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叶嘉莹传(精)/大家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叶嘉莹被誉为中国古典诗词界的最后一位大师,成就惊人,经历颇丰。获奖无数,著作等身。熊烨编著的《叶嘉莹传》则重点讲述叶嘉莹先生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普及教育,屡获国家领导人及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其许多古典诗词著作广受读者好评,社会评价和认可度颇高。

市面上琳琅满目皆是叶嘉莹的诗词研究著作,而本书则另辟蹊径,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讲述一代古典大家坎坷的一生,以叶嘉莹所带博士生的视角,近距离解读叶嘉莹独特的人格魅力。

内容推荐

熊烨编著的《叶嘉莹传》以叶嘉莹先生的生平足迹为经,以叶的相关诗词和其他资料为纬,有机地构织起叶嘉莹先生的一生经历,生动描述了传主的家世与故居,叙述了传主童年学诗、少年作诗乃至中年、老年育人、传法。虽九死而不悔的感人故事,其间波澜曲折,催人泪下。文词优美,荡气回肠,着力刻画了这位茕茕奔波、殷殷教化的女学者的风貌,烘托出中华赤子对中华古典诗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片痴情。

目录

第一章 故都残梦凭谁说

 1.家世:我与纳兰同里籍

 2.故居:故都察院旧儿家

 3.寻根:却来万里觅原乡

第二章 几度惊飞欲起难:早年读书写作

 1.童趣:斜阳闲看蝶双飞

 2.庭课:坐对参差满架书

 3.少作:每欲凌虚飞,恨少鲲鹏翼

第三章 几人传法现优昙:老师顾随

 1.登堂:空里游丝只自寻

 2.人室:入世已拼愁似海

 3.传法:分明已见鹏起北

第四章 中岁心情忧患后

 1.结婚: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2.渡海:台海当年兴狱烈

第五章 从此余生伴海云

 1.台北:沧海波澄好种桑

 2.哈佛:楼外碧天高,秋深客梦遥

 3.“为己”之作:碧海青天夜夜心

 4.“为人”之学:九月文章 老杜诗

第六章 鹏飞谁与话云程

 1.温哥华:飘零今更甚年时

 2.王国维:斯人斯世总堪叹

 3.还乡:一朝天外赋归来

 4.《向晚》:谁与安排去住心

第七章 书生报国威何计

 1.归国:种蕙滋兰愿岂违

 2.南开:满园桃李正新栽

 3.责任:高枝珍重护芳菲

第八章 要共词心证古今:词学研讨

 1.人间境界:遗音沧海如能会

 2.词苑灵豁:几人知赏得同时

 3.理论:我文非古亦非今,言不求工但写心

 4.弱德之美:未甘憔悴尽,一朵尚留芳

第九章 天池若有人相待

 1.迦陵:何惧扶摇九万风

 2.荷缘:莲华凋处孕莲蓬

 3.诗教:千春犹待发华滋

参考书目

编著者按

试读章节

“卧子”是明末词人陈子龙,此前不久叶嘉莹曾写了一篇《论陈子龙词》。她这时候大量写作讨论明清词人的文章,自然是因为与缪钺先生合作撰写词史的学术计划。可是我们也不能忘记,叶嘉莹1989年在加拿大退休,从此她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精力回国教书。同年她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在授予仪式上,她穿了一件红边黑色的典型中式旗袍,那正是古人所谓“遂我初服”之意。从那时候起,我们可以确切地知道,叶嘉莹是真的要回来了。她为什么会想到与自己里籍相同的纳兰性德,又为什么会想到与自己生日相同的陈卧子?恐怕内心潜隐的,也仍然是对乡邦故国的怀思,对父母恩德的感念吧!“偶对遗编闲评跋,敢言异世有扬云”,她不敢自诩为纳兰与卧子的异代知音,但在她的“闲评”、“偶对”之中,我们却可以亲切地感觉到,叶嘉莹其实在给我们讲述她自己的故事。

