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新闻求新聊吧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汝鸣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汝鸣著的《新闻求新聊吧》从其发表的3000篇新闻作品中,精选出59篇(其中有《人民日报》发表的17篇)和2个系列报道,按照其特别的新闻观念分类,通过对每篇作品采写的回顾、思考及新闻价值,以聊天的形式、谦逊的态度、幽默的语言、优美的文笔,忽而聊在前、忽而聊在后,无拘无束、随心自然地神聊自己对新闻求新的理解和感悟,并作为与文学互鉴收入不少优秀的诗作和散文,极具亲和力。

内容推荐

汝鸣著的《新闻求新聊吧》采取聊天形式,结合精选出的自己的新闻作品,以中国新闻奖获奖等作品的探析、为群体农民鼓与呼成功探索的思考、初学作品得与失的解剖、新闻价值与事件大小的关系、写新闻与评劳模的不同,及“抬杠、求新”、“思考‘出’新闻”、“擦亮新闻的眼睛”、“追求创意的表达”、“寻找让人怦然心动的典型事例”、“做好新闻‘点心’”、新观念在新闻评论中的位置、创意策划与工作性质系列报道成功及新闻与文学的关系等14个在新闻报道中最常遇到及争论的选题,吸收新闻名家的新闻观念,进行富有哲理地深入思辨。加上“文友聊汝鸣”和“后记”,较为系统具体地阐述了作者坚持新闻价值标准、对新闻求新、创新的新奇观念,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目录

一本特别的书——序汝鸣的《新闻求新聊吧》

立根原在破岩中——赞《新闻求新聊吧》出版

聊吧一 中国新闻奖两篇获奖、一篇入围作品采写回顾与探析

 26 亿元换来了什么?

 大局精神感动中国

 天长36 个农技站办起“示范园”

聊吧二 为群体农民鼓与呼三次成功探索的回顾与思考

 该怪谁呢?

 让瓜农到哪去卖瓜?

 金安区6.5 万灾民严重缺粮

聊吧三 剖析几篇初学作品的得与失

 “两笔帐”算出一社明白人

 七户农民承包荒废水面养鱼

 小陈庄人均收入一千元

 太和县办好农业科技商店

聊吧四 新闻,莫以事件大小论短长

 一家货真价实的饺面馆

 该刹住敲竹杠的行为

 这里的牛越宰越多

聊吧五 写新闻不是评劳模

 太和县酒厂承包及其引发的思考

 太和县为“野马”套上笼头

 分灶不分家

聊吧六 抬杠、求新

 “马流通”与新药乡

 卖光了“公”字车的经理

 不进“圣殿”大门的张老家人

 机械化施工在黑茨河

 太和县轮训村支书

 编席打篓 养活两口

 “农”字号的成品衣在哪里?

 敢争主角占高枝

 “天鹅”招标

 我省扶农资金首次招标

 安徽数十万农户“转业”

 我省“长防林”发挥巨大减灾效益

 “诚”字铸就“销梨王”

 我省农业综合开发思路出新

 财政厅57 名处长全部“包”到县

 公共农业设施谁来养护

聊吧七 思考“出”新闻

 月季花传奇

 曹操回故乡

 巧用联合拓市场

 绿染长廊分外娇

 既要“米袋子” 又要“钱袋子”

 一座老矿的“青春”秘方

 合成圩“合”出新效应

 30 万棵树木是怎样进城的

 脱贫致富的星星之火

 村里有了代理员

 三上潮头

聊吧八 擦亮新闻的眼睛

 太和县巧搭鹊桥解“双忧”

 我多么想喊您一声“妈妈”!

 “商之都”招聘“商之王”

 人人奉献一片绿

聊吧九 追求创意的表达

 踏上第二级台阶的人们

 黄山三重保险护奇松

 风景这边更好

聊吧十 寻找让人怦然心动的典型事例

 兼职“总统”张其应

 小张庄:一个春天的童话

 筑在人们心头的防洪大堤

聊吧十一 做好新闻“点心”

 囍在赵庙

 古庙会上的掌声

 唐垛湖爆破行洪目击记

聊吧十二 新观念——新闻评论的灵魂

 让畜牧业挑起大梁

 接受历史教训 严防退水溃堤

 要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聊吧十三 创意的策划——工作性质系列报道成功的关键

 “动态” 例:“‘绿色长廊’千里行”

