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代翼
齐桓公主持的葵丘会盟,秦国和晋国没有参与,这并不是一个偶然出现的意外。
秦国和晋国历来就与中原事务联系甚少,原因无他,除了家务烦琐,还受限于地理位置隔得太远,远到哪怕中原拿核武器打来打去,两国的眉毛也不会抖一下。
翻开地图看看就知道,当时的秦国偏处西陲,在马作为最快捷交通工具的时代,去一趟中原老不容易。出门的时候孩子还在吃别人的奶,回家一看,嚯,孩子都能奶别人了。
晋国倒是隔得稍微近一点儿,不过太行山和黄河呈直角相交,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把晋国与中原分隔开,晋人出不来,外人也进不去。
当然,这种隔绝与封闭的情况只适用于描述城邦时代周王朝边缘地带的地缘态势。随着诸侯国势力扩张,疆域呈块状分布,彼此之间政治、经济、军事交流日益频繁,即使是边缘地带的诸侯国,也能成为中原舞台上的常客,就像前面介绍的楚国一样。
关于晋这个国家的来历,有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叫“桐叶封唐”。
当年周武王娶姜子牙的女儿邑姜为后,生下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诵,小儿子叫虞。
周武王英年早逝,世子诵鼻涕还没干就当了国君,史称周成王。
一天,童心未泯的周成王和王子虞在宫里过家家,周成王扮演游戏里的君王,王子虞扮演游戏里的臣子。
周成王出于职业习惯,忽然自编自演了一个这样的情节:他从地上拾起一片桐叶,剪成一个圭的样子,然后一本正经地对王子虞说就拿这个封你了。
两兄弟闹着玩,旁边端个笔记本的史官却听入了耳,噼里啪啦记录在案,随即上前请周成王分封王子虞。
周成王一愣,咱不过随便说说呢,这也能当真?
史官正色道:“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
周成王白了他一眼,是不是还要把故事编成九集,每天在天桥下不停轮播,直到家喻户晓?
于是,就把王子虞封到了唐国。
有人说这个故事过于儿戏,不可当真。对此,我辩驳不了,但我能够确定的是,“桐叶封唐”的故事与当时真实的历史背景是相吻合的。
唐国古已有之,本为尧的后裔所立。殷商时代,唐国归附中央政权。西周建立后,唐国位列诸侯,赐爵为侯。周成王即位之初,殷商余孽勾结“三监”发动叛乱,唐国参与其中,后被周公旦剿灭。
唐国所处的今山西省南部,为夏人故地,戎狄丛生,倘若不加以有效治理,戎狄之属必然肆意扩张,威胁宗周镐京的安全。 因此,周王室亟待在唐地重新建立政权,以保卫平定“三监”的战果。作为周成王胞弟的王子虞,也就自然而然赶上了周公旦主持的那波分封大潮,顺利入主唐国了(史称唐叔虞)。
唐叔虞之后,其子燮因国中有晋水穿流,始改国号为晋,定都翼城。
晋侯燮传七世而至晋穆侯。
公元前805年,晋穆侯会同周王室征讨条戎,结果铩羽而归。恰逢夫人姜氏产下长子,心情抑郁的晋穆侯便将婴儿命名为仇,以示不忘战败之耻。(P1-2)
这是一段关于智慧、勇气、权力和道义的故事。
春秋时期,当这个广袤世界的绝大部分族群仍处于蒙昧之中时,我们的先祖已经率先进入了人类社会的相对高级阶段。在春秋的历史舞台上,王公将相与凡夫俗子粉墨登场,各施所能,共同演绎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兴亡大戏。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史籍晦涩,不少人对于春秋历史只有节点式和结局式的了解。同时,由于春秋历史涉及太多的国家、人物和事件,线索纷繁复杂,全面叙述难度着实不小,以至于目前综合性讲述春秋历史的通俗读物不多,这也正是我深以为憾之处。曾数度想尝试挑战一下这个高难度动作,但总是怯于自己才疏学浅而黯然退却,痛恨与期盼之情,竟日萦绕不绝。
