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修泽等著的《所有制改革与创新(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40年)》是一部力图用战略理性思维研究所有制结构改革40年的学术著作。
本书设五篇,即总论篇、历程篇、支柱篇、治理篇、攻坚篇(亦是展望篇),共14章,40余万字。全书力求立意新颖一些,数据翔实一些,并尽量做到史论结合,以此寻求揭示中国40年所有制结构改革若干规律性的东西。
| 书名 | 所有制改革与创新(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40年)/复兴之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丛书 |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 作者 | 常修泽 |
| 出版社 | 广东经济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常修泽等著的《所有制改革与创新(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40年)》是一部力图用战略理性思维研究所有制结构改革40年的学术著作。 本书设五篇,即总论篇、历程篇、支柱篇、治理篇、攻坚篇(亦是展望篇),共14章,40余万字。全书力求立意新颖一些,数据翔实一些,并尽量做到史论结合,以此寻求揭示中国40年所有制结构改革若干规律性的东西。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总论篇 第一章 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40年总论 第一节 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历史起点 一、中国经济体制的“根基”以及如何看待“根基”之上的“玫瑰花”与“紫罗兰” 二、新中国的历史宝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三、历史的“流星”与现实的新“原点” 第二节 “弹指一挥间”:40年艰难的所有制改革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开风气之先” 二、20世纪80年代:火红的岁月 三、20世纪90年代:战略性调整 四、新世纪头10年:错综复杂的变化 五、新阶段开始:任重而道远 第三节 40年所形成的财富总量与所有制结构 一、中国财富(资产)存量总规模及四大构成分析 二、按国有、民营划分的资产存量格局 三、从四组流量指标分析所有制结构新格局 四、正视某些地区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和经济效益低下问题 五、总体判断 第四节 本书逻辑体系、作者追求与遗憾 一、本书的逻辑体系 二、作者的追求 三、本书的遗憾 第二篇 历程篇 第二章 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历程(上):20世纪后期 第一节 1978—984年的所有制结构改革 一、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 二、国有经济的“放权让利”改革 三、非公经济的萌生:“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二节 1984—1992年的所有制结构改革 一、国有企业实施“两权分离”式改革 二、乡镇集体经济异军突起 三、私营经济获合法地位与“三资”企业由点到面展开 第三节 1992—1997年的所有制结构改革 一、国有企业改革:由“政策调整”转入“制度创新” 二、非公有制经济“公平对待”问题相应提出 第三章 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历程(下):世纪之交与21世纪 第一节 1997—2002年的所有制结构改革 一、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三点突破” 二、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的推进与国有企业“三年脱困” 三、非公经济从“体制外”到“体制内” 第二节 2002—2012年的所有制结构改革 一、国有经济改革陷于“胶着”状态 二、两个“非公经济发展36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相继出台 三、“三资”企业向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拓展 第三篇 支柱篇 第四篇 治理篇 第五篇 攻坚篇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