 合肥确保提前建成“绿色长廊”

 怀远为“绿色长廊”工程建“卡”

 阜阳“绿色长廊”建设动作大

 蒙城“绿色长廊”林木颁证到户

 颍泉区“三个结合”建“长廊”

 颍州区实行“死树追究制”

 阜南“绿色长廊”建设奖惩从严

 叶集镇市政绿化一路一色

 六安向生态经济长廊进发

 “成功经验”例:“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系列报道”

 喝令山河重安排

 巧调结构显生机

 科技治岭见威力

聊吧十四 与文学互鉴

 写给黄山怪石

 江南三月

 我和儿子一起上学

 歌

 樱桃园印象

 大沙河呵,我的母亲

 浮山情思(诗二首)

 杜甫草堂(外二首)

 别了,我的苦楝树

 冬

 买花

 谒云岭

 椰林印象(外一首)

 致江南友人

 除夕夜

 新疆行

 黄山情

 海峡在吟唱

聊吧十五 文友聊汝鸣

 八喜临门

 艰辛耕耘结硕果

聊吧十六 后记

试读章节

中国新闻奖两篇获奖、

一篇入围作品采写回顾与探析

中国新闻奖,是全中国新闻作品的年度最高奖。全国的专兼职、业余新闻工作者无不想获得她。如何才能获得她?由于自己的水平所限,我不能够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

中国“长江奖”首届首位获得者、著名记者艾丰曾说过:“当记者要想总理想的事。”这是指当记者要像总理那样,从全国乃至全球、站在理论的角度和高度去思考问题,才能搞好新闻报道,才能找到价值重大的好新闻。这句话也可逆向理解为,当记者要搞好新闻报道、想找到重大价值的好新闻,就要像总理那样从全国乃至全球、站在理论的角度和高度思考问题。窃以为,这也许是获取中国新闻奖最重要、也是必备的一个要素。

这里,我对自己两篇获奖、一篇入围作品(当年安徽全省报刊类仅四篇选送参评名额)的采写,做些回顾、比较与探析。但愿能给新闻界的年轻朋友些许裨益。

财政并不宽裕的安徽,今年在全省全面取消农业税附加,降低农业税率2.2个百分点,并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全年免、减、补相加,财政减收26.73 亿元——

26 亿元换来了什么?

带来了55 亿公斤粮油

很多年没见过农民种粮有这样高的积极性

“俺种了312 亩小麦,亩产达550 公斤;二茬种大豆,亩产196 公斤,都比去年增产20% 以上。两季总收入48 万元。”安徽省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种粮大户徐淙祥乐滋滋地说。谈起今年粮食增产的原因,老徐说:“主要是党的政策好,种地划算了。”

据介绍,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最早的太和县,今年仅农业税费免、减、补就给农民减负增收4712 万元,人均近38 元,同比亩均减负62.54%,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县小麦单产、总产同比分别增长了26.4% 和28.6%,均创历史新高。

“预计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3400 元,同比可增长26%,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粮油收入可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50%。”一见面,天长市农业局的一位领导乐呵呵地说。今年,粮食直补最早试点县市之一的天长市,农业税费免、减、补给全市农民带来4171 万元的实惠,亩均减负增收48 元。农民勃发的生产积极性换来小麦、油菜籽、水稻同比分别猛增39%、22% 和84%,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很多年没见过农民种粮有这样高的积极性了,主要是政策在发挥作用。”省农委副主任张华建说。据统计,今年安徽实行农业税费“一免一减三补”后,全省增产粮食50 多亿公斤,增幅达到23% 以上,增产油料5 亿公斤,加上粮油涨价因素,全省农民粮油总增收203 亿元,投入产出比达1∶7.6。主要由于粮食大幅增收,预计今年安徽省农民人均收入可增长300 元,增幅可望达10% 以上,创近8 年来的新高。

带来了干群亲情

专门为农民负担问题来省里上访的基本没有了

“俺干了22 年的村支书,家里出了事,头一回遇到群众这么热心帮忙!”阜南县会龙乡闫老村党支部书记陈仲英很激动。今年10 月份,陈仲英的丈夫因病去世,村里400 多户人家,除极少数不在家的,老少爷们都自发赶来帮助料理丧事,看着屋里院外黑压压前来帮忙的群众,陈仲英泪如泉涌。

