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从女孩变成女人
周末举行了一次聚会,是和读研时的几个师姐妹。
平时大家都忙,这些年聚少离多,对彼此的印象,大多还停留在读研究生那会儿。
现代人的青春期特别长,那时我们已经不是少女了,但还勉强可以称之为女孩。那个时候的我们,性格虽有些不一样,有些特质却是共通的,比如情感浓烈,对未来充满信心。
女孩时代的一位女同学玲子,一心想做钱锺书那样的大学问家,高中时就通读了《管锥编》,在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也染上了钱氏特有的犀利和骄傲。
从进校开始,她就不屑与我们这群无心学术的庸人为伍。我记得宿舍卧谈时,大家都表示对学问没太大兴趣,还是毕业了去找份工作靠谱,玲子忽发言说:“你们不想做学术,我还想做呢。”我等庸人听了哑然无言,不好意思再讨论下去。
在宿舍玲子以毒舌闻名,一个有男朋友的女生认了个哥哥,她很严肃地提醒此女:“要是你男朋友到处去认妹妹,不知你作何感想?”女生们花痴时讨论梦中情人长什么样,她批评我和另一个女生说:“你们都是残花败柳了(已有男朋友了),还瞎想什么?”
还有一位师姐,正在谈着一场全院皆知的恋爱,爱得轰轰烈烈死去活来。她是我们同门的大师姐,一直是老师和同门的骄傲,平素处事理性克制,可一谈起恋爱来就昏了头,怎么付出也不嫌多。她来我们学校读研,后来南下工作,都是在追随男朋友的脚步。奈何一片真心付沟渠。
我曾经有次目睹师姐给男朋友打电话,控诉他对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冷漠自私,真想不到,那样温婉的一个姑娘,居然也会有撕心裂肺无法自控的一面。
当然她们与我相比还算正常,女孩时代的我,纯粹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经病与自大狂。叛逆、自我,与环境格格不入,眼睛长在额头上,奉行的人生哲学是“活一天任性一天,最好是在30岁前死去”。
那时候我们还很年轻,爱与恨都特别强烈,我们要做最喜欢做的事,要和最爱的人在一起。因为青春正好,所以无限骄傲,总以为后面会有一个大好的未来在等着我们。
现在,传说中的未来已经到来了,它是否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呢?
曾经憧憬着做大学问家的玲子,成了一名政府工作人员,现在是某机关的第一写手,大到决策规划,小到会议发言,没有她写不了的材料。她本来是想继续读博的,可研究生毕业那年怀孕了,生活的拐点就此展开。
曾经憧憬着进高校的师姐,果然如愿成了一名大学老师。她正在读博,却发现自己并不那么适合做学术。她当然没有嫁给那个爱得要死要活的男朋友,而是嫁给了另一个适合结婚的人。现在的老公很体贴,很温柔,也很有责任感。两人想要个孩子,可暂时还没能如愿。
至于我,更没有什么好说的。半年前辞了职,在家以写东西为生,说得好听点叫自由撰稿人,说得不好听就是无业游民。没错,这是我从小就想从事的行业,但你要知道,小时候我想写的是传世名作,动不动就想挑战金庸,叫板亦舒,可现在,别说传世名作了,我连一篇短短的文章都写得战战兢兢。
你看,从来都没有什么如愿以偿的人生。长大后你会发现,大多数人的生活轨道都远远偏离了原有的规划,而剩下的那部分人好不容易过上了想要的生活,却发现或多或少都要打点折扣。
不知不觉间,我们都从女孩跨入了女人的行列,这不仅仅是外貌的变化,更是心态的变化。
时间拿走了我们身上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傲气。王国维有句诗说“一事能狂便少年”,可能绝大部分人都曾年少轻狂,直到饱经世事后,才明白自己的局限何在。P14-16
世界正在惩罚不改变的人
与素衣的相识,始于她写孟小冬:你既无心我便休。
因为喜欢京剧,必然会关注,有关孟小冬的评述。我被素衣的文字和解读吸引,也因此记住了这个侠骨柔情的名字。
后来我买了素衣的书《时光深处的优雅》,几乎是同时,我们在作者圈里结识,有了更为密切的联系。
