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绥化民间故事集成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白雪松主编的《绥化民间故事集成》收录了流传于绥化民间的文学作品,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幽默笑话、故事精品。本书作品表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从生活出发,但又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合理的范围之内,更是体现出百姓的善良,以及惩恶扬善的勇敢精神、安居乐业的美好期盼。

内容推荐

白雪松主编的《绥化民间故事集成》所载的故事都是民间文学工作者和许多民间文学爱好者,付出辛勤的汗水,从民间采撷汇集而成。它是千百年来流传在绥化满汉及多民族当中的口头文学,她以丰富的思想内容,神奇的幻想色彩,朴素的语言特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会把读者带进一个绚丽璀璨的故事王国。

目录

第一辑 神话传说

 高祖公、高祖婆

 人是怎么来的

 古时老天下白面

 锄头的故事

 乌拉草的传说

 盐的传说

 大豆腐的来历

 太阳山的故事

 土地老的传说

 孟姜女的由来

 虹螺仙女

 蛇姑娘

 卖油翁和老奶奶

 地震的传说

 老人山的传说

 呼兰河的传说

 诺敏河的故事

 诺敏河的来历

 阁山的传说

 明水泉子的传说

 龙王庙的传说

 石人传说

 石人岗的由来

 通肯河的传说

 罗圈泡的传说

 马半拉子的传说

 李闯王的传说

 牛老道的传说

 桃园三结义的传说

 关羽出世的传说

 金圣叹誓死不屈

 老鼋的传说

 没成龙的天子

 公冶长

 老猫

 猫为什么怕狗

 雷劈黄鼠狼

 火烧狼群

 狐狸仙

 神网

 蜘蛛精的故事

 公鸡为啥没有外凸起生殖器

 知恩必报的狐狸

 小燕报恩

 狐狸报恩

 燕子和青蛙

 乌龟报恩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黑鱼精搬家

 雪里烘的故事

 兔子精的故事

 动物趣闻

 猫狗犯相的由来

 猫为什么打呼噜

 老鼠和猫

 小孩和狼

 老虎学本领

 老龙王“四全齐美”

 蜘蛛成精

 黑狗救主人

 打鱼老汉与大妖怪

 老狼虫

 狼精

 采参老头的奇遇

 河神爷变成的黑小伙

 画眉鸟

 蛤蜊精的故事

 关老爷让位

 求仙

第二辑 民间故事

 两烈士血洒大青山

 方石头除霸

 河口事件

 张大撸子枪毙贺秧子

 施巧计支书破迷信

 张士公法场鸣冤

 忍为高

 金马驹

 鞭打“金鸡”

 颜回遇金不昧

 秃头姑娘当娘娘

 半拉子员外亡命传奇

 “老钱包”

 老王婆和老王头

 一箱金子

 一罐银子

 乌龟盖子夜明珠

 公平交易

 两个瓷灯壶

 惯子如杀子

 三粒豆

 哥儿四个学艺

 由命不由人

 路遥知马力

 李友与李朋

 一笔银子

 单行好事,莫问前程

 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真正的财富

 图小利大事不成

 左痛与马代

 大兰和小兰

 目瞪口呆

 报恩

 良心发现

 六十岁不死活埋

 最后一口奶

 买话

 老翠莲

 金盆和媳妇

 姻缘

 虎子的故事

 善恶奇报

 薛贵打鬼

 雷劈石人的传说

 神眼聂五

 神笔马良

 “姜三尿”的传说

 两个采参人

 点点滴滴

 闯王被

 到仙女庄看画

 多情的仙女

 祝英台化蚕

 炸海金钱

 炸海干

 画缘

 哥俩种瓜

 王小的故事

 想貂蝉

 八女见天日

第三辑 幽默笑话

 王老转

 长工智斗地主

 “火龙衣”

 一毛不拔

 盲人审聋人

 找驴

 赌九(酒)

