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建国、吕品昌主编的这本《雕塑之道(2017国际雕塑研讨会论文集)》共收文28篇,包括《作为构造的世界剧场——莫霍利·纳吉的雕塑观及其相关问题》、《艺术作为异质性:媒介、物性与材料》、《可见与不可见》、《为游牧者说——论罗莎琳·克劳斯的艺术写作》等,内容涉及“重返现代:从罗丹出发”、“从结构主义到极简主义”、“理论:物质与观念的对话”、“扩展:寻找新的可能性”、“中国:共性和差异的实践”、“阅读:若干拓展性理解”六个方面。
| 书名 | 雕塑之道(2017国际雕塑研讨会论文集) |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隋建国、吕品昌主编的这本《雕塑之道(2017国际雕塑研讨会论文集)》共收文28篇,包括《作为构造的世界剧场——莫霍利·纳吉的雕塑观及其相关问题》、《艺术作为异质性:媒介、物性与材料》、《可见与不可见》、《为游牧者说——论罗莎琳·克劳斯的艺术写作》等,内容涉及“重返现代:从罗丹出发”、“从结构主义到极简主义”、“理论:物质与观念的对话”、“扩展:寻找新的可能性”、“中国:共性和差异的实践”、“阅读:若干拓展性理解”六个方面。 内容推荐 为了推动中国国内雕塑界的学术与理论发展,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中央美院雕塑系于2016年底举办了“雕塑之道——2017国际雕塑研讨会”,隋建国、吕品昌主编的《雕塑之道》是该论坛精选的论文集,囊括了6个部分27位中外学者的学术论文,以罗丹之后现代雕塑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主线,集中探讨了该领域内若干重要理论问题,同时兼顾对中国现代雕塑的相关研究。 目录 前言 重返现代:从罗丹出发 雕塑家的教育——威廉·塔克在中央美术学院讲座纪实/威廉·塔克(William Tucker) 《雕塑之道——国际研讨会》发言稿/威廉·塔克 瞬间与永恒——罗丹艺术中的现代性/殷双喜 走出僵局——罗丹和他的时代(1900—1914)/苏磊 雕与塑:一种始源性的哲学/张未 触觉:罗丹、马蒂斯与贾科梅蒂/尚晓风 从结构主义到极简主义 作为构造的世界剧场——莫霍利·纳吉的雕塑观及其相关问题 空间与视觉——贾科梅蒂与贾德/理查德·迪肯(Richard Deacon) 物·媒介·场地·剧场·扩展的场域——极简主义的兴起与现代主义范式的坍塌/何桂彦 “在场”的逻辑:极简主义雕塑的意义建构与转向/朱橙 “极简主义”的意义表征与后现代主义批评话语的兴起/周彦华 理论:物质与观念的对话 艺术作为异质性:媒介、物性与材料/鲍栋 “物”的转化逻辑——雕塑在“观念性非形象”的实验语境/王萌 客体与物体/张一 扩展:寻找新的可能性 从雕塑到装置: “艺术”内外的变化/盛葳 装置与时间/孙振华 时间与艺术/隋建国 泛雕塑的当代性/顾丞峰 中国:共性和差异的实践 可见与不可见/邵亦杨 偶发与85美术新潮/段君 公共领域的策展实践/付晓东 阅读:若干拓展性理解 关于杰夫·沃尔撰写的《史蒂芬·巴尔肯霍尔作品的简要脉络》/柯乔(James Carl) 语言,作为一条线索——《雕塑的语言》读后感/刘礼宾 “材料自觉”:雕塑本质的回归之路——由威廉·塔克《雕塑的语言》所引发的思考/韩小囡 为游牧者说——论罗莎琳·克劳斯的艺术写作/王玉冬 向内回归与向外敞开的雕塑一一从克劳斯雕塑理论的双重叙事线索展开/王志亮 结构变迁与精神历史——关于现代雕塑的两种叙事:《现代雕塑的变迁》与《形而上下》的比较阅读/唐尧 雕塑的回归与扩散——克劳斯与塔克的著作的另一种阅读/王春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