终于,在一个冬日的夜晚,当手机里林林总总的资讯被逐条阅尽后,我陷入了难以言及的空虚,突然想把那个向往了许久却迟迟不敢追寻的梦付诸实践,于是我鼓起勇气新建一个文档,并郑重地写下了“我的春秋我做主”几个字。
我不想搞学术研究,不喜欢每日埋头于故纸堆中做考古32作。写作是一种乐趣,我希望轻松地、欢快地把春秋时代的故事介绍给和我一样热爱春秋历史的朋友。当然,也不必讳言,本人水平有限,而且写作只是我的一项业余活动,所以,我即使有心,也无力将这延绵三百年的历史写得尽如人意。不过,在采撷本文的历史素材时,我将尽量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并以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和地理人文环境为参考,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做出分析与判断。
预计完成这部作品将是一件旷日持久的工作。然而,就在我提笔写下这段文字时,油然而生的欢乐在我心际缓缓流淌,使我安详,使我宁静,让我感觉到了一种使命。于历史而言,春秋就是一部传奇,华丽的故事简直让人怀疑它出自某位编剧之手;于我而言,在完成这部作品写作的那一天,我会觉得,我的人生从此有了与众不同的意义,我会觉得,我也造就了一个传奇。
我要把这件预期中的作品献给我亲爱的家人和朋友,并以此来纪念我与他们共同度过的时光。
此志。
海棠栖露
2011年12月26日深夜于家
“我的春秋我做主”系列以全新的视角,全景展现“春秋时代”诸侯国争霸风云。
东周前半期,诸侯国竞相争霸,鲁、齐、宋、晋、楚、郑、曹、陈、魏、燕、秦、蔡、吴、越等国,互相纠结、碰撞、遏制、结盟,共同演绎了一个血雨腥风、动荡飘摇,却也因此充满中国文化生机的时代。
作者以史料为基础,以诸侯争霸为主线,以“五霸”为中心,以通俗亲和的文字和丰满的笔触,多角度审视、叙述与评价了“春秋时代”的地缘格局、人文景观和政治演变。
海棠栖露著的《我的春秋我做主之王道晋文公》,主要叙述了天生异相的晋国落魄公子重耳,备尝“险阻艰难”后终成一代霸主的过程。重耳因骊姬之乱被迫流亡,辗转万里,几度浮沉,终因恭俭礼让而收人和之利,在秦穆公的鼎力支持下入主晋国。晋文公内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等良臣,不计嫌怨,唯贤是听,创设三军六卿,尽显王者风范;外联秦、齐,平周室子带之乱,攻卫伐曹,救宋服郑。前632年,晋文公于城濮大败楚军,华丽演绎“退避三舍”的王者之道。同年冬又召集秦、鲁、齐等九国会盟于温地,为晋国开创了百年霸业。后其子晋襄公和名相赵盾相继主政,晋国霸业遂成延绵之势。
春秋是一个混乱与变革的时代,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成的时期。这乱世,由能者来做主;这地盘,由我来玩转!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颠倒日月,华丽变身。
“我的春秋我做主”系列图书,讲述春秋五霸争霸,演绎飘摇动荡却充满文化生机的峥嵘岁月。这里有结盟与争斗,权谋与杀戮,复仇与背叛,正义与爱情。
“我的春秋我做主”系列图书,作者忠于历史,以泼辣诙谐的文字描写混乱而灿烂的春秋时代。作者在历史的严肃性和观赏性之间寻求某种融合,一方面避免枯燥史料的堆砌和说教,另一方面防止脱离历史本原而走上架空的道路。
海棠栖露著的《我的春秋我做主之王道晋文公》讲述了天生异相的晋国落魄公子重耳,备尝“险阻艰难”后终成一代霸主的过程。他天赋异禀、人气鼎盛,陷九子夺嫡之血雨腥风,命悬一线;流亡19年,辗转8个诸侯国,62岁返国登上君位。内定社稷,三军六卿始肇,开创晋国百年霸业;外扶周室,城濮之战扬名,极尽诡谲精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