 大胆

 蛤蟆的故事

 张三撒谎

 傻姑娘

 老财迷

 三个画匠

 三句话不离本行

 你我他

 赛半仙

 乡下人

 长工巧骂刁疤瘌

 解学士骂王侯

 吓一跳

 过目不忘

 孟庐陵当月

 人上有人

 包公显圣

 半拉子割麦

 智惩大长牙

 “胡聋子”治县官

 巧治地主

 三个哑口无言

 诈尸

 双桥好走独木难行

 误会

 席上对诗

 酒桌对句

 村姑难秀才

 掌鞋匠的故事

 老头告状

 女店主巧讥王公子

 财主公子学文化

 有初一没十五

 小偷与懒人

 马后客过河

 不够长

 有钱能使鬼推磨

 三个姑爷的故事

 三个儿子的故事

 小牙都笑没了

 翰林被贬

 书呆子

 借水

 董(懂)二大爷的故事

 见肉不要命

 骑驴找驴

 悠当乎,当当乎

 眉毛留不留

 猪耳朵在兜里

 作了十七诗 挨了十七板

 刘二着家什

 挣不过命

 神打架

 考童

 玄

 酒鬼

 兔子真多

 包不掉毛

 三个花子分钱

 起名

 喝完再说

 是惯性,不是德性

 有我老裴在,你别想挣

 又涂一层蜡

 买斧子买爹

 亲家俩

 秀才吃豆包

 阿房宫谁烧的

 我号下了

 白字先生

 傻姑爷

 没有大米白面也行

第四辑 故事精品

 甘罗两次出世

 老罕王的故事

 七兄弟智惩靠山狼

 红绫小帽

 宝马和狼妖的故事

 公主和渔夫

 白蟒的故事

 翠姑

 石刚救金巧

试读章节

高租公、高租婆

很早很早的时候,在一个小屯里住着姓高的姐弟俩。姐姐成天在家做活,弟弟天天到学堂去念书。

一天,高小姐正在屋里做针线活,外面来了一个要饭的老道。这个老道穿着破破烂烂,脸上、身上很埋汰。高小姐见老道很可怜,就把他让进屋,给了他点儿粮食和银子。老道对高小姐说:“我成天要饭,从来没遇到过像你这么好心肠的人。人们见了我,不是躲就是撵。姑娘,既然你心肠这么好,我就把实话告诉你吧。我是一个神仙,天神说地上的坏人太多了,要把大地翻个个儿。这会儿派我到处寻找最善良的一男一女留下来,其余的全弄死。这样,以后地上的坏人就不会有了。我已选中你了,还得选一个男的。”高小姐一听,马上跪下,求老道把她的弟弟也留下,说她弟弟也是个好心人,如果弟弟死了,她也不活了。老道听了说:“你这么诚心,我也只好答应了。那你告诉你的弟弟,让他每天放学都到庙门口看看那两个石狮子,啥时候狮子的眼睛红了,就是要地陷了。你俩就赶紧撬开狮子的嘴钻进去,这样就不能死了。”说完,老道走了。

等弟弟放学回来,高小姐就把老道来过的事告诉了他。弟弟并不怎么相信,但还是照着姐姐的话天天看狮子的眼睛。他的一些同学见了都很奇怪,就问他总到庙门口去干什么。他就告诉了他们。这些同学一听,谁也不相信,说他瞎说。有几个大一点的同学想和他开个玩笑,就偷偷地把狮子的眼睛染红了。高小姐的弟弟看见狮子的眼睛真的红了,就急忙跑回家告诉了姐姐。姐弟俩收拾了一下,就跑到庙门口,撬开狮子的嘴钻了进去。他俩刚进去,狮子就飞了起来,接着就听轰的一声巨响,大地塌了下去。

姐弟俩被狮子带到了一座高高的山上,他俩从狮子嘴里爬出来,看见前面是一座庙,就走过去敲门。不一会儿,从里面走出一个老道,高小姐一下子就认出是那个要饭的老道。老道一见他俩就笑着说:“这回你们俩就结婚过日子吧!”姐弟俩一听傻了眼,急忙说:“我们是亲姐弟俩,不能结婚呀!”老道说:“那可不行,留下你俩就是为了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的。”高小姐说:“那可不行,就是让我们死,也不能结婚。”老道想了想说:“那就这样吧,你们俩站到两座山上去,脸对脸,同时向山下推石球。如果这两个石球撞到一起,你们就结婚,如果撞不上,你们就不结婚,我再另想办法。”姐弟俩按老道的话做了,两个石球没有撞上。老道说:“这是天意,你们不该结婚,那你们就到土地老儿那去借土,回来捏成泥人,晒干以后,我一点化,就会变成真人。”

