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眼
一
阿傩的爷爷是个道士。
她到长大些了才明白。
阿傩小时候常跟着爷爷到村民家里串门儿,爷爷手舞足蹈,她也跟着跳动。那时她还不懂什么叫跳大神,只觉得跳舞是因为快乐,所以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看不懂爷爷眼里复杂的情绪。
后来,她跟着爸爸妈妈去了城里生活,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忘了幼年的欢乐,也忘了山里的爷爷。
直到有一天,爸爸神情肃然地将她带到一家医院。铺天盖地的白色将她困在了一方小小的世界里,浓郁呛鼻的消毒水味道让她感到一阵眩晕。于是她小声问道:“爸爸,怎么了?”
走在前面的中年男人忽然停住了脚步,将手搭在门把上,“你进来就知道了。”看来是到了,她搓搓鼻子。
一只脚踏进病房,阿傩的目光便凝在了病床上。老人慈祥和蔼的面容落在了她心底的柔软,“爷爷……是爷爷啊。他,他怎么了?”
“心脏病。时日怕是不多了,他想再看一看你,”男人压低了声音,没有叫醒还在睡梦中的父亲,“才好放心地走。”
阿傩是知道的。爸爸与爷爷不和,所以她自从来到爸爸妈妈身边便再没见过爷爷了。早些年的记忆一瞬击中她的脑海,她终究是忘不了那快乐无忧的童年,爷爷一手为她撑起的那片天空。
“阿囡……是你啊,我好久没见着你了。”本来还在熟睡的老人突然睁开眼,像是与疼爱的孙女拥有心灵感应。
阿傩的眸光落在老人浑浊的眼里,还有他黝黑的脸上纵横的沟壑,交错的皱纹却意外地构成了这样一张慈祥的容颜。“是我,爷爷。是我。”
“你终于来啦。”老人勉强抬起插满管子的枯黄的手,覆上她支撑在床沿的手。“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呀!”看得出他想尽量拉扯开一个笑容,可是虚弱的身体容不得他。
阿傩的眼角刹那间湿润,“对不起……我来晚了。”但是她并没有哭,她很早就不哭了。“爷爷,你……不会怪我吧?”她看着老人满身的医疗器械,不敢妄动。
“爷爷怎么会怪你呢?傻孩子,爷爷知道……爷爷都知道的。”他的眼神忽然有些复杂,“阿囡啊,爷爷死后有样东西八成会传给你,不过……”不知为何,她总觉得爷爷的目光带着歉意。“你开始时可能会不太适应,过一段时间就好啦。”
她没多想,只点点头。“本来该是传到你爸爸身上的,可他……算了,想必它也不会认他。”老人叹了口气,“阿囡……”他顿了顿,“我……也该去找你奶奶了……”虽然平常也能见到的,老人在心里默默地想,眼睛也跟着缓缓合上。
“爷爷……爷爷……”阿傩小声地喃喃两句,便默了声。低垂的目光没有注意到明明已经断气的老人眼皮下的眸子忽然诡异地转动了一圈。
与此同时,一缕彻骨的寒气从老人瘦削的指尖蔓延至她的手背,顺着她的掌心游过她的全身。她打了个寒战,但并没有太在意,完完全全地沉浸在失去了亲人的悲伤里。
男人站在床边,用手拍了拍阿傩的肩膀以示安慰。正奇怪老人为何忽然口齿就伶俐起来了,前些天还抽抽噎噎地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原来是所谓回光返照啊。
毕竟血浓于水,虽然他的确与自己的父亲不和,可还是感到手脚发冷,心中莫名地有些空落落的。不过他立刻回过神来,去料理后事了。
在阿傩看来,爸爸的平静颇有些冷酷。
P2-4
方慧清
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我身为母亲,却不以为然。倘若“只有”妈妈好,哪来如山的父爱,又哪来良师益友的帮衬提携呢?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师长的引领,同学的陪伴,领导的知遇,朋友的支持和赞美……《湖心花语》的问世就是最好的体现。
《湖心花语》选录了陈芳盈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冲刺阶段的习作,有初始稚嫩的语段,有承蒙编辑偏爱而见诸报刊的篇章,有她以文学手法表现的那些爱她与她爱的人和事,有她“自以为是”的文字世界和文学情怀,身为父母的我们也仿佛重温了她的成长历程。
