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隆电气集团著的《盛隆群体老板之路(盛隆文化读本第2版)》是盛隆大学创业学院教学培训的核心教材之一。
本书没有过多单纯的理论阐述,而是紧密结合盛隆的发展实践,对经济深化改革时期,民营企业的创业创新所经历的多种探索突破,所做的记录、总结、思考和提升。
本书内容大多保留了其在企业孕育、诞生、运作过程中的原生态,本真态。文风质朴本色、亦俗亦雅、可读可思,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样本意义。
| 书名 | 盛隆群体老板之路(盛隆文化读本第2版) |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 作者 | 盛隆电气集团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盛隆电气集团著的《盛隆群体老板之路(盛隆文化读本第2版)》是盛隆大学创业学院教学培训的核心教材之一。 本书没有过多单纯的理论阐述,而是紧密结合盛隆的发展实践,对经济深化改革时期,民营企业的创业创新所经历的多种探索突破,所做的记录、总结、思考和提升。 本书内容大多保留了其在企业孕育、诞生、运作过程中的原生态,本真态。文风质朴本色、亦俗亦雅、可读可思,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样本意义。 内容推荐 盛隆电气是中国智能用电行业领先的全链条供应商,被誉为中国民营企业生动独特的发展样本。盛隆电气集团著的《盛隆群体老板之路(盛隆文化读本第2版)》以丰富翔实的内部文档、专家评论、媒体报道等,全方位、立体式地记录、呈现和解析了盛隆创业创新的理念、制度、道路、文化及其成功历程。 本书首次公开了盛隆电气从默默无闻到崛起三十多年的运营之道,以及一次又一次创新背后的精彩故事和管理大事件。 本书为中国企业经营者在创业创新、企业文化构建、战略选择、国际化等方面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成功范例。 目录 第一章 群体老板 1.1 盛隆电气的历史与发展 1.2 在清华大学2017年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及开发研讨会上的讲话及交流(摘要) 1.3 企业“共建共享”的“群体老板模式” 1.4 追寻中国版“林肯电气”——复旦EMBA学员参访盛隆 1.5 “群体老板制”是盛隆人共同的需要 1.6 时任湖北省委书记指示建“老板工厂” 1.7 省委书记签批“盛隆群体老板模式”,副省长赴盛隆电气调研 1.8 盛隆独家:“群体老板制——能人集体所有制” 1.9 企业所有制和管理形式的探索 第二章 两个第一 2.1 刘道玉校长:希望盛创院成为全国人才的孵化器 2.2 少一点虚荣心,多一点求实精神 2.3 盛隆电气能为百万江城学子做些什么 2.4 “两个第一”的担当 2.5 一个老百姓的“一、二、三” 第三章 四百战略 3.1 盛隆“四百战略”欢迎武汉大学学子 3.2 董事长谢元德在湖北省委党校讲课 3.3 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布局雄安新区 3.4 创业导师高校行 第四章 一个新商品 4.1 盛隆电气“智能用电,保证20年”新商品发布会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 4.2 湖北卫视《湖北新闻》头条报道盛隆电气“智能用电,保证20年”新商品 4.3 创造奉献美好,就能市场领跑 第五章 盛隆文化基本 5.1 校训 5.2 十大代表性文化 5.3 从昨天、今天、明天看盛隆文化读本 5.4 领悟使命,呼应时代 5.5 记者心目中的盛隆 5.6 盛隆电气:一个值得奋斗一生的地方 5.7 董事长谢元德谈《杰克·韦尔奇自传》 5.8 基本制度文件——独有的精神财富 5.9 企业是成员命运共同体,“四盛”是公司发展“传家宝” 第六章 立德树人 6.1 刘道玉、谢元德回答武汉大学学生提问 6.2 “我要加入共产党!”——董事长谢元德回答武汉大学硕士生、博士生提问 6.3 为国为民最长远,帮助青年最喜欢 6.4 王城镇竞智学校110周年校庆 第七章 科技创新 7.1 打造技术领先的盛隆品牌 7.2 关于公司创新的几点看法 7.3 盛隆电气:技术创新建设大品牌 7.4 盛隆电气智能用电(2017)博览会 第八章 往世界走 8.1 预变应变——盛隆独创“群体老板241”战略 8.2 第八届动态竞争国际论坛上的盛隆电气 8.3 盛隆电气:与电气巨头的世界对话 8.4 中国强,盛隆强——把中国文化输送到巴黎 8.5 往高处走,往世界走 第九章 走向新时代 9.1 精心实施百年蓝图,迈向电气智能时代 9.2 盛隆电气:做一家受人尊敬的百年企业 9.3 中国民营经济的牛动独特样本 9.4 2018年元旦和新春致辞 9.5 定义美好,走向未来 试读章节 第二个阶段,是重点建立一种机制。要用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才能够使人更自主?前面说了我的一个思想观念:自己需要自主,他人同样需要自主。不自主做不了什么事。但是,你也要自主,他也要自主,在一起到底如何相处呢?所以要建立一种机制,让所有人既能自主,又能一起形成力量,做大、做强,不仅仅是单个的个体。 通过多年的探索、努力,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种“统分结合,个体为基,统分共利,集强个益”的机制,就是盛隆机制。盛隆机制的特点是大中含小,小中寓大;合中有分,分中有合;统而不僵,分而不散。盛隆机制将企业、团队和个人二三者的利益关系有机地、紧密地、融洽地结合起来。 这个机制最核心之处就是关注人、重视人、尊重人。我最早的讲话基本上所有表达的思想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我是三届湖北省人大代表,当时人大会上记者采访我时用的新闻标题是“关注人·尊重人·重视人”。 