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玛雅/看得见的世界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肖石忠主编的《玛雅/看得见的世界史》全面介绍了迄今为止人类对玛雅文明的探索结果。内容包括玛雅人的生活习俗、经济情况、宗教信仰、城邦体制以及玛雅文化艺术、日历、数学、绘画等文明特征,清晰展示了辉煌而灿烂的玛雅文明。引人入胜的故事加上各大博物馆珍品图片,再加上美轮美奂的版式,使得本书符合中国人历史观的彩色读物更生动化、多元化。

内容推荐

玛雅文明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引起后人的惊叹。肖石忠主编的《玛雅/看得见的世界史》以故事形式从科学、农业、文化和艺术等方面对玛雅的文明做了精彩展示,相信在阅读的过程中,大家一定会感觉到神奇的力量。

目录

第一章 丛林探秘

 丛林中的古城

 发现玛雅

 劫后幸存的玛雅文献

 奥尔梅克文明

 发达的玛雅农业

 玛雅的城市和贸易

 独特的货币可可豆

 独特的数学、天文与历法

 从自然崇拜到多神崇拜

 圣井神使传说

 玛雅后期的羽蛇神崇拜

 通过暗语产生的政治领袖

 掌握神权的玛雅祭司

 专题:失落之城——亚特兰蒂斯

第二章 百姓生活

 玛雅人的宿命观与天堂

 玛雅人的出生仪式

 玛雅的血腥祭祀

 球赛赌生死

 天生爱美的玛雅人

 原始而绚丽的编织物

 玛雅人的神话与寓言

 神秘国度里的刻板婚姻

 男尊女卑的玛雅人

 玛雅人的玉文化

 美轮美奂的玛雅雕刻

 专题:黄金帝国:印加

第三章 神秘遗存

 深奥的金字塔

 “美洲的雅典”帕伦克

 非凡之城奇琴伊察

 探秘科潘遗址

 被遗弃的蒂卡尔遗址

 “蛇之王朝”卡拉克穆尔

 波南帕克的绚丽壁画

 难以破译的古老文字

 专题:神示之国——阿兹特克

第四章 失落之谜

 末世预言与2012

 殖民入侵与玛雅之痛

 失落的玛雅

 玛雅与中国

 今日的玛雅人

 专题:世界古文明与古帝国

附录:震撼世界的100次考古大发现

试读章节

发达的玛雅农业

公元3世纪公元9世纪

农业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个古文明发展的高度。玛雅农业中独特的耕作方式,合理的作物选择,对面包树的栽培,以及辅助农产品的肉食品来源,使玛雅人能够过上优渥、闲适的生活。正是这种生活,让玛雅人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思考神、思考人、思考宇宙,并将这些思考融汇到数学、天文学、建筑与绘画之中,从而孕育了繁盛的文明。

独特的耕作方式

任何一个文明,首先需要满足的便是人的生存,农业耕作因此便是孕育繁盛文明的基石。但当考古学家最初踏临玛雅文明遗址时,在他们脑中不断萦绕的一个问题:玛雅人是怎样满足自己对于粮食的需求的呢?学者之所以会有这个疑虑,是因为玛雅文明遗址多处于热带森林地区或者灌木林地区,一般来看,这样的地区都不太适宜发展农业,只能维系一个低水平的人口密度,但考古发现却又证明那里当时人口密集,且城镇化水平也比较高,这说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已经相当高了。

实际上,玛雅文明时期之所以能够拥有大量人口,是因为玛雅人采取了独特的耕作方法。他们先于旱季,即12月至次年3月间砍伐待耕种地区的树木与下层丛林。森林中的大树可以用环周剥皮法致死,使其更宜于伐倒,而小树则直接砍倒即可。所有砍伐的树丛都扔在田地里,在旱季的其余时间里令其干枯,成为一堆几乎无法生长的根须枝杈。在雨季即将来临的时候,这些干枝就被烧掉,很可能是先烧光这片干枝的外缘,以清出一条防火带,避免火焰蔓延到森林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在距离雨季来临很早以前就烧掉干枝,否则地面上将会重新长出野草;但是也不能太晚,否则它们会被淋湿而难以燃烧。