出书了,孩子的愿望实现了,除了应诚谢晋江市文联的帮助外,在孩子走向文学的路上,还应感谢她各学段的语文老师:陈婉芳(丰泽区实小)、黄淑鸯和陈心宇(泉州三中)、蔡填和颜朝琴(北师大泉州附中)、张炜和叶华盛(泉州五中),从一开始的兴趣启蒙和好词美句的积累,到文学性灵的感悟和写作技巧的引领,都离不开他们的耐心教导和辛勤培育。其中,泉州三中的陈心宇老师,不仅家学渊源,且乐当伯乐,虽无担负陈芳盈的语文教学工作,却对她教育有加。
《泉州青年》的王春梅,《泉州晚报》的吴芸,泉州七中的庄月芳,《东南早报》的蔡芳本,《丰泽文学》的蔡飞跃等等,他们帮陈芳盈修正文字,使她的文字先后变成了铅字,给了她原初的文学惊喜和创作动力,尤其是芳本和春梅老师更是不厌其烦不遗余力地加以教导和提携,还有项万和老师与晋江少年作家班的主办方,都令人感戴。
福建省作协主席杨少衡作序,晋江市文联主席李伟才建议结集并作序,泉州市书协主席李德谦为书名题签,泉州第五中学副校长、首批正高级教师徐明杰的点拨与提醒,让本书斐然生色。
再次感谢师友们对文学幼苗的无私之爱,但因孩子生活阅历太少、文学素养尚需长足提高,作品中定有很多欠缺,尽管如此,深爱她的父母仍希冀写作能伴随她一生,无论她今后从事什么职业,有怎样的工作机遇和生活见识,都能让她真正体验到写作带来的益处和快乐!
她十六岁的农历生日,却是深爱她的爷爷溘然长逝的伤恸时刻,父母无法为她举行任何形式的成年礼,谨以此书的问世,作为一种补偿和追忆吧!
二〇一八年一月十八日于福建晋江御辇
杨步畿
一个叫阿傩的女孩有双阴阳眼,她能看到死去的人,例如她死去的爷爷,还有老师的一位亡女。女孩的阴阳眼并非天生,是她当道士的爷爷在Il占死前通过瘦削的指尖传给她的。阿傩原本努力扮演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后来“除了颓废她实在找不到其他办法来麻痹自己”。原因是她的父母就要有别的孩子了。阿傩的小弟弟出生后,她恨他让她失去了爸爸,也失去了妈妈,亦失去了幸福。她曾经想杀了这个小弟弟,却下不了手,最后她在自己的手腕上割了九道口,闭上了“那双曾经氤氲着霞光花雨的如今却毫无生气的眼眸”。
这是陈芳盈的小说《阴阳眼》里讲述的故事。这个短篇将近万字,构思和语言都颇有特点,我却更多地注意它的背景:小说里提到了“开放二孩”政策,让这篇小说有了其特定的现实社会意味。小说表现的着力点当然还在阿傩这类人物内心世界的一个侧面和他们的某种独特感受,其背景却不能忽视。读这篇小说让我想起一位熟人,他们十岁的独生女儿坚决反对要一个弟弟,或者妹妹,这让他们颇感苦恼。显然这位阿傩尽管偏于敏感与极端,却带有某种典型意义。现实生活中这一场景被作者发现并加以表现,显示出她的眼光与思考。
读陈芳盈这本作品集,我总是摆脱不了一个感觉,就是难以言说。陈芳盈现在还是个高三学生,一个孩子,她的文字于我很陌生,属于我以往极少接触的一类。她的老师蔡芳本是我的文友,他向我推荐了她的作品。尽管担心困于陌生,却也觉得可以借此了解新一代的写作,面对一段近半个世纪的距离,想来感觉很不一样。这本《湖心花语》与我经常接触的作家作品集很不相同,它是作者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各类作品的合集,包括了诗歌、散文、小说等体裁,发表过的与未发表的,得奖的与未得奖的作品汇于一集。读这些作品,我感觉更多的是在读藏在字里行间的那位作者。她的家庭,她的生活,她从六七岁到十六七岁的成长与写作,特别是她在想什么,她想说什么。一想起未来若干年后,这位作者或许会走上我们这条路,这一阅读便兴味盎然。