“以前,村干部一年到头不是催工就是讨款,干群关系紧张。现在不同了,税费减了一大半,全到乡纳税厅自己去交,明明白白,干部还上门送粮食补助,帮助群众发家致富,咱老百姓的心也是肉长的,能不感动吗?”闫老村村民邰立胜说得在情在理。由于陈仲英出面担保,他从乡信用社获得一笔小额贷款,今年种了7 亩大棚辣椒,一举脱贫。

“闫老村今年发展大棚辣椒1500 亩,并建了400 多亩无公害辣椒示范基地,通过陈仲英担保为群众争取的小额信贷就达30 多万元,仅此一项该村今年亩均就增收1000 元。”会龙乡乡长李坤说。该村两委班子一门心思帮助群众致富,在群众中树立起很高威望。一年间,通过“一事一议”,该村集资修路1.5 公里、修桥8 座,每次议事没有一户群众表示异议。

过去群众负担过重,阜南县农村干群关系比较紧张,群众上访不断。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今年免、减农业税费和实行粮食直补,全县农村干群关系得到根本改善。今年,全县没发生一起因农民负担而上访的事件。“以前,我们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现在好了,免、减税费的新政策,把我们解放了。”采访中,不少农村基层干部这样说。

“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 年,全省农民因负担过重而来省上访的多达3450批,共10245 人次;农村税费改革后的2003 年下降到512 批,1195 人次;今年由于免、减农业税和粮食直补等,至今顺便提及历年遗留农民负担问题的上访有310 批,578 人次,而专门为农民负担和为今年的负担问题而来省里上访的基本没有了。”安徽省委、省政府来访接待室主任西传军说。

P1-3

序言

某日,师兄汝鸣来电说,他写了本书——《新闻求新聊吧》。惊喜之余,更好奇这会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20世纪90年代,我刚进入安徽新闻媒体的时候,就耳闻了师兄的大名,一位非新闻专业的县级通讯员成长为安徽日报社的高级记者,一直奔波于广袤的农村大地,深耕于农业报道。之后我虽然离开了媒体,但这么多年,不断有师兄的好消息传来:2篇长篇通讯获中国新闻奖,l篇消息人围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12篇作品获全国性其他新闻奖其中一等奖3篇,11篇作品获安徽新闻奖其中特、一等奖6篇,还先后获全省性及以上其他新闻奖数十个。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奖章,两次省委、省政府联合表彰“先进个人”,入围全国第十届长江韬奋奖。

拿到书稿,认真拜读。果然,这样优秀的记者,在三十年新闻实践中始终不渝地追求一个“新”字,书稿从形式到观念不但够新,且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首先,这是一本形式特别的新闻求新观念集。

《新闻求新聊吧》不是新闻理论专著,汝鸣却结合自己的新闻作品较为系统、深入浅出地阐述自己的新闻新观念。全书从他近三千篇新闻作品中精选出五十九篇和两个系列报道,不再按消息、通讯、新闻评论和理论等来分类,也不是结合采编过程、写作背景等对作品的优劣做评价,而是通过对作品采写的回顾、思考及新闻价值的挖掘,来谈自己对新闻求新的理解和感悟。甚至,在一般新闻书籍作为附录收入的文学作品等,在《新闻求新聊吧》里,却被作为其新闻观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专门开列“与文学互鉴”“文友聊汝鸣”等栏目来聊,使之与全书有机地融为一体。

既为聊吧,此书在行文上采取了独特的聊天形式。每个话题,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话实说,有时一篇作品分作两种体裁来聊,有时一篇作品采取两级媒体对照(还包括自己原稿),聊成功不沾沾自喜,聊不足毫不避讳,忽而聊在前,忽而聊在后,加之一些恰到好处的即兴议论,整本《新闻求新聊吧》显得无拘无束、随心自然,没有故作高深、居高临下的感觉,一句“窃以为”,让读者觉得自己和汝呜就对坐在一问悠闲的聊吧里,忘情地、不拘形式地探讨新闻的真谛。

