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克里斯托弗·马洛//汤玛斯·基德//汤玛斯·米德尔顿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幕

第一场

安德里安鬼魂及复仇之神上

鬼魂 当永恒的灵魂

还囚禁在淫荡的肉身,

灵与肉相互沉醉消融时,

我是西班牙宫廷的朝臣。

我叫堂·安德里安;出身

并不低贱,但相当卑微,

只是在年轻时交上好运。

峥嵘岁月,

忠于职守,爱情眷顾于我,

我私下占有了高贵的姑娘,

甜蜜的芳名贝尔一英匹丽亚。

然而,在收获夏日的欢乐时,

死亡之神扼杀了幸运的蓓蕾于严冬,

生生将我与情人拆开。

在与葡萄牙的纷争中

骁勇将我送进了危险的虎口,

生命终于堕入了死亡之冢。

我被杀,灵魂堕入不尽滚滚的冥河,

那粗鲁的冥界船夫,那唯一的船夫,说,

因为我没有举行得体的葬礼,

不能跻身于乘客之列。

当太阳神在西蒂斯的膝盖上安睡三夜,

堂·霍拉希尔,骑士将军的儿子

用海水将他的双轮战车的火熄灭,

我的葬礼后事才算告成。

这冥界船夫心满意足,

将我摆渡到泥泞的彼岸,

通向凶险的阿佛那斯湖的恶浪:

我用甜蜜的话语哄弄那地狱看门犬,

通过了危机四伏的前门。

不远处,在万头攒动的灵魂中

端坐着三位法官——

米诺斯、埃阿科斯和拉达曼堤斯,

我急不可待趋前问候,

希冀为我的游荡的灵魂求得一张通行证。

米诺斯从瓮中抽出一张张镌刻的签,

签上描述着我在尘世的作为。

“这位骑士为爱隋而生,”他说,

“为爱情而死,

为了爱,他去挑战战争之运,

丧失了爱情和生命。”

“那么,”埃阿科斯说,“就发配他

去风月场跟爱人们散步,

将无限的时光

在绿色爱神木和柏树树荫下游荡。”

“不,不,”拉达曼堤斯说,“将一个武士

流放到情人们中至为不妥。  他死于战争,应该驱遣到战场,

在那儿,受伤的赫克托耳忍受着永恒的痛苦,

阿喀琉斯的密耳弥多涅人在平原逡巡。”

米诺斯,三位法官中最为平和温谦,

做出决定,弥除了分歧:

“将他发配到冥王那儿去,

由冥王陛下来决定他的厄运。”

我的通行证就这样立即签发。

在羁往冥王宫殿的路上,

我经过可怕的、永远张着黑幕的暗夜,

所见,一千张嘴也无法说完,

一千支笔也无法书尽,一千个不朽的灵魂也难以想象。

有三条路:

右手是通向风月场和战场现成的路,

情人们和血腥的武士的乐园,

他们都禁锢在冥王的管区。

左手的路,陡直而下,令人毛骨悚然,

直通冥府的渊薮,

血腥的复仇女神挥舞着钢鞭,

可怜的伊克西翁被绑在永不停息的车轮上;

高利贷者被熔化的金子呛死,

丑陋的蛇紧紧箍住淫男浪女,

谋杀凶手为永远无法弥合的伤口呻吟不已,

做伪证的人在滚烫的铅水中煮沸,

所有的污秽的罪孽都受到折磨、惩罚。

在这两条路之间,我走中间的一条,

将我引导到旖旎的乐土的草地,

巍峨的塔楼,

黄铜的墙,金刚石的门。

见到冥王和王后,

谦卑地跪下,奉递上通行证;

美丽的王后微微一笑,

请求陛下给予她决定我命运的生杀之权。

冥王欣然应允,用甜蜜一吻了结。

然后,复仇之神,她在你的耳边细语,

请你导引我穿过角门,

清寂的夜晚

梦幻发轫于此。

她一说完,我们便来到这里,

我浑然不知,一切尽发生在俄顷之间。

复仇之神 安德里安,你来到了这儿,

你将看见杀死你的元凶

堂·巴尔萨扎,葡萄牙王子,

被贝尔一英匹丽亚夺去性命。

让我们端坐在这儿,静观这连台的好戏,

对这连环的悲剧做一番述评。

复仇之神和安德里安坐下(P5-9)

书评(媒体评论)

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时,出版界为莎士比亚作品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然而,那个时代并非只有莎士比亚一位剧作家,其他如克里斯托弗·马洛、汤玛斯·米德尔顿、汤玛斯·基德、本·琼森等戏剧名家的作品同样历久弥新。《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收录的正是这些作家的经典代表作。对于国内出版界来说,这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对于读者来说,这是一部充满智慧、极具才华的好书。

——止庵

英国文艺复兴时代现今常被称为英国“早期现代”,因为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它继承着古典的辉煌,承载着中世纪的神圣,又是通向现代的门槛。在该时期的剧作中,莎士比亚戏剧有较多的中文译本,而其他剧作家的作品中译本较少,较难找到。这套剧作集收入了六部剧作,都是这一时代的杰作,值得一读。马洛的《浮士德博士》是知识与信仰冲突的悲剧,具有浓厚的现代精神;而基德和米德尔顿的两部复仇悲剧都是这一体裁的代表作,搬演了我们今天仍然关注的恶的主题。