这部集子里的作品内容相当丰富,其中主要部分涉及的题材人们比较熟悉,与主流创作相通,例如她写家人亲情,写人间大爱,写郑成功、花木兰,写雅安地震与温州动车脱轨事件等,大多色彩明亮。我注意到她写于六年级,发表于《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的《流浪猫的一生》,里边有只流浪猫命丧一辆奔驰车的车轮下,该车栽有要客:“贵气十足的市长大人满脸横肉,披金戴银的市长夫人浓妆艳抹。”另一篇写于初中三年级的《在春节之外》则描写节日期间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这类作品读来有一种现实感,表现也比较外在,反映出作者对周边生活的关注与情感,以及教育和环境的影响。集子中另外有些作品则更多的指向内心世界,较为个人化。例如写于初一时的《无从说起》,提到自己上幼儿园时十分自卑,一见到老师便低下头,老师几乎从没真正了解她。除一个常以咬她为乐的男孩和一个姓潘的女孩外,几乎没和其他孩子接触过。上了小学后她不再隐藏自己,开始显露锋芒,成为学习好手,“就是太冷漠,太木讷,也太呆滞”,“只是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整个世界,一片黑白,全无色彩”。我感觉似乎是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她作品中内省的,追问的,敏感的,带有忧郁色彩的文字渐多,或许是成长过程某个阶段性现象,却也是思想的深化与发展。
陈芳盈写于小学五年级的作品不少,里边有一个男孩时隐时现。《城市一角》里这男孩袖子里有一瓶眼药水。《半杯水的启示》里他去医院治疗眼睛。《假如人生不曾相遇》里男孩左眸被石子击中,终从黑色变成了玻璃色。读到这些文字,忽然就想起前边提到的小说《阴阳眼》,或许这个男孩的眼睛从小学五年级一直潜伏到现在,化进女孩阿傩的眼中?或者不如说,陈芳盈记住了这双眼,一边明亮而一边暗淡。她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并付诸笔端。生活无疑复杂多面,亦有其真谛,在陈芳盈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她在努力地追索、发现、思考并加以表现。随着她的成长,这种思考与表现亦将步步深化,随之成长。
多年之前,我曾因一个特殊机会,读了一个高三女孩的作品集,并为之写了一段文字,为此前唯一记录。那女孩作品中显露的天分与才气让我觉得她在文学创作上天地广阔。不久她考上名校,读的是法律,如今事业有成,却没再写作。生活自有安排,机缘难以预知,个人选择也是一大因素。陈芳盈与我记忆中的那个女孩非常相像,未来天地无疑同样宽广。她拥有众多的可能,有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她选择在创作道路上一直走下去,这个文学新人无疑值得期待。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
陈芳盈著的《湖心花语》分为八个章节,包括小说初声、守望书田、雏龙试飞、小荷香踪、况味浅尝、皓月幽天、花开陌上、诗海涓滴,所选作品,创作的时间跨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跨越十二年,堪称“寒窗苦读十二载,一不小心一部书”。是作者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各类作品的合集,包括了诗歌、散文、小说等体裁,发表过的与未发表的,得奖的与未得奖的作品汇于一集。
《湖心花语》收录陈芳盈历年创作的散文、诗歌、小小说等体裁的作品七十余篇,分为小说初声、守望书田、雏龙试飞、小荷香踪、况味浅尝、皓月幽天、花开陌上、诗海涓滴等辑。其中不少作品发表于《泉州文学》《晋江文评》《泉州青年报》等报刊,部分作品曾获省市级作文比赛优秀作品奖。作品反映了作者的成长的经历、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校园学习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青少年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丰富想象力。文风清新,构思巧妙,文句通顺,文字驾驭能力上佳;思想积极向上,弘扬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