其次,汝鸣聊的新闻观念也很特别。

书中赫然有一个栏目标题为“抬杠、求新”,又称“写新闻是‘骂人’的”。当然,这里并非真的是骂人,而是指和昨天旧的新闻价值取向抬杠,是求新的一种形象化、通俗化地比喻。汝鸣吸收新闻名家艾丰、黄彩忠等的新闻观念,提出采写新闻要像总理那样站在全国、全球和理论的高度想事情,既要善于思考,又要敢于“骂人”(即抬杠、求新,下同),“往往‘思考’为了‘骂人’,而‘骂人’也需要‘思考’。”要善于思考地“骂人”,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正是由于这一特别的新闻感悟,使得汝鸣从一个小县城的通讯员一直“骂”到省级党报的高级记者,“骂”出《26亿元换来了什么?》《大局精神感动中国》《天长36个农技站办起示范园》《让瓜农到哪去卖瓜?》等一批中国新闻奖、安徽新闻奖等获奖作品,“骂”出《月季花传奇》《兼职“总统”张其应》《小张庄:一个春天的童话》《曹操回故乡》等一批深刻反映社会进步、具有传奇色彩的新闻佳作,“骂”出《该怪谁呢?》《公共农业设施谁来养护?》《化解农民办事难》《三上潮头》等一批深度剖析社会问题的新闻力作。

正像他在书中所聊的,想“骂”得那些不作为的农村党支部,振作起来、积极作为;想“骂”得那些学先进不求实效、只图形式、一味往外跑的地方领导求真务实;想“骂”得那些不调查市场、盲目引进、盲目生产的服装厂家茅塞顿开;想“骂”得那些应为公共农业设施毁坏负责的人,感到汗颜,亡羊补牢尽快改革……显然,其“骂人”的作品,更有社会价值。这特色让人不禁联想起蒲松龄笔下的《聊斋》。

所以,书中所述的新闻要善于思考地“骂人”,这看似奇谈怪论,实则是小“骂”大帮忙啊!这期翼的是不仅能给社会提供更有价值的新启示,有更佳的传播效果,也更能为社会提供正能量。

我很有幸,较早地走进师兄汝鸣的《新闻求新聊吧》,与其促膝长谈,获益匪浅。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同行走进《新闻求新聊吧》,与之交友,聊新闻,聊文学,聊社会、聊人生……

(本文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后记

由于并非学新闻专业,此前虽已搞了二十多年的新闻,从没敢想过要出新闻方面的书。

一个偶然的机会,那是安徽日报社举办全省各市、县宣传部新闻科骨干通讯员培训班,要求编辑部各个部的主任都去讲一课,经济新闻中心的主任突然有事,硬是临时拉我这个副主任去顶替,真是赶鸭子上架。

匆忙间来不及准备,只好紧急思考一番,列出一个提纲,临时找了几张刊载有自己以往新闻作品的报纸,结合这些作品的时代背景、采写过程及新闻价值,采取聊天的形式,谈自己在多年新闻实践中始终追求一个“新”字的感悟和观念。也许是较为实用的缘故吧,想不到竟产生异乎寻常地热烈反响。下课后,学员们纷纷找到主持培训班的群工部主任,要求我再去讲。负责当期《安徽日报通讯》的编辑,也来找我要讲稿,准备刊发,以满足通讯员们的强烈要求。

尽管我答应把讲稿写出来,但始终没能兑现。此后,陆续又有一些厅局、市、县和市级报社请我去讲课,实在推不掉,我也是如法炮制,而一次次反响总是那样热烈。每次讲课结束后,总有很多学员围上来问我何时能将讲稿结集出版。我一次次承诺,时间久了就觉得欠着个债,同时,还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之所以一直没有兑现承诺,并不都是因为忙,还因为担心仓促间对自己的有些感悟和观念从理论上说不清楚,以致谬误流传。接近退休的2008年底,策划并组织实施完报社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的重大报道任务之后,我开始一边料理正常的报道工作一边谋划这本书。然而,还没能完成本书的结构体例构思和选稿,2009年初夏我就病倒了,出书的事只好暂停。

说是暂停,其实即使在病榻上度过的4年里也始终无法忘记这件事。退休4年后的2013年底,还在康复中的我便开始重新谋划这本书。由于原来的讲课提纲太粗、太不完善,如何使之完善并能保持原来讲课的风格和效果?确实大费周折。

