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对决
就如同是宿命一般,三国后期,最强的两个内政天才终于要在战场上一决胜负。
太和五年,司马懿接替曹真负责对蜀作战。这场宿命般的战役即将拉开帷幕。
太和五年二月,汉丞相诸葛亮兵出祁山,魏明帝此时却只有一个选择——司马懿。
太和二年,一向对东吴战无不胜的曹休在石亭遭遇滑铁卢,损兵折将,一世英名一朝丧。虽然曹叡并未责怪反而加以优待,但是曹休“惭恨不已”,不久就带着愤恨和不甘离开了人世。然而更坏的消息是,太和五年,曹真也死了。曹丕留下的帝国两大武力支柱就此崩塌。
曹叡刚刚即位五年,帝国已经没有几个既有足够威望、又能独当一面的统兵大将了。在曹丕留下的四个人之中,陈群不懂军事,也只有司马懿,才能和诸葛亮相抗衡。
诸葛亮在包围祁山之后,决定率主力去上邽割麦子,因为自北伐以来粮草一向吃紧,这是他北伐最大的不利因素。而之前司马懿留下的兵力明显不足,于是当即决定挥师救援,双方在卤城相遇。
这两位都是出身于内政部门的天才,终于要在军事领域一决雌雄了。
然而这场战役的结果,至今仍未有定论,依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正方观点】司马懿获得了卤城之战的胜利。
认为司马懿获胜一方的理由是《晋书·宣帝纪》中的记载:“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一言以蔽之:诸葛亮畏敌避战,司马懿杀死、俘虏蜀军上万人。
【反方观点】诸葛亮此役取胜。
认为诸葛亮获胜一方的理由是《汉晋春秋》中的记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懿遇于上邽之东。懿敛兵依险,兵不得交,亮引还。懿等寻亮后,至于卤城。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于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孤军食少,亦行去矣。’懿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栩、魏平数请战,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病之。诸将咸请战。夏,五月辛巳,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首三千,懿还保营。六月,亮以粮尽退军。”一言以蔽之:司马懿畏蜀如虎被诸葛亮打败,蜀军斩获甲首三千。
结局如何众说纷纭,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双方在这场高强度战争中都遭受了很大的损失,曹魏名将张郃身死,蜀国则是足足准备了三年才得以再次出征。对于诸葛亮来说,对于蜀汉来说,三年,格外漫长。
这次对决,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卤城相持一月有余,从后面司马懿的反应我们可以看出,这次对决对司马懿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他们彼此都知道,再见不会太遥远。(P16-17)
作为一个学习城市与环境的人,我这样评价:作者讲述的历史,城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体现,精密的规划和布局,要有CBD的高楼大厦和小市民的蜗居,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孙永樾
看到作者对西晋历史的生动讲述结集成文,我真心为好友的兴趣能够开花结果感到高兴,也为我等平时不读文史哲的工科生终于有好玩、好看的历史书可读感到开心,业余读者良心推荐!
——阮磊
这本书行文巧趣,文风诙谐,叙事连贯,逻辑严谨。即使是历史小白也可轻松扫盲,积累人生经验,对于已有了解的人而言更多了新奇的观点。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对历史有着蜜汁热爱和笃定信念的人进行传承的责任感。
——郭仕琪
动笔写下第一行文字,还是2016年初春的事情。
对我来说,写作就像窗外的云卷云舒那样自然,我打开电脑,开始对这个已经尘封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朝代进行最忠实的记述。
翻开历史的书卷,里面的人物已经沉寂,他们已经被尘封了太多年,有很多人的形象甚至已经模糊,只剩下散落在史书中的只言片语。那个刀光剑影的时代,那个可能被误解的时代,那个看似昏暗的时代,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坏。
我想用最华丽的语言、最精巧的文字、最沸腾的热血、最专注的目光、最深邃的思考和最温柔的怀念,去描绘那个时代。虽然,我知道,就算竭尽所能,也难尽善尽美。
坐在电脑桌前,让一个个历史人物在笔下焕然新生。慢慢地,他们与现实中的人物重叠了,他们就像我曾经的老师、曾经的兄长、门外的工人师傅和大楼里的白领精英。此时,那个时代,离我并不遥远。是的,并不遥远,梦与现实,只在一念之间,就像我常用的那个结尾——“诚如斯言,幸甚”一样。
是的,这是一个特别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最光明的时代,也是最黑暗的时代。
这是最波澜壮阔的时代,也是最默默无闻的时代。
这是一个充满了名士高人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了小人屠夫的时代。
这是承接着上一个英雄世纪的时代,也是开启了下一个英雄世纪的时代。
这就是西晋,中国历史上最扑朔迷离的时代。
区区不才,希望能写好这段故事,为你讲述一个我眼中的西晋。
兰陵柳叶刀著的《原来你是这样的西晋》,抱着一颗真诚的心,作者对已经尘封了不知多少年的朝代——西晋进行了忠实的记述,这本《原来你是这样的西晋》为你讲述了一个他自己眼中的西晋天下——一个也许并不如你想象中那么坏的时代。这是一个特别的时代:它兼具光明与黑暗;既有波澜壮阔,又显默默无闻;名士高人不可数,小人屠夫遍地是;它扑朔迷离,却又令人不由想一探究竟。
兰陵柳叶刀著的《原来你是这样的西晋》,一本书带你神游真实的西晋。
听我说!西晋其实没你想的那么糟
司马懿父子也许诡计多端,但未必阴险狡诈;贾南风的确不好看还心狠手辣,却并非擅权乱政、祸国殃民的妖后;司马炎其实还算个仁善之君,司马衷实际上也没那么白痴。
魏晋风流,八王之乱,阴谋阳谋,“晋”在此书
以诙谐的语言为你描绘一幅幅画面,刀光剑影,兵荒马乱;以沸腾的热血为你讲述一个个故事,阴谋阳谋,诡计多端;以冰冷的目光为你客观解说一段历史,不偏不倚,也不以己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