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等人创作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也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学习古典文学的理想工具和典型范本。国家教育部已将其列为中小学生课外必读书目。
曹雪芹著林澜改编刘海涛插图的《红楼梦(美绘版 无障碍阅读)/中国孩子必读的古典名著》遵循学生的认知和阅读规律,按照去粗取精、力求简洁的原则,运用现代语言对原著加以编写,使孩子们既看得懂,又能充分领略原著的精彩。书中设计有与正文相关的传说、故事及历史知识、生活常识的链接,有助于加深孩子们的阅读理解,扩大知识面。同时,疑难生僻字均有注音,各年段学生都可以流畅地阅读。
曹雪芹著林澜改编刘海涛插图的《红楼梦(美绘版无障碍阅读)/中国孩子必读的古典名著》讲述了:传说远古时候,女娲补天时遗留下一块顽石。这块顽石不甘寂寞,上天做了神瑛侍者,后又投胎转世到金陵的富贵人家贾府。一株曾受神瑛侍者甘露浇灌之恩的绛珠仙草也同时转世到人间,要以一生的眼泪报恩。于是一个缠绵绯侧的爱情故事在人间上演……
几个太监飞跑过来,扶起贾母、邢夫人和王夫人。那八抬大轿进,往东进入一所院落,休息片刻后,就进入了省亲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的太平景象。元妃看了点头默叹:“太奢华浪费了!” 元妃下了轿,登上停在水边的船。只见河水蜿蜒,宛若游龙。两边石栏上,都是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得如银花雪浪。岸上的柳树杏树上粘着各色绸绫纸绢和通草做的花。每一株树上也悬挂了灯。池中的荷花和水鸟等灯,也是螺蚌、羽毛之类做的。这些灯上下争辉,构成了一个熠熠生辉的琉璃世界。
等上了岸,元妃抬头仰望,只见牌坊上写着“天仙宝境”,忙命人换成“省亲别墅(”四字。
元妃回到贾母正室,正想行礼,贾母等连忙跪下阻止。元妃一手挽着贾母,一手挽着王夫人,三人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却一时说不出话来,只是默默地对视流泪。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春、探春、惜春等,也都在一旁垂泪无言。过了好久,元妃才忍住悲痛强笑,安慰道:“你们把我送去那个见不得人的地方,我今天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我们不说说笑笑,反倒哭个不停,岂不可惜了?等一下我回去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上一面了。”说到这里,又忍不住哽咽起来,邢夫人等忙上前安慰。
这时,贾政上前参拜。元妃强忍着泪水说:“种田人家虽辛劳贫苦,却能享受天伦之乐。今日我虽然富贵了,却要骨肉分离,想想终究没什么意思。” 贾政禀告:“请多加珍重,切勿过分记挂贾政夫妇。省亲园里的匾额、对联都是宝玉题的。”元妃听了,十分欣慰,便问:“为什么没见到宝玉、宝钗、黛玉等人?”贾母禀告:“没有宣示,不敢擅入。”元妃于是忙命人带他们进来。见了宝玉,元妃激动得眼泛泪光,把他搂入怀中,摸着他的头说:“比我进宫前长高了不少。” 凤姐想活跃一下气氛,便向元妃启奏:“请娘娘游园吧!” 。
元妃听了,便让宝玉领路,和众人一起向省亲园走去。宝玉跟在元妃身边,为她一一解说。来到正殿,元妃传令大开筵席,还把园名题为“大观园”,“有凤来仪”改为“潇湘馆”,“红香绿玉”改为“怡红院”,“蘅芷清芳”赐名为“蘅芜苑”,“杏帘在望”改为“浣(hu白n)葛山庄”。并题下绝句一首: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题完名字,元妃命众姐妹围绕题名各作诗一首,又命宝玉为“蘅芜苑”、“潇湘馆”、“怡红院”、“浣葛山庄”四处景点各作一首五言律诗。
元妃看完众姐妹的诗作,称赞道:“姐妹中,数宝钗、黛玉两位才情取同。
宝玉的诗才原本就不及宝钗和黛玉,现在还要一口气作四首,不禁急得满头大汗。此时他已经作了“潇湘馆”和“蘅芜苑”两首,正在作红院”,还少了“杏帘在望”。
黛玉见宝玉想得辛苦,就偷偷对他说:“我帮你作‘杏帘在望’这首吧!”说完,拿起笔迅速在纸上写下一首律诗,全诗为: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写完把纸搓成一团,掷在宝玉跟前。宝玉打开一看,觉得比自己作的三首都要好太多,连忙眷上,加上自己作的三首一并呈上。
元妃看完宝玉的诗,欣慰地笑了,说:“果真长进了!四首诗中,数‘杏帘在望’作得最好。”于是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
这时,小太监来报,说戏班子已经准备好了。于是,元妃领着大家去看戏。看完戏,元妃又命太监发放赐物,大家一一谢恩领受。
转眼间,已夜深,元妃要起驾回宫了。元妃心中虽然万分不舍,无奈皇家规矩违错不得,只得含泪和家人告别。临行前,元妃叮嘱:“如果明年皇上仍开恩让我回家省亲,千万不可再像今年这样奢华铺张。
”说完,便上了轿。
贾母等人站在大门外,看着队伍渐行渐远,直到看不见了,才都回到府中。
在华夏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华夏民族在中华大地上演绎出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流传下了许多瑰丽夺目的优秀文学篇章。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以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化多姿多彩、壮丽辉煌的图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也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学习古典文学的最好范本。国家教育部已将其列入中小学生课外必读书目。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大约成书于明清时期,且看龙吟虎啸的三国传奇,激昂悲壮的梁山聚义,魔幻新奇的西行取经,荣衰无常的红楼情梦……可谓百世经典,千古传奇,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数百年来深受我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说起书中的人物故事,无不令人口齿生香,荡气回肠。
在编写这套书的过程中,我们参照了不同版本,兼顾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为突出重点,理解贯通,我们精选了原著中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并在故事前后插入通俗概括的引语和评说,起到连贯、引领和理解阅读的作用。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文中还能看到相关的知识和故事链接,拓展阅读面,扩大信息量。全书在文字上追求口语化、简洁化的风格,以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书中的疑难生僻字均有注音,小学低中年段学生也能流畅地阅读全文。整套书亮点荟萃,不愧为少儿古典文学读物中的精品。
一个人的阅读史,也是他的心灵成长史。法国思想家笛卡儿曾经说过:“阅读优秀名著就像和高尚的人进行交谈,这些伟人在谈话中向我们展示的是他们智慧的思想。”我们相信这套书一定能开阔广大中小学生的视野,拓展文字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成为他们心灵成长和增强文学修养之路上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