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入侵者
一
北京东郊的天空,云彩浓厚,一阵风过,云彩变得淡了许多。
一架侦察机带着响声掠过天空,然后升高,钻入厚厚的云层。
空军防空部队和往常一样,高度警戒着天空的目标。忽然,雷达荧光屏闪烁几下,目标消失了。
指挥人员紧张地围在雷达旁边,眼睛紧盯着,气氛一下子显得异常。
防空指挥部作战部部长董力伟紧张地问:“怎么回事?”
雷达兵迅速操作,荧光屏闪出了一处白点,大声报告:“东南方42度发现侦察机一架,高度八千……”
董力伟心里很复杂,台湾的高空侦察机,由于是美国提供的先进飞机,飞得高,速度快,高射炮很难打下。董力伟朝空军副司令崔文军望了一眼:“崔副司令,又来了一架!”
崔文军心里早就知道这架不善的侦察机,已经来过两次了,他就盼着打下这架飞机。他严肃地点点头:“开始吧!”
董力伟拿起话筒:“01、01,02、02,出击……”
两架战斗机相继起飞。带着一阵闪电般的气势飞向云端,编成战斗攻击阵形。
相对应的高炮阵地却是另一番战斗景象。高炮阵地座落在山洼里,一架架高射炮用树枝伪装着,不停地朝空中发射炮弹。
王大德头戴钢盔,满脸硝烟,胸前挂着望远镜,焦急地穿过一座座高炮阵地,奔向副团长欧阳玉山身边,大声嚷道:“集中全部火力,干掉它!”
欧阳玉山地道的山东汉子,他挽起两只袖子,从指挥员手上夺过小红旗,大声喊道:“各战位注意啦,统统听我的口令,目标正前方,标尺300,开火!开火!”
山洼之间一面扇形阵地的高射炮阵都昂起了头,一齐向空中侦察机猛烈开火,形成了一道火力网。
侦察机冒着黑烟,带着怪异的呼啸声,在空中盘旋了一周,便一头栽了下来。
王大德高兴地拍着欧阳玉山:“打得好!打得好!奶奶的,老子这高射炮可不是好惹的!”
通信员在战地接着电话,大声喊道:“王团长,防空指挥部电话!”
王大德大步朝电话机走去,抓起电话,大声:“我是王大德!”
空军指挥部内,崔文军手握电话,流露出庄严而神秘的语调:“情况紧急,你务必在下午4点钟之前赶到防空指挥部开会!”
王大德拿着电话果断地说:“是!崔副司令,我一定在4点钟之前赶到!”
欧阳玉山紧张地望着王大德,试探地问:“崔副司令连祝贺的话都没说?”
王大德放下电话,犹豫地摇摇头。
王大德是从八路军打出来的老军人,有多年战斗经验,听到刚才防空指挥部空军首长的电话,他预感到一定有重大任务。
欧阳玉山急了:“以前只要我们打下飞机,崔副司令总是第一个打电话祝贺……难道有什么情况?”
王大德又拍了拍欧阳玉山:“这里由你指挥!我得赶紧走,看样子很急,不知又有什么任务!”
欧阳玉山望了望天空:“奶奶的,那熊玩意再敢来,我非揍下它!”
王大德点点头,然后大声喊道:“通信员,备车!
一辆用绿色网状伪装的军用吉普车,沿着崎岖的野外公路奔驰着。
王大德坐在副驾驶位上,盯着不平的山路,心里依旧盘算着高射炮打飞机的重重困难。他的身后坐着的通信员不时观察地形。
吉普车经过一道被雨水冲过的危路,司机犹豫道:“团长,你下来,我先开过去……”
王大德看了看手表,果断地说:“时间不多了,冲过去!”