种植的时候玛雅人肩背一个小袋,使用一根尖头长棍,在地上点出一个个坑,撒进几粒种子,再用木棍将土盖上。夏天的雨水促使种子萌芽后不久,第一批秧苗就出现了。夏季的除草是间隔进行的。玛雅人除草是用手将草连根拔起,这种方式虽然效率不高,但是能保障土壤的质量,使一块地能够连续耕作七八年而产量基本不会减少。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经过一个短暂的间隔之后,下一个耕种周期就又开始了。

大约两年过后,由于野草长得过于茂密致使产量下降得令人无法接受时,这块旧的田地便会被弃置数年,再次成长为次生林,树冠将逐渐遮住野草生长需要的阳光,使其生长减缓。森林中的植物会恢复土壤的腐殖质,最终,这块土地又会适于耕种。与此同时,一块新的田地会被开垦并耕种。

有人可能会质疑玛雅人耕作方式的笨拙,尤其是使用长棍点出小坑下种,实际上这是最适合当地土质条件的耕作方式。当地土层很浅,一般只有几英寸深,天然石灰岩露出地表的情况也很多,因此犁、锄、铲等工具都难以发挥功效。难怪美国一些农业专家实地考察玛雅遗址之后也不得不承认,玛雅人的耕作方法就是最佳选择。

金黄的玉米受青睐

2001年,美国与危地马拉组建的联合研究小组发布了关于玛雅文明的一个新发现,公元前5000年,玛雅人已经开始在今天位于中美洲的危地马拉南海岸种植玉米。

公元3世纪至公元9世纪,正值玛雅文明的黄金时期,玛雅居民主要的农作物仍然是玉米。玛雅人食物的80%是玉米,玉米种植几乎是玛雅农业的全部。玉米是高产作物,因此能够养育较多的人口。但玉米也是旱地作物,生活于中美洲地区的玛雅人在引水浇灌玉米的同时,也要时刻注意防涝的问题。因此对于玛雅人来说,大型水利工程是必不可少的。从玛雅遗址来看,的确有规模宏大的纵横交错的灌溉、排涝沟渠系统广泛分布于中美洲地区。这些沟渠宽1米至3米,深0.5米左右。

此外,当时的阿兹特克人还发明了一种种植蔬菜的方法,他们先是用树枝、芦苇编成排筏,用淤泥掺上其他泥土敷在筏子上,用木桩插入水底来固定,然后种植蔬菜。玛雅人仿照阿兹特克人的做法,在固定的筏子上种植玉米,大大降低了淹涝的影响。

一位农业学家对玛雅农业的考察发现,玛雅人完成一年的玉米种植全过程,只需要190天。但就是这实际耕作的六七个月,玛雅人收获的粮食完全可以满足一家人一年的生活所需。多余的粮食可以做种子,也可以用来与其他人交易,以获得其他产品。如果一户玛雅人对生活的要求只限于满足温饱的话,他们只需七八十天的实际劳作时间就足够了。

由于玛雅人的每块土地能够连续耕作七八年,这就使得他们能够长期定居在某一个地方,而在玛雅人余下的很多空闲时间里,他们就可以去从事生产食物以外的活动。很长的闲暇非常利于玛雅文化的发展,这也是玛雅人能够广建庙宇、广尝金字塔,进行大量雕刻和绘画的重要原因。(P24-27)

序言

玛雅文明从最早出现到被西班牙人摧毁,有将近四千年的历史。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富有浪漫色彩。

玛雅文明的繁盛和失落为研究世界古典文明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关于玛雅文明繁盛的状况以及它失落的原因,长久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主题。在研究玛雅文明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所有文明的一些共同特征。也许“失落”只是一个个体性事件,“发现”才具有普遍意义。

没有人知道玛雅人的智慧来自何方,他们的智慧如同他们创造的文明一样神秘。纪年碑、金字塔、神庙以及观象台,这些遗存是实实在在的,却像他们奇异的宗教一样令人琢磨不透。即使是文字也蕴含着深不可测的寓意。他们对流动的时间是如此敏感,他们考虑到的宇宙的未来是如此遥远,他们意念中的世界又是如此统一。他们是天生的哲人,生活在属于自己的时空里,并且充满敬意地领略着天上与地下、神界与人间的意义。

玛雅文明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引起后人的惊叹。本书以故事形式从科学、农业、文化和艺术等方面对玛雅的文明做了精彩展示,相信在阅读的过程中,大家一定会感觉到神奇的力量。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9:20:53