那个时候我们进了枣阳县城。尽管条件简陋,我们把培养年轻人做厂长、经理作为重要目标和任务。最初,很多人笑话我们说我们是专门制经理、厂长帽子的,搞虚的。虽然有人嘲笑我们,但我们仍然坚持,因为我们心里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目的。虽然内部也有些人不明白,但我天天鼓励年轻人说:“你将来一定会当上厂长、当上经理的。怎么当?一起创!先学习怎么当,只要具备了当厂长的能力,就一定会有个厂让你当厂长。有能力当经理了,你一定会有公司。我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不停地给大家灌输这种思想。” 后来发展到武汉。在1997年的一个讲话中,我们提出:“培养出一千个经理、一千个厂长,自然就会有一千个公司、一千个厂。”通过这个讲话,可以看到当时的群体老板思想已经基本成熟,只是还没明确提出来叫“群体老板”。 1998年,统分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基本形成。 群体老板制是盛隆人的共同需要。在公司,我是创始人,但我一直将自己定位不是老板。那时,我非常反感别人叫我老板,我最喜欢的称呼是经理。因为我的想法是把大家培养成经理、厂长,我也是其中的一个经理、一个厂长。谁叫我老板,我就非常恼火,我认为老板是有剥削性质的。 群体老板制从根本上说是做人、做事、创业、创新的需要。在“大呼隆”时代,很多人的强烈愿望就是想做事,但是做不了事。 在座的很多都是老师,我再讲讲那个时代的一个故事。1971年,王城镇一个学校搬迁重建,我也被派去建这个学校。我们在那做技工,很多很有水平的老师、高级知识分子在那里做小工,帮技工打下手。还有从农村派来的一些农民丁当小工,其中有些素质较差的人,对那些老师很不尊重。我当时看到心里非常难受,有时候会出来阻止一下。 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一个王老师,老批他是国民党的三级翻译官。后来,我从谢纯德(我国最早的电信专家,枣阳王城人)的自传里才知道,他在读研期间也被蒋介石直接下令派去远东战场做翻译。也是到那时,我才知道那时候翻译官是很光荣的身份。当时,中国很少有懂外语的人,王老师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派往远东战场是件很光荣、很有功劳的事情,却受到错误的批判和人格上的侮辱,而自己只有无奈。在那个时期,王老师想把他的知识传授给别人,却做不到。 我们的群体老板要达到什么目的和效果?就是人要自主、有尊严地做人、做事,要创业、要创新。怎么去创业?怎样才能成功?我总结了一个创业成功的公式:做你能做+会做+愿意做+价值最高的工作=成功。大家的需要是什么?具体讲是成人、成才、成功,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 我们公司提倡的价值观:帮助青年成长、成才、成功的人数=价值的大小。在我们公司,帮的人越多,受到的尊重就越多,大家都会向你学习。 我们还提出“今日兵、明日将,后日率领三军打大仗”的群体老板三部曲。 P10-11 序言 文化能够影响和改变世界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当下,业内流行一句行话“有实力才有竞争力,有实力才有尊严”。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包括资金、土地、资源、设备、人才和技术等;软实力就是文化力。前者是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常常被人们所重视,而软实力是只见其影不见其形的,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其实,相比较而言,软实力的作用更大,其影响力是根本的和长远的。 什么是文化?从根本意义上说,文化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总成就,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总概括,是人类全部思想和行为的总记录。这样说未免太抽象,具体而言,一切文学、艺术、观念、灵感、意思、学风、校训和制度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之所以称为文化,是因为它像阳光、空气、雨露一样,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和改变着人们的命运和生活。人类正面临资源匮乏的危机,很多资源终有一天会枯竭的,但文化资源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它们将伴随着人类的始终。 对于创业者来说,为什么要学习文化读本?因为文化能够影响和改变世界。这是危言耸听吗?非也。这是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只是人们没有发现它的伟大力量而已。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除却变化,别无永恒之物。”按照进化沦的观点,变化有巨大的变化和微观的变化。前者是能够观察得到的,而后者是肉眼看不到的,但这种变化却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正是这些变化才有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瑞士达沃斯论坛家喻户晓,它创立于1971年,是一个非政府组织的国际经济活动,可很少有人看得到它的文化影响力。它的创始人是日内瓦大学教授克劳斯·施瓦布。他是教授商业政策的,创立这个论坛的灵感源自一本书。