吉普车放慢速度,一只车轮悬空驶了过去。
司机松了一口气,加快速度,吉普车又飞驶在原野的公路上。
王大德没想到,在同一时间,在不同地点,一辆美式越野军用吉普车上,麦克逊嘴里抽着雪茄,穿着一身迷彩作战服,独自开着车。车的副驾驶座位上趴着一只大狼狗,样子十分凶狠。麦克逊开车穿过林中,朝机场方向驶去。他要调动和指挥侦察飞机,重新部署。美军为了侦察到中国大陆的军事动向和秘密进行的科研项目,与台湾空军在密谋新的侦察地点和目标。
王大德紧急赶往防空指挥部的任务,直接与台湾空军侦察行动有关。
时针差五分钟指向三点,王大德的军用吉普车在防空指挥部大楼前紧急刹车停下。
王大德跳下车,看了看手表,然后大步流星地朝防空指挥部大楼走去。
高高的防空指挥部大楼有一个掩体的阶梯,看上去庄严而神秘。
王大德带着一股从战场的硝烟,快步登上长长的台阶。
大楼第一道大门边站着两名手持冲锋枪的空军士兵。王大德经过大门岗时,掏出军人特别通行证一亮。两名士兵威严地举手敬礼。
王大德进入大厅,室内灯光通明。他紧接着走进第二道门岗,亮过证件后,步入另一间通道。 这时,年轻的作战参谋李小华出现在王大德的面前,神色十分庄重。
李小华小声说:“王团长,请跟我来!”说着严肃地带领王大德走进第三道门岗。
此时此刻的台湾,金碧辉煌的会议室里,台湾情报部长罗文东一副黑色西服打扮,戴着宽边墨镜,手里拿着一根拐棍,对着空军参谋长发着牢骚。
罗文东对被打下的侦察机很不满:“你们的空军是怎么搞的?就像断了翅膀的鹰,飞得出去却飞不回来!”
付东生不停地抽着烟,然后把烟蒂一丢,埋怨道:“这不能怪我们无能,只能怪飞机太落后了!”
罗文东有些生气,声音更大了:“别跟我说落后,我要的是情报,中共大陆西部的军事情报!这可是老蒋亲自要的东西!”(P4-6)
丝绸之路上一段未解的传奇
翻开中国丝绸之路的历史,无论沙漠戈壁,还是海洋古船,都留下了许多故事,那是千年书写的中华文明。
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在古老的陆上丝绸之路上,在新疆罗布泊,在青海马兰,有一段历史是长期处于保密的。50年后的今天,它终于解密于世界。这便是振兴中国最强实力的罗布泊原子弹和氢弹实验以及空军导弹部队打掉美国U-2高空侦察机的传奇故事。
罗布泊很神秘,曾经是玄奘西行的历史痕迹,也是与古丝绸之路相连的楼兰古城的遗址所在。保密50多年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本书在今天首次给予解密,给读者以全新而生动的再现,也是对丝绸之路发生的故事再次注解。
说到这个被深埋多年的故事,可谓是一次大的绝密较量。其本身是中国国防事业可歌可泣的宏伟成就,但是美国不甘心,通过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秘密对中国侦察,并以台湾为桥头堡,把最先进的U-2高空侦察机部署在台湾,成立了“黑猫中队”,亲自训练台湾飞行员。在美国的暗中操纵下,U-2屡次飞往长沙、兰州和罗布泊多处地方,秘密拍摄侦察,获取了许多情报。
一切都面临生死的重大绝密较量,到底中国在罗布泊成功进行原子弹试验,还是被美国的高空侦察机获取情报?来自高层的绝密较量,来自空军导弹部队与黑猫中队的绝密较量。这一切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揭开这个封存的故事,有很多困难。早期的参与者,特别是指挥者多数都不在了,我在翻阅档案馆资料之后,也访问了多个保卫部有关局室,走访了多个空军导弹原部队。
探险与解密,是我多年写作的基调和原则。早期我独闯大洋深处,与海盗零接触,有了《黑色马六甲》;我历险走青藏高原多个无人区,有了《死亡之窟》……
为了寻找当年原子弹的生产铀矿和加工地,我走湖南,去兰州,寻找当时的最原始素材。罗布泊是个神奇和充满死亡之地,周围与茫茫戈壁相连,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和后勤保障,根本无法进入和通行,况且至今那里依然是军事禁区。
在部队的帮助下,我坐上越野吉普车,长时间在野外戈壁寻找。在罗布泊原子弹试场,我看到了当年的场景,那是一个让全世界惊奇的地方。艰苦的戈壁大漠,其实还连接着新疆多个暗河,曾经是早期丝绸之路的地方。我看到遗留下的一个个场区,还有戈壁滩遗留的秘密。越野车穿越一天也跑不完那片基地,空军的塔台以及多个区域的试验地,周围还有防御的军事设施,甚至还有曾经伪装的基地等。
我望着戈壁深处的罗布泊,再次与原子弹试验部队和防空导弹部队融合在一起。我站在一片曾经伪装的基地前,想到当年U-2高空侦察机飞过,拍摄的罗布泊基地其实大多是伪装的目标。
