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是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分析方法,是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近乎影响了全球的管理人士,成为管理者必学必会的工作工具。
外版《金字塔原理》在文字表达、案例列举以及读者阅读习惯的把握上,不可避免力有未逮。谢玉雄著的《金字塔原理:为什么精英都是逻辑控(本土实践版)》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本书以四色图解形式诠释了金字塔原理,图形全部采用思维导图,这也是金字塔原理特别重视的表达工具。
| 书名 | 金字塔原理(为什么精英都是逻辑控本土实践版) |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 作者 | 谢玉雄 |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金字塔原理是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分析方法,是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近乎影响了全球的管理人士,成为管理者必学必会的工作工具。 外版《金字塔原理》在文字表达、案例列举以及读者阅读习惯的把握上,不可避免力有未逮。谢玉雄著的《金字塔原理:为什么精英都是逻辑控(本土实践版)》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本书以四色图解形式诠释了金字塔原理,图形全部采用思维导图,这也是金字塔原理特别重视的表达工具。 内容推荐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石化、中海油、中国银行、IBM、惠普、通用、强生、波音、可口可乐、麦当劳、松下、LG、西门子、花旗、沃尔玛、宝洁、宝马……众多知名企业都在推崇的理念和方法——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分析方法,是思考、表达、沟通及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近乎影响了全球的管理界人士。谢玉雄著的《金字塔原理:为什么精英都是逻辑控(本土实践版)》基于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所著的《金字塔原理》一书,专门为想调整自身思维模式,以求在短时间内增强处理问题的逻辑性、条理性,同时提升思考力及表达力的管理人士及精英员工打造。本书通过众多图表和案例,全彩图解、深入浅出地帮助读者建立金字塔思维模式,轻松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的思考、演示、表达、汇报等方面,做到“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本书是训练思考、使表达呈现逻辑性的实用宝典,除管理人士、精英员工必知必学外,亦适合所有希望提高解决问题的逻辑性、条理性、效果和效率的大众人士阅读使用。 目录 第一章 你离精英只差一个好原理 1.1 为什么要学金字塔原理 1.2 金字塔原理的结构 1.2.1 金字塔原理结构的组成部分 1.2.2 纵向结构与思考表达 1.2.3 横向结构与逻辑思维 1.2.4 序言与吸引力 第二章 三步搞清金字塔原理精髓 2.1 金子塔结构:纵向与横向 2.1.1 纵向结构——将问题化繁为简 2.1.2 横向结构——优化整理事件归类 2.2 金字塔结构里的SCQA 2.2.1 讲故事的SCQA结构 2.2.2 背景、冲突与疑问 2.2.3 四步拆分问题 2.2.4 按照金字塔结构思考问题 2.2.5 结构化思考带来的影响 2.3 MECE分析法: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2.3.1 快速找到工作中问题的痛点 2.3.2 正确使用MECE解决工作痛点 2.3.3 工作不再混乱 第三章 思维模式决定你的未来成就 3.1 金字塔原理的思维逻辑 3.2 形成金字塔原理的思维框架 3.2.1 抓住中心 3.2.2 梳理脉络 3.2.3 全方位出击寻找有效论据 3.2.4 最终形成有效思维导图 3.3 调整金字塔原理的思维细节 3.3.1 大方向上主次明确 3.3.2 小细节上条理清晰 3.3.3 内部具体结构关系 3.4 金字塔原理带来的思维进步 3.4.1 条理清晰,有的放矢 3.4.2 论据充分,行动有理有据 第四章 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金字塔不是好原理 4.1 区分问题属性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4.1.1 给你的问题把把脉 4.1.2 给你的问题结构化一下 4.2 正确分析问题属性的逻辑法则 4.2.1 问题解构与结构 4.2.2 零基准思考 4.3 深入拆解发现问题在哪儿 4.3.1 假设先行的逻辑法则 4.3.2 逻辑树表现流程 4.4 纸上谈兵也能轻松解决问题 4.4.1 方案特点 4.4.2 总主题特点 4.4.3 分析结构模块的逻辑特征 4.4.4 解决问题的过程特点 第五章 演示是看得见的高效说服 5.1 