翻阅新闻类的书籍,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从事系统研究的新闻理论、教材、史等学术专著;二是按照消息、通讯、新闻评论、新闻理论等分类选取的综合或单项新闻作品集;三是对这些综合或单项选取的新闻作品附加采编过程和点评、阅读提示、背后故事等的新闻作品集及新闻故事集。而我要谋划的这个集子,与上述三类皆不同。我完全按照自己原来讲课的风格,围绕自己在新闻实践中形成的认识和观念,打破消息、通讯、新闻评论、新闻理论的界限,从自己见报的近三千篇新闻作品中精选稿件,通过对这些作品采写的回顾与思考,仍采取聊天的形式,根据说明观念的需要,忽而聊在前,忽而聊在后,不是意在对作品做点评,而是意在聊自己对新闻求新的感悟与观念。堪称“四不像”。

一次次构思,一次次推到,一次次修改,整整折腾了一年半时间。

“文无定式,书亦无定式。”是本报老一辈评论家吕式毅老师的话,坚定了我的构思。接着便是艰难的选稿。说到艰难,主要是指依据“说明观念、力求精简、突出重点、兼顾体系”的选稿原则,很多好的、甚至是获奖作品,都在一次又一次全面精简中被忍痛割舍了,尤其是超长的通讯和报告文学作品,考虑到快节奏信息时代人们的阅读实际,尽量不选或少选,有的甚至是在基本选定、撰写了说明观念的聊吧、并打印出书稿的初样后又被一次次割舍的。仅基本精选出稿件就花费了半年多时间。

撰写《新闻求新聊吧》,是从2016年初开始的。由于时间跨度较长,担心对一些作品采写时的社会背景记忆不够准确,需要查找采访笔记及大量相关资料,撰写《新闻求新聊吧》甚至比当初创作原稿还要费力。加之病后精力不济,往往只能半天写稿半天休息,稿件又要反复修改,以及杂事耽搁,总共近80篇(原写成110余篇,后和原稿一起被删去30余篇)聊吧,直到2018年元旦过后才基本完成。屈指算来,此书的形成竟然横跨了十个年头。

至于本书聊及的新闻观念,有不少是受编辑老师和领导的影响、点拨(包括不曾谋面,但从被编改见报作品中领悟),及阅读名家相关论述后领悟而成的。置此,我要对众多影响、点拨过我的编辑老师和领导表示深深地感谢!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人民日报的著名编辑、原二版主编黄彩忠老师。当我还是一个小县城的通讯员应邀去人民日报改稿时,黄老师当面教授“写新闻是‘骂人’(抬杠、求新,下同)的”,使我领悟到写新闻就要求新、关键是观念求新,并在实践中逐步深化、完善对新闻求新的认识,指导自己的新闻实践,堪称受益匪浅。我要特别感谢我国著名记者、原经济日报总编辑艾丰老师(虽不曾谋面),是他“记者要做一支思考的笔”“当记者要想总理想的事”等精彩论述,使我坚定了在实践中朦胧意识到写新闻要注重思考的认识,并最终形成写新闻应将“骂人”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的新闻观念。

本书成稿后,黄彩忠老师还不顾年近八旬,认真审阅书稿并给予热情鼓励。对于此书的形成,当初力主将我从一个小县城的通讯员破格调进安徽日报当机动记者的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日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王鸿,不仅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还不顾年逾八旬、带病为之作序。最初力荐调我进安徽日报记者部的老主任、原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组组长杨佩良,对本书的目录和主要章节认真审阅后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我在经济部的老主任、为支持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勇开第一腔的名记者汪言海,对本书的形成给予热心指导。我大学时代的恩师、诗歌评论家、诗人、安大中文系治芳教授,不顾年老多病,批阅了本书“与文学互鉴”的全部稿件。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博士成文胜教授,带着博士、硕士两级研究生,还上着本科教学课程,又赶上该校新闻传播学科正在接受国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主管部门检查、评估的特别繁忙时期,拨冗为本书作序。原《新安晚报》常务副总编赵峰夫妇多次帮本书推敲斟酌,值此一并表示深深地感谢!

尽管有如此多的老师、领导、同学的热情帮助,由于自己的水平所限,“四不像”仍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新闻同仁、方家和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2: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