法国经济学家薛利伯撰写了一本书《美国的挑战》,其中分析了欧洲落后的原因不是资源和技术,而是管理。这个观点引起了施瓦布的共鸣,一个创意便在32岁的施瓦布脑中涌现了,“我要为欧洲商业领袖构建一个平台,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企业管理”。于是,他于1970年创办了“欧洲管理论坛”,1987年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又称“达沃斯论坛”)。谁也未曾想到这个论坛的影响力如此之大,雷打不动每年1月举办一次年会,迄今已召开了47届年会。每年的年会,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总统、总理、王室成员、世界富豪等人物参加,讨论世界经济形势、金融政策,研究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等。 文化改变世界的一个典型例子,也是发生在达沃斯论坛上。1988年,希腊与土耳其关于爱琴海岛屿的争端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双方开战在即。这时正值达沃斯论坛开会,施瓦布灵机一动,把两位首脑邀请到达沃斯小山上。根据论坛对话而不对抗的精神,两国首脑坦诚对话,结果消除了敌意,签订了《达沃斯和平宣言》,从而避免了一场可怕的战争。 文化改变世界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美国硅谷文化。它正在从纵深两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硅谷位于旧金山南部狭长的圣塔克拉拉谷地,这里星罗棋布地建成了40余座大小城镇,居住着260万人,十分之一的人从事IT行业。虽然硅谷的人口只占全美国总人口的1%,但GDP却占了全美国的5%,人均产值8.3万美元。硅谷文化几乎是与硅谷的创建相伴而生的。在近半个世纪中,一批又一批的硅谷人营造了硅谷文化。概括地说,硅谷文化是求新求异的文化,是人性、个性、自由发展的文化。极客“geek”是美国俚语的音译,意为性格古怪的计算机癖,是一批把疯狂想法变成现实的人。极客文化是一种反主流的文化,以做出令人惊异的产品、音乐、电影等为标志,并引领时尚,引领世界新潮流。 硅谷的成功,让美国和世界各地纷纷效仿硅谷,但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此,学术界和企业界提出了各种假设,如加州气候好,有斯坦福大学作依靠,风险投资有保障,知识产权有保护等。应当说,这些因素对硅谷的发展和营造硅谷文化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我认为归根到底它还是在于人的因素。这里聚集了一批最聪明、最敢于冒险的人。正是他们营造了硅谷文化,而硅谷文化又助力他们登上创业的高峰。 盛隆电气创建于1979年,它从家乡小镇起步,经过30多年的打拼,实现了多次跨越,成为湖北省100强企业。同样地,在发展过程中,盛隆人也营造了盛隆文化,包括盛隆理念、盛隆伦理、盛隆哲学等。在这里,我想特别就具有鲜明盛隆特色的盛隆群体老板体制及智能用电多说几句。 群体老板这一体制对盛隆的跨越发展、超常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它既是盛隆的独特创造,同时又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体现了某种规律的社会现象。今天,我们处在临智能化的社会。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适应智能化则存,不适应智能化则亡。 盛隆电气集团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保持与时俱进,研制和开发出了“智能用电保证20年”的系列新商品、新技术。这些成就是盛隆电气实施“群体老板241”战略的结果。群体老板的概念是盛隆独创的,湖北省市领导多次予以肯定和支持,实践也证明是有效的。从理论上讲,群体老板体制是完全能够成立的。美国人类学巨擘克罗伯有一个理论,认为天才是成批出现的,日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论证了这个理论的准确性。既然天才是成批出现的,那么老板也会是成批出现的,这就是群体老板理论的依据。但是,无论是天才或是群体老板,并不可能是任何时候都能够出现的,关键是要大力培育滋生天才或是群体老板的土壤。 我们应当看到,人类社会受智能化的影响,从来没有如此深刻过,其变化的速度更是日新月异。为了迎接智能化的挑战,企业界必须紧密合作,以互利共赢为目标,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企业成为“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常青树! 30多年中,我参加了许多盛隆电气的活动,对盛隆的史化氛围有一些亲身的感受。我认为,盛隆的成就和盛隆文化的建设始终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公司董事长谢元德先生。他是一位勤学爱思的企业家,是一位有理想和务实精神的企业家。我曾经说过,盛隆成功的经验就是“梦想不息、创新不止”。实际上,这八个字就是对谢元德董事长的概括。正是他带领广大盛隆人营造了盛隆的文化。希望盛隆文化能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 借本书出版之际,特写了以上赘言,兹忝为序。 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 于武昌珞珈山寒宬斋 2017年9月19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