人人都能写出一份好方案 5.1.1 逻辑结构一目了然 5.1.2 层次描述结构鲜明 5.1.3 纵向抛出环扣问题 5.1.4 横向阐述逻辑关系 5.2 金字塔结构的文本写作 5.2.1 序言的写作要点 5.2.2 高度概括的总结句 5.2.3 过渡性文字比例 5.3 金字塔结构的PPT演示文稿 5.3.1 根据SCQA设计PPT开端 5.3.2 PPT里的金字塔结构 5.3.3 只用表达意向明确的句子 第六章 表达不到位,沟通会错位 6.1 首先,你得讲清楚 6.1.1 段落清晰,短句优先 6.1.2 客观分析,杜绝主观臆断 6.1.3 内容整齐,有条有理 6.2 其次,你得会表达 6.2.1 中心明确,风格明快 6.2.2 图形和概况词组,阐明节点重心 6.2.3 提出小结结论同时,引出悬念 6.2.4 思维导图串联汇报要点 6.3 最后,时刻准备回答现场提问 6.3.1 MECE:厘清问题,抓住主要问题 6.3.2 SCQA:揣摩提问者心理,选择最优回答 第七章 不懂工作汇报,你用什么混职场 7.1 书写一份金字塔结构的工作汇报 7.1.1 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7.1.2 语言简洁,信息充分 7.1.3 5W2H要点梳理 7.2 如何进行有效的口头汇报 7.2.1 只汇报上司想要知道的内容 7.2.2 用MECE布局问题 7.2.3 用SCQA解答问题 7.3 工作汇报的六个原则 附录 让自己更好使用金字塔原理的小帮手 1.思维导图 1.1 什么是思维导图 1.2 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2.什么是鱼骨图 试读章节 2.2.4 按照金字塔结构思考问题 当我们学会了用SCQA的分析法来对问题或者项目进行解析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做到,很轻易地抓住别人的注意力,给自己三分钟时间,说清楚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SCQA按照“情景一冲突一问题一答案”这样的一条表达逻辑来传递新信息,达成共识。例如,现在我们都知道用滴滴打车软件,可以很方便地叫到车子,但是在几年前,滴滴还没有流行的时候,当你去对一个习惯打出租车的人去推荐滴滴的时候,你一般会怎么去说? 是直接拉住对方,跟对方说:“你手机上下载个滴滴APP,这个软件打车很方便,你只要这样去做,这样去按……”很可能你哇啦哇啦说了一堆,对方却认为你莫名其妙。 可是事实上,如果你用了SCQA的信息传递法,很可能内容和情景就完全不一样了。 情景S:有没有发现过,深夜的时候,或者是处于有点偏僻的城市位置,通常很难打到车。 冲突C:不是城市没有出租车,而是正好你在的地方,出租车不多。 问题Q:怎么解决? 回答A:要不要试试看我们的滴滴?滴滴一下,招手就来。 如果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滴滴打车的推广,一定比之前那种平铺直叙的,说了一堆还没有直接命中消费者心理的硬性推销好得多。 事实上,作为金字塔思维结构的子结构之一的SCQA,它擅长制造出一个有关于“回答”的悬念,最终引导人们愿意接受和了解产品。 这也就是SCQA作为金字塔结构中的一个特别闪亮的优点之一。但是,并不仅仅于此。 在上述我们用的scQA方式讲述的滴滴故事,其实用的是因果定律: 首先,是某个现实的存在的状况。 其次,这个状况有了一些不合理的状况发生。 于是,为了改善这种不合理的状况,我们需要做什么事情呢。 最后,我们要回答的内容,也就是“结果”。这个结果,其实就是从“情境到冲突”推导出来的。 在用SCQA传递信息的时候,最关键的步骤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指出一些现有案例的不足之处,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并且通过提供信息等方式,对他人的原有认知进行提升,最后引起对方对自己要传递的新信息的足够关注。 我们可以看这样的一个案例。 在工作中,总是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工作汇报,那么,该怎么把自己这段时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心得,甚至是自己的一点想法和念头,或者是对现有工作流程改进的想法,让上司认可呢? 情景S:我们准备进行职场汇报,希望得到上司的支持。 冲突C:但是我并不擅长口头表达,而且很多内容用语言来描述会让我觉得太抽象,不能驾驭。 疑问Q:那么我该怎么去做? 回答A:首先,需要整理清楚自己的思维,然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汇报,是用文字呢,还是用PPT甚至是视频?总之目的就是要让表达变得直观,让所要表述的内容更加容易被理解和认可。 在这里,我们产生了新的问题,就是关于“回答”,这个关于“What”和“How”的解答,该怎么进行内容上的组织和架构呢? P39-41 序言 冯唐在他的《活着活着就老了》的文章中,提到他曾经在麦肯锡公司工作的经历。其中有一段是对金字塔原理的评价,他说了三个伟大的用途: 第一,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利用金字塔原理中“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这四个要素,可以搭建起结实的处理问题金字塔模型,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第二,是在对员工进行任务分配时,借助自己以往解决同类问题的经验,快速列出第一层的三到七个支持论据,根据论据分别部署工作。