真正意义上的绝密较量,一直在暗中进行。美国怕中国制造出原子弹,根据中央情报局和U-2拍摄到的情报,秘密派出了第七舰队部署在南海,并且制订了打击罗布泊的代号为“高跟1号”的军事计划。台湾黑猫中队多架U-2高空侦察机飞进罗布泊和兰州、长沙一带侦察。中国空军导弹部队秘密行军设伏,打下多架被美国吹嘘不可战胜的U-2飞机,震惊了世界。这里面隐藏着无数的故事,罗布泊与美国第七舰队“高跟1号”计划牵动中国与美国高层。最终,党和人民以超强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智慧,战胜了敌对势力企图破坏的阴谋行动,中国成功地试验了原子弹和氢弹。
然而,美国还不甘心,说中国有了原子弹和氢弹,没有运载工具,等于没有用。于是,又一次绝密较量开始。
中国选择了一个戈壁基地,代号“50号基地”,启动火箭发射两弹混合运载体。被称为七勇士的中国军人在掩体下,按动了电钮,两弹发射在罗布泊指定地域,成功地实现了两弹混合发射。
这下,美国彻底傻眼了。
2016年4月,我在酒泉基地战友的帮助下,寻找“50号基地”,可是废弃几十年的基地在茫茫戈壁上实在找不到。但是,作为中国首个航天日,加上当年的七勇士要重返“50号基地”,于是部队分批寻找多日,终于找到了当年两弹混合的发射基地。
为了行车不迷路,我们在戈壁滩插上了几百个旗标。我坐吉普车行驶艰难,终于抵达了那个神秘的SO号发射基地。我亲自下到掩体的防空洞内,观察到了那饱含历史价值的场景。
走出掩体防空洞,我在发射架的那块只有半个篮球场水泥地上,还清楚地看到被火烧过的印记。斑斑的火焰存迹,过去五十年了,却仿佛将我拉回那段历史……
经过多年探寻,我逐渐找回了那段几乎丢失的故事。去年,在军报的一次聚会上,我说起这段往事,曾在空军导弹部队服役过的粟戎生将军很激动,他讲了当年设伏打U-2的点滴故事,更坚信我创作的欲望和决心。
往事已去,所有经过和参与那段历史的人物太多,按纯纪实文学写,不光有流水账之嫌,而且每个事件的发展也有所限。我想,在所有事件基于真实的基础上,以小说形式来创作,更具有故事性和悬念。小说中人物的名字虚构,无论是谁,都是一个个真实人物的浓缩,更是对无数默默无闻的军人和英雄的歌颂。
在此,我特别说明,我经历十多年积累,特别是新丝绸之路提出后,2016年,我沿“一带一路”的途径,行万里路探险采访,所创作作品的故事都是独家所构思,也是我在古丝绸之路再次寻找的未解的故事,更是我不畏艰辛和险境再次的创作。
一切艰辛的创作与解密,都是对那段历史的敬仰和纪念。这部书在出版之际,得到了空军政治部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交付空军情报部门送审后,很快给予批复,充分肯定作为军报记者、军旅作家为空军防空部队辛勤的采访和创作,并表示感谢。当看到空军政治部宣传部的批复鼓励时,我很感动,能为军队光荣的历史而书写,是幸福的。
今天,新丝绸之路的发展,也正是古丝绸之路文化的挖掘和弘扬。古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旧大陆三大洲最重要的国际通道,数千年来,曾为整个人类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我们沿着“一带一路”再次出发时,再次回味和阅读遗留在丝绸之路上那一段未解的传奇故事,会更加有意义。
沉石
2017年8月8目写于《解放军报》
沉石著的《绝密较量》讲述了地处罗布泊的军事基地,频频被敌军飞机侦察。
空军上校王大德临危受命,秘密组建“长空营”,肩负起保卫蓝天的重任。
让王大德想不到的是,他抗战期间失踪的弟弟罗青山,已经是敌军的王牌飞行员,还成了“黑猫中队”的中队长,直接参与了对大陆的军事侦察。
时代的巨浪,让两兄弟的命运紧紧地交织在一起,然而他们谁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几年里,王大德转战北京、湖南、甘肃、江苏各地,多次击落当时最先进的敌军侦察机,重创“黑猫”,直至击落并俘虏了罗青山。
分隔海峡两岸的亲兄弟,最终团聚。
在艰苦卓绝的对抗中,有人失去了战友,有人失去了亲人,有人失去了生命……
但今天的我们,从未失去曾经的他们。
国家重大题材、军事解密题材著名作家、《解放军报》著名军事记者沉石作品。
大国强军是新时代的中国梦之一,从小米加步枪到导弹航母,人民解放军正在茁壮成长!
《绝密较量》是根据真实的绝密档案改编成的小说。首次揭秘五十年前的绝密军事档案,披露美国中央情报局与黑猫中队的诡异行踪,不忘初心,铭记中国强军梦的铁血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