姐弟俩在老道的指点下找到了土地老儿。他俩向土地老儿说明了来意。土地老儿答应借给他们,但有一个条件,得平借满还。就是人死后,身上埋的土要超出地面。从那时起就留下了人死埋坟的习惯。姐弟俩应下了,借到了土,整天捏起了泥人。  这天,他们捏的泥人已经干得差不多了,天忽然阴了,接着就下起了雨。姐弟俩一看,那么多泥人,一个一个往屋里挪已经不赶趟了,就一人拿一把扫帚往屋扫。这样,就扫坏了不少,所以,也就留下了残疾人。

这姐弟俩就是我们的祖先高祖公、高祖婆。

人是怎么来的

开天辟地的时候,大地一片荒凉,啥也没有。

开世祖爷爷和开世祖奶奶看到这荒凉的大地,心里很难受,但他们俩是兄妹俩,不能结婚,怎么办呢?他们兄妹俩一商量,决定用泥做成统治和管理世界的人。于是,在晴天的时候,和起了泥。开世祖爷爷和开世祖奶奶用泥捏了许多的泥人,做好一批,晾干一批,存起来一批。这样,就产生了辈分。

有一天,兄妹俩正挺有劲头地捏着泥人的时候,突然,天上下起了大雨。俩人各自抄起一把扫帚,急忙往一起划拉。因为有的泥人未干或者半干,所以经不住扫帚的划拉,结果,有的被扫掉胳膊,有的被扫掉腿,还有的被扫坏了五官或扫坏了其他部位。结果,就出现了残疾人。所以说,人是泥做的,不信,每当你出汗后,用手揉搓身体,就会揉搓出泥。每当下雨的时候,人们就争着找避雨的地方,怕被雨淋坏了。

P3-4

序言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一首老歌曲,唱出了民间往事口耳相传的温馨。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生命尊严的守护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上学读书带来的影响力还要持久和绵长。民间故事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理想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道德、生活知识等丰富内容,具有精神娱乐、知识传播和教学启蒙的作用,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

民间故事,多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想象,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也是民间文学的重要门类之一,它直接扎根于劳动人民生活土壤中,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现实的态度。民间故事往往看似浅显,却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意,它是一个地方或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和精神传统,民间故事从内容到形式处处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艺术趣味和美学理念,和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故事在创作和流传方面有它自己的独特性,即具有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的特点,在艺术上也有其特殊的表现手法。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往往单纯,线牵分明,脉络清楚,插叙倒叙较少,故事发展的层次、起伏、转折交待得较清楚,以求通过听觉能在人们头脑中活动起来。

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人类情感的表达形式,民间故事和文人创作历史上一直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联系和影响,彼此借鉴和融合。像《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和《聊斋志异》这些古典名著,其中许多故事情节和艺术形象最初都产生于民间,后来经过文人提炼加工,成为雅俗共赏的作品。

众所周知,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它的见证人。作为文学艺术重要内容的广大人民的社会生活、思想、感情和希望等,他们是亲身的体验者。他们创作的民间故事,其内容是相当广阔的:有的描绘自然的奇妙光景和万物的诞生;有的述说民族的由来及其迁徙过程;有的歌颂抵抗压迫、灾难的英雄;有的嘲再现实的不公和黑暗;有的倾诉压抑的痛苦,寄寓向往的生活理想。总之,那里面,蕴藏着历史与现实的图景以及普通民众广阔丰富的精神世界。

民间故事是文学史上盛开的奇葩,是一种源源不断、润物无声的精神滋养,从中可以陶冶性情、启迪心灵、获得智慧、领悟人生。

在当下社会,受多元网络文化和舶来文化的剧烈冲击,民间故事大有“断流”趋势,以致今人日渐忘却这项中华传统的瑰宝,打捞并传播民间故事已是亟不可待。

上世纪80年代,绥化市对本土的民间文学作品进行了广泛的搜集和整理,先后有八个县(市)编辑出版了《民间故事、民歌、谚语》三大集成。如果没有那次认真、细致、广泛的采录,很多精彩的民间故事恐怕早已失传。因为时至今日,那些满肚子故事的讲述者,大都不在人间了。

本书所载的故事都是民间文学工作者和许多民间文学爱好者,付出辛勤的汗水,从民间采撷汇集而成。它是千百年来流传在绥化满汉及多民族当中的口头文学,她以丰富的思想内容,神奇的幻想色彩,朴素的语言特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会把读者带进一个绚丽璀璨的故事王国。

民间文学也是一个学术领域,它的搜集、整理、研究,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修养,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所以,对从事民间文学整理、研究的人,我们要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

值此《绥化民间故事集成》付梓之际,聊赘数语,权以为序。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2: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