——程朝翔

少了基德、马洛和米德尔顿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史是不可想象的,甚至莎士比亚也将不成其为莎士比亚。本书是一部难能可贵的填补阙漏之作,英国文学和戏剧爱好者们不应错过它。

——包慧怡

作为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题材,戏剧自然是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不二法门;而英国戏剧犹如意大利绘画,标志着文艺复兴运动的艺术高度。

——陈众议

不了解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剧坛就不会理解莎士比亚何以伟大。翻译这本书是一大难事,也是一大乐事。向译者朱世达先生致敬。

——陆建德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的出版,既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与莎翁同时期剧作家的优秀作品,也是对当时星光熠熠的英国戏剧界风貌的一次颇为有益的补充。

——邱华栋

这几部作品确实是研究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尤其是研究莎士比亚著作时的经典性参照作品,与莎翁作品相映生辉,不可或缺。

——辜正坤

目录

译者前言

上册

 西班牙悲剧 汤玛斯·基德

 《西班牙悲剧》1602年版增加的段落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第一版) 克里斯多弗·马洛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第二版) 克里斯多弗·马洛

下册

 复仇者的悲剧 汤玛斯·米德尔顿

 马耳他岛的犹太人 克里斯多弗·马洛

 爱德华二世 克里斯多弗·马洛

序言

英国戏剧在文艺复兴的伊丽莎白和詹姆斯一世时期得到了空前的蓬勃发展,出现了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一大批才华出众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在我国已经有多位翻译家做了翻译。但和他同时代或者稍后的戏剧家的作品的译介在我国仍然不尽如人意。现在,汤玛斯·基德的《西班牙悲剧》、汤玛斯·米德尔顿的《复仇者的悲剧》、克里斯托弗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第一版与第二版)、《马耳他岛的犹太人》和《爱德华二世》能结集出版,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汤玛斯·基德的《西班牙悲剧》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起被认为是伊丽莎白时代戏剧最著名的作品。

《西班牙悲剧》描写了数起暴力谋杀事件和一个拟人的复仇之神,开创了一种新的戏剧种类,即复仇剧,或者叫复仇悲剧,对莎士比亚、本·琼森和克里斯托弗·马洛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批评家认为,基德很可能写过一部《哈姆雷特》,后来失传了。英国诗人T.S.艾略特在他的《哈姆雷特和他的问题》(Hamlet and His Problems, 1921)中说,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应该是一些先行者较为粗糙的范本的一个顶层结果,其在剧情构思和语言上汲取了《西班牙悲剧》不少营养;他认为,汤玛斯·基德是一位不同凡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写作《哈姆雷特》时可能参照(revisit)了《西班牙悲剧》文本。同时,在莎士比亚在世时,在德国演出的早期《哈姆雷特》的译文文本留有《西班牙悲剧》的影响的明显痕迹。

这部戏剧以1582年西班牙与葡萄牙战争作为背景,沿袭了塞内加的以鬼魂作为剧情线索的写剧手法。和塞内加的戏剧一样,该剧设置了一个鬼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个典型的复仇主题。《西班牙悲剧》继承了塞内加的戏剧传统,另一方面它又有自己的新的戏剧创造。比如,塞内加的戏剧的暴力都发生在戏外,而《西班牙悲剧》的暴力都发生在戏台上,都暴露在观众的眼前。基德的创新就在于,他的鬼魂成为剧情拓展的一部分,而塞内加的《堤厄斯忒斯》(Thyestes)中的鬼魂在序幕后便离去了。塞内加的鬼魂不牵涉进剧情本身,不提供戏剧主要线索和关于结局的信息。而《西班牙悲剧》中的鬼魂对发展中的剧情和任务做评价。基德的戏中戏真的表现了死亡,不是仅仅演戏而已,不是“过不了多久他们又活蹦乱跳,/第二天活着又给观众演出”。安德利安的鬼魂和复仇之神一唱一和,与《堤厄斯忒斯》相似。鬼魂所描写的地狱,以及剧尾所呼吁的惩罚与《堤厄斯忒斯》《阿伽门农》(Agamemnon)和《淮德拉》(Phaedra)相像。西埃洛尼莫在第三幕第十三场的独白中引用了塞内加的《阿伽门农》:“通向犯罪的最保险的通道总是犯罪”。老叟那部分戏明显地取自塞内加的灵感。  在十七世纪早期,像《西班牙悲剧》和《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都被算作“老派的戏剧”。《西班牙悲剧》中的戏剧写作元素和《哈姆雷特》十分相似,它们有许多诗句类似的地方。在《西班牙悲剧》中,基德用独创的“naked bed”写了西埃洛尼莫的一句台词:

什么喊声把我从裸睡的床上叫起?