叶家先世原是蒙古裔的满族人,隶属镶黄旗,本姓叶赫那拉。叶赫那拉氏,亦称叶赫纳喇氏或叶赫纳兰氏,为清代满族“八大姓”之一,原系明末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叶赫部的王族。历史上,以那拉为姓氏的有四个部落:叶赫那拉、乌拉那拉、哈达那拉、辉发那拉,统称为扈伦四部,其实就是满人在古代东北地区逐渐发展起来的四个较大的部落。这四个以那拉为姓的部落各自取居住地附近一条河流的名字加在前面,以示区别。据清朝钦定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那拉氏“为满洲著姓,其氏族散处于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各地方,虽系一姓,各自为族”。其实在扈伦四部中,乌拉、哈达、辉发三部都是女真人,而叶赫那拉则本属土默特部,是蒙古人。明朝初年居住在松花江大折弯地区的蒙古人星根达尔汉(本姓土默特)吞并了原居住在扈伦地区(今黑龙江省呼兰河与松花江合流地区)的那拉氏部落,改姓那拉氏,使用女真语,并逐渐融合于当地女真人风俗之中。16世纪初,部落首领祝孔革率众南迁到叶赫河畔(今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境内),故称叶赫部,他们视星根达尔汉为始祖,即叶赫那拉氏。16世纪中叶,祝孔革的孙子清佳弩、扬吉弩兄弟领导的叶赫部势力强大起来,他们在叶赫河畔修筑了东西两座城。到叶赫那拉氏最后一代部落酋长金台石和布扬古的时候,努尔哈赤率领的建州女真也强大起来。1603至1613年间,努尔哈赤先后灭掉了哈达、辉发、乌拉三部,又大败明朝军队,此时的叶赫部也已遭受了努尔哈赤三次军事打击,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1619年8月,努尔哈赤突然引数万骑兵第四次攻打叶赫城,叶赫战败,自此灭亡。其实建州女真与叶赫那拉部本来是友好的,而且通婚。金台石的妹妹孟古格格嫁给了努尔哈赤,即孝慈高皇后,她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生母。当努尔哈赤最后围攻叶赫城的时候,金台石驻守东城不肯乞降,他要和努尔哈赤讲条件,说叫你的儿子来见我,我要认一认他是不是我的外甥,因为金台石正是皇太极的亲舅舅。努尔哈赤怕金台石把自己的儿子据为人质,当然不同意。这也因为在他们交恶的过程中,还发生过一件重要的事:孟吉格格原本希望能把丈夫、娘家都保全。当她病重时,提出要见自己的母亲,可是男人并不在乎女人的感情,纳森布禄(金台石的哥哥)不让母亲去,就是担心被努尔哈赤扣为人质。后来孟古格格死了,努尔哈赤既愤怒又悲恸,便以此为由率兵攻打叶赫城。在最后那次战役中,金台石誓死不降,引火自焚,不过没有烧死。他跌下城来,被捉住缢死了,临死前还发下诅咒说:“即使我叶赫族里只剩下一个女子,也一定要让建州女真亡国。”后来人们说慈禧太后果然应验了这个诅咒。因为慈禧太后和努尔哈赤的孝慈高皇后都是叶赫那拉氏,所以后人也有满清“兴于叶赫,亡于叶赫”的说法,可见叶赫那拉氏的确与历史结合有密切的联系。

P4-6

后记

本书由叶嘉莹先生不同时期的学生合作撰写,齐益寿教授撰写的《尽吐冰丝化彩云——旅台二十年的忧患岁月与诗词成就》、梁丽芳教授撰写的《叶嘉莹教授在加拿大》、徐晓莉老师撰写的《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汪梦川师兄撰写的《大学生活:师弟恩情逾骨肉》等文,经笔者统筹,分别编入了全书各章节,每章最后有撰稿者署名。此外,笔者还参考了安易老师撰写的《1993年至2003年研究所往事钩沉》一文。编著过程中,除去叶嘉莹先生的诸种著作以外,笔者还重点参考了张候萍老师整理的《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一书。本书全稿最终曾经叶嘉莹先生本人审定,特此向读者说明。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7: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