我看到,那些旧时代的民国女子,在她笔下鲜活丰盛。
而素衣的文字,并不止于这一面。
她写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
“那些带着童年创伤的人,终其一生要学会的是如何带着伤口前行。那些揪着原生家庭不放的人,看起来已经长大了,内心还住着一个无助怯懦的孩子。”
她写女人成熟的意义:
“真正成熟的女人,识进退,知取舍,敢于面对,勇于承担,咽得下委屈,吞得下苦水,从不轻易抱怨,更不轻易诉苦,在经历了岁月淬练之后,变得更加温和与从容。成熟不是衰老,相反,它意味着源源不断地自我更新。”
她写女性的婚姻观:
“真正理想的婚姻关系,是两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因不爱走在了一起,他们彼此独立,也互相支持。姑娘们总是在渴望着有一个人能够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却忘了后面的话是: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来。”
这些,都让我有强烈的共鸣。
原来,她并不止步于旧式女子的优雅。
她更看得清,当今女人内心的兵慌马乱。
他用自己的改变,来适应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改变的人的当下。
我们都曾无数次地思考过:一个女人要走过多少弯路,才能真正独立和成熟。
一切只因,我们都是女人。
在这样一个价值观多元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女性意识觉醒、与传统男权冲撞的关口,多少女人惶然不安,色厉内荏地活着。
她们渴望爱情,一腔热忱,却只能爱而不得。
她们叫嚣独立,蔑视男权,却不懂独立的意义。
她们拼命奔跑,生怕掉队,却不知最终要奔向哪里。
素衣懂。我也懂。
因为她们,就是曾经的我们。
能让一个女人成熟的,绝不是年龄。
能让一个女人独立的,也从不是身份。
是阅历,是苦痛。是掉过的坑,碰过的壁,撞过的南墙,流过的汗与泪,吃的苦与甘。 这一切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们要做的,只不过就是从人生的瞬息万变中汲取能量。
终有一天,你身后会长出隐形的翅膀,再也不羡慕虚幻中的天堂,你知道你的因应,就是这方天与地,你的幸福,就是此生此路。
因为改变,所以独立;因为改变,所以成熟。
李爱玲
生命中的每个阶段都有它独特的好与坏。不管人生有多么灰暗,真相有多么惨淡,你都要去直面。逃避是没有用的,逃避只会把问题无限延迟。身为女人,世界给我们的禁锢已经够多了,我们就不要再给自己套上桎梏。直面自己的欲望,尊重自己的欲望,追求自己的欲望。如果你不去力求改变,永远都不要奢望别人能够主动放下“女人该如何如何”的成见。时间在改变,我们就一定得跟着改变,否则这个世界就会给我们开罚单。活在昨天的女人们,还在幻想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活在今天的女人们,却早已经学会想要什么就自己去争取。慕容素衣著的《世界正在惩罚不改变的人》倡导一种全新生活态度:因为改变,所以独立;因为改变,所以成熟。真生活,真励志。
慕容素衣著的《世界正在惩罚不改变的人》介绍:从一出生开始,舆论就不断给女孩子们洗脑,拼命告诉你什么是“一个女人该有的样子”,渐渐地,很多女孩长大后都如他们所愿地活成了“女人该有的样子”,再按照这种理论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此代代循环。
你要质疑这是为什么,他们就会告诉你:“自古如此,天经地义。”
所有束缚人类天性的行为,都不应该被视成为天经地义。女性的平等、独立都是一点点争取来的。
可能有些女性朋友会问:“姐们儿,难道你不想被社会优待吗?”
坦白说,我可真的不想被优待,我需要的是被平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