我的激跳的心充满了战栗和恐惧,

而从来还没有任何危险曾经吓倒过它。

而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运用了同样的独创的匪夷所思的语言“go to thy cold bed and warm thee”写了爱德伽的一段“疯话”:

到你那冰冷的床上去暖和暖和吧。(3:4)

这一诗句同样出现在《驯悍记》的序幕斯赖的对白中。显然,基德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不可避免地纠缠在一起。

《西班牙悲剧》和《哈姆雷特》都是运用“假疯”的表象,以马基雅弗利式的秘密设套行事的手法,达到谋杀敌人的目的。《西班牙悲剧》中戏中戏手法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继续运用,用来追索出一件谋杀案,并运用鬼魂来复仇。它是戏中戏的先驱,虽然它与《哈姆雷特》中的戏中戏有所不同,它包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霍拉希尔的被谋杀),在情节动作方面包括西埃洛尼莫在谋杀洛伦佐、巴尔萨扎和贝尔-英匹丽亚以及自杀之间犹豫不决和矛盾的解决。《西班牙悲剧》戏中戏的人物讲意大利语、希腊语和拉丁语。

《西班牙悲剧》拥有它自己的将整个故事串连在一起的手法(the framing device),由复仇之神和安德里安合作为戏剧情节的设计者和导演。这种手法并不新鲜,在乔治·皮尔(George Peele)的《老妻子们的故事》(Old Wives'Tale)和莎士比亚的《训悍记》(Taming of the Shrew)都有使用。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在串联戏剧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复仇之神起着叙事者的角色。整个一连串的复仇的最初的动机来源于安德里安。安德里安出身寒门,与高贵的贝尔-英匹丽亚恋爱,他是被诱骗进死亡的陷阱的。贝尔-英匹丽亚在调情和情欲的戏份上的进攻型的表现,即使现代戏剧也望尘莫及。她杨花水性,铁面得无以复加,居然能安然谋杀自己的情人。她的形象正与正统的“女性忠诚”的思想相对立。

……

这一消息使我处于极大的兴奋之中。我设法买到了牛津版的《西班牙悲剧》,便开始在家中翻译起来。谁知这一发而不可收,继而又翻译了其他诸篇。这既纯然是为了乐趣,实际上也是一个莎士比亚梦。当我还是复旦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二年级学生的时候,有一次,我到新教学大楼三楼一间教室前等着里面四年级班下课,我们下一节课将在那间教室里进行。我从门窗里向里窥望,只见林同济先生在黑板上书写着《哈姆雷特》里的一句诗句:“O,what a noble mind is here overthrown”(好一个高贵人品就这样完了呀)我在这里引用的是林同济先生自己的译文。。我当时仿佛触了电似的,感到一种振奋,一种玄妙,莎士比亚的戏剧多么美!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多么美!这一刻因此在我的心中存留了一辈子,那“高贵人品”成为我一生难以忘怀的一个形象。记得上世纪80年代开放初期,我有幸去美国洛杉矶。回国的行李里携带的只是用公家发的零花钱买的一部大部头的A.L.Rowse注解的《莎士比亚全集》。1987年,我有可能作为富布莱特学者赴哈佛大学做研究。虽然我主要研究多斯·帕索斯,但仍然没有失去对莎士比亚的强烈兴趣。一次,我从校报上得知瓦尔特·凯塞尔(Walter Kaiser)要在豪顿图书馆开一个莎士比亚研究的课程,名额是十三个。我赶到比较文学系所在的博伊斯顿楼教授那儿,他告诉我名额已经满了。我说,是否可以加一个。他说,教室很小,不可能再加人。我还是希望力争一下,说我可以站着听课。他说,那也不可能。这只能留给我无限的遗憾了。

现在,我有了余暇,我得以有可能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与《哈姆雷特》齐名的、先于莎士比亚创作生涯的汤玛斯·基德的《西班牙悲剧》、汤玛斯·米德尔顿的《复仇者的悲剧》、克里斯托弗·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的两个版本,他的影响莎士比亚创作《威尼斯商人》的《马耳他岛的犹太人》,以及历史剧《爱德华二世》翻译成中文,奉献在中国读者面前,无疑是还了一生的对于英国文学迷恋的心愿。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参考了A.L.Rowse的“The Annotated Shakespeare”,David Crystal & Ben Crystal的“Shakespeare' s Words”,Alexander Schmidt两卷本的“Shakespeare Lexicon and Quotation Dictionary”。

内容推荐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界群星闪耀。除了莎士比亚,克里斯托弗·马洛、汤玛斯·米德尔顿、汤玛斯·基德、本·琼森等人都有经典的名剧传世。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上下)》收录了这个时期三位剧作名家的六部剧作。汤玛斯·基德创作的《西班牙悲剧》;克里斯托弗·马洛创作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的两个版本、《马耳他岛的犹太人》和《爱德华二世》;汤玛斯·米德尔顿的“黑色喜剧”《复仇者的悲剧》。

编辑推荐

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国内翻译较多的是莎士比亚的作品,然而同时期其他优秀的、对莎士比亚创作产生过影响的戏剧翻译并不多,与莎士比亚同时期的三位英国戏剧大师克里斯托弗·马洛、汤玛斯·基德、汤玛斯·米德尔顿著的《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上下)》首次系统推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界与莎翁作品相映成辉!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0: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