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双眼台风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须一瓜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须一瓜著的《双眼台风》以一场审讯交代为开局,嫌疑人甘某主动交代了十多年前的一次强奸杀人案,然而,此案在当年已办成“铁案”,且“凶主”早已认罪并被枪毙。是继续将错就错,还是还死去的被冤者和其家属一个公道与清白?公安局内部两股力量僵持不下,一方要瞒,一方要揭。最终,邪不压正,在公检法高层的支持下,终将此案真相公之于众,正义得到了维护。

内容推荐

须一瓜著的《双眼台风》讲述了审讯中,嫌犯甘某主动供认了一起十多年前的强奸杀人案,在乾州市公安局内部引起轩然大波:此案在当年已被办成“铁案”,且“凶主”早已认罪并被枪毙……“一案两凶”,令人惊愕!

高层重视,媒体卷入,舆论沸腾。是继续将错就错,还是将旧案追查到底?公检法内部,以霸道警花鲍雪飞和“疯子”警官傅里安为代表的两股力量立场迥异!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关键证据隐匿难寻,唯一证人三缄其口,一连串超常规的阻击接踵而来,被步步紧逼的傅里安做梦也想不到,他会为此付出九死一生的代价。他究竟能否绝地反击?

前所未有的“双眼台风”横扫而来,整个乾州在狂风暴雨中天旋地转……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尾声)

后记 台风已过

试读章节

鲍雪飞冲出去的时候,穿的就是白身黑领边的艾灸服;有记者误说她穿的是跆拳道服。也有记者说她凭空而降,赤脚一腿把歹徒踹飞。所有的记者里,依然是汪欣原写得最准确可心:黑带七段。侠气干云。美女局长。跳步横踢、单脚连踢。这两个跆拳道制敌动作,是鲍雪飞教他写的,也是他问到的。汪的稿子,总是写得比别人好看,而且有骨头。显然是怕读者误会女局长工作日在艾灸房,他还特别写到是病假中。但是,这一次,只有他写到了风:狂风中,鲍副局长凌空横踢时,类似跆拳道服的艾灸服的宽袖大摆在空中飘舞,路人以为在拍武侠电影。

市电视台当夜播出,有线台紧跟着。鲍雪飞在家里独自赏析这两则本地电视新闻时,看到自己瘪了一半的发型,有点难堪。刘海也是直愣愣地翘着,是风太大了,也可能是艾灸床上趴久压走样的。毕竟年岁不饶人,以前随便推推头发,甚至蓬头垢面,镜头里都是英姿勃发。那个记者也是死人,怎么也该提醒自己先整理一下头发的。不过,镜头给了抢匪携带的刀,一个大特写。角度拍得比实际的刀,显得更长更尖,令人胆寒。

鲍雪飞看了老蒋一眼。单人沙发上,老蒋保留着刚才保姆拖地让他抬脚、使双腿挂在沙发扶手上的姿势。他在看一本财经杂志,显然,他没有关注老婆又出镜的本地电视新闻。鲍雪飞懒得叫他看,但却因为他也懒得看而暗生怒意。当年,鲍雪飞是为了老蒋来乾州的。本来,她卓越的成绩可以留校,传说她还有直接去部里的机会,但是,为了老蒋,她愿意追随他到任何地方。遗憾的是,婚后没有几年,她就发现了老蒋的沉闷平庸、胆小窝囊。而这些品性,当年在大学里,鲍雪飞把它们解读为深沉、深刻,稳重、谨慎,是前瞻性人物才有的特性。和老蒋仕途的平淡无趣相比,鲍雪飞的仕途几乎是一路大风起兮云飞扬,高歌激荡;即使困顿,也难掩日后的爆发力。而老蒋在市司法局默然工作多年,好不容易混上个科级主任,还是鲍雪飞使了劲,从此便再无惊喜;现在,这对夫妻除了相信外星人的存在这个共同点,可以说,在任何方面,都越走越远了。儿子八九岁时,鲍雪飞要离婚的,离婚协议也写好了。老蒋跪求说,等儿子大几岁,他主动走;等儿子升了初中,老蒋去意已定,鲍雪飞却不干了。她的进取心,有了新境界。老蒋说,你不是一直想离吗?鲍雪飞说,就是想离,才不能离!老蒋说,这种夫妻算怎么回事?鲍雪飞说,不管怎么回事,你别碍着我的事!

