马明博以游记的形式,借由在九华山山居数日的所见所闻,既介绍了九华山的历史人文、自然风光,又借景抒情、借事显理,一路感悟人生、体会处世哲学。书中结合一个个发人深省、启人心智的禅宗故事,系统地介绍了“佛教的智慧与慈悲”,“给人信心,给人勇气,给人欢喜,给人力量”,为读者解决现实生活中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照,能助人净化心灵、脱离烦恼、心生菩提。作者相信“有愿望就有力量”。此书还推出了繁体版《人间何处不灵山》,受到海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 目录 推荐序 自序 壹 在大觉寺醒来 01 缘来如此 02 我们是彼此的灯 03 月亮的味道 04 谢谢你,为我照亮前方的道路 贰 灵山九华 01 大地的莲花 02 花瓣与露珠 03 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04 各自的朝圣路 05 柯村一笑 叁 明月前身 01 三生石上 02 漫游的灯盏 03 明月前身 04 自性地藏 05 没看到他,但我知道,他在这里 肆 欢喜地 01 散文片段中,隐约甘露寺 02 把握当下,佛在祗园 03 佛法并非化城寺的展品 04 在百岁宫五百罗汉堂,寻找前身 05 幽冥钟上,一只栖息的蝴蝶 06 回香阁的金塔 07 “另一个我”,在旃檀林徜徉 08 月身殿外的忧思 伍 愿力的奇迹 01 我们身体的地、水、火、风 02 神奇的舍利 03 愿力的奇迹 04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05 沉重的肉身 06 临终的眼 陆 陪云漫步 01 山路上的《心经》 02 闲坐观蚁忙 03 陪云漫步 04 品茗香云地 柒 地藏本愿 01 弘一法师的哭泣 02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03 世间多少地藏 04 我们内心中的黑暗 捌 寂静的流水 01 起止凤凰松 02 水深处的十二因缘 03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04 六种不同的盐 玖 林下相逢山中作伴 01 山中何所有 02 与菩萨为友 03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04 佛有爱 05 生活在别处 06 小石头与中观 试读章节 清晨,在移动的床上醒来时,车已从燕北来到江南。窗外,远山近树,风物已异。而且,天空中飘着雨丝。 从枕边拿起昨夜没有读完的《小王子》,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的童话名著。打开这本与我同行的书,在扉页上,写下几行文字: 买了数年,一直未能细读。去九华山,在书架上寻书时,见到 《小王子》,心中一动。遂放进行囊,请“小王子”与我同行。早晨 醒来,车窗外果真在下雨。昨夜,好像在梦里见到了“小王子”。 我欣喜地问他:“你怎么到我梦中来了?”“小王子”说:“外面在 下雨,我实在找不到躲雨的地方了。抱歉。” 车抵合肥。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出火车站,裤兜里的手机响了。 来接站的司机小王已在站前广场等候。 自合肥来九华,车行高速,一路平坦。两个小时后,车到九华山下,开始沿盘旋的山路,由低处向高处前进。 山路多弯,人在车中,摇来晃去,头有些晕。窗外,竹林青翠,远山层峦叠嶂,此刻人却没有了细看的心情。逼仄处,迎面而来的车辆,几乎是擦肩而过,平添了几分惊险。久居平原的人,乍见这阵势,心里多少有些紧张。 司机小王行惯了山路,神色悄然。我的同行者,小说家南泉、画家南溪,或许是昨夜都没睡好,此刻正在比试着鼾声,对窗外的事一片混沌。唯苦了我这个睡不着的清醒者,两个手掌心里,各握出一把汗水。 忽而,路又由高而低。车过九华街,行向后山。 在大觉寺客房,安顿好行囊,简单洗漱,洗却一路风尘,天已近晌午。 踱步到寺右侧的平台,驻足放眼,远处近处,满目青山。近些的,青山原不动,白云任去来;再远些的,起伏的层峦叠嶂,形如中国水墨画中用大写意手法勾勒出的线条;更远处,山色一片深蓝;目光所及的边缘,云蒸霞蔚,苍茫的天地已分不出彼此。 远远传来汽车引擎声。一辆白色的雷克萨斯碾着散乱的石子颠簸着开过来,在我们身边停下。 梵音摇下车窗,摘下墨镜,探头窗外,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 山寺清斋,山野菜、糙米饭,清清淡淡,佛家本味。 午斋后,梵音探问:“你们是补个觉,还是跟我去转身洞看看?” 暮色幽蓝中,我们从转身洞回到大觉寺。此刻,天已完全黑了。南泉、南溪、梵音去吃晚饭,我有些疲惫,回屋上床,沉沉睡去。 整间客房,像一只用空的油漆桶,黑乎乎一片。一缕昏黄的灯光,透过窗帘上的洞,在墙面上投射出一圆浅浅的白。 门廊里的灯,不知道什么时候亮起来的。那圆浅白,像《八大山人画集》中的一串花鬓。那串花鬟,无依无傍,呈现在画纸中央。 此刻,我已醒来,但没有马上起身,依然静静地躺在床上。慢慢回想那串花童,十余朵含苞的小花,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圆。每朵花,都像一张笑脸,在绽放喜悦的光芒。虽然十余朵花相依为伴,但整串花鬟却是孤独的。 这串花鬟,让人想起释迦佛宣说的“诸法缘起”。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一个客观的存在,都有许多可见的、不可见的或可感的、不可感的因缘之线,将之与其他事物,千丝万缕地缠绕着,形成“因、缘、果”的亲密关系。如一粒树籽(因),依靠土地、阳光、雨露(缘),长成大树(果);递进一下,大树被伐(因),工人加工为木材(缘),做成家具(果)…… 此刻,我在大觉寺醒来,也是有因,有缘,有果。 一本书,一次阅读,一个推介,一次会晤,一个愿望,一次行旅……分开看,这些事既孤立又偶然;从缘起的角度看,却是因、缘、果递进着。这串有因有缘有果的花鬓,一路引领我,来到大觉寺。 人们常说:“原来如此。”此时,对于在大觉寺醒来的我,却是“缘来如此”。 我从床上坐起身,让眼睛慢慢地适应房间里的黑暗。南泉、南溪床上,空空如也。 步出客房,室外夜色幽深。近处的山峰隐身在夜幕之下,默不作声。有风吹过四周的松林,树枝相接时传来细碎的摩擦声,像电影院暗处相邻而坐的情人在喁喁低语。 寺右侧,茶寮所在的平台上,孤灯独明。有五六个人围坐干石桌畔,饮茶夜话,不时爆出阵阵欢笑。 自转身洞回来时,寺中尚不见这些人。他们是谁?自哪里来?夜已深,他们为何不睡?南泉、南溪是否也在那里? 这些疑问,引领我穿过长廊,走了过去。P14-16 序言 匆匆读了《愿力的奇迹》,感觉甚好。因马上去外地,无法作长序,寥寥数语,略示观感: 作者明博,久研佛禅, 感悟精邃,此书毕现; 游九华山,拜地藏王, 触景生情,落笔生花; 旁征博引,议论风发, 文如清溪,淙淙流淌; 娓娓道来,润物无声, 我读之后,如饮甘泉。 如此好书,值得推荐。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明博,久研佛禅, 感悟精邃,此书毕现; 游九华山,拜地藏王, 触景生情,落笔生花; 旁征博引,议论风发, 文如清溪,淙淙流淌; 娓娓道来,润物无声, 我读之后,如饮甘泉。 如此好书,值得推荐。 ——莫言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