等过段时间,员工们将每个论点的任务完成后提交报告,我们可以将这些内容整合成金字塔。这个原则有助于领导又快又好地管理员工,解决问题。 第三,就是完成任务后的汇报、交流。如果可供汇报的时间较短,那我们直接抛出金字塔顶端的总论断,然后再汇报下一级支撑论据,领导听明白了你要说的是什么事情,也明白了里面的逻辑,他点头,这事情就搞定了;但如果领导听着听着来了兴趣,要你进办公室喝茶面对面详细地说,那你只要按照金字塔结构中上一层内容是对下一层内容的总括说起,将每个论据都仔仔细细说上一遍,只要他有时间有兴趣听,我们就用这个思维逻辑来构建所有他想知道的内容。 这三个伟大的用途很好地阐述了冯唐对金字塔原理的认识。他在文中也指出,金字塔理论是个伟大的原则、伟大的方法论,学好了,对自己的思维和逻辑提升有着莫大的好处。 事实上,不单单是冯唐,世界上超级管理顾问公司、营销顾问公司、头顶各种顾问牌子的公司,以及世界五百强企业,想要找出一个没有用过芭芭拉·明托金字塔理论培训员工的企业,倒是挺有难度的。甚至科特勒营销集团打造企业咨询王牌顾问的基础课,就是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 那么,金字塔原理究竟有什么魅力,让这些企业大鳄趋之若鹜、争先恐后作为自家培养员工的宝典呢? 说白了,认真学习金字塔原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自己的逻辑思维结构与世界五百强的优秀员工的逻辑思维能力调整到一致。 听上去好像挺牛的,是吗? 确实,金字塔原理的提出者芭芭拉·明托凭着这个理论,首先培训了麦肯锡公司内部人员的写作能力,尤其是报告书、项目方案书以及各种汇报、结构性文章等;随后,金字塔原理最终成为麦肯锡培训本公司顾问书面沟通的标准课程。 那么,“金字塔原理”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呢? 金字塔原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说如何从宽泛的话题中找出自己需要的讯息,并且快速组织成思维逻辑的中心点,同时根据主题,抓住分论点,进行层层逻辑分析;第二部分,就是说如何组织自己的观点,让别人能够明白你要说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的来龙去脉。 听上去感觉这两部分内容有点空洞和抽象,但是换个方式,我们就能明白金字塔原理适用于写作时、思考问题时的思维逻辑养成,以及解决问题、演示汇报的思维逻辑养成。而这几点,恰好是英国劳工组织、美国国家智力竞争委员会以及澳大利亚议会一致采纳的现代社会成员关键竞争力要素的支撑点。 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员工的七个能力要素组成,其中包括:分析并有效组织信息的能力、观点和信息的沟通能力、计划和组织人员的控制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方法论和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技术及运用的能力。不难看出,这七个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沟通能力。所谓的沟通能力,并不单纯只是信息的转移,现代社会中的沟通更多的是逻辑思维能力的畅通,以及解决问题时系统的、结构性的思考模式及方案执行等。 仔细阅读本书,你会发现,只要每天花上五分钟,学习并且消化本书中的一小段内容,日积月累,你就能掌握这个神奇的理论,并最终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获得长足进步。 书评(媒体评论) 教坛千古业,桃李一园春。20年来,谢老师潜心管理学研究,大江南北传经布道,其为人和为师都令人敬重。工业4.0时代,精细化管理离不开缜密的逻辑思维,本书定会为你开启一扇成功的大门。 ——中国管理教育联合会会长 王体星 系统思考、逻辑思维、结构表达是各级管理者必备的素养。管理者培养说话逻辑和写作能力,本书作者就是一个良好的榜样,大力推荐此书。 ——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培训中心副主任 闫永峰 谢玉雄老师的这本书能提升公司管理层职业素养,实现“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思,办事能成”,逻辑思维与实干落地完美结合,值得大家学习与品读。 ——浙江卫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卫东 系统化思考及缜密思维是专业人士或者管理者在工作中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谢玉雄老师书中训战结合的案例,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让人受益匪浅,推荐此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王风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