夫妻俩早就不探讨外星人。早就分居。当鲍雪飞撞见老蒋手淫的时候,老蒋不仅遭遇了极大的羞辱,还有沉重的威胁,换句话说,老蒋明白,无论家内家外,在妻子的天罗地网里,他都丧失了放纵与抒发的机会。就好像是命运的游戏,老蒋的日益消沉,和妻子的红运当头,就像天地失衡的跷跷板,最奇妙的是,鲍雪飞在大醉后,似乎又总会把老蒋想象成初恋的当年,老蒋也就再度以深沉深刻、稳重谨慎的成熟男人胸怀,包揽鲍雪飞的眼泪,前瞻性地宽慰她受挫的雄心与梦想。

P3-4

后记

台风已过

《双眼台风》刊发在《收获》二〇一七年的第六期,正值《收获》六十周年大庆,活动期间,大家顺便聊起它。这个时候,离我写作结束已经好几个月了,我早已从写作运动的血热汗蒸状态平复下来,稳定的脉搏、淡然的情感、冷静的脑波。总是这样的,当读者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写作者已经新行在远方,回头看,往往尴尬大于自得。有人问为什么,有人戏谑说是不是因为里面的粗话太多、行为粗野,或者别的什么什么,当然不是,像我“文格”可以这么不腼腆的人,一般没有那种原因的窘况。

写作旅途是漫长的。目测过去好像也看不到头。很多写作都是“路过”,所有的“路过”,是为了最后的“抵达”。我想,在不知道最后的“抵达”前,所有对“路过”的回看,都会令自.己检视反省,在几乎必然获得的不安中,收拾残墨重新出发。要摆脱不安,也只有重新出发。当然,我知道,每一站的“路过”,写作人都是真诚付出,生命血脉与之复合,投入了那个时候的你的所有所能。然后是抽离,甚至是血肉剥离的别去。

《双眼台风》刮来的是成年人的铁血童话。天真,直觉善,是许多童话的根基。率真与美好,是对混沌时光的天然引诱。在这个故事里,最终那些对人性之善开放绿灯的人,排成了行。他们中有本来的好人,和本来不是太好的人,和基本不算好的人。换句话说,那些有缺点、有很多人性弱点的人,即使在权力机器的运转中,还是展示出了善或有济于事、于事有补的部分善。它不亚于现实的严酷,但它给人以突围的希望。每一根火柴都有它的光亮与温暖,它是脆弱的,但它是真实的,小说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她集中了手里全部的火柴。总要让血热一热,总要让呼吸热一热,总要看到前面是明媚的,总要知道世道再难,人心再险,还是有基本正义,在天地之间。

很多文字刊发、出版后,我都不会再看了。因为防备脸红,我也不太敢主动请人看。好吧,在这个最后的告别里,我把心里的感谢也晒一晒吧。感谢巴特尔的初念和促进,感谢新华社记者汤计的古道热肠,感谢刑警赫峰、郭青松、侯绿水,感谢萨仁法官、郑金雄法官的专业付出;感谢精神科陈新潮、张振清医生及护士长李雪梅。一个故事的合理生长,需要内在的生命动力源,需要丰厚的血肉,需要符合逻辑的展延方式,甚至是最小的榫接、最小的螺丝,都要求最准确的尺寸。所以,这一路,得到的帮助都非常珍贵而重要。比如“尸检报告单”藏匿的可能性,比如精神病院的脱逃条件,比如一颗有助于情节推动的药物的性状、大小……需要被行家确认和指点指引的细节很多。还要感谢其他为此文贡献过聪明才智的朋友们。谢谢卢晓波,谢谢粲然,谢谢那伟。

再见吧,下次。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0: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